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鎌倉物語》這個片名就比較讓人費解,這裡需要解釋下,鎌倉是日本一個臨海的城市,是古都,有很多幕府和武士的宅邸,也有不少神社和寺院,可以說,如果要感受日本古文化,那麼鎌倉就是最佳選擇。物語是一種日本的文學體裁,意思是故事、傳說,有點類似寫實小說,本電影改編自漫畫《鎌倉物語》,該漫畫1984年就開始連載了,漫畫描繪了一個鬼怪共生的鎌倉古鎮,有講破案的,也有日式怪談。
之前有各種關於本片的宣傳說法,比如日版《尋夢環遊記》、日版《與神同行》、日版《捉妖記》、日版《聊齋》、真人版《千與千尋》等,不過似乎都不太準確,首先現實世界是現代,其次是治癒系風格,再次其世界觀設定沒有《千與千尋》那般光怪陸離,整體而言,距離《千與千尋》和《尋夢環遊記》的神作標準還是有點遙遠,雖然,兩人的演技都無可挑剔,甚至被亞紀子的可愛圈粉。
以黃泉列車奔赴黃泉之國為分水嶺,可以將本片清晰劃成兩個部分,前面是作家和新妻的甜美生活,包含小城是連同魔界和黃泉的交界、去夜市後食用松茸靈魂出竅、收留貧困之神與之交換石碗、作家懷疑自己是另一個著名作家的兒子等多處伏筆;後面則是作家為了救回愛妻勇闖黃泉之國,和Boss天頭怪展開大戰。
本片在日本上映後,日本電影學院獎顆粒無收,提名最佳攝影和最佳美術指導,說明視效層面沒有問題,那麼問題在哪,其實也很明顯了——分水嶺的兩端沒有平衡好,前面現實的部分煽情多,拖沓情節多,缺玄幻和一些細節;後面玄幻的部分想當然,有些情節一頭霧水,反派Boss性格刻板無趣,如果後面的部分延長20分鐘,講講反派前世和作家前世的糾葛,講講作家父母身上發生的事,講講作家為什麼能夠憑想像操控物質世界,講講金姨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分水嶺前面的部分完全可以精簡,甚至化身蛙怪的本田的故事也沒必要,那麼本片無疑會精彩多了。
最後,有人問適不適合小孩子看,個人感覺並不適合,原因就是故事並沒講好,而在死亡這個主題上,必須分寸感把握十分準確,靈魂出竅、靈肉分離、黃泉回歸等設定並不容易讓孩子所接受,而對於作家與妻子的愛情,小孩子並不能把握,加上作家懷疑母親出軌、本田妻子在喪夫後結交新歡等情節,都並非適合小孩子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