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節的來歷、起源與習俗_新聞報導_弘揚敬老美德 傳承愛老...

2020-12-18 中山網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重陽節的來歷:
農曆九月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裡;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重陽節的起源: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裡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裡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關於重陽節的由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戶戶就會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慘不忍睹。
當時汝南縣有個青年叫恆景,有一年瘟疫奪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點兒喪了命。恆景病癒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恆景歷經艱險,終於在一座古山裡找到了一位法力無邊的仙人,仙人為他不辭勞苦、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動,決定收他為徒,給他一把降妖寶劍,並密傳授降妖劍術。恆景廢寢忘食,日夜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有一天,仙人把恆景叫到跟前,對他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如今你的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這時,仙人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瓶菊花酒,並授以避邪秘訣,讓恆景立即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囑咐把鄉親們領到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狂風怒號,北風驟起,天昏地暗,隨著幾聲悽厲地吼叫,瘟魔衝出汝河,撲到山下。就在這時,瘟魔突然聞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臉色突變,瑟瑟發抖,不敢前行。說時遲那時快,恆景手持降妖寶劍,立即奔下山來,經過幾個回合的激烈搏鬥,恆景將溫魔刺死,瘟疫消除。從此,每年的農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風俗便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據說,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寓意生命長久、健康長壽,所以人們把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九九重陽,還有歷史淵源。早在春秋戰國時,屈原在《遠遊》中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三國時曹丕在《九日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他已明確寫出重陽飲宴了。晉代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說明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習俗。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至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重陽節習俗

1登高

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

2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農曆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3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4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中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鍾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樸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溼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5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製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溼、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闢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闢邪翁」。
九九重陽,作為傳統節日,它凝聚了中華民族千秋萬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濃濃情意,要把尊老敬老的中華名族傳統美德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風範用愛去傳承,要把這一美德繼承、發揚光大,把對老人的愛用心去呵護,老人的今日就是我們的將來。
百善孝為先,孝老敬老是人間真情永恆的旋律。兒女一聲溫馨的話語,一個質樸的微笑,一次次看似平常的回家看看,都會使老人感到溫暖、幸福。衷心祝願天底下的老人吉祥快樂、幸福安康!

相關焦點

  • 【二郎街道】走訪慰問百歲老人弘揚敬老愛老傳統美德
    {"title":"【二郎街道】走訪慰問百歲老人弘揚敬老愛老傳統美德",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jiulongpo/jiulongpoxinwen/2020-06-22/2575117.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
  • 弘揚敬老傳統美德 倡導愛老社會風尚
    近年來,我縣的敬老愛老氛圍日益濃厚,從個人到集體,都湧現了一批富有愛心的典型代表,他們將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融於情感,化於行動,久未停歇。  履三村:常懷敬老之情多做為老之事  「百德孝為本,百善孝為先」。
  • 高安市自然資源局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傳承敬老愛老美德
    為傳承和弘揚敬老愛老的美德,11月14日,高安市自然資源局青年志願者服務隊一行二十餘名成員,來到高安市石腦鎮敬老院開展「尊老愛老、關愛老人」志願服務活動。
  • 重陽節傳承敬老美德 石家莊各地開展孝老愛親活動
    」暨「石家莊敬老節」的一項重點公益項目,目的是落實十九大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的有關精神,弘揚傳統文化,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在全社會形成尊老敬老、孝老愛親的良好風氣,讓廣大老年人感受到節日的溫暖。  橋西區:傳承敬老美德 喜迎重陽佳節  金秋時節,正值重陽,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秀傳統美德,營造關愛老年群體的濃厚社會氛圍,10月16日,區委宣傳部在橋西志願服務廣場開展重陽敬老志願服務活動。
  •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焦作影視城濃情上演重陽歡樂盛會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2020年10月25日,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為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焦作影視城積極實施「旅遊+文化」,九九重陽節,特別策劃了賞金秋美景、登高山望遠、賞大型文藝匯演、看專場演出、觀劇組拍攝、濃情長壽宴、共匯敬老情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重陽歡樂盛宴,營造了濃厚的愛老、敬老氛圍。
  • 【新時代文明實踐】弘揚尊老愛老傳統美德,喬樂學校在行動
    【新時代文明實踐】弘揚尊老愛老傳統美德,喬樂學校在行動 2019-12-30 1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廬山景區:廬山牯嶺鎮橄欖社區助老愛老弘揚傳統美德
    廬山景區:廬山牯嶺鎮橄欖社區助老愛老弘揚傳統美德近日 ,廬山牯嶺鎮橄欖社區工作人員探望轄區殘疾老人陳桃英,聊天中得知老人雪後未敢出門,是因為家中沒有冰爪,擔心出門會滑倒,社區黨支部書記魏巍轉頭就去附近的超市為老人買來冰爪
  •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老西門街道開展重陽節系列活動
    重陽節將至,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營造社區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濃厚氛圍,老西門街道組織策劃了「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系列主題活動。
  • 鑫苑長沙業主舉辦金婚慶典 弘揚孝親敬老傳統美德
    對於金婚夫婦而言,婚禮不僅是一段相濡以沫的見證,更是一場不離不棄的白首之約,同時也象徵著家族幸福的傳承。50年,歷經滄桑,走過風雨,一同走上這金婚的殿堂。活動現場,金婚業主代表、鑫苑搖籃幼兒園等表演了豐富多彩的舞蹈、唱歌等節目,老人們在大家的祝福聲中,分享著自己的喜悅和感動。慶典儀式上,金婚夫婦互贈玫瑰、給對方一個擁抱。現場為金婚夫婦送祝福,頒發金婚證書。
  • 河南南陽:多形式慶九九重陽 揚美德倡文明新風
    為慶賀九九重陽佳節,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倡樹文明新風尚,河南南陽各地各界通過演出、慰問、表彰等多種方式,呼籲各界關愛老年朋友,鼓勵老年朋友們發揮自身優勢,在創建文明家庭、和諧社會的道路上增光添彩。
  • 邛崍大同:以詩敬老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劉傑 羅同)10月17日報導 今天上午,邛崍市大同鄉陶壩村陶家大院裡一片歡聲笑語,臺下的400多位古稀老人歡聚一堂,舞臺上小朋友們奉獻上了一臺別開生面的敬老詩歌朗誦。
  • 雲南省文化館傳承「敬老、愛老」美德 豐富離退休幹部精神文化生活
    為豐富離退休老幹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傳承「敬老、愛老」的美德,11月23日,雲南省文化館組織離退休同志到昆明市呈貢區晨農生態園開展活動。省文化館黨總支書記、館長郭維平參加活動,代表館領導班子慰問了離退休同志。他表示,一直以來,省文化館館領導班子高度重視老幹部工作。
  • 第十七屆海澱文化季:弘揚敬老精神 傳承孝道文化
    為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實施孝德文化傳承,引導大家「知孝義、講孝德、踐孝行」倡導「孝以齊家、孝以修身」的良好社會風尚,全面推進孝道文化建設,第十七屆海澱文化季結合節慶,開展豐富的傳承孝道美德主題活動,進一步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 九九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上饒縣石獅鄉丁家倉小學開展「重陽節...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張夏敏報導:九九重陽,遍插茱萸,登高望遠,品酒賞菊,問候老人,送出真情。在這個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尊老敬老的日子,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上饒縣石獅鄉丁家倉小學開展了主題為「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的主題活動。
  • 九九重陽節,縣公安局組織離退休老幹部秋遊百丈峰!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10月25日適逢重陽節,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當天上午,新幹縣公安局組織離退休老幹部赴百丈峰開展秋遊活動,給退休老幹部送去關愛與祝福的同時,也進一步營造了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風尚。
  • 東營勝利街道孫家村:「溫暖夕陽紅」重陽節敬老活動別開生面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藝霏 東營報導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據了解,今年已經是孫家村第五年舉辦「溫暖夕陽紅」重陽節敬老活動,在活動中,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 南昌各地開展豐富多彩重陽節活動 處處洋溢敬老情
    為進一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孝老愛親傳統美德,今年重陽節期間,南昌各地深入挖掘節日文化內涵,精心策劃多場豐富多彩的「我們的節日·重陽」主題系列活動,進一步樹立了敬老、孝老的文明風尚,助推文明城市建設。
  • 「傳承忠孝仁愛美德 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第五屆磁山文化節舉辦
    本網訊(謝忠設 譚愛民)10月25日上午9:09,伴隨著磁山百福塔鳴鐘九響,以「傳承忠孝仁愛美德 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為主題的第五屆磁山文化節在磁山溫泉小鎮隆重舉辦。中國化工報社社長崔學軍應邀出席,煙臺開發區工委黨群工作部部長於復曉宣布第五屆磁山文化節正式開始。
  • 九九重陽節,2020比特芙愛在延續
    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還被國務院列入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老助老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佳節又重陽。 比特芙傳媒奔赴上饒市信州區秦峰鎮管家村靈山底及上饒市玉山縣三清鄉馬嶺底村 ,開展「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愛心公益慰問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