01
即將閃婚的琳達,最近有些煩。她煩躁的根源,連自己都覺得有些匪夷所思。本來,遇到林子喬是很開心的事情。一次雲南旅遊,就找到了真愛。這是多少女人夢寐以求的結果。從相知到相愛,也就短短兩個月的時間。當初,多麼篤定著「非君不嫁」「非卿不娶」。怎麼,結婚之前臨時變卦?琳達一度以為,這是婚前恐懼症。但不是的,這就是所謂的「吊橋效應」。知道又如何?為時已晚。
02
來,稍微理解一下什麼叫「吊橋效應」:當一個人和另一個人一起走過吊橋,因為提心弔膽地在吊橋上走,而引起的心跳加速,會讓人誤以為是遇見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而產生的反應。這就是有名的「吊橋效應」。我能理解,這就是人類瞬間的意亂情迷嗎?你因為害怕吊橋,所以心跳加速。但這個心跳加速,並不是戀愛來臨的訊號啊。你就這樣誤會了,以為這就是真愛?但其實,這就是錯覺。
03
琳達有告訴我:「求婚的時候,我感覺自己一陣陣的暈眩。我似乎覺得,這就是我等了一輩子、找了一輩子的真愛。可是,現在想來我是不是被求婚衝昏了頭腦。就像在吊橋上,我以為的心跳加速只是因為害怕。並不是,我遇到真愛的欣喜若狂。好了,婚期越來越近。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我沒有了心動的感覺。我擔心就這樣結婚了,等著我的就是離婚。真愛,還不是我想得到就得到的呢。」
04
多麼可怕的「吊橋效應」,也許不只是「吊橋」。只要這樣的會錯意、表錯情,都屬於這種情況。瞬間心動,這是多麼美好的感覺。然而,心動也許是瞬間的。等到你反應過來的時候,你就會悔不當初。可是,此時此刻放手還是繼續呢?像琳達,她已經領了結婚證。然後馬上就是婚禮了。她悔婚,就等於離婚。難道硬著頭皮生活在一起嗎?我實在不能夠想像,琳達的將來還有什麼幸福可言呢?
05
心動,然後就是行動。在這種心動狀態下,人們容易與自己一起度過的那個他(她)產生好感。所謂的好感,與真愛簡直差之十萬八千裡。琳達問:「怎麼辦,慕桐。我如果是逃婚新娘,你會笑話我嗎?」我不笑話她,只是「吊橋效應」影響下的意亂情迷——放在誰身上,恐怕都很難自圓其說。不只是琳達,還有更多的人。激情時刻,恨不得兩個人生生世世。平淡之後,你還認為是真愛嗎?
06
包括,現在最流行的梗——戀愛內卷。可以說,「吊橋效應」也是將自己「內卷」 進去。如果為了情感,迷失自己還不算得不償失。如果那不是真愛,你還要傻傻的心動。愛的死去活來,大夢初醒這才發現:心動不是真愛,還要責怪「吊橋效應」嗎?這樣的話,還不如防範於未然。也奉勸婚戀世界的你我她,自己的心,還得自己護著。自己的愛情,還要自己兜著。至於其他,只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