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分享一個近期聽到的「恐怖」故事——2020年已經過去1/3了。
在深圳過去的1/3裡,有的行業正在迅速恢復,有的人則急忙轉換賽道,還有人依然憂心忡忡。實際上,深圳第一季度的新登記企業數量實現了逆勢增長,同比增長6.6%!
但還是有一小部分個體,並沒有迎來炙熱的夏天。五一前,小編的好朋友biu哥在朋友圈發起了「免費送店鋪」活動,因為他撐不住了。
然而,就在轉讓的那幾天,大家所期待的「報復性消費」卻出現了。
據美團的大數據顯示,深圳五一的消費力領跑全國。其中火鍋、燒烤/烤肉、小龍蝦等美食最受歡迎。甚至深圳人在五一期間,酒吧消費位列全國第一,成為最能喝的城市。
同樣在五一,「後浪」成為了大家熱議的焦點。其中,樂觀自信,恰恰是這代年輕人最顯著的標籤。
據央視財經大數據顯示,18-25歲的95後年輕人認為自己2020年收入能實現增長20%。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另一邊,由於業務發展需要,圳長已經連續幾個月都在進行社會招聘。在面試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優秀的年輕人。當問到離開上一家公司的原因時,有的面試者說是部門結構調整,有的是薪資待遇削減,甚至有極個別是因為公司倒閉。
都是年輕人,有的人自信工資增長,有的卻開始感嘆「找工作好難」,還有的已經開始轉行送外賣了。
據美團和餓了麼公布了的騎手數據顯示,從2月10日復工後到4月10日,短短兩個月內,美團新增騎手33.6萬人,餓了麼新增騎手24.4萬人,兩個外賣平臺總共新增了58萬人。
在新增的騎手當中有,30%來自於餐飲行業和旅遊服務行業,40%來自工廠的工人們,剩下的20%來自自由職業者和個體戶甚至還有老闆。剩下的10%由學生和其它職業所組成。如果按照年齡段來看,騎手平均年齡30歲,90後佔比55%,80後佔比30%,00後佔比10%。
年輕人不好過,中年人也不見得有多幸福。今年4月,深圳結婚登記總量為4187對,離婚量為3524對,離婚總量竟然達到了結婚總量的84%(歷年都沒有超過1/3)。這其中,離婚數量的攀升與疫情有一定關係。
而且,從5月20日起一直到6月8日,深圳的離婚名額,都已經被預約滿了。
一樣是受疫情影響,深圳一電子外貿公司的海外訂單全被取消。該公司董事長說,焦慮到晚上睡不著,最後決定轉型——出口轉內銷。
.......
可見,在這段每天見證歷史的時間裡,我們的生活,我們所處的行業,我們所生活的城市,都在經歷一場大洗牌。
正如那句大家已經可以熟讀並默寫的邱吉爾名言:「不要浪費一場危機」。不知道在過去的1/3時間裡,身處深圳各行各業的你,現在面臨的是「危」,還是「機」呢?
深圳與香港最遠的距離,就是28天。
——朋友圈裡的香港代購
現在變身為零食微商
能明顯的感覺到,這兩個月市面上的簡歷明顯增多,而且面試者的簡歷質量也大幅提高。一方面是本來就有年初跳槽的傳統,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企業的需求明顯減少了。
——深圳某資深HR
按道理,這時候沒人會冒險換工作呀。
——做跨境電商的老闆
最近收到很多同行簡歷後的疑惑
疫情結束後回來發現,二房東不僅沒有給店鋪免租,還要求加價續約,以及數額不菲的「喝茶費」。本來就經營困難,現在多開一天虧一天,還不如早點關了及時止損。後來,我把店裡的桌椅板凳,鍋碗瓢盆都賣給了專門的回收公司,換了3000多塊錢。
——寶安坪洲某餐飲店老闆
放棄續租後,幾十萬轉讓費瞬間打水漂
今年不僅春節黃金檔顆粒無收,再加上電影院的設備和裝修需要月供,僅僅2月的損失就超千萬。如今一年過去了1/3,但何時能走進電影院依然遙遙無期。
其實電影比餐飲更難,因為不存在報復性觀影。看電影不是必需品,只有人溫飽後才會解決精神層面的消費。目前很多人忙於找工作,要先解決吃飯生活問題。而且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在在密閉空間裡,戴口罩去電影院看兩個小時的電影。今年的電影院,基本上不用去考慮恢復了。
——在深圳有八家電影院的老闆
如今整合資源轉戰短視頻風口
開年至今不僅沒有裁員,反而將團隊擴大了1/3。
——從事新媒體廣告服務的K
第一季度公關活動行業冰凍。昨天有個甲方發項目,現在有10家公關公司去比標了。
——公關活動公司負責人
有沒有報復性消費不知道,但相信我,一定有報復性結婚。
——奔跑於珠三角的婚慶策劃
我覺得疫情沒什麼影響啊,以前願意理財的選擇依然會理財。以前不理財的,現在更不想理財了。對了,最近想買房的客戶比較多。
——深圳某銀行理財經理
boss直聘上,一深圳公司的外貿運營試用期底薪3500無提成,這個薪水在深圳吃隆江豬腳飯都吃不起吧。
——外貿行業面試者
那天看新聞說,昆明有健身教練開始送外賣了。
——深圳某健身店創業老闆
由於工作性質,以前小長假只能加班帶著別人去旅遊。這個五一,我自己帶自己旅遊,反正復工無望,就享受生活吧。
——旅遊行業的90後導遊
都說計劃趕不上變化,但今年的變化,將每個人的計劃都都打得亂七八糟。
如今2020已經過了1/3,深圳人你又過得怎麼樣呢?請在留言區分享你的行業及現狀,互相共勉。
畢竟生活還要繼續,重要的是我們依然還有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