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港5G+自動化碼頭投產運營,對標世界一流智慧港口

2020-12-21 人民網

一艘貨船停靠在青島港等候裝卸。(攝影 孫林)

人民網青島12月7日電(孫林)近日,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二期)投產運營。記者實地探訪獲悉,該項目推出了山東港口自主研發、集成創新的全球首創氫動力自動化軌道吊、全球首創運用5G+自動化技術等6項全球首創科技成果,領軍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全自動化碼頭科技水平,再次以中國「智」造、中國創造向全球港航業奉獻了「中國方案」。

一期工程:亞洲首個自動化碼頭,引發港口生產方式革命

全自動化碼頭是集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自動控制等技術和業務於一體的複雜系統工程,自1993年世界第一個貨櫃自動化碼頭ECT在荷蘭鹿特丹誕生以來就被譽為「港口科技王冠上的明珠」,是當之無愧的「大國重器」。多年來,儘管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港口大國,但一直未能擁有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碼頭。

2013年10月,青島港決定建設全自動化貨櫃碼頭,面對西方先進國家的技術封鎖,頂住壓力,立足自身,刻苦攻關,僅用三年多的時間完成了從規劃到建設運營的全過程。

2017年5月11日,全球領先、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碼頭——青島港全自動化貨櫃碼頭一期工程投入商業運營。該碼頭岸線長660米,建設2個泊位,設計吞吐能力150萬標準箱/年,配備7臺雙小車岸橋(STS)、38臺高速軌道吊(ASC)和38臺自動導引車(L-AGV)。

領軍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全自動化碼頭科技水平。(攝影 孫林)

在自動化碼頭一期現場,記者看到印有全球眾多貨運公司logo的成千上萬的貨櫃被有序地排列堆放著,一艘碩大的貨船停靠在碼頭,幾位工人正在高處的操作臺指揮著貨櫃的起落升降。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與傳統人工碼頭相比,青島港全自動化貨櫃碼頭一期工程的作業效率提升30%,人工減少80%,自動化程度超過鹿特丹港等世界級港口。同時,建設成本僅為國外同類碼頭的2/3,建設周期僅為其1/3。

截止到2019年11月26日,一期工程累計完成船舶裝卸1846艘次,完成貨櫃吞吐量285.4萬標準箱,船舶準班率100%。共接待來自56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多批次、3萬多人次參觀訪問,成為展示中國港口科技成就的靚麗名片。

二期工程:應用6項全球首創前沿技術

跟隨工作人員的指引,記者驅車來到自動化碼頭二期,這裡則呈現出與一期完全不同的場景。藍色的新式設備高高聳立,與海天融入一體。整個現場難覓工人的蹤跡,幾輛科技感十足的無人駕駛車輛進退自如地運送著貨櫃。

據了解,二期工程岸線長660米,2個泊位,設計吞吐能力170萬標準箱/年,配備9臺雙小車岸橋(STS)、38臺高速軌道吊(ASC)和45臺自動導引車(L-AGV)。自2018年6月8日開工以來,建設團隊科學組織、強力攻關、共同努力,僅用一年半時間就實現了碼頭的投產運營,僅為全球同類碼頭建設周期的1/5。在建設過程中,建設研發團隊堅持以創新引領未來,6項全球首創前沿技術應用其中,繼續為世界港口貢獻更加智能、先進的「青島模式」、「中國方案」。

全球首創5G+自動化技術覆蓋整個碼頭。(攝影 孫林)

全球首創氫動力自動化軌道吊。不僅減輕了設備自重約10噸,降低了設備機構複雜度、設備維保量和維修費用,而且發電效率高,用氫替代石油和煤炭,軌道吊實現完全零排放,預計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697噸。

全球首創運用「5G+自動化技術」。成功實現在5G網絡下的岸橋、軌道吊自動控制操作、抓取和運輸貨櫃及高清視頻大數據回傳等場景的應用。

全球首創機器視覺+自動化技術。能夠以AI智能自動識別實現陸側外集卡智能、安全、高效作業,平均每作業循環時間減少約25秒,提升堆場作業效率13%。

全球首創智慧監管系統。以智能管理系統實現自動化碼頭無人、順勢、高效監管,形成了覆蓋全作業流程的智能監管解決方案,開創了自動化碼頭智慧監管新模式。每箱監管時間節約65%、提升碼頭效率3.2%,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全球首創三維可視化運維平臺。具有以三維可視化全視角實時展示港口全貌和生產作業,實時展示岸橋、軌道吊、AGV的動作級作業狀態,實時展示堆場動態堆存情況和海陸側交互區作業狀態,實現任意時段生產作業歷史回放、回溯,實時進行生產信息綜合匯總、事件報警、趨勢預警等10大功能。

全球首創基於商業智能(BI)的自診斷系統。具有大數據分析、自診斷預警、異常識別、狀態監測等功能特點,讓數據真正對碼頭公司的運營決策起到有力支持作用。

實現了5G網絡下的岸橋、軌道吊自動控制作業及高清視頻大數據回傳等場景應用。(攝影 孫林)

面向未來,山東港口在全自動化碼頭和「智慧綠色港口」領域,將積極致力於在氫能推廣、人工智慧、5G運用、大數據、雲平臺、自動化控制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應用,持續開發應用新的世界一流科技成果,為全球「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發展貢獻更多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與「中國力量」。

(責編:劉穎婕、胡洪林)

相關焦點

  • 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為世界港口升級提供「中國樣本」
    青島港負責人表示,自2017年5月11日投產運營以來,青島港全自動化貨櫃碼頭用實實在在的數據,交出了一份震驚業內的成績單:當年投產、當年達產、當年盈利,由開港運營之初的平均單機裝卸效率26.1自然箱/小時,在同年10月提升到30自然箱/小時,全面超過人工碼頭。「太震撼了!」
  • 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第6次刷新世界紀錄
    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第6次刷新世界紀錄大眾日報記者 肖芳2020-12-17 21:19:18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12月17日,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貨櫃碼頭「連鋼創新團隊」再創佳績
  • 山東港口青島港:加速邁向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山東港口青島港:加速邁向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新平臺、新業態、新技術全面驅動港口發展方式由規模導向進化為創新導向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周曉峰 通訊員 劉春修  越是危機時刻,越能成就創新者。
  • 自動化碼頭從「零」到多個「世界第一」:山東港口青島港「連鋼創新...
    在東經120°19′、北緯36°00′,黃海之濱,膠州灣畔,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貨櫃碼頭坐落於此。碧海藍天之間,偌大的碼頭和堆場生產作業行雲流水,卻無一名工人在現場。在這座碼頭背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甘心,勇擔當;不服輸,敢拼命;不畏艱,求創新;不怕難,善鑽研;不滿足,爭一流,用自強不息的奮鬥創造著震撼世界的奇蹟,也賦予了這座碼頭遠超碼頭本身的意義。他們,就是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貨櫃碼頭團隊——「連鋼創新團隊」。
  • 山東港口青島港自主創新刷新世界裝卸紀錄
    創新,「中國方案」激活港口經濟2020年12月17日,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貨櫃碼頭107#泊位「德翔普南」輪作業中,橋吊單機作業效率達47.6自然箱/小時,全面超越去年4月份青島港創造的44.6自然箱/小時的驕人成績,第六次刷新自動化碼頭裝卸世界紀錄。碼頭裝卸效率是衡量港口競爭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貨主和全球各大船運公司特別看重的關鍵服務指標。
  • 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貨櫃碼頭第6次刷新世界紀錄
    來源:大眾日報大眾日報青島12月17日訊 17日,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貨櫃碼頭(右圖)「連鋼創新團隊」再創佳績:在107#泊位「德翔普南」輪作業中,橋吊單機作業效率達到47.6自然箱/小時,全面超越今年4月份創造的44.6自然箱/小時的成績
  • 山東港口青島港集團吞吐量勝利跨越6億噸
    這是山東港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的重要宣示;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建設山東海洋強省,推進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的紮實行動;是貫徹落實青島市委、市政府「15個攻勢」,建設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的重要成果;也是繼12月13日貨櫃吞吐量超越2000萬標準箱後,青島港集團發展史上開創的又一個裡程碑,充分展示了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豐厚紅利和強勁動能
  • 山東港口"連鋼創新團隊"第六次刷新世界紀錄
    自2017年5月11日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一期投產運營之初,就以橋吊單機效率26.1自然箱/小時的驕人成績一鳴驚人,三年多來來其裝卸效率業內持續領跑、成績引人矚目。 2017年12月3日,碼頭運營僅半年,就在「以星芝加哥」輪作業中,創造了單機效率39.6自然箱/小時的世界紀錄。
  • 青島港:奏響機器人「藍色交響曲」
    然而,在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只見一排排力大無比又智慧靈動的藍色巨型機器人隊列,井然有序、動感十足地搬運著貨櫃,仿佛在海邊奏響美妙動聽的「藍色交響曲」,場面震撼,讓人如墜科幻大片之中,卻因真切存在而驚喜。 港口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隨著國家戰略規劃部署,青島港作為港口和貨櫃吞吐量均居世界知名港口前列,成為「一帶一路」交匯點上的重要橋頭堡之一。
  • 青島港的貨櫃自己會「跑」?揭秘「無人碼頭」破紀錄奧秘
    青島新前灣貨櫃碼頭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欒寶波介紹說,自2017年5月11日投產運營以來,青島港全自動化貨櫃碼頭用實實在在的數據,交出了一份震驚業內的成績單:當年投產、當年達產、當年盈利,由開港運營之初的平均單機裝卸效率26.1自然箱/小時,在同年10月提升到30自然箱/小時,全面超過人工碼頭。
  • 青島港更智能!碼頭自動化從卸船作業延至陸側區域
    碼頭上的大型機器人抓取貨櫃時,不需要等待操控室確認,而是自動進行識別確認。亞洲首個、世界領先的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碼頭上,又添了一處智能裝備:新研發的機器視覺集卡防吊起系統,在全球港口首次實現了陸側全自動收箱作業。
  • 聯盟記者直擊青島港無人碼頭
    上午10點,採風團首站來到山東港口青島港無人碼頭。記者看到,整個無人碼頭都是智能化操作,包括貨櫃的車裡都沒有駕駛員,全部無人駕駛。在這裡,自動化橋吊、高速軌道吊、自動導引車,不論白天黑夜自動作業,靠的就是工業網際網路這一「血液循環」系統的支撐。
  • 拼了命,也要把這個碼頭建成建好!連鋼創新團隊為全球智慧港口建設...
    以張連鋼為帶頭人的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連鋼創新團隊」,傳承新時代奮鬥精神,頑強挑戰國際行業權威,銳意攻克世界技術難題,僅用三年半時間就完成了從跟跑歐美到領跑世界的嬗變,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為全球智慧港口建設運營提供了「中國經驗」「中國方案」。
  • 47.6自然箱/小時 山東港口「連鋼創新團隊」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12月17日,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貨櫃碼頭「連鋼創新團隊」再創佳績:在107#泊位「德翔普南」輪作業中,橋吊單機作業效率達到47.6自然箱/小時,全面超越今年4月份創造的44.6自然箱/小時的驕人成績,第六次刷新自動化碼頭裝卸世界紀錄。
  • 青島港:向世界一流海洋港口邁進
    這幾年,青島港還不斷織密與「一帶一路」沿線沿路港口的航線網絡。目前,青島港直達東南亞、中東、地中海、歐洲、黑海、俄羅斯、非洲、澳大利亞的航線數量達65條。通過條條航線,青島跨越近萬裡亞歐大陸,與世界緊密「連結」。
  • 建設智慧綠色港口,山東港口青島港董濰輸油管道三期海科支線通油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波 通訊員 劉春修11月27日,隨著輸油泵的啟動,20000噸薩賓諾和盧拉混合油從山東港口青島港青東庫區流向海科化工煉廠罐區,油頭順利抵達海科化工罐區,標誌著董家口港-濰坊-魯中、魯北輸油管道海科支線成功投產,這是山東港口青島港董濰輸油管道三期工程配套海科支線成功實現首次通油
  • 粵港澳灣區媒體山東行⑤|青島港:亞洲首個全自動化貨櫃碼頭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李秀瑜 文/圖12月12日,「2020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山東行」主題採訪活動來到位於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的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只有幾個工作人員的碼頭,卻是一派繁忙景象。「這是目前世界上技術最先進、自動化程度最高、裝卸效率最快的自動化碼頭,也是亞洲首個全自動化貨櫃碼頭。2017年5月11日正式投入商業運營以來,裝卸效率持續穩步提高,目前平均單機效率達到36.2自然箱/每小時,最高達到44.6自然箱/小時,全面超越人工碼頭,作業效率比國外同類自動化碼頭高50%以上。」
  • 山東港口青島港:以高質量發展服務城市和地方經濟
    加大內貿發展,5月15日,「山東港口青島港-扎魯比諾港-琿春」內貿貨物跨境運輸航線正式首航,標誌著山東港口成功開啟中國北方第一條內貿貨物跨境運輸通道;開發了碎石、豆粕、脫硫石膏等內貿貨源;「散改集」業務實現新發展,1~9月份,山東港口青島港「散改集」業務總量同比增長38.9%,有力促進內循環。
  • 【獨家】AI賦能智慧港口(一)——歐洲自動化碼頭下篇
    在科技的帶動下,港口建設重視技術創新,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將智慧港口建設作為方向。2018年度全球港口貨櫃吞吐量榜單的前10名中,中國港口佔據7席。全球34個自動化碼頭中國大陸佔據3席。截至2017年9月份,全球自動化貨櫃碼頭34個(含在建3個),其中全自動化碼頭13個,半自動化碼頭21個;歐洲10個,亞洲17個,美洲4個,澳洲3個。截至2019年3月,內地僅有廈門港遠海、青島港、上海港洋山四期3個自動化碼頭。天津港也正在抓緊改造老碼頭,建設全新自動化智能集裝集箱碼頭。通過科技手段降本增效,是現階段各碼頭經營中的重中之重。
  • 青島港「無人」碼頭 彰顯「智能高效」中國智慧
    央廣網青島6月8日消息(記者張雷 彭兆偉)已經進入「上合時間」的美麗青島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而走過120年曆程青島港作為全球經濟貿易最重要的樞紐,也在這一刻彰顯出了「智能高效」的中國智慧。「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是世界領先、亞洲首個全自動化的無人碼頭,也是全球最安全環保、智能高效的碼頭之一。」青島新前灣貨櫃碼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傑敏向記者介紹,碼頭自去年5月正式投入商業運營,兩度刷新了貨櫃作業的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