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是個值得深入探究的國家,正如葡萄牙最偉大的詩人費爾南多.佩所阿描繪的:緊湊的空間,給世人提供了極其豐富的體驗。從北部巍峨的山峰、遙遠的峽谷和層嶺疊翠的葡萄園,到南部一塵不染的海灘、起伏的丘陵和開闊的地平線,葡萄牙給遊客呈現紛繁多元的景象,令人心醉神迷的。葡萄牙具有的浪漫情懷和富有魅力的文化和生活:體現思念主題的「法多」音樂,可以媲美Espresso的葡式咖啡Bica;波爾圖的缽酒,馬德拉的甜酒,還有獨一無二的青酒,葡萄牙人賦予葡萄酒以獨特的闡釋;在亞速爾群島冒蒸汽的火山溫泉洞口煮燉菜,到阿爾加維Marisqueira(海味餐館)享受剛捕撈的海鮮,葡萄牙最好吃的甜品是源自修道院的糖果,它們都有著令人想入非非的名字:天國肥肉(Toucinho do ceu)、修女肚子(Barrigas de freira)......葡萄牙人對質樸樂趣的愛好同他們微妙深奧相得益彰。這絕對是一個令遊人釋懷,讓過客流連的旅遊天堂。
波爾圖(Porto)
葡萄牙北方最重要的城市,巍峨聳立在杜羅河出海口的峽谷上。這是一個新舊城區融合得非常好的城市,舊碼頭區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各式傳統建築和蜿蜒曲折的老城街道,在舊港口和老倉庫之間,遍布著酒吧和餐館。被稱為裡貝拉(Ribeira)的舊城區擁有窄窄的,魔幻般的小路,由花崗巖製成的傳統式的房屋,數量驚人的古蹟,以及美妙奇異的古玩。
波爾圖的著名古蹟有12世紀羅馬建築風格的波爾圖大教堂和早期哥德式聖馬丁教堂,以及圓柱山修道院和高10層的僧侶塔。美麗的杜羅河上有三座橋梁,路易斯一世橋為歐洲最大的拱形橋之一,車道分高低兩層,拱橋的造型與巴黎鐵塔的底層大致相似,跨越杜羅河兩岸,氣勢十分宏偉。富有當地特色的鐵、木結構的陽臺,杜羅河岸花崗巖峭壁和繁茂的街心花園,構成了這座古城絢麗的風情畫。
裡斯本(Lisbon)
裡斯本是一座建在大西洋沿岸的首都,位於歐洲大陸的最西端,伊比利半島的塔古斯河河口。裡斯本沉浸在歷史傳統中,又有著豐富的夜生活,是歐洲最時髦的城市之一。它建在塔古斯河的七座小山上,每次峰迴路轉都可以看到城市令人驚嘆的景色,無論步行或者乘坐纜車,在裡斯本遊覽十分方便。
自新石器時代開始,裡斯本的地區已經有伊比利亞人居住。公元前205年起為羅馬人統治,當時的統治者凱撒把這個地區升格為市,並命名為「Felicitas Julia」(意為「祝賀凱撒」)。5世紀起相繼被蠻族佔領,8世紀時摩爾人統治了裡斯本,在市內興建了很多清真寺外,還建了很多房屋和新的城牆,在他們的統治下,城市發展迅速,而在當時,市內住了信奉不同宗教的人如基督徒、穆斯林和猶太人等。
摩爾人一直統治裡斯本直至1147年,他們被阿方索一世率領的十字軍擊敗,使得裡斯本重回基督徒的手中。1256年,裡斯本正式成為葡萄牙的首都,從此就發展成為歐洲和地中海一帶重要的貿易城市。在地理大發現時代,很多航海家如瓦斯科·達·伽馬都是由裡斯本出發到世界不同的地方探險。16世紀是裡斯本最輝煌的時期,大量黃金從當時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運到裡斯本,使得裡斯本成為歐洲富甲一方的商業中心。
1755年, 裡斯本大地震造成城市及港口的嚴重衰落,全城三分之二毀於大地震,重建後的新城呈格子狀布局。19世紀,拿破崙入侵裡斯本,當時的皇室集體逃亡至巴西,而城市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裡斯本則是少數開放的大西洋港口城市。
吉馬良斯(Guimaraes)
葡萄牙的歷史名城,被譽為「葡萄牙的搖籃」。城市興建於4世紀,葡萄牙第一位國王阿方索一世就誕生在這裡。走在進入古城的通道處,上面書寫著「葡萄牙從這裡開端」。吉馬良斯在12--16世紀達到鼎盛時期,至今保留下的地標建築和別墅大多是那個時期所建,吉馬良斯老城保存完善,是中世紀城市的最佳發展典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科英布拉(Coimbra)
科英布拉是葡萄牙中部一座重要城市,位於蒙泰古河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城,也盛產葡萄牙國王, 1139年至1260年科英布拉曾是葡萄牙的首都。在葡萄牙首都移至裡斯本之後,科英布拉由政治中心演變出文化中心。
科英布拉大學創立於1290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學術研究機構。以大學為核心的老城,保存了中世紀城市面貌,穿梭於城市裡年輕的學生,又讓這裡始終保持著青春活力。科英布拉人文傳統深厚,歷史建築眾多,是一個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地方。
老城內狹窄的街道,庭院和中世紀的拱門以及華麗的屋簷,還有眾多的酒吧,咖啡館,畫廊和書店,以及豐富燦爛的文化生活,散發著獨特的魅力,感染了到達這個城市的每一個遊客。
埃武拉(Evora)
埃武拉位於葡萄牙中南部,在裡斯本東南約130公裡處,是一座歷史古城,始建於3世紀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當時面積不足1平方公裡,長期為羅馬軍隊駐地。目前,尚能看到的羅馬時期的古蹟有羅馬神廟、溫泉浴池、羅馬城牆遺址以及唐娜·依薩貝爾拱門。羅馬帝國滅亡後,埃武拉曾先後被西哥特人和摩爾人佔領,其間城市規模開始擴大,建築風格體現出哥德式和阿拉伯特色。1165年,葡萄牙第一個國王阿豐索·恩裡克派「無畏勇士」吉拉爾多率部將埃武拉從摩爾人手中奪回,此後成立了皇家阿維斯騎士團並修築城牆保衛城市,儘管周圍地區均被摩爾人控制,但埃武拉城始終未被攻陷。摩爾人於13世紀被逐出伊比利亞半島後,埃武拉成為葡王室成員居住地之一,國王在此逗留的時間甚至超過裡斯本。這一時期城市面積進一步擴大,建築以巴洛克和曼努埃爾式為主,大多為與基督教有關的建築。16世紀前後,在埃武拉僅10平方公裡大小的土地上聳立著50多座大小教堂和修道院。成立於1559年的埃武拉大學是當時的知識中心之一。
埃武拉素有「博物館城市」之稱,這裡集中了從古羅馬到文藝復興、從西哥特到摩爾時期不同藝術風格和流派的建築作品,舊城牆內有15世紀的葡萄牙王室行宮。外形酷似碉堡的大教堂是航海家達. 伽馬前往印度前禱告的教堂。當地的建築特色鮮明,白牆、花磚,加上飾以花草動物花紋的鐵柵陽臺,營造出一種獨特的風韻。城內的石板街道和優雅建築,透露出濃濃的中世紀城鎮情調。埃武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辛德拉(Sintra)
辛德拉坐落在大山的懷抱中,是摩爾貴族與葡萄牙王室的夏宮所在地。
辛特拉王宮是摩爾人的宮殿,十五世紀初葉開始經過多次擴大與重建,成為一個摩爾式、哥德式和葡式的混合體建築群。
佩納宮是國王離宮,它耀眼、奇特、矯飾的身姿看上去像一座樂園式的城堡。宮殿本身為多種建築風格的大雜燴,兼具哥德式、文藝復興式、摩爾式、曼努埃爾式。它是19世紀葡萄牙女王瑪麗雅二世的丈夫——費迪南德之心血結晶。費迪南德受德國浪漫主義的啟發,授命德國建築師馮埃施韋格南爵(Baron von Eschwege)負責興築,主要建於1840——1850年,最終完工於1885年,即費迪南德逝世那年。
摩爾城遺蹟與佩納宮隔山相望。與佩納宮相比,這邊是破落的遺址,有著荒涼之美。伴著清爽的山風順著城牆走,可以欣賞山腰蔥翠茂密的樹林及其環抱著的幾座綠中白得奪目的別墅和山麓下淡橙色的辛特拉城。
辛特拉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卡斯凱什(Cascais)
卡斯凱什位於裡斯本以西30公裡,是葡萄牙埃斯託裡爾海岸的一個自治市,埃斯託裡爾海岸陽光充沛,風景迷人,被稱為葡萄牙的裡維埃拉。
卡斯凱什原來是個漁村,19世紀末20世紀初作為葡萄牙皇室的度假勝地開始逐漸興盛。歐洲被推翻的一些皇室貴族有不少也定居於此地,義大利國王翁貝託二世,西班牙王位指定繼承人胡安王子,羅馬尼亞國王卡羅爾二世、匈牙利王國攝政王霍爾蒂·米克洛什、英國愛德華八世和溫莎公爵夫人等,都在卡斯凱什居住或養老,因此這裡也成為葡萄牙最富有的城市之一。
城市有一座城堡廢墟,一個藝術博物館和一家海洋博物館,西面的海岸線上有懸崖,吸引著前來觀賞海景的遊客,東部海灘的平靜水域招徠了日光浴者。海灘一直綿延到埃斯託裡爾。城市歷史中心有著迷人的鵝卵石街道,美味的餐廳,浪漫的廣場和精緻的小店,每年有超過120萬遊客在這座城市逗留。
法羅(Faro)
法羅是阿爾加維地區的首府,人口約4萬,是葡萄牙南部最大的城市。穿過19世紀初由義大利建築師弗朗西斯科.澤維爾.法夫裡(Francisco Xavier Fabri)設計的拱門,就進入了法羅的老城區,高高的城牆立刻隔斷了現實與歷史。石頭路被雨水和歲月衝刷得鋥亮,白牆依然白得晃眼。文藝復興時期的大教堂聳立在老城的中心,外牆裝飾著18世紀的彩色瓷磚,裡面那架高高的管風琴上繪有中國風格的圖案。教堂旁是13世紀的城堡。古老與寧靜在登上教堂鐘樓的一瞬間煙消雲散:城牆外,洩湖連著大海,白色的海鳥飛舞其間,遊艇劃出弧形的浪花,法羅暗礁像一彎弦月伸向大海。
豐沙爾(Funchal)
歐亞大陸的最西、非洲大陸的最北,大西洋在這裡託起一組九個小小的島嶼,這就是馬德拉群島。馬德拉屬於西歐的葡萄牙,但距離最近的大陸卻是非洲。這個群島位於裡斯本西南約1000公裡,離摩洛哥的海岸線約600公裡。
豐沙爾是馬德拉島的首府,居於馬德拉島陽光充沛的南海岸中央,這裡匯聚了馬德拉群島的三分二居民。豐沙爾一詞起源於葡萄牙語Funcho,即茴香,當探險家初到豐沙爾時發現周圍平原上長滿了野茴香。位於南岸的豐沙爾避開了來自東北的暴雨和狂風,讓這裡的氣候非常舒適,因此,豐沙爾也是馬德拉遊客最多的地方。豐沙爾不僅是馬德拉的經濟中心,也是文化中心,自然歷史博物館和海洋博物館,讓人們可以認識馬德拉的自然和人文狀況。城市主廣場的市政大樓,曾經是卡瓦裡亞爾伯爵的宮殿,主廣場南邊的原主教府邸,現在是馬德拉神聖藝術博物館,館內收藏了不少15-16世紀的弗萊芒油畫,這是馬德拉人以當地最著名的出產蔗糖與弗萊芒畫家換而來。除了市中心,豐沙爾山頂也是遊客喜歡的地方,山頂原是馬德拉富人的別墅,現在有一個熱帶植物園和教堂,可以俯瞰整個豐沙爾港。
亞速爾(Açores)
亞速爾位於北大西洋中央,距歐洲大陸約1600公裡,群島由九個主要島嶼組成,包括聖米格爾、聖瑪麗亞、法亞爾、皮庫、聖若熱、特塞拉、格拉西奧薩、弗洛裡斯和科爾武,面積2247平方公裡。亞速爾群島1427年由葡萄牙國王的領航員迪奧戈·德錫爾維什發現,1432年葡萄牙開始建立居民點,葡萄牙東印度公司在這裡建立基地,特塞拉島成為葡萄牙重要的貿易和軍事港口。亞速爾群島擁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特塞拉的英雄港和皮庫的產酒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文、視頻拍攝/谷野,視頻剪輯/孫水盈、張旭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