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半醉半醒過半夜」,元順帝妙對下聯,堪稱經典!

2021-01-20 國學大觀園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古往今來有很多文人墨客,以傳統文化為根基,用詩詞歌賦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會顯得十分的雅致。比如送別友人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我們從這句話中讀到了對朋友的不舍,這種分別的場景,作者委婉地表達出分別的感傷,是如此的真摯動人。

誠然詩詞的魅力一直被文人才子奉為圭臬,但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對聯文化更是一顆璀璨的明珠。中國對聯,早期又叫楹聯或者桃符,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短的對聯幾個字就可以完成,長的對聯多達百字。對聯也很講究韻律,比如對聯在平仄方面和古典的詩詞很像,都很在意對句是否工整,可以說對聯是詩詞的濃縮版和精華版。

一副好的對聯,要求的不僅僅是對仗,還要立意深遠言之有物,如果上聯的意境和下聯的意境不匹配,那麼也不算是一副優秀的對聯。對聯有的人說很簡單,比如「星」對「月」,「天」對「地」,「千」對「萬」等等,看似是有套路可尋,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對聯是靈活多變的,如果只是為了對仗,難免會落入一潭死水之中,對聯的靈動性和趣味性就無法得到體現,其本身也就失去了意義。

舉個最簡單的意思來說,上聯的意境是描寫風景的,下聯對出一個人物,雖然平仄都是押韻的,但也是失敗的對聯;再比如上聯寫的是人物,下聯對的是情懷,也是不搭配的。對聯要透過文字的表面來看內含,才是對聯的真諦所在。

宋朝的大文豪蘇軾就是對聯高手,蘇軾的一位好友名字叫佛印,兩人經常在一起談經論道,共同研究禪理和國學文化,關係十分的密切。蘇軾有一位妹妹叫蘇小妹,平時跟著哥哥學習,自然也沾了很多才子氣息,對對聯文化更是十分的熱衷和喜愛。

一日佛印來到蘇軾家中,大談佛法無邊,說的頭頭是道。蘇小妹以前就聽哥哥說佛印不僅僅佛法在行,而且還是對聯高手,今天得見,調皮的蘇小妹正好藉機來試探一下他的才華,於是就走了出來,來到佛印身邊,說出了一個上聯「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這副上聯是個拆字聯,「僧」和「佛」拆開後又組合在一起,佛印知道蘇小妹是在挖苦自己,怎能如此甘心認輸,佛印仔細思考了一番,就對出了下聯「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

這副下聯堪稱是一副妙對,在封建社會,「女婢」和「奴婢」都是對女子的賤稱,蘇小妹聽後臉上瞬間就紅了起來,同時也敬仰佛印機敏的才華,頭也不回地溜到了閨房之中。

其實我國的對聯文化,不僅僅盛行在中原地區,就連蒙古的王公貴族也十分的喜愛。元代的大丞相脫脫,就對中原地區的對聯十分的熱愛。一日早朝,元順帝安排好了各位臣子的工作,丞相脫脫負責明日啟程到三河去處理事情。元順帝和丞相脫脫關係甚密,於是就賜宴和他聊天,一直到半夜十分。

天色將晚,丞相脫脫起身告辭說「臣明日要起早,要先行告退了」。丞相脫脫在臨走前,吟出了一副上聯「半醉半醒過半夜」。這上聯的意思是說,我喝得有點多,處於半醉半醒的狀態,今夜半夜十分就要出發了。

元順帝聽後笑道「愛卿明日也不必過早」,說罷吟出了下聯「三更三點到三河」。元順帝是告訴脫脫,三更時分啟程到三河即可。元順帝的這副下聯可以說是一副妙對,堪稱經典。脫脫聽後叩頭謝恩,這段君臣之間的對聯,被後人記載下來,傳為一段佳話。

今日話題:上聯是「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或者是「半醉半醒過半夜」,你能對出下聯來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區展現自己的才華,我們一起交流學習。

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上聯:周瑜看小橋流水;下聯更是精彩,堪稱經典絕對
    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副對聯,上聯:「周瑜看小橋流水」,下聯則更是精彩,堪稱經典絕對。對對聯這種事情,古時候就有很多人感興趣,不過那時候並不是主要為了節日討個好寓意,更多時候是文人們之間互相切磋。在古代,文人就喜歡三五好友聚在一起,飲酒作詩,看著美景來對聯。對於文人來說,這不僅是在文學領域的一種切磋,也是一種業餘生活的娛樂方式。
  • 上聯「山石巖下古木枯」,紀曉嵐靈機一動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一副標準的對聯是由上聯和下聯組成,上聯叫出句,下聯叫對句,一般是出題者吟出上聯,而應答著要對出合適的下聯,所以對聯在古代經常用作選拔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對聯講究的是對仗工整,上聯多少字,下聯也要有相同的字數,而且平仄方面要押韻,上聯是平仄平,那麼下聯就要是仄平仄,這樣才算是嚴謹。
  • 上聯:「螢火蟲過橋洞,瞧孔明」,下聯太經典了
    對聯那真是我國歷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對對聯不僅可以消遣作樂,更重要的是可以考量學者的實力水平,所以呢,在我國歷史長河中出現了數不勝數的經典對聯。在今天,筆者也為大家帶來了一個上聯,大家請看,上聯:「螢火蟲過橋洞,瞧孔明」,這是一個十分經典的上聯,雖然說上聯就是一大白話,不過想要給出經典的下聯,還是很有難度的,因為你不僅要照顧到句式問題,還要考慮平仄、意境是否到位。
  • 日本人出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中國網友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有這樣一個關於日本人和中國人對對聯的故事,日本人出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中國網友對出下聯,堪稱經典。比如說日本著名文學家長屋王就做過這樣一篇對聯——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而這篇對聯讚頌的,就是遠渡東陽的鑑真和尚,鑑真和尚遠渡東洋,為日本傳播先進文化,鑑真東渡促進了中日兩國的友好往來。
  • 千古絕對,上聯「一個小僧,誦詩誦詞誦佛理」,下聯堪稱經典!
    那些膾炙人口的唐詩宋詞,國學經典,歷代就被文人墨客喜愛有加。他們或寄情於山水之間,或默默訴說自己的心事,每次品讀都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驚喜。而對聯文化,更是眾多文學形式中的瑰寶,時至今日,對聯已經在民間廣為流傳,深受大家的喜愛。對聯其實最早起源於三國時期,但是到了宋代開始流行和推廣。
  • 上聯「周瑜看小橋流水」,下聯更是妙不可言,堪稱千古絕對!
    比如我們在過春節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會在門前張貼對聯,這已經成為了約定俗成的一種民間文化。對聯最早的起源有歷史資料記載,是在三國時代,而發展到了明朝,已經十分的普及。對聯講究的是平仄押韻,對仗工整,而且在意境上要互相吻合,在字數上也要與之匹配。一副優秀的對聯可以讓人賞心悅目。古人常常是自擬一個上聯,在朋友之間廣泛徵求下聯。
  • 上聯:鳥居籠中,望孔明,想張飛,無奈關羽,下聯一出,堪稱經典
    文/曉秋月夜庵上聯:鳥居籠中,望孔明,想張飛,無奈關羽,下聯一出,堪稱經典時間對於一個文明來說可以是毀滅也可以是升華,就像是消失在歷史之中的瑪雅文明而在這漫長的時間之中我們受益最多的還是我們的文化,時間給與它們養料,培育出了無數的優秀文化,充滿智慧的鴻篇巨著,震撼人心的妙筆畫作,也有妙趣橫生的千古絕對,它們於談笑間誕生,卻在條框之間成就經典,這就是最貼近於人民的文化——對聯,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會在門框上貼上一副對聯,以此來對這一年做一個總結,這不僅是對於今年的總結也算是對來年的一種美好祝願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下聯堪稱經典!
    一個人出一個上聯,讓另一個人來回答,趣味性非常好。清朝年間,出現了一位大才子,他就是紀曉嵐。紀曉嵐才高八鬥,學富五車,有很深的學問。乾隆皇帝也是一位自詡才華很高的人,因此經常出題考驗紀曉嵐。有一次,乾隆出了一個上聯是這樣的,一日為日,兩日為昌,三日為晶。紀曉嵐立即對出下聯,一月為月,二月為朋,三月為(jing)。
  • 王姓網友出上聯:「王莽王勃王守仁,王者榮耀」,姓李的下聯經典
    但是,面對如此狂傲的上聯,很多人只能保持沉默,因為這個下聯並不好對,對不好就容易落了下風,遭人笑話。要想對好這個下聯,我們在對聯之前必須搞清楚上聯的用意和內涵,摸清上聯的套路,對聯就像對壘一樣,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 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網友們給出的3個下聯,哪個最好?
    7位中了進士的弟子見此上聯,為了得到美人,紛紛苦思冥想,在應試的這天,從上午一直對到晚上月亮都出來,仍然無人對出,其中,6位弟子陸續的悻悻而歸,而最後一位弟子正準備離去時,忽然聽到了牆外的更夫正在打鼓,鼓聲陣陣傳來,一時若有所思,隨即一絕妙下聯映入腦海中下聯:十九月,八分圓,七個進士六個還,五更四鼓三聲響,二喬大喬一人選
  • 上聯:「狼行千裡吃肉」,下聯拍案叫絕很經典
    上聯:「狼行千裡吃肉」,下聯拍案叫絕很經典《亮劍》這部電視劇,與以往的神劇截然不同,相對真實還原了幾十年抗戰的經歷。在小編印象中,有一幕情節設計,最讓人印象深刻。當時李雲龍帶領的部隊打了敗仗,被旅長說成是「發麵團」,戰士們對此耿耿於懷。這李雲龍也是心有不甘,用「狼行千裡吃肉」這句話,來鼓舞戰士們的士氣。後來就有學者將「狼行千裡吃肉」作為上聯,那麼下聯該如何應對呢?
  • 上聯:學生報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下聯經典到爆!
    所謂絕對,主要指的是比較難對,但是又很經典的上聯,正如這個上聯,筆者先嘗試試對。上聯:學生報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下聯:相愛良久、子醜寅卯巳午未辛壬癸。闡釋:洞房,此處做三解,第一即洞房花燭,第二,洞,可以作0解,如007,代碼洞洞拐。
  • 經典對聯!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下聯實在太經典
    :牛牯鑽山洞,尾巴在外;下聯:老爺打重八,腦殼當先」,將兒時因餓偷偷殺牛的心酸展現的淋漓盡致,令人看後為之動容!今天筆者帶來了一個很有趣的對子,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這上聯出的很巧妙,採用一語雙關手法,既借用了四大名著中《西遊記》裡的人物,都知道,這豬八戒前世是天蓬元帥,只因調戲了嫦娥被貶下凡,投錯了道,成為了豬身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說起「對聯」,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對聯又稱為對偶、門對、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典型的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一種寫在紙上、布上或者是木頭上的對偶句。
  • 經典對聯,上聯:「孔夫子,關夫子,一對夫子」,下聯太經典了
    經典對聯,上聯:「孔夫子,關夫子,一對夫子」,下聯太經典了文/江南煙雨夜行人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的基本規則簡單,限制少,成為了一個能夠讓各類人都登上的大舞臺。歷史上流傳下聯的故事當中,少有讀書人在一起而不吟詩作對的。宋朝大才子蘇軾和朋友在一起時,往往都會對上幾句,娛樂消遣。比如他又一次和黃庭堅下棋,旁邊有棵松樹,掉了個松子在棋盤上。大才子興致立馬就來了,出上聯:「松下圍棋,松子忽隨棋子落。」黃庭堅想了想,接口道:「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
  • 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下聯堪稱千古絕對
    話說有一天,乾隆上完朝,一時興致來襲,便想著和大臣們做個遊戲,當時就命人抬來一張八仙桌,讓大臣們圍桌而坐,沒想到看到八仙桌的他,一時將遊戲給忘記了,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上聯來上聯:七男一女同桌凳,何仙姑怎不害羞作為中國道教的神仙,相信很多人對八仙都不會陌生,乾隆借用八仙的男女比例為上聯,似有戲謔之意,在場的大臣們一聽頓時面面相覷,個個你看我的我看你的,沒人能對出下聯來
  • 上聯:「閉門思過,何時出人頭地?」,下聯太經典了
    故此,在我國歷史長河中出現了數不勝數的經典對聯。在今天,筆者繼續為大家分享有趣且經典的上聯,大家請看,上聯:「閉門思過,何時出人頭地?」,是的,這副對聯對於大家來說,可能並不陌生,但是想要給出經典的下聯,還是很難的,原因就在於你不僅要照顧到句式、平仄問題,還要考慮到意境是不是到位。
  • 上聯:「丫頭啃鴨頭,頭頭是道」,下聯太經典了
    喜歡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我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而對聯,其實也是我國歷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對聯不僅僅可消遣作樂,更重要是可以考量學者的實力水平,故此,在我國歷史長河中出現了數不勝數的經典對聯。而在今天,筆者也為大家帶來了一個十分有趣的上聯,大家請看,上聯:「丫頭啃鴨頭,頭頭是道」,哈哈,是不是很有意思啊,是的,這個上聯猛的一看,覺得其很簡單,但是想要給出經典的下聯可並非易事,因為你不僅要照顧到句式、意境問題,還要考慮到平仄是否到位。面對這樣有趣且經典的上聯,筆者忍不住試對了一下,接下來,大家起來看一下吧。
  • 才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古代一才女招親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對聯的「陽春白雪」 對聯又叫作「楹聯」,名字由懸掛於廳堂、書房、亭閣楹柱上而來。在古代,一些家境殷實的富足大戶人家,或者是皇親貴胄,他們在廳堂或者書房,都會懸掛一副對聯,通過對聯能夠看出主人的性格特點和平時的喜好等等。
  • 乾隆出上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紀曉嵐的下聯堪稱妙對!
    比如前幾年流行的一句迴文聯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這副上聯就是典型的迴文聯,所謂迴文聯,就是正著讀和倒著讀是一樣的意思,那麼下聯也要正讀倒讀意思相同,所以創作難度還是很高的。現代人喜歡玩迴文聯,其實古人也很喜歡玩,而且玩的難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