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導】日本《日刊現代》雜誌5月13日報導稱,由於大阪市民對「大阪都構想」的反對聲高漲,大阪市市長橋下徹從政界隱退的倒計時鐘聲開始敲響。在此次日本各大媒體對大阪市民的民意調查結果中,投「反對票」的人數無一例外都遠遠超過了投「贊成票」的人數。橋下徹曾說,「大阪都構想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民意仍然反對的話,就說明自己沒有作政治家的能力」,並且公開表示,如果17日的居民投票中「大阪都構想」被否決,他將從政界引退。不過,如果在政界中失去了橋下徹這一位「改憲夥伴」的話,安倍企圖修改憲法的「宏偉計劃」恐怕也要被打亂。
來自高齡者和育兒媽媽的反對
「如果得不到居民的支持就說明自己沒有作為政治家的能力。這樣的話,不早日辭去政治家的職務是不行的。」在9日的電視節目中,橋下徹曾這樣誇下海口。不過,他說這話時肯定沒預想到兩天後「對大阪都構想多數反對」這一民調結果。
在日本《朝日新聞》對民意的調查結果中,反對票佔43%,贊成票佔33%,相差近10個百分點。日本共同通信社的調查結果中反對票佔47%。《讀賣新聞》則差距更大,反對票佔到50%,贊成票僅34%。在《朝日新聞》對反對原因的調查中,除了「不能很好的為居民提供服務」這一原因以27%高居榜首之外,竟有25%的人表示,反對的原因是「因為是橋下市長的政策」。橋下徹在大阪市統一地方選舉上當選時的勢不可擋已成舊話。如今,橋下已被大阪市民徹徹底底的厭惡。
「作為大阪都構想推進派的以橋下為首的維新黨一側在大阪市內的運動量要遠遠超過反對派。在去年12月決定實行居民投票之前,維新黨一派曾採取猛烈的攻勢,對新構想的好處進行宣傳。在宣布實行居民投票之後,更是花了4.5億元在電視上不斷播放廣告,企圖煽動起贊成的氣氛。而與此相對,黨內部對新構想持反對意見的自民黨態度消極,公民黨內部爭論不斷,民主黨更是在統一地方選舉中遭到重大打擊。直到公布進行居民投票之前,反對派才真正開始有所動作,這實在是太遲了。」(駐大阪市記者吉富有治)
吉富分析,即使如此反對票比例仍大大高於贊成票的原因,是因為七十歲以上的高齡者和二三十歲的女性是反對派的堅定戰友。
「橋下市政放棄了高齡者的福利措施,取消了以七十歲以上老人為對象的免費『敬老巴士』。在此基礎上,反對派還指出『新構想對養育孩子的支持不夠』。比如,現在住在大阪市的居民,可以將孩子寄放在任何行政區的託兒所,但如果很據新構想將大阪市重編為5個『特別區』的話,將把該區區民的孩子放在優先地位。這樣會導致等待安排的『待機兒童』數量增多。對於這些意見,橋下徹雖然高喊『這是謠言』,卻也無法提供讓人滿意的答案。這使得越來越多的居民切實感受到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不便。」
當然,「引退宣言」畢竟是出自橋下徹之口——一位曾經一邊高喊著「百分之兩萬不會參與選舉」,卻一邊淡然的參見大阪府知事選舉的男人。「政界引退」的宣言,也不過是其「哭鼻子戰術」的一環。到時候肯定會有有權者出來說「不能辭職」吧。如果橋下徹真的因此引退的話,安倍政權的改憲戰略恐怕將淪為泡影。
有日本政界相關人士表示,「對於希望在明年夏天的參議院選舉之後,針對憲法修訂開始民意調查的安倍政權來說,積極支持改憲的橋下徹的存在意義重大。如果在下一次參議院選舉中,自民黨和公民黨兩黨的改憲提案不能得到必要的3分之2的議席,他們自然會求助於維新黨,組成『改憲聯盟』。作為擔保,自民黨將在暗地裡為大阪都構想實現的相關法案進行協助。不過,如果和安倍關係親密的橋下徹從政界引退的話,維新黨內部企圖與民主党進行『在野黨共鬥』的『舊連結黨派』的勢力就會增強,而安倍為改憲安排好的腳本也將落空。」
《日刊現代》雜誌稱,大阪市民也應該認識到自己手中的那一票是防止安倍政權暴走的「王牌」。(實習編譯:鄧琪 審稿:王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