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強大腦》這個節目,我真心是很佩服「水哥」王昱珩的,這不,就在疫情期間,我和樂樂就看了很多遍王昱珩那期的節目,現在樂樂都已經是「水哥」王昱珩的小迷妹了!
雖然「水哥」當了一回選手,當了一回導師,但我真心覺得,「水哥」當選手的那一季是這麼多季以來最精彩的沒有之一,還記得當時「水哥」一上舞臺就很霸氣:「我今天站在這裡,就是來秒殺你們的!」
雖然剛開始可能覺得「水哥」這個人比較囂張,但事實證明他的囂張也是於情於理的,他在舞臺上無人能敵,每一次都是刷新紀錄般的能力,可謂是「驚豔四方、震撼全場」!
而「水哥」這個稱號,也是因為一次《微觀辨水》的比賽中所取得的,由於超強的辨別力和觀察力,他又被稱之為「鬼才之眼」,就連最強大腦的科學團隊都說:做了這麼久的節目,只承認王昱珩一個人是天才。
而這樣的「糙漢子」王昱珩卻一個人帶著女兒,可以說是把日子過成了「詩」,不僅讓人覺得很酷,同時也讓很多的父母也開始嚮往他的教育方式。
「水哥」王昱珩帶著女兒把日子過成了「詩」
王昱珩對女兒可以說是亦師亦友,在疫情期間女兒雯雯在家裡上網課的時候,各種學習參考書,水哥想著隨手翻一下,結果卻挑出了書中的幾處錯誤!從這一點,我們便可以看出,「水哥」對科學理解之深和對科學的熱愛。
「水哥」帶女兒接觸大自然「水哥」平時的時候會經常帶著雯雯去接觸大自然,因為他認為:在教科書和教室裡只能感受理論和知識,並不能真正的去體驗,然而帶著雯雯去大自然感受植物、人文、看動物等等才能夠真正的與書本知識合二為一,所以雯雯在上學期間,一個學期中有半個學期都是帶著她出去旅行的。
別看王昱珩是個「女兒奴」,但她在給女兒選擇學校的時候,卻選擇了很遠的一個寄宿學校,這也是因為他看中了學校裡面有很多植物、動物的原因。
而王昱珩的家中也可以稱之為「大自然之家」,他的家中有他親手為雯雯造的「海底世界」、植物從熱帶雨林到高寒地區、動物從高空飛鳥到海底珊瑚以及他親手打造的植物牆。
並且在雯雯很小的時候,「水哥」就開始給雯雯看各種各樣的科普類書籍,因為王昱珩相信:只有一個擁有了好奇心、充滿熱情、勇於嘗試、獨立思考的孩子,未來才能夠懂得如何在生活中,找到自己喜愛的東西並堅持下去,同時在面對複雜的世界時,能夠作為一個知情的決策者,成為一個能夠用科學方法整體處理事務的人,就像「水哥」王昱珩本人一樣。
從小帶著女兒閱讀,養成閱讀的習慣「水哥」王昱珩曾透露:在女兒7歲上學之前,也就是幼兒時期的教育階段,他還會帶著雯雯閱讀,以此培養她的閱讀習慣和能力。
所以在雯雯2、3歲的時候,王昱珩就開始帶著雯雯看各種各樣的科普類書籍和繪本,當時鄰居們都誇雯雯非常聰明,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都是喜歡被大家誇的,也就是因為這樣,讓雯雯更加喜歡看書,以此增長自己的見識。
而在平時的時候,王昱珩也是非常喜歡看書的,他曾說過:在家裡面,有很多不低於10米的書架,而這些書架已經再放不下書了,也正是因為王昱珩的言傳身教,雯雯也在他的影響下,從而閱讀涉獵廣泛,在一年級的時候,她的主動閱讀量就已經遠遠地超過了很多同齡的孩子。
從小看科普的孩子有多優秀?
可能大多數父母認為,孩子看科普類書籍只能夠增長科學知識、培養孩子對科學的興趣,但其實讓孩子從小看科普是有很多好處的,不僅可以增加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夠讓孩子得到豐富的知識儲備。
就像《媽媽是超人》中的安迪一樣,他從小就開始看很多科普類的書籍,有一次黃聖依問安迪:「如果只能帶一樣東西去外太空,你會帶什麼?」剛開始黃聖依以為一個5歲的孩子,會帶自己喜歡的奧特曼,但結果安迪的答案卻讓當媽的黃聖依非常意外,他說:「我會帶氧氣罩。」
不光是安迪,就連4歲的嗯哼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一次節目中,杜江問嗯哼:「為什麼會有白天和黑夜呢?」嗯哼卻毫不在意地回答道:「中國這邊的天黑了以後,美國那邊的天就亮了」,很顯然,嗯哼也是懂得地球自轉的意義和時差的。
而安迪和嗯哼都是從剛出生懂事開始,黃聖依和霍思燕便開始給他們看各種各樣的科普書籍,由此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從小看科普的孩子是非常優秀的,他們不僅擁有了超強的思維能力,還懂得很多科學知識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而這種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未來也會遠遠地超過很多同齡孩子。
抓住孩子科學啟蒙敏感期
如果父母們也想對孩子進行科學啟蒙,那麼首先就要抓住孩子的科學啟蒙敏感期,曾有研究表明:3~12歲正是孩子科學啟蒙的敏感期,這個時期他們對細小事物和未知事物都會有很強的敏感狀態,所以孩子在問「為什麼」的時候,也正是他們進入科學啟蒙敏感期的時候。
如果在這個時期,父母們制止或打擊孩子這份好奇心和求知慾,那麼孩子會慢慢失去刨根問底的探索精神,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但有些父母雖然會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但總是會因為自身知識儲備不夠、答不上孩子的「為什麼」而為難。
而這時候,我們父母就要去求助那些權威的百科全書了,「水哥」王昱珩都會求助那些百科全書,更別說是我們這些普通的父母了,所以這種百科全書,每個家庭至少都要備上一套,因為從小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要比「死記硬背」去認字強很多。
那些從小學習科學知識的孩子,不僅會比同齡人更聰明伶俐、知識儲備豐富、還更善於觀察、發現、解決問題,而關於這一點,安迪和嗯哼都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但父母們不用去羨慕他們,我們從小給孩子看科普知識,孩子也會變得這麼優秀!
作為寶媽的我,同樣也在樂樂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她的閱讀習慣,給她準備各種各樣的科普,其中樂樂看的最多、最喜歡的就是《第一次遇見科學》這套科普,它是由少兒社「十萬個為什麼」出版中心和美國國家地理學習公司版權合作聯合打造的。
它不僅能夠滿足孩子的種種好奇心,還會向孩子們解釋各種生命、地球、社會和物質的問題,其中含有96個科學主題,每個範圍都有涉及到,每次樂樂在想要問為什麼的時候,都會事先拿出《第一次遇見科學》翻一翻。
這套書每一張圖片都是高清大圖,樂樂在看的過程中都會在其中發現一些小細節,並且這套書的後面都有一個針對主題詳細的解讀,每次樂樂閱讀完內容後,都會設立一個明確目標和探究方式,最後還會進行一個評估表,一起評估學習的效果。
另外,這套《第一次遇見科學》還準備了線下活動,不僅能夠讓孩子對科學有一個深入了解,還能讓孩子對科學產生濃濃的興趣,在這次活動中,我明顯地發現了裡面還有很多我也不懂的知識,但和樂樂在看的同時,我也學會了很多,了解了大自然。
這套書雖然有一些「小貴」,但這套一共有12冊,每一本算下來其實還不到30塊錢,對於幫助孩子建造科學思維來說,我認為是「物超所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