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s
寫在前面
每個周一早九點,我們準時相約,為你奉上未來一周北京文藝生活指南。
不管你喜歡戲劇、展覽、文學、美術,抑或電影、電視和音樂,北京文藝日曆都可以為你提供足夠豐盛的內容,足夠自由的選擇。
這是我們和北京這座城市的文藝契約。
b
8月10日 星期一
[劇集]《生活像陽光一樣燦爛》
主演:宋佳 袁弘
(東方衛視)接檔《三十而已》,又一部現代都市愛情劇來了。該劇以逗趣的夫妻生活為主線,講述了奶爸趙陽光聯合嶽母,與妻子白燦爛鬥智鬥法的故事。宋佳和袁弘的搭配並不多見,輕喜劇的路線也讓這部劇相對輕鬆。
[劇集]《以家人之名》主演:譚松宋威龍 張新成
(湖南衛視)芒果臺在這個暑假延續青春路線,接檔《二十不惑》的也是一部年輕演員主演的都市生活劇。這部劇講述三個原生家庭缺失的孩子,組成了一個非血緣關係的家庭,一家五口卻有著三個姓,兄妹三人在成長中彼此扶持,有點心酸又很暖,相當治癒系。
[ 展覽]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
(中國美術館 08.05~10.15)日本浮世繪美人與清代年畫裡的仕女,同源於明代書籍版畫,各有各的迷人之處。展覽共展出日本浮世繪75件、清代木版年畫52套(61件)、明清時期中國畫2件。「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等集結亮相,與清代木版年畫相映成趣。
8月11日 星期二
[電影]《萬家燈火》 導演:沈浮
(中國電影資料館小西天1號廳19:00)上世紀40年代,國民黨在上海統治末期,中國電影大師把攝影機對準最普通的勞動人民,片中呈現的一家人,就是動蕩不安的大時代背景下千千萬萬國人悲慘命運的縮影……電影把社會問題嚴肅而自然地融入家庭故事片中,代表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的現實和深化。
[出版]《南貨店》 作者:張忌
(中信出版集團)小說用乾淨素樸的南方方言,以南貨店為背景,勾勒出20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極具煙火氣的江南城鎮生活圖景,是鄉愁般的「古典中國敘事」在當代的迴響。作品以中心人物南貨店店員秋林的生活展開,串聯起供銷社系統中的人物故事。老師傅的生意經,賣豆腐老倌的人情溫暖,男女間的荒唐情事,父子之間的冷漠關係……生生死死和命運沉浮。
[展覽]北京當代·藝術展2020 藝述單元「金湯」
(三裡屯CHAO藝術中心 08.08~09.06)這是一個以「金」為關鍵詞的展覽,匯集了35位中外藝術家的五十餘件作品,作品創作年代跨度超過一百年,囊括了裝置、影像、表演、繪畫、攝影等不同的藝術媒介與形態。珂勒惠支創作於1910年的版畫《碾死》,張光宇創作於1945年的彩色連環漫畫《西遊漫記》都將亮相。
8月12日 星期三
[展覽] 徐巖的北京
(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陳列08.08~09.10)徐巖是誰?恐怕多數人並不清楚。他信守清貧、孤寂、無聞,他的畫沒有觀眾、沒有展覽、不出賣。徐巖去年因病去世,享年77歲。然而,在陳丹青看來,徐巖在北海、紫禁城、團城、京郊描繪的油畫寫生明麗而多情,他真誠地表達所見所感,將日記般的素描寫生,變為歲月的檔案。
[兒童劇]《皮皮·長襪子》
(天橋藝術中心08.12~08.14)孩子們終於可以在暑期看到兒童劇了。《皮皮·長襪子》塑造了一個奇怪又有趣,天真可愛的小女孩皮皮·長襪子的藝術形象。「皮皮」的形象在整個歐洲乃至世界都非常有名,她的故事伴隨了許多人的童年,這是一部適合全家一起觀看的家庭音樂劇,爸爸媽媽在劇場也不會覺得無聊。
[出版]《秘密生活》作者:安德魯·奧黑根
(譯林出版社)安德魯·奧黑根身為非虛構作家,為讀者講述了三個獨具風格的故事: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比特幣之父中本聰,去世三十年的數碼人。作者寫出了網絡時代的秘密生活,真實與虛構的曖昧邊界。這本書裡寫的三個人,既是網絡的主人,也是它的受害者。在網際網路的興衰和泥潭中,人的問題仍然是人的問題,電腦的高級計算能力並不能抹掉這一點。
8月13日 星期四
[戲劇]孟京輝作品《我愛XXX》
主演:劉鴻飛李靖雯
(蜂巢劇場08.13~08.16)這部戲是25年前創作的,今天看來依然有點另類的作品,也是中國第一部反情節戲劇。據說這是一部不需要被完全理解的作品,全劇都以我愛XXX貫穿,猶如機關槍一樣的語言火力全開,掃過人群,力穿身體,直擊觀眾的心臟。
[音樂會]吳玉霞琵琶專場音樂會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 19:30)與久別重逢的觀眾相見,吳玉霞將為大家帶來《春江花月夜》《彝族舞曲》《十面埋伏》等經典的琵琶獨奏作品。與吳玉霞一起登臺的還有中央民族樂團打擊樂首席朱劍平、中央民族樂團著名箜篌演奏家吳琳、青年二胡演奏家劉蕾和鋼琴家陳疏贏。值得一提的是,吳玉霞、吳琳、劉蕾合作的琵琶、箜篌與二胡《弦歌》,以及吳玉霞、吳琳合作的琵琶與箜篌《滴水擺蓮》均為首演。
[演唱會]黃旭正午之前線上演唱會
(正在現場APP 20:00)黃旭是《中國新說唱》2019年度的全國四強,1990年出生的他在今年來到而立之年。「我常常想,三十歲以後的人生是什麼樣子呢?其實三十歲,太陽還是會每天照常照在我身上。」黃旭說,無論怎樣,他都會帶著自己的音樂和大家相見。
[出版]《匡超人》 作者:駱以軍
(上海文藝出版社)作者以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漫天花雨、詼諧逗樂的文筆,運用《西遊記》原先桀驁不馴最終卻泯然眾人的孫悟空、《儒林外史》中蠅營狗苟的文人形象等元素的拼貼、糅合、擬仿,構築成了一個充斥破洞、黑洞的奇異小說世界。駱以軍濃鬱的哀傷筆調,寫出當代知識分子的種種猶如被設定好的難看、滑稽、拼命掙扎卻無力逃脫的存在姿態。
8月14日 星期五
[音樂會]京津冀交響樂藝術發展聯盟音樂會
(中山公園音樂堂 19:30)本場音樂會,他們帶來的曲目既有經典的《紅旗頌》和致敬樂聖的「貝七」,也有頗具紀念意義的《武漢2020》,該作品是北交與天交共同委約現任德國作曲家協會會長恩約特·施耐德的新作,曲中既表現了人類面對未知而自然流露的恐懼,更有戰疫情的英勇無畏,施耐德把他的所見所感盡數傾注於樂譜間。
[戲劇]孟京輝作品《太陽和太陽穴》 主演:呂京 張弌誠
(保利劇院08.14~08.15)根據布萊希特作品《潘第拉老爺和他的男僕馬狄》改編,講述了一個無恥又純真的商人,在醉酒和清醒時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在天使與魔鬼,聖人和混蛋,誘惑和救贖,放肆和理性中遊走。孟京輝將自己的幽默融入了布萊希特的辯證元素哲學,他借「太陽和太陽穴」這一對看似關聯又充滿矛盾和對抗的詞語來囊括強大的劇情。
[戲劇]《豆汁兒》主演:於泓 吳嵩
(國話劇場08.14~08.23)京味兒戲劇往往要依託一個獨具特色的京味兒意象,這部戲就選擇了北京人喜愛外地人難以接受的豆汁兒。老李經營祖傳豆汁店已有40多年了,但大齡未婚的女兒一心想改變豆汁的經營方式,留學歸來的兒子為了創業而在外借錢,同難共苦的老夥計因不想成為豆汁店的負擔不辭而別。在一地雞毛的煩惱中,老李竟檢查出自己患了腦瘤……
[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導演:克裡斯·哥倫布
(奇幻/冒險)正是從這一部電影開始,全世界所有哈迷們看到了他們心中的魔法世界變成了大銀幕上的現實。就算你如今已經不是痴迷於魔法的中二少年,就算劇情已經完全忘光光,當哈利走進九又四分之三站臺時,那股熟悉的感動還是會重新回來。
[電影]《絕地戰警:極速追擊》導演:阿迪爾·埃爾·阿比
(動作/喜劇)「絕地戰警」系列的最新作,還是由威爾·史密斯和馬丁·勞倫斯組成「嘴炮二人組」,除了互懟不斷,還要在邁阿密街頭與黑幫展開空前絕後的飆車槍戰大戲。如果不想動腦子只想在影院爽一爽,可以選這部電影。
[電影]
《通往春天的列車》
導演:李驥
(劇情/懸疑)將要被火車配件廠買斷工齡的李大川,因意外事件被廠裡保安當成小偷當,導致他失去了領取四萬元補償金的資格。為了找回清白,李大川過上了一邊尋找小偷、一邊為生活奔波的日子……電影講述小鎮青年尋找自我、為生活奔波的故事,影像質樸無華,很可貴地當代東北小城市的真實境況。
8月15日 星期六
[電影]《黃土地》 導演:陳凱歌
(中國電影資料館小西天1號廳13:00)陳凱歌導演,張藝謀攝影,趙季平配樂,第五代電影人的石破天驚之作。全片厚重悲涼,溫暖而貧瘠的黃土地上,一代代愚昧貧苦卻堅毅沉穩的農民形塑成中華民族的脊梁,給人心靈上的巨大震撼。影片淡化戲劇衝突和批判,憐憫中暗含希望。
[出版]《土星之環》作者:W. G. 塞巴爾德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作者行經古老的英國莊園、已故作家的宅邸、破敗的海濱度假勝地、被遺棄的島嶼,回憶講述各種奇異的故事。這是一段真正的文學之旅,旅程中的事件涉及文學、藝術、社會歷史、自然科學等多個領域,集體與個人回憶交織,夢境與現實共生。
[展覽]齊白石藝術裡的中國哲思
(北京畫院美術館 07.11~08.31)縱觀歷史長河,「不似之似」始終是中國美學的重要命題。齊白石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以五色之墨,繪田間雛雞,寫池中遊蝦,雖無盡似,卻形全神足,取物象之真,得超凡之趣。此次展覽分別以「不似之似」、「象外之意」、「物我之際」為章節,由白石之作,一探中國人的形神觀、意境觀與宇宙觀。
8月16日 星期日
[音樂會]春日部的回憶——豎琴與長笛重奏
(中山公園音樂堂 19:30)豎琴和長笛都是大家心中「仙氣飄飄」的代表樂器,曲目也非常「友好」,比如宮崎駿動畫音樂組曲、迪士尼經典音樂串燒、「春日部的回憶」動漫音樂串燒、電影《007》主題曲等,很適合家長帶小朋友來聽。此處應劃重點,演出結束後,還可以憑演出票兌換八喜冰激凌一份哦!
[出版]《顯微鏡下的成都》作者:王笛
(世紀文景)這是著名歷史學家王笛教授30年作品精粹。全書以四川地區四個特殊的文化現象街頭、茶館、袍哥、麻將作為具體個案,通過檔案、口述史、地方志、小說、竹枝詞、調查、新聞報導、圖片等多種資料,還原了四川,尤其是成都地區的日常生活記憶,細緻入微地繪製了一幅中國腹地大眾公共生活的生動畫卷。
[展覽]眾志成城 抗疫主題美術作品展
(中國國家博物館 08.01~)展覽用美術作品記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共展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創作的美術作品近200件(套),分美術家在行動、書法家在行動、全國群眾在行動三個單元,藝術形式涵蓋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畫、宣傳畫、連環畫、雕塑、書法、篆刻及工藝美術作品。展覽中不乏當代知名藝術家作品,在這裡重溫「抗疫」感動時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