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遊:海島漁村振興之道

2021-01-12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杭州6月20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王輝)黨中央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意味著我國鄉村發展進入了以生態文明為基礎、以融合發展為特徵的新時代。這就要求全國各地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積極探索各具特色的振興之路。這些年來,舟山市各級黨委、政府牢固樹立、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從全市海島漁村生態稟賦和旅遊資源這一比較優勢出發,探索出了一批以生態旅遊發展撬動海島漁村振興的鮮活樣本。

  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作為全國著名的「漁都」,星羅棋布的舟山海島漁村,憑藉臨近漁場的區位條件和漁業體制的先行改革,曾經興旺輝煌過。但是,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的加速推進和海洋漁業資源的銳減,部分海島漁村逐漸式微,走向凋敝衰敗,成為海島鄉村振興的難點所在。

  針對這一情況,舟山市一些海島漁村重新審視發展模式,重構發展路徑,重點是抓住我國鄉村生態旅遊需求猛增的契機,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海島旅遊資源優勢,把發展生態旅遊作為擺脫產業內生困境的重要突破口,大力開發濱海度假、休閒漁業、近海垂釣、海上快艇、漁村民宿等具有鮮明海島特色的旅遊產品,使漁村生態旅遊迅速崛起,成為漁村的支柱產業。比如,嵊泗縣依託美麗小島、濃鬱漁韻的獨特魅力,開發以「海島、微城、慢生活」為特色的生態旅遊。普陀白沙、岱山秀山、嵊泗東海五漁村等一大批漁村,將傳統漁業與旅遊消費相結合打造休閒觀光漁業,不僅讓城裡人體驗了「當一天漁民」的樂趣,而且成就了一個極具市場開發價值的漁村經濟增長點。生態旅遊所具有的產業整合和再生能力,不僅盤活了鄉村資源,還催生了漁村新產業和新業態。舟山市一些海島漁村以旅遊業為引擎,以「旅遊+」的方式,培育和形成了漁村新的產業體系,激發了漁村經濟新動能,實現了漁村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

  破解人口嚴重流失的重要舉措

  前些年,部分海島漁村逐漸呈現「空心化」、人口老齡化的現象。然而,舟山作為長三角唯一的海島型鄉村旅遊目的地,這樣的區位條件,為舟山海島鄉村旅遊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客源市場。近幾年來,舟山市一些海島漁村緊緊抓住我國高速公路、跨海大橋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高速客輪快速發展、海島可進入性大大增強的歷史機遇,利用大量的閒置空房著力開發漁村民宿經濟,從而使漁民有了一筆可觀的財產性收入,有效促進了富餘勞動力回鄉就業。比如,有「中國聖託裡尼」之稱的嵊泗花鳥島,原先是個純漁村,這幾年花鳥島以定製旅遊為特色打響「花之鳥」海景民宿品牌,在這個碧海環繞的小島上,隨處可見大窗、白牆、風格簡約的海景民宿,引得各地遊客紛至沓來。「島居舟山」民宿經濟的發展,大大增加了漁民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令一些年富力強的青壯勞動力選擇回鄉就業,同時也吸引一部分有鄉土情懷的優秀人才到漁村來創業創新,從而改變了人口從漁村到城市單向流動的狀況,優化了漁村的人口結構。

  改善村莊人居環境的重要載體

  在推進城市化進程中,隨著漁業經濟的衰落、人口的外流,前些年舟山市部分海島漁村人居環境出現退化。這幾年,一些海島漁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與生態旅遊配套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鄉村旅遊發展提供怡人宜居的環境支撐。與此同時,以旅遊的視野、旅遊的品位,打造漁村人居環境,積極推進以綜合整治村莊環境、提高漁民生活質量為核心的美麗海島建設。比如 ,嵊泗的黃龍島,昔日是個出了名的邋遢島。如今漫步在黃龍峙岙村蜿蜒的村道上,石板路乾淨得如同水洗過一般,轉角處或是盛開的鮮花,或是漁網做成的籬笆,或是海島鵝卵石拼出的遊魚,黃龍峙岙村一躍成為美麗海島的樣板村。像黃龍島那樣神奇逆襲、美麗轉身的故事在舟山漁區俯拾皆是,海島村居環境發生了質變。

  傳承鄉村漁耕文化的重要途徑

  舟山市海島漁村在生態旅遊開發中,充分發揮海洋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致力於漁耕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通過深入挖掘漁村文化元素,著重開發海灣村落、海島民居、海上牧場等物質文化遺產和漁民生產生活方式、漁家風情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最能反映漁島風情的旅遊主題和內容,使漁村生態旅遊具有濃厚的「海味」。休閒漁業遊、濱海運動遊、海上垂釣遊等海洋文化的內涵不斷拓展;東海古漁村漁耕文化體驗,舟山鑼鼓、漁民號子等非遺項目現場表演,船模、沙雕、貝雕、剪紙、漁民畫等現場製作、互動創作等旅遊體驗活動吸引力不斷提升,讓漁村文化遺產在旅遊活化中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舟山市一些海島漁村在保護傳承漁耕文脈的同時,積極完善旅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打造了系列海洋文化博物館,加大群島文學、海風美術、海韻攝影等海洋鄉土文藝原創力度,並在全市建起了漁村文化禮堂,賦予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營造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融合共生的鄉村文化氛圍。

相關焦點

  • 寧德福鼎嵛山鎮:立足海島生態資源 助推旅遊高質量發展
    福鼎市嵛山鎮旅遊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立足海島生態資源,保護好現有的海島生態環境,開發好海島生態資源,以生態宜居為抓手,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書寫嵛山生態旅遊高質量發展的美麗篇章。
  • 南麂島:浙江海島振興的改革樣板
    取締「三無」船舶,完成漁船整治;統籌推進海洋環境汙染整治,海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修復振興「東海漁倉」,漁業產業走向規模化、精品化;島上11個經濟薄弱村成功摘帽,漁民腰包鼓起來……這是南麂島的「振興路」。  南麂島坐落於平陽縣鰲江口外30海裡的東海海面,素來以風景優美、物產豐富著稱,享有碧海仙山、貝藻王國、海上神農架之美譽。
  • 探索人才振興新模式 賦能海島高質量發展
    海島漁村的振興之路分為三類,分別為海產品深加工、打造民宿小鎮、海產品深加工與打造民宿小鎮的結合體。北城村、南城村以海產品深加工為主,北城村養殖扇貝,南城村養殖牡蠣。長島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服務隊帶領師生們來到新繹旅遊公司,公司總經理孫曉梅表示,當代大學生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做時代弄潮兒,他們的思想非常有創新意識,希望老師和同學們多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並且熱烈歡迎優秀大學生來公司就業。新繹旅遊公司深度開發大黑山島、萬鳥島,塑造其原生態海島旅遊形象,師生們圍繞大黑山島海島旅遊目的地進行主題畢業設計。
  • 父子倆花30多年在靈山島上自費建貝殼博物館 融入海島生態文化旅遊
    在這裡,一幅鄉村振興的畫卷生動鋪展,一個海島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新模式悄然形成,一個海島鄉村振興樣板未來可期,島上老百姓出家門就走進景區,外來遊客走進鄉村就留住鄉情。島上,曾經物資資源極度貧瘠,但是這裡竟然「藏」有一座富麗堂皇的貝殼樓。
  • 漁村振興:連江縣大建村的藍圖與實踐探索
    在福建省科技特派員、閩江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鄧啟明教授、經濟與管理學院旅遊管理系吳琳萍副教授等的指導下,主要由經管學子組成的「福建省鄉村振興」暑期調研福州小分隊於8月30日前往調研,得到大建村顏副書記等的熱情幫助與專業分享,較全面地探尋和了解了大建村的發展近況與成功之道。
  • 沒錢、沒交通,看日本伊根這個漁村是怎麼實現鄉村振興的?
    二、漁村的自救之道1 面向海洋,多面利用70年代,提出「面向海洋·多面利用」發展休閒漁業戰略,來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3 激活漁村,盤活舟屋日本民宿獨具特色,是漁村發展的「內核」。伊跟通過盤活古老「舟屋」,使之變身農村新符號。
  • 浙江岱山:拿什麼迎接國際海島旅遊大會外賓考察團?(組圖)
    2016年國際海島旅遊大會將於9月下旬在舟山召開。屆時,岱山作為此次盛會的兩個精品海島考察地之一,將迎接國際旅遊機構及世界海島國家、地區、城市的外賓來實地參觀考察,共話旅遊合作,共建互聯平臺,實現互惠共贏。 地處舟山群島中部,素以漁業聞名的岱山,這次憑何成為國際海島大會的精品海島考察地?
  • 漁村振興:連江縣大建村的藍圖與實踐探索
    在福建省科技特派員、閩江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鄧啟明教授、經濟與管理學院旅遊管理系吳琳萍副教授等的指導下,主要由經管學子組成的「福建省鄉村振興」暑期調研福州小分隊於8月30日前往調研,得到大建村顏副書記等的熱情幫助與專業分享,較全面地探尋和了解了大建村的發展近況與成功之道。
  • 讓「盆景」變「風景」,泉州石獅市打造這兩條鄉村旅遊振興線!
    鄉村旅遊發展能起到農村增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鄉村繁榮的作用,已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我們一起來看下這兩條鄉村振興示範線是如何串「點」成「線」,讓「盆景」變「風景」的振興。除此之外,走進後杆柄村,還可以觀賞到許多各具特色的華僑古民居,一來可感受建築藝術之美,二來可聆聽閩南人下南洋的創業故事。其中被譽為「泉州規模最大的華僑民居之一」的楊家大樓便坐落在這裡。
  • 六橫島,從海島漁村到大港核心
    近年來,依託舟山群島新區海洋經濟的發展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機遇期,六橫島正迎來從海島漁村到大港核心的轉變。「前兩年,島上有人賣豆芽菜都賺了200萬元,更不用說是做船務配套的公司。」當我們乘著渡輪,在寒風中踏上六橫大岙碼頭時,撲面而來的,除了海島漁村特有的鹹腥味之外,還有當地人津津樂道的創富故事。六橫島位於舟山群島南部海域。
  • 東山:生態接力 海島更美
    半個多世紀以來,東山縣幹部群眾傳承弘揚谷文昌精神,接續進行生態文明建設不鬆勁——  生態接力 海島更美  5月8日,東山縣舉行鄉村旅遊招商推介會。東山生態旅遊的美好前景吸引了來自全國的百名企業客商參會,現場籤約項目11個,總投資6.605億元。  從過去「沙灘無草光溜溜,風沙無情田屋休」的荒涼海島,到如今蛻變成「天藍水碧海灣美,沙白林密島礁奇」的美麗東山,背後是東山幹部群眾弘揚谷文昌精神、傳承生態文明接力棒的不懈努力。  第一代木麻黃老了,怎麼辦?
  • 叫板世界5大旅遊海島,洞頭爭創世界第6大旅遊海島
    即將被「出門五分鐘,流汗兩小時」炎夏 「折磨」的溫州人民,也打開了尋找避暑寶地的WIFI,相對於公園、溼地、生態旅遊區,擁有比基尼、美食、陽光、沙灘的海島遊,往往是溫州人避暑首選!說到海島遊,大家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的就是馬爾地夫、普吉島、峇里島、海南島等旅遊勝地。
  • 寧德嵛山島:「漁業+旅遊」 踏上富民路
    嵛山鎮黨委政府發揮生態和旅遊資源稟賦,大力發展「漁業+旅遊」,振興海島漁村。   發展多種產業富民   嵛山島的旅遊資源豐富,但正處於開發階段,當地百姓脫貧致富主要依靠產業的勃興。   嵛山鎮鼓勵漁民更新改造大馬力鋼質漁船,發展深海捕撈。目前,全鎮有45艘大馬力鋼質船,轉產漁民人均年收入10多萬元。
  • 大陳島:全域旅遊興海島
    十幾年來,客船的變遷折射出大陳島旅遊產業的不斷發展。2006年8月29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大陳島視察工作時指出,要加強旅遊規劃,謀定而動,有序開發,努力把大陳島的旅遊做大,做出品牌。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大陳島堅持發揮生態優勢、深挖紅色資源,走出一條全域旅遊振興海島的新路子。
  • 北岙漁韻三盤:漁村古韻 港島新姿
    西 山 頭 別墅領海 東海霞光 生態宜居的民宿集群 阜 埠 岙 資源豐厚 聲名遠播 產業興旺的大成之作
  • 詩畫浙江的「山海」篇章——舟山書寫美麗鄉村海島風景線_杭州網
    浙江日報初冬的舟山群島,雖不乏「天寒色青蒼,日短有冷光」的感覺,但走進海島鄉村,更有「綠樹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之收穫。漫步島城鄉村的尋常巷陌,屋舍儼然、村道整潔,遊人來來往往,稚童的笑聲在山水鄉野間蕩漾。
  • 閩韻翔安 彰顯生態旅遊新特色
    去翔安旅遊休閒,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在小嶝休閒漁村的「美人海」享一回浮沉,到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裡體驗一段歷史,上香山賞一片五色花海,登妙高山聞一回野菊香,去巖谷咖啡農場動手磨咖啡豆,到榮傑園品嘗臺灣水果的別樣甜味,在大帽山境滿懷詩意地走一圈,再從大嶝小鎮·臺灣免稅公園拎著大包小包的臺灣特產回家……翔安的鄉村旅遊品牌百花齊放,正走出一條特色之路。
  • 登上特呈島,來一場浪漫的海島鄉村生態遊
    短短七句話,道盡了這座海島神秘獨特而無法抵擋的魅力。許多遊客慕名上島踏浪、賞雲捲雲舒、觀潮起潮落。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日前公布《廣東省鄉村旅遊開發資源目錄((第一批))》,湛江共有215個項目((點))榜上有名,而特呈島也赫然在列。
  • 我們身邊的國際海島旅遊目的地│海韻玉環之旅遊暢想曲
    浪漫迷人的「普羅旺斯」——漩門灣國家溼地公園鋪展開人與自然和諧的絕美畫卷;神鹿下凡的地方——大鹿島上有著令人驚嘆著迷的大地藝術;重生的「海上布達拉宮」——東沙漁村布滿了海韻濃鬱的牆繪漁民畫;……2016年2月,玉環啟動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厚植 「海洋文化」、「東海龍文化」和「移民文化」,以「海洋海島觀光休閒」、「海洋海島運動休閒
  • 溫嶺石塘:「山海旅遊」打通漁村振興路
    溫嶺石塘:「山海旅遊」打通漁村振興路 台州新聞 責任編輯:郭穎 台州在線 台州網絡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