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所擁有的只是夢想,以及毫無根據的自信而已。但是,所有的一切就從這裡出發。」
高考錄取通知書陸續送達,成都棠湖外國語學校四位網球少年的故事,又讓這個夏天再次「燥」了起來。
吳玥瑤,以文科624分的優異成績,被北京外國語大學錄取;
龔德海,以高考成績517分和四川大學網球高水平測試第三名的成績,被四川大學錄取;
史雅芬,以高考成績551分和四川大學網球高水平測試第十一名的成績,被四川大學錄取;
陳天宇,以高考成績375分和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高水平測試第一名的成績,被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錄取。
關於網球,關於求學,關於行動與夢想。
今天,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吳玥瑤
高考文科成績624分,被北京外國語大學錄取。
熱愛網球,曾獲省女子單打冠軍
初見吳玥瑤,一身帥氣的黑色運動服,利落的短髮,給人一種青春、向上的感覺。
今年高考,她以文科624分的好成績被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專業錄取,是一枚妥妥的學霸。除了學習,這個瘦瘦高高的女孩子還是棠外網球隊的「名將」,曾獲得四川省網球錦標賽女雙冠軍、女單冠軍,實力不容小覷。
「當年讓她練習網球,並沒有寄希望於打比賽、拿獎牌,更多的是鍛鍊身體素質。」吳玥瑤媽媽談到孩子接觸網球的原因很簡單,能有今天的好成績,和她自身的努力以及對網球的熱愛分不開。
自律與堅持,是平衡學業與網球的關鍵
既是超級學霸,又是網球冠軍,在日常生活中,吳玥瑤又是如何平衡學業與網球訓練呢?
吳玥瑤表示:「很簡單!在球場就好好訓練,在教室就好好學習!」對於她來說,網球從來都不是學業的「負擔」,反而是放鬆自我、調整狀態的最佳方式。
在棠外讀書六年,吳玥瑤的成績並非一直名列前茅。從初一進校的600名,到如今高考的全校第四。在這期間,她認為網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為不願放棄打球,吳玥瑤對能夠用來學習的時間更加珍惜,注意力高度集中,學習效率相對較高。同時,網球作為一項競技運動,傳遞出的「求知躬行,永不服輸」的體育精神,也反作用在她的學習生活上,讓她即使面對難題,也能堅持到底,逐個擊破。
直面壓力,最終逆襲成為最好的自己
看似目標明確、穩步前行的吳玥瑤,其實也曾有過「鴨梨山大」的日子。
她坦言,在準備初三直升考試的那段時間,每天都非常緊張、焦慮,心理壓力特別大。在這期間,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和老師們的加油鼓勵,讓她擁有了挑戰壓力的勇氣,最終成功通過直升班考試。
在棠外求學期間,她最感謝的人是「初中的班主任」。在她的印象中,初中班主任向英老師十分嚴厲,也非常負責。
「想要繼續打網球,首先成績得過關。」正是由於向老師這種決不妥協的硬性條件,讓她不得不高度關注學業成績。在她的指引下,吳玥瑤的成績穩步上升,尤其是英語,在初中時就考到了全年級第一。
龔德海
以高考成績517分(文科)和四川大學網球高水平測試第三名的成績,被四川大學錄取。
「網齡」十年,網球早已成為生活的不可或缺
今年六月,龔德海通過了四川大學網球高水平測試並取得第三名。同時,他以高考成績超川大錄取線70多分的好成績,成為川大網絡空間安全專業的一名準大一新生。
對於已經有十年「網齡」的龔德海而言,網球不僅給他帶來了冠軍的榮譽,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談及大學規劃,他堅定地回答:「希望能認真打好網球,再接再厲,在大學生網球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打不「死」、跑得快,網球精神早已根植內心
和同齡人一樣,龔德海也有崇拜的偶像。他喜歡網球名將德約科維奇,談及原因,他笑著說:「我喜歡這種打不『死』,又跑得特別快的人。」
「打不『死』,跑得快」,在這個方面,龔德海倒和自己的偶像很相似。棠外的網球指導教練趙龍逸評價他——「身上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
趙教練回憶到,給他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的四川省錦標賽八進四的比賽現場。
當時,比分2:5,龔德海落後,但他並沒有沮喪或放棄,堅持一分一分追平比分,直至最後反超贏得比賽。他身上那股不放棄的勁兒,也深深地感染了所有參賽選手,不到最後一秒,絕不輕言放棄!
單一且忙碌,在棠外的六年很充實
作為一名住校生,龔德海直言自己「每天在棠外的活動路線,單一且忙碌。」
清晨從寢室出發到教室學習,傍晚再從教室跑到球場訓練,訓練結束以後回教室,最後回到宿舍休息。六年時光,如此循環。
但是正是這種簡單而充實的生活方式,為他節約出更多的時間用於學習與訓練,照他的說法——「就是很方便」。
除了學習,他在棠外還結交到了一群志同道合、共同奮鬥的好友。訓練之餘,小夥伴們聚在一起談天說地,交流球技,是求學生活中的小確幸。
於他,棠外不僅僅是母校,更承載了太多數不清的青春回憶。
史雅芬
以高考成績551分(文科)和四川大學網球高水平測試第十一名的成績,被四川大學錄取。
從20分到130分,考上川大在意料之中
得知自己被川大錄取,史雅芬表示「既高興,也在意料之中」。
在教練看來,史雅芬在球場上「喜怒不形於色」,對手很難猜到她的戰術,這與她平時的訓練分不開。
在棠外,教練們會針對她的基本情況,為其打造專屬訓練計劃。史雅芬的訓練內容大多是積分比賽,一來鍛鍊心理素質,二來也能鍛鍊戰術技巧。
學習方面,史雅芬的突破無疑是巨大的。初中的時候,她的英語只能考20分,高考,她考了130分。她表示「最感謝老師沒有放棄我」。
在老師的督促下,她逐漸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剛開始的時候由於基礎較差,其實比較吃力,但在老師們的鼓勵下,慢慢地自信找回來了,學習也就輕鬆了很多」。
談及自己的學習方法,她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及時詢問、及時解決。
竭盡全力問心無愧,網球和學習都是一種堅持
「網球不僅給我提供了一個考入自己心儀大學的平臺,而且讓我認識了很多好朋友。」棠外「體教結合」模式,讓她度過了愉快地六年求學時光。
自2005以來,棠外積極探索體教結合模式,按照做人、體育專長與文化成績三不誤的原則,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和專業訓練時間。在史雅芬看來,「因為自身興趣和性格等原因,有些同學沒法靜下來去學習,『體教結合』更具有現實意義。」
在她心裡,網球是一個「不棄、竭盡全力到問心無愧」的過程,和文化學習一樣,都是一種堅持。
陳天宇
高考成績375分(文科)和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高水平測試第一名的成績,被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錄取。
訓練+學習,在棠外的每一天都很充實
「早上6點半起床,7點10分到教室開始學習文化課,下午2點開始網球訓練,晚上7點結束。」在這樣的模式下,陳天宇養成了自律的好習慣。
「在棠外的每一天都很充實,除了學習和訓練,還有許多活動可以參加,校園生活豐富多彩。」但累也是真的累,接觸網球六年,平均每天投入七個小時,訓練到最累的時候,他甚至變得麻木,感受不到自己身體的存在。
賽前受傷仍取得第一名,「運動磕磕絆絆是常態
談及受傷,陳天宇說「磕磕絆絆是常態」,對於運動員來說,最忌諱的就是賽前受傷。在高水平測試前一個月,陳天宇半月板撕裂受損。在教練、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他仍取得了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高水平測試第一名的佳績。
如何在短時間內調整心態、恢復訓練並且重回賽場?陳天宇表示:「除了積極配合治療,教練在訓練方面也給我做了相對的調整,在後期會降低訓練量,針對膝蓋部分加強力量鍛鍊。」
未來,陳天宇有意向參加2021年在成都舉辦的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為國爭光,為夢想再拼一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