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鐵青年志願者走進楊莊村 鐵路扶貧牽起留守兒童的夢

2020-12-25 西部網

楊莊村小學的同學們和西鐵青年志願者共唱《我和我的祖國》。

西部網訊(記者 劉璞華 秦怡)「加油,加油!快跑,快跑!」這場正在楊莊村小學舉行的趣味運動會為陝南靜謐的大山增添了幾分聲色。5月23日,西鐵青年志願者走進漢中市勉縣楊莊村,開展「青春心向黨 建功新時代」青春扶貧實踐行動。二十餘名西鐵青年為楊莊村小學的孩子們講課,介紹中國鐵路的發展變遷,開展趣味運動會,共唱《我和我的祖國》,和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愉快的一天。

「青春心向黨 建功新時代」青春扶貧實踐行動走進楊莊村小學。

楊莊村是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公司西安西站對口幫扶村,楊莊村位於勉縣以南,臨近四川,這裡屬巴山腹地,氣候常年溫暖溼潤,全村叢林覆蓋面積高達78%。然而與優美的自然環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裡只有一所小學,由於地處山區交通閉塞,許多學生無法外出學習,導致許多當地貧困家庭學生受知識面較窄。

西鐵青年志願者為同學們帶來《鐵路發展歷史》課程。

鐵路扶貧牽起留守兒童的夢:我知道坐火車就能看到媽媽

楊莊村小學有學生180名,學前班兒童44名,其中包含留守兒童有80名,貧困山區孩子們的父母為了維持生計,大部分外出務工,孩子們的個人生活基本是由爺爺奶奶或親戚照顧,部分離家較遠的孩子們乾脆住校,有些年齡稍大些的學生經常利用休假時間幫附近農戶採摘茶葉,賺取生活費。

西鐵青年志願者為楊莊村小學的同學們輔導功課。

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大部分貧困山區的學生從來沒見過鐵路,更別說令國人驕傲的「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和「中歐班列」國際貨運列車了。在本次活動開展前,西安西站團委提前溝通聯繫,按照志願者報名情況與特長細化分工,提前準備《鐵路發展歷史》、《鐵路知識小課堂》、民族舞蹈、互動遊戲、聲樂等豐富課程,確保貧困山區的學生們在大山裡一樣可以了解到更多知識。

「復興號」車頭的模板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

課堂上,楊莊村小學的學生們目不轉睛的盯著投影儀所映射出的一張張火車照片,認真聽取西鐵青年志願者講述鐵路發展歷程。並與志願者積極互動,學習他們從未接觸過的舞蹈與音樂。志願者們還提前製作了一塊「復興號」車頭的模板,孩子們興奮地觀察和觸摸著。

譚子俊(右一)和同學們與西鐵青年志願者合唱歌曲。

四年級譚子俊是一名寄宿生,他的家在距離學校10公裡的清明村,因此他只有每周五才能回去。「我媽媽在深圳打工,她每次都是在過年的時候回來,平常家裡只有我和爸爸。」譚子俊有著10歲男孩少有的克制,這個老師同學眼中的學霸說起媽媽時眼淚一直在眼眶裡打轉,但他一直儘量讓自己平靜。

留守兒童曹文俊(右二)說,媽媽在江蘇打工。

學前班的曹文俊說,「我的媽媽在江蘇,她過年的時候就回來了。我還沒有坐過火車,但我知道坐火車就可以去看媽媽了。」王菊蘭是學前班的老師,她在這裡已經工作了十六年。「都是好孩子,爸爸媽媽常年不在他們身邊,有大哥哥大姐姐來孩子們都高興得很,有孩子今天跟我說以後要當火車司機。」

中國鐵路西安局援建的玉木耳基地。

玉木耳產業扶貧項目帶動 90戶貧困人均增收2000元

因地處群山腹地,楊莊村全村耕地面積2134畝,其中旱地1934畝、水田200畝,現發展半山茶葉種植約3400畝,村民收入主要以種植茶葉、外出務工和發展養殖為主。為扭轉耕地面積較小,種植技術落後,村民收入單一等問題,西安西站第一時間上報玉木耳產業扶貧基地援建方案,西安局集團公司投資186萬建設了玉木耳基地。

當地貧困戶正在採摘玉木耳。

該基地建設佔地需15畝、新建18個標準化大棚的食用菌產業扶貧車間,通過土地入股、產業帶動、入企務工等多種方式,每年能給90戶貧困村民帶來人均2000多元的經濟收入。

如今已到玉木耳成熟季節,「青春心向黨 建功新時代」青春扶貧實踐行動走進該基地,20多名志願者在參與採摘、晾曬等支農工作的同時,學習了解的農作物種植理論與農產品的渠道,交流採摘晾曬心得,體會農民種植產業的艱辛。

西鐵青年志願者正在晾曬玉木耳。

「之前在家中從來沒有幹過農活,這次實踐支農讓我最大感悟就是勞動的不易,生活的不易。」志願者說。參與此次實踐行動的志願者大多為獨生子,自小在城中優越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缺少戶外農業生產經驗。通過此次支農活動,大力提升了鐵路青工產業採摘實操經驗,更讓志願者更加明確肩負的共青團員的職責與使命,積極投身到幫扶困難群眾的工作當中。

劉雨澤(左)和馬偉凡正在畫無人機。

「志智」雙扶貧 共唱《我和我的祖國》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楊莊村小學的孩子們簇擁成群,圍著活動隨行攝影人員打轉,爭相打量著相機屏幕裡面的自己,不時發出哈哈的笑聲。看到青年志願者操縱手中的無人機,劉雨澤和馬偉凡立馬拿起畫筆,他們說,以前沒見過無人機,要把它畫下來。活動臨近尾聲,許多孩子都依依不捨與志願者惜別。大家一起拿著國旗,共唱《我和我的祖國》。

「青春心向黨 建功新時代」青春扶貧實踐行動走進楊莊村小學。

從城裡走進山溝,從山裡展望未來,這是一堂生動的「雙向」課,不僅為貧困山區的學生帶來豐富的教學課程,明確人生未來發展方向,更讓鐵路青年肩負起職責,引導鐵路青工在未來的工作中勇於擔當做表率,在共青團與扶貧攻堅工作中積極奉獻,成為建設新時代鐵路宏偉工程的堅實骨幹。

西鐵青年志願者將長期開展支教、支農等扶貧實踐活動。

活動結束後,在《志願者之歌》的伴奏下,西安鐵路集團公司團委向楊莊村小學授牌,設立青年扶貧攻堅包保點。未來,西鐵青年志願者將長期開展此類支教、支農等扶貧實踐活動,在豐富青工業餘生活的同時,貢獻團委組織扶貧力量。

「青春心向黨 建功新時代」青春扶貧實踐行動走進楊莊村小學。

編輯:劉璞華

相關焦點

  • 江津區供電公司:青年志願者情暖春苗關愛留守兒童
    江津網訊(通訊員 王化全 杜宇星)1月7日,國網重慶江津區供電公司團委8名青年志願者前往江津區刁家小學「國家電網春苗之家」,開展「國網情暖春苗心、同舟共濟抗疫情」主題活動關愛留守兒童,該校6個年級的30名留守兒童參加活動。
  • 北京聯慈健康扶貧基金會.北京UU公益走進臨縣留守兒童愛心學校
    2020年9月9日上午,在呂梁市民政局的指導、呂梁市留守兒童救助協會的牽線搭橋下,「北京聯慈健康扶貧基金會.北京UU公益」走進了臨縣留守兒童全託管愛心學校,進行了「走進家庭,扶貧留守兒童」活動。參加此次活動的嘉賓有北京UU公益創始人、北京聯慈健康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清幽,北京聯慈健康扶貧基金會山西省片區副主任高熙幀,呂梁市原政協秘書長、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李永民,呂梁市統戰部副部長郭建峰,共青團呂梁市委副書記馬海峰,呂梁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科高麗華,市關工委辦公室主任李建龍,呂梁市留守兒童救助協會會長孫宏偉、常務副會長秦宗平,臨縣縣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郭秀兵,團縣委書記李肖軍,臨縣教育科技局常務副局長秦小奇
  • 鐵路扶貧出創新:被「帶火」的玉木耳
    周末,在位於陝西省漢中市勉縣縣城內的沔水灣廣場上,「消費扶貧集市」裡人頭攢動,不少市民在攤位前挑選著自己感興趣的扶貧農產品。鐵路西安局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王江琦「帶貨」自產玉木耳。攤位前,鐵路西安局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王江琦笑容滿面,向前來詢問的市民介紹著元墩鎮楊莊村的特色產品——玉木耳。元墩鎮楊莊村地處漢中市勉縣以南的山區,距離縣城約26公裡,從前是漢中市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貧困村。2015年起,國鐵西安局的西安西站來到這裡開展幫扶。
  • 90後志願者李懿俊:開闊農村留守孩子的視野
    扶貧領域是志願服務的一片熱土,吸引著青年志願者們前往「耕耘」。地處沙市區東部邊緣的觀音壋鎮,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2018年全鎮留守兒童達到206人、建檔立卡貧困兒童484人。每逢周末與寒暑假,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讓農村家庭無力又無奈。
  • 株洲:大學生主題實踐活動走進農村留守兒童之家
    紅網時刻株洲8月12日訊(記者 王興夏 通訊員 李放鳴)8月10日,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名大學生,參加「實訓攸州,大學生主題實踐活動」,走進湖南省株洲市攸縣寧家坪鎮雙凡村的留守兒童之家,與當地70多名小孩一起互動。雙凡村是攸縣一個偏遠的山村,原生態的山林土地,青山綠水包圍著村落。
  • 冊亨縣誌願者國慶節「一對一」走訪留守兒童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8日電(記者張思怡)10月6日,貴州省冊亨縣西部計劃志願者團支部組織國慶沒有回家的志願者到坡妹鎮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一對一」走訪活動。  冊亨縣西部計劃志願者團支部組織志願者到坡妹鎮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一對一」走訪活動。圖為活動現場。
  • 重慶理工大學學生三下鄉走進留守兒童 共繪家鄉美
    留守兒童與青年志願者互動 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青年志願者教留守兒童畫出自己的夢想 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青年志願者與留守兒童留影紀念 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7月10日11時35分訊(通訊員 肖奉琳) 「我的家鄉應該是有青山綠水,應該有蔚藍的天空,應該有清潔的空氣……」這是一位社區留守兒童正在給志願者們描繪一幅家鄉未來的畫卷。
  • 30名菏澤留守兒童島城研學
    研學活動為期一周,由共青團青島市委招募的青年志願者們為留守兒童們提供包括吃、住、行、學一條龍的愛心陪伴。為保障孩子們的安全,還為每名兒童購買了未成年人人身意外險,並精心準備了學習用品、經典文選等禮物。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帶領孩子們打卡五四廣場、奧帆中心和極地海洋公園等島城著名旅遊景點。
  • 關愛留守兒童「七彩假期」志願者三下鄉活動在皋蘭落幕
    關愛留守兒童「七彩假期」 志願者三下鄉活動落幕  每日甘肅網8月6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8月5日上午,由團市委舉辦的關愛留守兒童「七彩假期」志願者三下鄉結課儀式在皋蘭縣青年之家舉行,這意味著連續開展了10天的「七彩假期」支教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 關愛留守兒童 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溪西村分館落成
    溪西村位於永泰葛嶺鎮,村裡的許多青壯年外出務工,孩子交由老人照顧。為了豐富留守兒童假期生活,日前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在溪西村設立分館,眾多愛心企業、愛心家庭等共同參與揭牌儀式。福建省青年閩商聯合會秘書長 張躍:我們商會也會在後期跟蹤相關的情況,把扶貧工作,籌建圖書館到工作落實到實處。
  •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青少年宮「情暖童心」關愛留守兒童流動少年宮...
    項目名稱: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青少年宮「情暖童心」關愛留守兒童流動少年宮項目  開展項目的時間:2015年5月至今  參與項目的註冊志願者人數:70人  項目負責人:姜繼飛70場流動少年宮,70名志願者,70條奔波的路,70次創新與突破,700節愛心公益課,7000個留守兒童純真的笑臉,活動服務近10萬人次,募集近百萬元的愛心助困禮包,志願者的足跡遍布通遼市的每一個旗縣市區。
  • 留守兒童體育世界:「報紙足球」踢出「留守夢」
    原標題:留守兒童的體育世界:「報紙足球」踢出「留守夢」  「我能抱回家嗎?我睡覺都想摟著它!」11歲的小銘煜對懷中的新足球戀戀不捨。  曾經,小銘煜的「足球夢」只是一個舊報紙和膠帶揉成的「報紙足球」,輕輕的紙團承載著這個留守兒童全部的體育世界。
  • 暑期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暨夏令營活動走進建德市大同鎮
    暑期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暨夏令營活動走進建德市大同鎮8月13日,「同在藍天下 我們共成長」暑期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暨夏令營主題活動走進建德市大同鎮。  杭州市家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為孩子們帶去了慰問用品和學習用品,走訪慰問了當地生活相對困難的留守兒童家庭。這些孩子品學兼優,生活的逆境讓她們過早承擔了分別得痛苦,卻擁有比同齡人更頑強的品格。
  • 關愛留守婦女、留守兒童——浦北縣婦聯開展2020年扶貧日專題活動
    關愛留守婦女、留守兒童——浦北縣婦聯開展2020年扶貧日專題活動 2020-10-17 1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亮微光 與愛同行——常州供電實施關愛留守兒童項目側記
    14年後,常州供電公司響應「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新時代扶貧要求,正式啟動「電亮微光」留守兒童關愛項目,除捐資捐物以外,為貴州貞豐縣、金壇革命老區、常州市郊等地的留守兒童開展「電力課堂」、遊學活動、心理疏導等活動
  • 童心童愛基金攜手鬥魚啟動「圓留守兒童藝術夢」公益直播雙師課堂
    作為該項目的聯合發起方湖北省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湖北省文協手繪藝術專業委員會以及多家藝術培訓機構代表均來到武廣9樓的商圈樓宇黨委的「共享空間」活動中心,一起為圓留守兒童藝術夢的直播順利開播群策群力,獻計獻策!共同打造留守兒童美育成長的綜合服務平臺。
  • 「紅綠藍」志願服務 | 中建青年有妙招
    中建隧道「超英志願服務隊」走進重慶貧困縣「冬日陽光·溫暖你我」——公司團委緊緊響應共青團重慶市委號召,連續7年走進重慶八大區縣,為2785名留守兒童實現了新年願望重慶軌道九號線2標開展青年志願者巡河活動
  • 貴州省威寧縣東風鎮愛心100關愛留守兒童項目---中國文明網
    一、基本情況: 東風鎮「愛心100」志願關愛留守兒童行動始於2011年11月>,現有參與核心青年志願者21名(由政府事業單位青年、學校青年、村(社區)青年組成),通過倡議社會愛心人士和團體參與關愛山區留守兒童,幫助山區留守兒童解決學習生活實際困難,鼓勵山區留守兒童克服清貧、勤奮學習,堅守夢想,走出大山,奉獻社會。
  • 中國青年志願者,很行!城口的「紫藤花」志願者,也很棒!
    「護身鎧」,護航苗族深山留守兒童》等志願服務項目……「在那裡,我找到了人生目標,並且不斷踐行著自己的理想。」無數的青年志願者前赴後繼走在這條路上,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志願者代表在這個平臺上成長起來,關愛留守兒童志願者郎坤,支教西藏的志願者、我國海軍第一位女副艦長韋慧曉等一大批青年志願者典型脫穎而出。這還是一條推動社會進步和文明發展的路。在各行各業,志願服務更像是一面旗幟,在這面旗幟的影響下,青年紛紛參與到國家的社會治理中,引領著社會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