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美國多年的大學同學來日本旅遊,如何接待老同學一家成了我的一樁心思。13年前,我帶著兩個孩子去美國自由行,雖然是第一次去美國,一周住在同學家裡便能近距離觀察了解美國。當時正是7月初,遇上美國的建國假,我們和同學一家人一起夾在美國人堆裡觀看國慶焰火、聽露天交響音樂會,和華人朋友一起山裡露營,乘遊艇出海,幾十公分長的大龍蝦吃個夠,體驗正宗的美國文化。十多年過去了,當時的所見所聞對我們後來的生活以及孩子的教育都有了很大的影響。
同學一家在大阪停留幾天,讓他們體驗地道的日本文化可說是了卻十多年來的夙願。聽說京都和服租借服務很有特色,上網一看,租借和服店遍布京都市。因為是夏天,浴衣更是各個店子的招牌生意。在眾多的店鋪廣告裡我選擇了叫做「夢館」的店子。因為規模相對大一點,可供挑選的和服也多一些,既有浴衣也有夏季和服。其它店子的和服價格要高出許多,為了多一點選擇,價格一視同仁也是我選擇「夢館」的理由。
體驗穿和服令同學和她的女兒十分欣喜和期待,日本文化對她們來說是既陌生又遙遠。我還邀請另外一位短時逗留京都的大學同學的夫人和女兒參加,兩對母女穿和服的計劃就這樣定了下來。
當我們一行人走進店鋪的時候已經有了不少客人,日本、亞洲、歐美及其它國家的,因為也提供男士和服,所以也有少數男士。所有的衣服包括內襯和腰帶都是單個乾淨地包裝並整齊地掛在衣架上。天熱的原因,幾乎所有的客人都選擇浴衣。兩對母女覺得機會難得,還是選擇了正式場合的夏季和服。
穿和服從裡到外配件步驟比較多,即使日本人通常也要付費請人幫忙穿戴。也正是因為成本太高,還要搭上不少時間,穿和服的人越來越少,日本的傳統文化也面臨著衰退的危機。京都是和服材料生產和製作工藝的集中地,也是傳統文化的發源地,為了讓人們輕鬆地接觸和感受和服,幾年前京都旅遊界聯合推出了這項服務。
和服屬於盛裝,除了上述麻煩之外還需要氣氛的烘託,平時穿上和服會因與周圍的反差而感覺到不自在。京都作為旅遊城市,穿和服走在大街上卻會給人一種和諧和傳統的感覺。外地遊客如果穿上和服轉悠一天,不僅能感受古都的優雅,京都大多數景點以及一些飲食店都對身著和服的遊客提供折扣優惠。
和服講究的是從頭到腳的整體和諧,租借和服都有配套的做頭型服務,其價格只是通常的三分之一。當同學母女從頭到腳、由裡到外的造型完成後,含蓄、莊重和嫵媚的「日本女人」味便籠罩全身。在選和服的時候,那位夫人說,「怎麼看著像床單」,但是穿在身上的雍容和雅致讓她忘記了剛才的印象。
我們一群人步行在富有傳統特色的發園,身著和服的兩對母女與周圍景物彼此襯託、相得益彰,以至於迎面走來的一群歐美客人舉起相機頻頻拍照,同學像日本人一樣對客人鞠躬致謝。很明顯,她們穿上和服之後的表情、步履和姿勢都與換裝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足以以假亂真。
其實這個變化是從接受服務的時候就開始了。店員的笑容、不厭其煩的態度、輕柔的動作和體貼入微的過程都讓她們慢慢進入角色,漸漸變得收斂,敬意和感謝之情油然而生。
觀光是了解異國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從內在體驗加深感觸的經歷則只能是置身於當地才有可能,從中的發現和收穫也決不是從文字和圖像中能夠得到的。
(摘自日本中文導報網;作者:歐陽蔚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