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比珠穆朗瑪峰還矮兩千多米
梅裡雪山為何高不可攀
本報記者曾文經
在當地人們心目中梅裡雪山是一座神聖之山,不希望看到有人攀越梅裡聖山,更不會去「配合」、支持登山行動。
現在去梅裡雪山進行登山活動的,都是一些沒有經過正規訓練、沒有履行正式審批手續的業餘登山愛好者或旅行「背包客」。而有良好專業修養的登山運動員則不會去做有悖於當地人們信仰和規定的事情,不願意使自己的登山行動給當地人們帶來感情上的痛苦。
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有8844多米,梅裡雪山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比珠穆朗瑪峰低2000多米,為什麼珠穆朗瑪峰能登上去,而梅裡雪山至今沒有人能成功登上去?帶著讀者的這一疑問,本報記者5日晚電話採訪了中國登山協會戶外運動委員會委員、深圳登山協會執行理事周行康。
周行康先生是長期從事登山活動的專家,昨晚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他正在西藏看望準備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朋友們。
「登山是否能成功,關鍵不在於山的高度,而在於登山的難度。」周行康先生指出,攀登珠穆朗瑪峰已經有兩條傳統的成熟線路,其難度現在看來不算很大。我國有300多座7000米以上的高山,大部分都比珠穆朗瑪峰的攀登難度大。梅裡雪山至今無人能成功登上去,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自然條件方面難度很大,二是受宗教信仰方面的影響。
關於梅裡雪山的自然狀況,周行康先生指出,梅裡雪山陡峭、雪崩多、天氣變幻無常。梅裡雪山位於橫斷山脈中,南北走向的橫斷山脈像一條大通道,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沿其峽谷通道可以深入到山中。梅裡雪山的冰川主要受印度洋氣流影響,有運動變化快的特點。天氣變暖以後,冰川海拔較低的部位開始迅速融化,由於失去牢固的支撐,高處的冰川常常大片大片地墜下來,而更高處的冰即使沒崩塌,實際上也在發生變化,會向下移動。冰川不斷地運動變化使冰層非常不穩定,就很容易發生雪崩。這種天氣變化和雪崩目前尚無法預測。1991年中日聯合登山運動隊遇難,以及前幾天發生的山難,都是雪崩造成的。
周行康先生介紹說,歐洲登山運動員為了避免遭遇雪崩,登山前往往派直升機投放炸藥以清除隱患。而我國目前還沒有這個條件。一是受經濟能力的限制,二是我國的山普遍比歐洲的高得多,直升機難以飛到那個高度。
周行康先生指出,梅裡雪山在當地人們心目中是一座神聖之山,當地人不希望看到有人攀越梅裡聖山,更不會去「配合」、支持登山行動。所以自1991年中日聯合登山隊全軍覆滅後,國內外都再也沒有正規的登山組織進行攀登梅裡雪山活動,近幾年也沒有哪個正規的登山組織有攀登梅裡雪山的計劃,而當地管理部門也不允許攀登此山。現在去梅裡雪山進行登山活動的,都是一些沒有經過正規訓練、沒有履行正式審批手續的業餘登山愛好者或旅行「背包客」。而有良好專業修養的登山運動員則不會去做有悖於當地人們信仰和規定的事情,不願意使自己的登山行動給當地人們帶來感情上的痛苦。
1991年中日登山健兒攀登梅裡雪山卡瓦格博峰遭遇雪崩
一夜之間17名隊員神秘消失
中日聯合登山隊經過周密調查,制定了攀登梅裡雪山的計劃。1990年12月28日上午11時30分,中日聯合登山隊突擊隊接近主峰背後的山脊,到達6200米的高度。就在這個時候,天氣突然轉壞,雲量變多,風也開始刮起來了。
隨著烏雲的到來,氣溫急劇下降。剎那間,5位突擊隊員被凍得渾身顫抖。緊接著,狂風怒卷,石渣般堅硬的雪粒,狠狠地抽打在人們的臉上。突擊隊迫不得已拉起了簡易帳蓬,以避風寒。下午4時,風雪肆虐,絲毫沒有停止的跡象。
直到晚上10時15分,風突然停住了,烏雲散去,月光把雪地照得亮堂堂的。11時13分,突擊隊安全地回到3號營地。這次突擊頂峰功敗垂成,5名隊員大難不死。
鑑於28日衝頂的教訓,中日雙方決定,登頂日期改為1991年1月1日。然而,1991年元旦第一天,暴雪突至,天地一片迷茫,3號營地被死死封住。登頂日期不得不再往後延。
張俊是中方的組織者,每隔3天,他都會在3號營地和大本營之間往返一次。1991年元旦,張俊下山後就被漫天大雪困在了大本營。就是這場大雪改變了他的命運。接連幾天大雪不斷,1月3日晚上大本營和3號營地之間仍然像往常一樣通過對講機聊天。10點30分的通話中,山上的隊員還在抱怨:這雪究竟要下到什麼時候才算完。
1月4日一早,張俊醒來後,感到四周有一種出奇的安靜,他像往常一樣打開了對講機。半個小時過去了,對講機的那頭仍然異常安靜。大本營的工作人員開始緊張起來,所有人都拿著一部對講機不停地呼叫著。正在這時,大本營附近的一次雪崩讓焦急等待中的隊員又憑添了一絲恐懼。
一夜之間,17名隊員和3號營地奇蹟般地消失了,沒有留下任何痕跡。直到7年後,遇難登山隊員的屍體才被上山採藥的藏民藥農找到。(綜合)
神秘的梅裡雪山
梅裡雪山位於雲南德欽縣東北部10公裡處,是滇藏界山。它處於世界聞名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併流」地區,北連西藏阿冬格尼山,南與碧羅雪山相接,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便有13座,稱「太子十三峰」。十三峰座座晶瑩,峰峰壯麗。梅裡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度為6740米,位於東經98.6°,北緯28.4°,坐落在怒山山脊的主脊線上。
梅裡雪山被當地藏民視為「神山」。梅裡雪山以其巍峨壯麗、神秘莫測而聞名於世,早在上世紀30年代美國學者就稱讚卡瓦格博峰是「世界最美之山」。卡瓦格博峰下,冰鬥、冰川連綿,猶如玉龍伸延,冰雪耀眼奪目,是世界稀有的海洋性現代冰川。山下的取登貢寺、袞瑪頂寺是藏民朝拜神山的寺宇。每年雲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肅的藏民都要前來朝拜,有濃鬱的藏族習俗,是人們的旅遊勝地。
梅裡雪山數百裡綿延的雪嶺雪峰,佔去德欽縣34.5%的面積。當地人民在梅裡雪山腳下留下了世世代代的生存痕跡,也將深厚的文化意蘊賦予了梅裡雪山。從州府中甸乘車至德欽縣城,再往城東行數公裡,就到了飛來寺。此時,作為梅裡雪山主體的「太子十三峰」,就展現在視野裡。若巧逢天氣晴朗,那清遠澄淨的藍天,映襯著高潔雄奇的雪峰。
圖:梅裡雪山太子十三峰之一的緬茨姆峰。新華社記者龍弘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