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晚11時許,2016臺灣大甲鎮瀾宮媽祖繞境進香活動舉行起駕儀式,為期9天的臺灣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拉開帷幕。
臺灣大甲鎮瀾宮媽祖繞境進香活動,是每年農曆三月臺灣最盛大的媽祖繞境進香活動。10萬人的進香隊伍由大甲鎮瀾宮出發步行前往嘉義新港朝天宮,橫跨臺中、彰化、雲林、嘉義四個縣市,總路程超過340公裡,歷時長達9天8夜,沿途約有200多萬名媽祖信眾參與。該活動素有「三月瘋媽祖」之稱。
在臺灣,媽祖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一位熱愛家鄉傳統文化的莆田籍閩臺交流生,用90後大學生特有的視角,為我們一一呈現!
去年夏末去的臺灣。船隻在平潭澳前離港,搖搖晃晃在海上顛簸了三個多鐘頭,胃裡能掏出來的都已經掏了,最後只剩下一些苦水。大多人和我一樣臉色鐵青趴在桌子上期待著快點上岸,這種暈船的感覺實在太糟糕了。其實也正是這次坐船來臺的體驗讓我感受到了來臺先民們的不易。
因為有黑潮流經,臺灣海峽被先民們叫做黑水溝。
臺灣民諺說唐山過臺灣 心肝結歸丸,寥寥的十個字就道出了先民對臺灣海峽的恐懼。在農業時代渡過臺灣海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順風順水的海況下也需要一天一夜,如果海況不佳,船毀人亡的事情也是時有發生。面對自然的未知,人類在肉體和靈魂上都十分渺小,所以遠渡重洋的人們需要一種超越自然的力量來加持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所以來自原鄉的海神媽祖成了先人們渡海的精神支柱。
臺灣海峽的落日很美,太陽從先民們的新鄉跑去了故鄉,在一切歸於黑暗之後,這道海峽裡藏著的幾多人的故事和屍骸會在夜裡低聲吟唱。
大甲鎮瀾宮屋脊剪瓷雕
媽祖信仰在臺灣之盛舉世罕見,甚至超過了媽祖的故鄉。臺灣人認為媽祖陪伴和庇護了漢人幾百年來在臺開墾和經營,所以媽祖在某種程度上超越了航海保護神的職能慢慢衍伸到了農業、安家、祛瘴等諸多領域。
鹿港天后宮三川殿雙層藻井
據統計全臺灣大大小小有五百多座媽祖廟,這些媽祖廟分布在山海鄉鎮分布在通都大邑,但無論是修建在哪裡的媽祖廟都起著安撫人心庇佑一方的作用。臺灣的媽祖廟的籌建主要有三種形式,封建時期的官建宮廟、社會商業團體的商建宮廟、民間百姓自發修建的民建宮廟。其中民建數量最多,香火則是官建和商建的大廟比較旺。官建和商建媽祖廟大多財力雄厚,在古早時期就和大陸有密切的往來。
在整修中的松山慈祐宮
臺北松山古稱錫口,臺北重要的文化經濟中心之一,泉州行腳僧衡真法師在乾隆二年從湄洲刈火奉請媽祖去松山祭祀,在往後的歲月裡,松山慈祐宮和莆田往來頻繁,在兩岸留下了諸多有趣的事物。
這塊落款為錫口衡真師的匾現在還掛在莆田文獻路文峰宮內,至于衡真法師是在什麼樣的因緣下題寫的這塊牌匾後人已經不可知了。
嘉慶年間,仙遊有位張姓商人時常往返臺灣仙遊兩地。他為了祈求航行一路平安就向松山媽祖宮請了媽祖聖意牌隨船同行。時日久了以後,仙遊居民就將媽祖聖意牌供奉起來並雕刻了媽祖神像一併祭拜。道光十年,那時還叫錫口媽祖宮的慈祐宮出資買下仙遊仙霞媽祖廟總宮廟地。在往後的日子裡,仙霞媽祖廟在臨近地區分靈了九家媽祖廟,使得媽祖成為當地的信仰中心。 2012 年松山慈祐宮董事長陳玉峰出訪仙遊仙霞媽祖分靈的龍紀寺朝天閣,並且支援其重建。同年9 月,龍紀寺將其先人珍藏的第一代開山祖師衡真法師牌位,及乾隆十六年原有的「錫口天上聖母聖意牌」捐贈給慈祐宮保存。
值得一提的是湄洲媽祖祖廟的香客大樓也是松山慈祐宮捐建的。
鹿港天后宮是鹿港地區的信仰中心,相傳該天后宮供奉的是施琅將軍從湄洲祖廟請來的開基二媽。在臺灣很多媽祖廟都打著開臺的名號,廟方認為自己宮廟和湄洲祖廟親疏程度會決定自己宮廟在全臺媽祖廟中的地位。
鹿港天后宮正殿後牆原湄洲媽祖祖廟全景壁畫及彰化市莆仙同鄉會題寫的「吾家聖女」牌匾。
懸掛在鹿港天后宮正殿牆上早期該宮前往湄洲媽祖祖廟進香合照。
鹿港天后宮正殿懸掛的「神昭海表」牌匾,該匾由雍正皇帝御賜,湄洲媽祖祖廟寢殿裡也有一塊。
從臺北南下鹿港進香的湄聖宮媽祖信眾。
鹿港位於臺灣省彰化縣彰化平原西北邊鹿港溪口的北岸。早先以肥沃的土地和發達的水運吸引了大量的漢人來此開墾,其中也包括了興化人士。
興安宮俗稱興化媽祖宮,是鹿港最早的媽祖廟之一。清康熙二十三年由移民臺灣的福建省興化府人攜帶媽祖香火來臺,在鹿港草仔市一帶興建廟宇。廟名興安宮,取其「興化平安」和「興化安寧」之意。
我去鹿港那天在興安宮的文昌殿裡遇到一位老人,他介紹自己是興化人的後代,我問他是否會使用莆仙話,他說不會了。因為鹿港在早期的官定通航港口是泉州港,所以鹿港的移民以泉州府籍人士為主,人數較少興化人在歲月的磨蹭中就被同化了,但是興化籍的居民的興化意識還是很強的。
興化裡興化街清代古地圖
興安宮原本規格較大,除了供奉神祗以外還承擔了興化同鄉會館的職能。經過歷史變遷,現在興安宮只剩下一開間,原本地界被其他民系所佔,規模不可同日而語矣。興安宮變化也代表了興化人在鹿港勢力的消長。
興安宮正殿牌坊
普渡慈航,光緒拾叄年孟冬,莆陽信士柯清泉柯春榮仝叩酬。
眉眼間帶有莆仙特色的媽祖神像。
祝願興化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