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青汶著《笑星的愛》友情:馬季(1)

2020-12-21 央視網

姜昆、青汶著《笑星的愛》友情:馬季(1)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20日 11:57 來源:

姜昆的朋友遍天下,這些朋友,並不都是門當戶對,上至國家的一些重要領導,下至尋常百姓,文藝界的就更多了

    記得我在寫《姜昆外傳》這本書的時候,反就他同年發小,我就採訪了二十幾個,他們中,有的是他的鄰居、有的是他的同學、有的是文革中湊在一起演話劇《在列寧故鄉》時的革命戰友,至於在兵團一起摸爬滾打的鐵哥們兒就更多了;這些當初是多個腦袋差個姓的朋友姓的朋友,現在姜昆身名俱泰,成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矚目的人物,姜昆仍是舊情難忘,朋友有難求到了他。只要他能做到的他一向是竭盡全力,決不擺名人的牌譜。所謂貴人多忘事,在他這兒不存在,有人說,姜昆事多,你求他的事,他不會放在心上。這你可說錯了,姜昆這人好就好在受人之話,忠人之事,只要他答應下的,你忘了他也不會忘,這一點無論是圈裡和圈外的朋友,可以說,有口皆碑。

    影視界,有一位專門導女性題材的名導演叫蘇克,是姜昆發小童年和少年,他們都是莫逆,文革中姜昆去了兵團,蘇克應徵入伍。

    一個是黑土地上的兵團戰士;一個是部隊裡邊的醫務人員;姜昆從兵團到共和國廣播大廈、創作演出了相聲《如此照像》使之一飛沖天,且位望日隆。蘇克從部隊轉業後,一心想躋身演藝圈求到了姜昆,姜昆在百忙中把朋友的事,納入了他的重要日程,他通過關係和中央臺的主管領導說好,讓蘇克先幫助做一些具體工作,熟悉了影視工作的流程之後,再正式啟用他。蘇克不負眾望,很快便掌握影視要領,後分配到北京音像總公司任總導演,在音像公司那段期間,他拍了不少有影響的女性題材的電視劇。在談起當初姜昆幫他的時候,蘇克不無感慨的說:沒有姜昆幫忙,我恐怕很難圓上我演藝圈的夢。

    姜昆在東四北大街居住時的鄰居——王德天,小時候他們在一起玩的很好。

    姜昆成名後曾不止一次的去看望他們一家,發現德天住房困難,他主動把自己多餘的房子讓給王德天,為此他不怕得罪他的姑母……

    姜昆的朋友江濤,是當初《在列寧故鄉》的編劇之一,自打姜昆去了兵團,他們便中斷了來往,姜昆成名後,也不曾有過接觸。有一天他突然找到了姜昆,說他準備成立一個音像製品公司,缺少資金,姜昆問需要多少,他說十萬,第二天姜昆開著車把十萬元送到他的手上,每每談到這件事的時候,江濤都激動不已……

    這些鮮為人知的事,不勝枚舉。另外在演藝圈一些名人中,有不少,也是姜昆的受益者,姜昆曾為之指點迷津;趙本山是姜昆發現並舉薦到中央臺春節文藝晚會的。為調著名歌唱家段秀梅,姜昆幾次北上……,單弦之王馬增惠入黨問題,姜昆力排重議,終於讓這位老藝人站在了鮮紅的黨旗下……似此,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眾所周知,姜昆的師父是馬季,談到恩師,姜昆說:「

    人不能夠忘記恩師,相聲界沒有大學沒有文憑,靠什麼承認你在行內的位置?就靠師承!光拜了師,老師不帶,你不學,那就是徒有虛名。馬季老師帶我演出,帶我深入生活,讓我在27歲的時候,有了一個好的開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在50多歲向文藝界匯報自己的情況的時候,講了這樣一段話:1977年元旦,我結婚了,5天以後,馬季老師帶領我們青年人到湖南的桃源縣深入生活,搞創作。一幹就是一個多月。等到了春節,我們了解材料的任務差不多了,大隊人馬準備回京,一方面過春節,一方面準備在北京創作。

    這時候我的老師馬季說:「我覺著我搜集的材料還不夠,你們先回去吧,我在這兒過春節,爭取把相聲寫出來排好再回北京!」

    出差一個多月了,第二天要回北京的準備工作全做好了,說句實在話心已經飛回去了。但就是在這個晚上,我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我去了北大荒八年,沒有一年的春節是在北京的家中度過的,這是我回北京的第一個春節,全家都在盼著有一次家庭生活的團聚,這個團聚對於27歲的我來說,也是盼望已久的;我和我愛人新婚,我也想像的出她在家裡等待我的心情。但是我也在想,剛剛粉碎四人幫的第一個春節團聚對於在文革中飽受折磨的馬季老師,何嘗不是一種期盼呢?為什麼他要求自己留下來?那一年他42歲,他的兒子馬東才6歲,馬上就要上學了,他的妻子也是剛從幹校回來不久,他不需要闔家歡樂地享受一下久違的天倫之樂嗎?

    一晚上輾轉反側。第二天早上,我對我的老師也是我們說唱團的領導馬季說:「馬老師,我要求留下來,和您一起在農村過春節,寫相聲!」開始他不同意,我就磨,磨的大隊人馬都走了,我陪馬季老師留了下來。

    也巧了,就在大家都走的那天晚上,誰也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馬季老師的腎結石病犯了,疼得他床上床下打滾,吃藥打針都沒用。我雖然二十多歲,但是也沒見過這陣勢,嚇得直哭。

    那一天晚上,我一直攥著馬季老師的手,一邊攥著他,一邊自己問自己:「馬季老師是名家,是我們年輕人的前輩,為了出相聲作品,堅持在這裡搞創作;我也是相聲演員了,寫相聲,演相聲應該是我全部的工作內容,老師怎麼幹,我就應該怎麼幹!他有病,和誰都不說,對自己這樣嚴格要求,我什麼病都沒有,我不更得好好幹嗎?」

    老師病一好,我們馬上就投入創作。又一個月的時間,馬季老師寫了「新桃花源」記,我在他的幫助下,創作出了我到說唱團的處女作「迎春花開」。這個節目是我和趙炎在中央電視臺上演的第一個節目,作品生活氣息濃,效果也好,觀眾前仰後合的笑,熱烈的鼓掌,連我自己都不相信:「我說得有那麼好嗎?」我嘗到了深入生活的甜頭!事後,我自己感到了我在專業的文藝隊伍裡,有了一個好的開頭,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學到了一個好的作風,我告訴自己我要自覺學習老的藝術家的好作風,好傳統,我年輕,我要接班,我還要做好承上啟下的準備。我對自己強調「自覺」兩個字,要有意識地把前輩的優點和我自己的不足經常比較。在以後的無數次的演出中,我真是這樣要求自己,看那些老的藝術家怎樣在各種各樣的公益性演出和大型活動中,爭先恐後,淡薄名利,藝術創作上精益求精,為觀眾服務全心全意。這裡我要對老師說:老師,我姜昆沒有給您丟臉!

    馬季不僅是姜昆的老師,還是發現他的伯樂,姜昆被調入廣播藝術團說唱團,是馬季幾經周折,公一半,私一半,調進來的。所謂公一半,私一半就是拿著調令,走後門……

    提到這段故事,恐怕,至到今天,姜昆仍會記憶憂新。

責編:何偉

相關焦點

  • 濟南電視臺主持人張慶:馬季5天前曾到濟南查體
    馬季在濟南。  本報訊 相聲大師馬季12月20日上午因心臟病在北京逝世,記者採訪了解到,今年的10月和12月,馬季先生曾經兩次到濟南的醫院查體,都沒查出什麼大礙。  記者昨日撥通我省相聲名家唐愛國的電話時,他沉默良久後說自己心情很沉重,「從師承關係上來講,姜昆老師是我的師父,馬季先生就是我的親師爺,所以我們的感情比一般人近。」  身為徒孫的唐愛國對馬季先生的那分特殊感情更是難以言表:「師爺對我比較偏愛,他很疼我,我們的關係也特別好,感情很深,經常在一起演出,2000年時,我們還在濟南專門舉辦了馬季、姜昆、唐愛國三代笑星書法藝術展。」
  • 相聲藝術家趙炎迎從藝五十周年,提到馬季,他說了這樣一句話
    聊慶典更是一次對傳統的呼喚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趙炎和馬季先生搭檔,演出了《吹牛》《五官爭功》《吃的研究》《我慣著他》《求名心切》等作品,並獲得「十大笑星」的稱號,圈內外的影響力自然不容質疑。當時求賢若渴的馬季,專門前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演出一個多月,演得嗓子都充血了,就為了能跟當時兵團的司令說,調動趙炎和姜昆到說唱團。可是誰承想姜昆一下就找到了,趙炎卻已經調到位於廊坊的石油部管道局,在運輸公司大修車間汽修部當工人修電瓶。因為沒鬧明白他去了哪裡,人在東北的馬季還安排團裡的工作人員到前門廊坊頭條、二條去找他,找了一圈才知道他在河北廊坊。
  • 相聲演員趙炎,馬季的徒弟兼27年搭檔,召開從藝50周年慶典晚會!
    除此之後,還有姜昆、王謙祥、李增瑞等曲藝界大家也是紛紛登臺演出,紀念慶典現場是非常的熱鬧,也足以證明相聲界的老輩人是真多。不過,從這些參加紀念慶典的相聲演員看,這次的盛會無疑又是一次主流相聲界的狂歡。說起趙炎,別說00後了,甚至一些80後90後都不是很清楚,這裡簡單的介紹下他的生平事跡。
  • 馮鞏李金鬥等出席趙炎從藝50周年慶典,姜昆講話拉高踩低,實屬不該
    1977年進入中國廣播說唱團,1985年榮獲中國十大笑星稱號。 說實話,小編小時候確實聽過他的相聲,他和他師父馬季一起合說的相聲。是得,姜昆和趙炎的師父都是馬季。
  • 趙炎藝術研討會舉辦,曲協主席姜昆出席,其中的發言暗諷德雲社
    在研討會上,姜昆先生作了發言,並且以幻燈片的形式來展示了趙巖先生五十年的藝術成就和代表作品,同時姜昆做了發言,說道:趙炎老師身上深厚的表演功底,是一點點鍛鍊出來的;不像現在有些相聲演員,一個段子火了就成了「網紅」。
  • 中國十大笑星,已故6人,剩下的4位請多保重
    上世紀80年代,我國相聲演員人才輩出,1985年,官方評選出了中國十大笑星,他們分別是:馬季、姜昆、李文華、侯耀文、趙炎、師勝傑、郝愛民、常寶華、石富寬、高英培。隨著上個月常寶華和師勝傑的離世,中國十大笑星僅剩4位,其中高英培、馬季、侯耀文、李文華、常寶華、師勝傑均已去世。我們惋惜這些相聲表演藝術家的離開,他們是一代人經典的回憶,也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 馬東跟姜昆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為什麼馬東從小管姜昆叫叔叔?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得搞清楚馬東跟姜昆先生之間的關係。其實吧,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比較難界定,可以說有關係、也可以說沒有。說有關係呢,姜昆先生師從馬東的父親馬季先生,是相聲界的「明字輩」(馬季先生師從「寶字輩」的侯寶林先生、屬於「文」字輩)。
  • 姜昆弟子川籍笑星安冬獲中國藝術節「群星獎」
    原標題:姜昆弟子川籍笑星安冬獲中國藝術節「群星獎」華西都市報訊(記者 杜恩湖)日前,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頒獎儀式在西安舉行。川籍著名相聲演員、姜昆的弟子安冬,以原創曲藝類作品《羊續懸魚》登頂折桂,獲得了國家文化藝術政府獎——第17屆「群星獎」。
  • 姜昆新加坡收徒 黃家強、顏貴娟獲贈師父書法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杜恩湖報導2月23日中午,封面新聞記者,從姜昆的多位弟子獲悉: 著名相聲大師姜昆,於2月21日同時,姜昆又是桃李滿天下,優秀弟子眾多。今年1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錄製「百花迎春2019年中國文聯大聯歡」節目現場,封面新聞記者與姜昆見面。他曾透露今年春天可能要收兩個新徒弟。徐惠民(右一)顏貴娟(右二)黃家強(左二)和邱勝揚果然,2月21日上午,姜昆收徒儀式在新加坡京華酒店舉行。
  • 馬季提攜晚輩為何總愛帶上他?一輩子沒拜師的海青竟能代替李文華
    馬季先生曾說王金寶以前是位相聲愛好者。事實的確如此,但早在1984年,王金寶就被調入了中國廣播藝術團,擔任創作員兼相聲演員,直到退休都沒在相聲門裡拜過師。然而,他表演藝術最高光的階段卻與馬季、姜昆緊緊關聯在一起。
  • 馬季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胡錦濤等領導人敬獻花圈
    中廣網北京12月24日消息(記者王大勝)相聲藝術大師馬季先生遺體告別儀式,今天上午10點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隆重舉行。   在現場,記者看到,數以萬計的群眾自發地來到這裡,為他們所愛戴和景仰的藝術家作最後送別。  在告別大廳門口,懸掛著黑底白字的橫幅,上面寫著「沉痛悼念馬季同志」。
  • 黃阿原接受採訪淚流滿面 要送馬季最後一程
    著名相聲演員馬季於12月20日上午突發心臟病去世,馬季生前的好朋友、搭檔著名娛樂節目製作人、主持人黃阿原在下午2點接受新浪網獨家採訪時稱,他已經發簡訊給姜昆、劉偉以及馬季的兒子馬東,希望能成為馬季治喪委員會的一員,送大哥走好最後一程。     在接受新浪電話採訪的時候,黃阿原說一邊回憶一邊忍不住掉淚。他說自己是馬季先生教的第一個臺灣同胞。
  • 郭德綱曾經落難的時候,馬季幫助過郭德綱嗎?為什麼郭德綱對馬季很...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馬季先生生前曾為德雲社題過字,馬季先生亦曾在某節目中高度讚揚過郭德綱,在當時來說來說,馬季先生的認可對德雲社以及郭德綱無疑是一種無形的幫助。馬季先生稱自己對於相聲的期許就是相聲回歸小劇場,郭德綱做到了,並且郭德綱讓相聲再度火了起來,於是馬季先生便力挺了郭德綱。
  • 姜昆、馮鞏、殷秀梅等一眾大咖共聚 慶祝相聲名家趙炎從藝50周年
    中國廣播藝術團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 應妮)「趙炎老師身上深厚的表演功底,是一點點鍛鍊出來的;不像現在有些個相聲演員,一個段子火了就成了網紅」,在30日的「相聲名家趙炎從藝50周年藝術成就研討會」上,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如是說。趙炎(右)表演。
  • 悼念馬季花圈從一樓擺到三樓 數千人前來弔唁
    昨日,中國廣播說唱團辦公樓三樓,馬季的靈堂已經布置好並對外接受弔唁。從一樓到三樓的樓梯口,到處擺滿了花圈花籃,樓梯扶手也用黑色的絲綢覆蓋著。在「深切悼念馬季同志」的黑色橫幅下,馬季那張笑呵呵的遺照感染著前來弔唁的熱愛他的人們。  昨日下午,本報記者攜帶花圈,來到馬季的靈堂前弔唁。一米見方的「奠」字佇立在靈堂中央,輓聯的兩側擺滿了各種花圈花籃,幾十盆菊花和蘭花將靈堂點綴得莊嚴肅穆。
  • 巴蜀笑星叮噹當選中國曲協副主席
    &nbsp&nbsp&nbsp&nbsp本報訊 (記者 李雪豔) 昨日,中國曲藝家協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閉幕,會議選舉姜昆為中國曲藝家協會第八屆主席。值得一提的是,巴蜀笑星叮噹此次當選為中國曲協副主席。據悉,與叮噹一同當選為中國曲協第八屆副主席的還有烏力吉圖、馮鞏、閆淑平、吳文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