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邱清月
正值中報密集披露期,不少上市公司「吸金」能力搶眼。不過有些公司不靠主營業務,關注於投資,成為「炒股大神」「期貨大佬」,半年投資收益比去年淨利潤還多。業內人士表示,這樣的公司不少,主要原因是主業退化、萎縮,營業利潤呈現下降態勢。
炒期貨大賺4.46億元
秦安股份炒期貨4個月大賺4.46億,8月13日宣布再「加碼」一個億。根據公告,8月7日至8月12日,公司對前期建倉的期貨投資合約進行部分平倉,平倉收益額為 8,375.38 萬元,佔公司去年淨利潤的 70.99%。公司本次淨轉入 10,000 萬元投資收益繼續進行期貨投資,截至8月12日公司投入期貨本金49999.98萬元,加上累計平倉收益合計使用資金為87211.97 萬元,未超過公司董事會授權額度。
記者統計發現,自4月15日開始,秦安股份就開始進行期貨投資,期間共進行了14次平倉,而且14次平倉全部賺錢。據前期公告,截至8月6日,秦安股份期貨投資累計收益為4.46億元。去年淨利潤為1.18億元,這意味著期貨投資為公司帶來的收益已經是去年淨利潤的近四倍。眼看期貨越來越賺錢,公司也逐步調整期貨交易授權額度,8月12日晚間,秦安股份追加期貨投資額度2億元。
對於進行期貨交易,公司表示,2019年原材料鋁的採購額佔公司產品製造成本的21.34%,預計2020年鋁採購量將繼續增加。公司期貨交易的品種主要為生產經營所需的原材料及黃金等,目的為能在現貨市場的價格波動中把握節奏,降低現貨採購成本及增加公司收益。
從市場走勢看,秦安股份年內上漲26%,從5月至今該股上漲近4成。但是因控股股東在高位進行減持,股價又轉頭向下。就在8月11日,秦安股份股東祥禾泓安、祥禾湧安、上海泓成披露大額減持公告,合計減持不超過2632.78萬股,佔總股本的6%。
和減持行為相對應的是公司每況愈下的經營業績,秦安股份是重慶一家汽車發動機核心零部件專業生產企業,江湖人稱「汽配小巨人」。從一季報來看,公司業績並不理想,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164.85萬元,同比下降20.3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880.04萬元。從2017年上市之後,公司業績就一路下滑,2019年,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虧損1.15億元。
上市公司投資的路子很多,與秦安股份路數不同的是,上市公司炒股比較流行,尤其7月以來,A股突然「爆發」,多家上市公司也成「股神」。7月18日,吉林敖東宣布將公司證券投資管理的額度提升至22億元,相較於此前的15億元有了大幅提升。金安國紀在7月14日宣布調整其證券投資額度,從不超過2億元調整為不超過5億元。崑崙萬維公告,董事會同意使用最高額不超過2億美元的閒置自有資金進行證券投資。東方中科則將目光投向了新三板,使用不超過5000萬元的自有閒置資金進行新三板證券投資。
博聞科技披露,一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79.52萬元。其中有131.3萬元來自委託投資產生的收益,涉及私募基金投資和結構性存款收益。該公司去年扣非淨利潤虧損250.27萬元,但投資收益1972.42萬元,幫助公司扭虧為盈。
有些公司炒股還有些年頭了,吉林敖東去年年報顯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03億元,同比增長了50.09%。長期投資項目中,持有的廣發證券股權為其帶來13.16億元投資收益,佔利潤總額比例為93.8%。可見投資收益對公司業績貢獻巨大。
上市公司搞投資禍福難測
「提高資金收益水平,增加公司盈利。」公告中參與證券投資的上市公司都表達了這樣的初衷。實際上,近年來上市公司因炒股、炒期貨、買私募虧損,導致業績被拖累的情況比比皆是。
華茂股份一季度虧損1.69億元,主要源於公司投資股票類金融資產收益減少,公司持有廣發證券、國泰君安、拓維信息和網達軟體4家A股公司,其中,廣發證券是虧損主力,虧1.49億元。御銀股份2019年炒股大賺近9000萬,今年一季度預計虧損4000萬元至5000萬元,主要也是證券投資虧損所致。
一季度末,共有248家上市公司參與了證券投資,持有證券個數超過10隻(含)的有44家上市公司。截至去年底,共有406家上市公司參與了證券投資。
蘭州黃河炒股使業績「由盈轉虧」。公司去年獲得投資收益3016.34萬元,然而半年之後,蘭州黃河持有的建發股份、白雲山、廣匯能等7隻股票「浮虧」,報告期證券投資合計虧損559.7萬元。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教授告訴記者,「不務正業」的上市公司還是比較多的,如今A股上市公司數量龐大,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主要原因是主業退化、萎縮,營業利潤呈現下降態勢。公司自知不能在經營上面有所突破,故鋌而走險。如果在投機大賺,非經營性淨利潤短期可以抬高股價,達到股東減持、套現的目的。「投機收益往往是短期收益,波動性下誰也不能保證一直贏。所以,好公司還是要把目光轉回到經營,要麼轉型升級,要麼上下遊併購拓展業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