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秦皇島突降暴雨
多條道路積水、無數車輛被淹
其實不光是秦皇島
京津冀地區都有大範圍暴雨
受暴雨影響的不只有普通車輛
還有號稱鐵軌上的「印鈔機」
來往秦皇島的「重量級」火車
大秦鐵路一周內兩次發生列車脫軌事故
它到底怎麼了?
8月24日上午
大秦鐵路一煤運火車脫軌側翻
▼
據太鐵大秦車務段官微消息:受暴雨影響,8月24日上午,大秦鐵路煤運專線涿鹿站發生貨車車輛4輛脫線,無人員傷亡。太原鐵路部門正在組織修復。
當日16:40,其官微再發消息:經過太原鐵路部門的組織救援,目前,大秦鐵路煤運專線涿鹿站貨車車輛脫線已起復完畢,恢復通車。
事發前一天,涿鹿縣氣象臺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信號,並提醒相關單位做好強降雨的預防工作,及山洪、泥石流、滑坡的防禦工作。
僅僅6天前,大秦鐵路就曾發生過脫軌事故。
8月17日夜晚
大秦鐵路一列車北京境內脫軌
▼
8月17日21點左右,大秦線一列重載列車在北京市昌平區下莊站發生脫軌事故,大秦線全線關閉。相關單位立即組織搶修。
19日夜,「大秦線—秦皇島港」運輸通道已經全線恢復,此次事故共影響港口卸車長達34個小時,秦港和京唐港、曹妃甸港減少煤炭調進量約150萬噸。大秦線停運一晝夜,影響煤炭運量130萬噸。
由於此次事故,大秦線車輛運行速度需要降下來一些,日運量恢復至正常水平還需要1-2天時間。因而此次事故,對煤炭運輸仍有一定影響。
回到脫軌事故前
央視報導大秦鐵路高位運行
▼
大秦線是一條連接大同市與秦皇島市的國鐵I級貨運專線鐵路。8月13日,央視多頻道對大秦線運量持續高位運行、保障國家能源運輸進行連續報導。
根據央視報導,大秦鐵路是我國西煤東送的重要通道,由於用電高峰、國內恢復生產速度加快,煤炭需求量大幅增加,從6月開始,大秦鐵路貨運量連續多日高位運行。
2萬噸運量的煤運列車開行頻次明顯高於往常,7月份創下目前為止今年單月最高運量,而且6月18號更是創下單日運送電煤138.4萬噸的歷史最高紀錄。
長時間的高位運行,重載列車易對鐵軌造成損傷,影響運行安全。鐵路安全隱患排查和鐵路維修成為近期重點工作之一。
在大秦鐵路始發站湖東站,道路養護工作分秒必爭地進行著。這條線跑的都是2萬噸的列車,而一輛滿載的16節動車組重量不足千噸,這樣一對比,大秦鐵路鐵軌的壓力可想而知。
2萬噸重載列車的反覆碾壓下,路基易鬆動,鐵軌磨損較重。而為了保證萬噸大列的安全平穩運行,鐵軌養護必須要精確到毫米才行!
大秦鐵路在我國煤炭運輸領域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每年創造的價值更是讓人驚嘆……
我國能源大動脈
被稱為「鐵軌上的印鈔機」
▼
大秦鐵路是我國第一條雙線電氣化重載鐵路,全長653公裡,承擔著全國鐵路煤運總量的近1/5,是我國「西煤東運」的能源大通道。
擔負著全國6大電網、5大發電集團、350多家主要發電廠、10大鋼鐵公司和6000多家企業生產用煤和民用煤、出口煤的運輸任務,是世界上年運量最大的鐵路線,被譽為「中國重載第一路」。
大秦鐵路是目前國內運量最大的煤運通道幹線鐵路,2019年完成貨運量4.3億噸。其超強的運輸能力和效率,提高了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也為自己贏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2006年到2019年前三季度,大秦鐵路累計淨利潤達1464億元,扣非淨利潤累計1439億元。
前後14年時間,平均每年淨利潤達105億元,即每個月淨利潤近8.8億元,平均每天淨利潤2920萬元,平均每個小時淨利潤就有122萬元之多!難怪被稱為「鐵軌上的印鈔機」!
寫在最後
▼
作為我國西煤東運能源大通道
一周內兩次發生脫軌事故
實在讓人揪心
安全無小事,警鐘需長鳴
希望大秦鐵路未來能安全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