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城區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國家認定

2020-12-16 濱州大眾網

  研發中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盧志強 見習記者 吳少東 通訊員 李榮新 耿燕 穆立敏 濱州報導

  日前,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公布2020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名單,濱城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經過審核推薦、專家評審和現場核查等程序,最終通過第三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成為濱州市唯一一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據悉,濱城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在成功創建了濱城區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基礎上,濱城區聚焦推進園區高質量發展,提升產業影響力,整合各類產業等資源,按照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標準,全力打造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該產業園共涉及秦皇臺鄉、濱北街道86個村,1.08萬農戶,3.35萬人口。園區圍繞「一軸、兩心、三區、多基地」的功能分區建設,以優質小麥、無抗生豬為主導產業,突出模式創新和科技創新。通過政府投入、引入社會資本等舉措,大力實施標準化原料大基地建設工程、產業融合與精深加工物流建設工程、綠色發展與糧畜加循環示範建設工程、農業科技創新與綜合服務建設工程、農業經營體制創新與聯農帶等五大工程19個重點項目建設,構建形成三產融合發展的格局。截至目前,產業園項目實際總投資35.38億元,比原計劃投資的18.3億元,增長93.3%,重點項目總體建設完成達97%以上。預計2020年實現總產值112.7億元,其中主導產業產值103.3億元。

  智慧機器人

  優質小麥、無抗生豬兩大主導產業助推全鏈條升級

  園區依託農業科技創新,助推優質小麥、無抗生豬兩大主導產業提標提質。形成小麥產業從麵粉、掛麵、冷鮮肉等基礎加工產品,到小麥蛋白粉、特級食用酒精、膳食纖維、功能肽、赤蘚糖醇、肉品加工等系列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產品,再到中西餐花色主食產品的全加工鏈條,成為國內加工產品最齊全、鏈條延伸最精深的小麥產業鏈。生豬產業在強化數位化、綠色化養殖基礎上,遵循未來生豬由「運豬」向「運肉」轉變的趨勢,建設了智慧化生豬屠宰與食品加工配送冷鏈物流基地,進一步拉長增粗產業鏈條。推動全鏈條升級,實現小麥全產業鏈跨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產業園建成種植優質強筋小麥種植面積達到10.9萬畝,通過訂單與社會化服務等方式輻射帶動200萬畝訂單種植基地,實現規模化、機械化種植,實行「免費供種、免費播種、免費運輸、加價10%以上回收」的「三免一加」優惠政策,畝增收240元,僅加價回收帶動30萬戶農民年增收3億元,實現加價回收後的二次分紅,全面落實綠色小麥種植技術,生產加工能力提升至160萬噸,成為華北地區優質糧食物流集散中心。

  數位化飼餵

  建成省級以上科研平臺13家,引進專家團隊15個,專業技術人員數量達182人,為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科技支撐。園區獲得發明專利17項,受理專利30多項,技術推廣與研發經費3.07億元,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1.1%。園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13.18萬畝,覆蓋率77.9%。園區自主研發和引進裕田麥119、秋田116、裕田麥126、師欒02-1等優質麥品種,良種覆蓋率達到100%,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了100%。建成無抗生豬養殖基地,生豬年出欄量60萬頭,仔豬出欄量60萬頭,屠宰加工能力達到100萬頭,規模化養殖佔比95%以上。農產品加工轉化率95.2%,主導農產品加工業產值63.9億元,農業總產值16.54億元。

  產業園依託中裕集團等大型龍頭企業,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聚發展,入駐農業龍頭企業19家,培育農民合作社45家、家庭農場52家,鼓勵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和普通農戶以土地、勞務、資金等入股企業,支持企業以資金、技術、品牌等入股領辦專業合作社,實現適度規模經營達到77.9%。園區為農民提供就業崗位1.31萬個,年工資性收入5億元;流轉農民耕地6.8萬畝,帶動農戶6279戶,每畝保底分紅950元。核心區90%以上農民以訂單種植優質小麥的方式,加入合作社聯合經營,建立了「農戶+合作社+公司」的發展模式,實現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無人機農藥噴灑

  種養生態循環閉合模式構建全域生態農業綠色循環鏈條

  園區堅持以農業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為核心,建成「基地種植→工廠加工→廢棄物利用→液態飼餵→生豬養殖→沼氣新能源→有機肥→小麥種植」的種養生態循環閉合模式,構建 「種養+科技+品牌+生態」全域生態農業綠色循環鏈條。

  園區推廣無抗生豬標準化養殖,首創規模化液態飼餵技術和玉米籽粒鮮貯技術,養殖場液態純糧飼料通過封閉管道輸送到養殖場可有效提高吸收率6-10%。通過實施數字農業項目提升生豬養殖效率,項目區生豬養殖經濟效益預計總體提高40%以上,飼料利用率提高20%以上。鋪設地下管網92公裡,控制水肥一體化灌溉面積達5萬畝,用弱酸性沼液改良鹽鹼地,減少化肥使用達50%以上。同時,園區建成節水灌溉面積13.18萬畝,推行計量灌溉,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0.75。大力推廣普及秸稈精細化還田,促進「一控兩減三基本」落實,化肥利用率達到了45.9%,農藥利用率46.8%,秸稈綜合利用率98%。通過大型沼氣工程,統一處理養殖糞汙和旱廁改造糞汙,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99.5%。已認定綠色產品11個,認證有機產品3個,綠色有機認證面積達10.2萬畝,認證比例93.6%。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農產品可追溯比例91.7%。

  小麥收穫

  產業園在原有聯農帶農機制基礎上,聚焦二三產增值環節對農民的帶動作用,與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構建完善「訂單農業+全產業鏈融合」帶動模式。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標準化生產+基地」的方式,為農民提供訂單優質麥綠色標準化生產服務。同時,創新土地經營模式,委託合作社進行土地託管,託管面積達5萬畝。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均居全國同行業領先水平。

相關焦點

  • 濱城區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國家認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李榮新 耿燕 穆立敏 記者 邊浩玥日前,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公布2020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名單,濱城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經過審核推薦、專家評審和現場核查等程序,最終通過第三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成為全市唯一一個。
  • 東臺市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國家認定
    近日,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名單,東臺市現代農業產業園榜上有名!全省僅4家!關於第三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名單的公示按照《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20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工作的通知》(農辦規〔2020〕35號)要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開展了第三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工作。
  • 廣東省茂名市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國家認定
    2020-12-15 00:10:19 來源: 茂名圈 舉報   12月14日,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公示第三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名單
  • 濱城區一產業園被擬定為第三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按照《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20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工作的通知》(農辦規〔2020〕35號)要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開展了第三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工作。
  • ...省新增4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市縣新聞-食安四川-中國食品安全網
    摘要: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公示名單,四川省4地入選。   12月14日,記者從農業農村部官網獲悉,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聯合公布了全國第三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公示名單,共有38個園區入圍,其中四川有4個。這4個入圍園區分別是蒼溪縣現代農業產業園 、廣漢市現代農業產業園 、邛崍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安嶽縣現代農業產業園。
  • 關於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先補1個億,省級再配套1個億!
    從2017年到2020年,全國將批准創建30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前三批加起來一共才批准了62家。2020年是產業園創建審批的集中期,因此,有必要先了解清楚我國對於現代農業產業園政策最新的補助獎勵額度和申報創建的具體要求。今天,為大家整理了2020年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6點政策解析。
  •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類型及運營要點(附名單)
    長期以來,大學生對農業有偏見,認定了農牧企業沒有發展前景,自然人不願意到農業企業就業,而現有企業內部的經營者、管理者基礎薄弱,未能正確認識農業發展的一些基本特性。從這個維度出發,園區一方面提供企業內部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營銷人員的培訓,另一方面培訓大學生群體,引導他們去農業企業就業,最終通過園區完成人才的輸出。這樣才能使得大家的認識有所改變,同時能夠充實新的知識,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
  • 瓦房店市入選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
    原標題:我省一地入選2020年國家 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   2020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日前公布,全國31家入選,我省瓦房店市現代農業產業園榜上有名。至此,我省已創建2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其中3個園區躋身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行列。
  • 東臺市現代農業產業園榮獲「國字號」
    近日,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發布了第三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名單,江蘇省僅4家,東臺市現代農業產業園榜上有名。東臺市現代農業園區2011年啟動建設,規劃面積26.5萬畝,核心區位於三倉鎮,2014年被評為省級農業園區,2017年創成省首批示範園,2019年入選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是國家瓜果蔬菜無公害基地、全國聞名的西瓜產地、全省最大的萬畝菜籃子基地、省唯一西甜瓜供香港基地和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先後獲評全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省首批特色田園鄉村試點
  • 四川省蒲江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紀實
    316.28平方公裡、71個村(社區)、25萬畝耕地、18萬畝柑橘和獼猴桃產業,這是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基本盤」。2017年9月,蒲江縣特色水果現代農業產業園成功申報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 成都蒲江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推介會在京舉辦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劉傑)7月15日報導 今日下午,由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協會支持,蒲江縣人民政府主辦的「蒲江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北京推介會」在北京成功舉辦。近年來,蒲江立足自然條件和區位實際,緊扣「美麗蒲江 綠色典範」發展定位,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優選品種,集中連片發展優質獼猴桃、茶葉、柑橘分別達10萬畝、10萬畝、25萬畝,著力建設北部特色水果和西部綠色有機茶葉現代農業產業園兩大園區,打造「主導產業鮮明、產業關聯緊密、要素保障有力」的產業生態圈;著力構建以綠色有機為導向的綠色生產體系
  • 芙蓉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成功摘得「國」字招牌
    紅網時刻長沙12月18日訊(通訊員 劉圓)12月14日,農業農村部下發通知,公布第三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名單,芙蓉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成功入選,為此次長沙市唯一入選產業園。本次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工作按照《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20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工作的通知》(農辦規〔2020〕35號)要求,經產業園所在地人民政府申請、省級農業農村和財政部門審核推薦、專家評審和現場核查等程序,共有38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
  • 安平縣入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
    安平縣京安現代農業園區。實習記者李珊珊製圖近日,2020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公示結束,批准包括安平縣在內的31個園區備案並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這是衡水市唯一入圍園區。據了解,安平縣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總面積23萬畝,覆蓋7.5萬農業人口,其中核心區面積1.8萬畝。
  • 新港鎮喜提「九江市現代農業產業園」示範稱號
    按照九江市現代農業產業園「一鄉一園」認定標準,經現場確認,近日,新港鎮現代農業產業園被認定為「九江市現代農業產業園」。新港鎮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區位於新港鎮東部,北襟長江,東濱鄱陽湖,西近潯陽區,三面臨水,雄居長江、鄱陽湖交匯處。
  • 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優化全區高質量發展格局
    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優化全區高質量發展格局 2020-12-24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邛崍現代農業產業園列入國家級創建公示名單!
    邛崍一園區躋身2019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公示名單!全四川省僅有3個!6月13日農業農村部官網公示2019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全國共有45個園區入圍其中四川有3個分別為廣漢市現代農業產業園、
  • 塞外糧倉科技賦能 業態升級——內蒙古扎賚特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走進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綠油油的水稻長勢喜人,稻田裡的小鴨子自由自在覓食,勾勒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圖。產業園是內蒙古第一家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也是獲得全國認定的現代農業產業園中面積最大的一個。
  • 稻浪湧起興農夢 花海綻放致富源——扎賚特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走進興安盟扎賚特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以下簡稱產業園),綠油油的水稻長勢喜人,稻田裡小鴨子自由自在地覓食,勾勒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圖。  該產業園是內蒙古第一家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也是獲得全國認定的現代農業產業園中面積最大的一個。
  • 農業農村部一行到修文縣核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
    11月30日,農業農村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項目核查組到我市修文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項目進行現場核查工作。核查組成員有農業農村部趙炳全主任,中國農科院農經所研究員陳秧分,陪同核查的有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發展規劃處處長趙軍、貴陽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彭玉榮、修文縣委副書記、縣長管慶良、修文縣副縣長譚永紅等。
  • 田間稻香蟹肥 吳興現代農業產業園念活「芝麻開門」
    目前,吳興稻漁綜合種養模式應用面積已達2萬餘畝,成為當地在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進程中的精彩一幕。日前,該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已順利通過農業農村部專家認定審核。區農業農村局稱,這標誌著吳興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吳興創建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面積10.8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