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來,又到了一年裡最殘酷的季節了。北方早已開始降雪,而江南地區更是開始了溼冷的魔法攻擊。這個時候,全國人民最羨慕的,就是南方的小夥伴啦。
儘管氣溫還是會比其它三個季節低一些,但廣州人嘴裡的「好冷啊」,也只不過是三五天10度左右的情況。加上廣州是個美食之都,冬天去廣州旅遊避寒,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要是問廣州小夥伴,城市裡有什麼景點可以推薦,很有可能得到的答案會是:廣州沒什麼景點好玩的,吃吃吃就對了。
這話當然只說對了一半。去廣州主要的遊玩項目,當然是吃,但景點也不能不逛——不走動走動的話,怎麼幫助消化、接著吃下一頓呢?
說到廣州的景點,很多人會說小蠻腰,或者夜遊珠江。但比起這兩個現代派的景點,更推薦的卻是另一個頗有老廣州韻味的小島,叫做沙面。
沙面這個聽起來也很像美食的名字,卻來源於這個小島的形成。它是珠江衝積形成的沙洲,從六二三路走過去,只要過一座小橋,跨過一條窄小的河道,卻立馬就把廣州大都市的車水馬龍拋在了身後。
踏上沙面這個小島,立刻就會被眼前獨特的歐陸風情吸引住,好像時空穿越一般,一時不知自己是否還身處21世紀,不知自己是不是到了歐洲小鎮。
這裡大量集中的建築,不同於小蠻腰的現代化,也不同於廣州老城區的風格,是明顯西方風格的建築。它們大都是在19世紀末建造的,足足有150多座,是當初鴉片戰爭之後,廣州開埠的產物。
至今,沙面對面的白鵝潭的岸邊,還陳列著兩門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的廣州城防炮,有重六千斤,見證著歷史的屈辱。
忍受過一時的歷史屈辱,在新時代裡,沙面卻煥然成為廣州極具特色的景觀。在這裡,能看到券廊式、新古典式、新巴洛克式、仿哥德式、浪漫主義等等各種風格的建築,也能稱之為一個小小的萬國建築博覽會了,讓人想起上海的外灘。
不同的是,這裡不只是有人造的建築景觀,更有良好的自然環境。臨水而居的地理位置暫且不說,這裡的古樹名木更是多達100多株,全都超過了100歲,有的甚至還有300年的歷史了。它們,也是沙面的歷史見證者吧?
如今的沙面,不單單是一個遊人愛去拍照打卡的景點,在工作日的清晨去,更能看到它清靜的日常生活的一面。有老人在這裡晨練跳舞,有年輕人騎車路過、抑或跑步健身,甚至還有學校的操場。
走累了,也能坐進路邊的咖啡館,即使是連鎖品牌星巴克,融入在沙面的環境裡,可以稱得上是顏值最佳的店面之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