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夜場藝人調查3 反串歌手:我不是人妖
隆胸模仿毛阿敏,男兒上臺演嬌娘
專題策劃:新快報記者 保羅
專題執行:新快報記者 楊英傑 實習生 文曄
肥龍是個大男孩,他反串角色遊走於各種夜場,在臺上臺下不斷轉換著性別角色,臺上媚嬌娘,臺下男子漢。但他絲毫不以為意,覺得靠自己本事吃飯,沒什麼大不了的,而且,這種反串角色本身就是一種藝術。他一直認為,自己是個演員,他的職業是正正噹噹的職業。
隆胸嚇跑女友
肥龍原名周曉龍,朋友給他起了「肥龍」的藝名,顧名思義他很胖,然而他卻胖得可愛,久之,「肥龍」在圈中被叫上口了,他也就樂意接受了這代表他職業的藝名。
4月26日晚,肥龍在演出前向記者訴說了他的心事。肥龍一直很喜歡唱歌,也想過要做一個歌星、演員,然而在演藝圈裡能成「星」的沒有幾個,肥龍也不是沒有想過找一份「正正噹噹」、常人能接受的職業來做,然而輾轉幾回,最終還是覺得不順心,於是又回到原地:夜場。
肥龍樣子長得很像毛阿敏,為了提高在這個圈中的知名度,同時帶來更多的新鮮、刺激,肥龍給自己定下了反串毛阿敏的定位。
然而男女身材有別,施上粉黛後仍覺不夠韻味,要麼做隆胸手術,要麼乾脆放棄。做的話肯定要遭到家庭的反對,並且這是女朋友難以接受的,這意味著,他要失去他的女朋友。
跟女朋友商量時,他提出自己的想法,嘗試跟女朋友解釋這是藝術,是他的事業,女朋友還是無法理解他的迫切心情。當他隆胸回來那一刻,女朋友跟他提出了分手。
肥龍以隆胸表示了自己的敬業態度,從不以為這樣做純粹是為了娛樂,其實圈中也有很多人反串角色,甚至做變性手術的也大有人在,但肥龍還是算成功的,最起碼他在這個圈中得到公認,他從來就沒有出現過空場期,外地的很多夜場也經常邀請他前去演出,「五一」期間他就跑了深圳跑東莞,一夕都沒停過。
甫上臺驚四座
肥龍一個晚上經常要走幾個場,經常去加州紅的人,也許對肥龍這一角色並不陌生,經常能在各種show裡遇見上妝後的他。
肥龍清楚地記得隆胸後初次上臺。他展示著自己隆胸后豐腴的身材,深情地唱著毛阿敏的歌曲,出奇地受到了臺下客人的追捧。客人們紛紛邀請肥龍再次上臺,肥龍那可愛的面容再一次徵服了客人們的心。
他知道自己成功邁出第一步了,當天他久久難以入眠,欣喜之餘,他又想起女朋友決然離去的情景,不禁暗自傷神。他很想告訴她自己的成功,然而此刻已不知她身在何方。
除了客人,肥龍得不到任何精神支持,臺上是放縱、張揚的表演,臺下卻是藏著一顆隱忍的心。肥龍說,「自己是個男子漢,豈能為了這一點像一個女孩子般優柔寡斷。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要自己不放棄,最終一定會得到大家的認同。」
當臺上的燈光閃爍起來,他努力地表演著每一首曲目,他越來越投入,漸漸覺得,自己真的成了個女孩子。舉手投足之間流露著一股女人味。他也開始觀察女人的姿態,並且時不時不自覺地模仿起來,經常在與朋友聊天之際做出一些女人的姿勢,一個人的時候,更是對著鏡子模仿表演起來。
一開始,肥龍在臺上演出的時候,臺下的客人總會喧譁,還有的會取笑他,但熟悉之後,客人就會和他做朋友,有時肥龍也會走下場和客人一起喝酒互動,有的客人還經常衝上臺和肥龍合影,認識肥龍的人都說,肥龍很放得開,其實肥龍也清楚,在臺上你一定要讓大家開心,就算內心有什麼不悅你都要強裝笑臉,這讓肥龍想到了從前的戲子,大家來玩尋的就是開心,想想肥龍也釋然。
其實我是演員
現在,肥龍在圈中已經成為一個公認的星級演員了,也有了自己良好的人脈,朋友介紹他演出,他又介紹朋友出場,多年的夜場演出,使他有了良好的口碑,並且有了固定的粉絲。肥龍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他說「很不容易」。過程雖然艱苦了些,不過收穫是
喜人的,「我沒有後悔我做出的每一個決定。看到臺下有那麼多人的支持,我就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像肥龍這樣的演員不能算是螢屏上出現的真正演員角色,然而他堅持認為自己是非主流演員。這也許就是古書裡說的「戲子」的意思,並非只有出現在屏幕裡的角色才算演員,這頗讓人想起周星馳同學的經典臺詞:查實,我系一個演員嚟嘅。得不到自己的尊重,又怎麼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呢?肥龍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正當的演員,他有他職業的難處。
在他不斷給自己信心和鼓勵的情況下,他得到了一個女孩子的忠實支持,從這個女孩子的身上他收到一份被肯定的愉悅,這份禮物對他來說太重要了,他生命中第一次遇到一個能真正走近他內心的人,他不需要解釋什麼了,而她也不需要任何的解釋。兩個人就這樣在演員的生涯裡並肩奮鬥著。
肥龍覺得這樣的生活很美好,他已經很滿足了。「反過來一想,要不是自己反串角色,並且做了隆胸手術,也許我並沒有機會認識身邊的紅顏知己,現在想來,冥冥之中早有註定。」肥龍說。
春節不敢回家
每逢節假日,總是肥龍最忙碌的幾天,一個晚上跑幾個場,剛開始不注意保護喉嚨,經常唱到喉嚨痛。春節往往不能回家,他也不敢回去,在陪伴他人歡娛的時候,自己卻不能與家人在一起同唱同賀。這是他的遺憾,也是他反串角色付出的最大代價。
但肥龍還是這樣安慰自己,既然選擇了這樣一條路,就必須為此付出,沒有什麼可埋怨的。平時那麼多觀眾捧你的場,你不能在關鍵時候回家放鬆,這也是敬業精神。
講到職業道德,肥龍有點自嘲:不否認這樣的圈子裡的確糟粕多於精華,學歷較低,素質不高,個別道德淪喪的也不是沒有。而這些,在光鮮外表的反襯下,尤為明顯。這裡沒有什麼人情道義,很複雜,相遇也匆匆,分離也匆匆,只有摸熟了行業的規則,你才有得「混」。然而這裡也不是完全沒有情義,如果機緣巧合,你也可以在這裡找到你的終身知己。
幾盞聚光燈照過來,提醒著,又該上場了,這一刻肥龍需要的是笑容,不容他多想了。這是這個職業的規則,也是這個行業的悲哀,是肥龍覺得對不起家人的地方。
他說:「真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責任編輯:車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