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3000萬,面積達4200平方米,整個一棟樓都用來「養寵物」,而且用「領養代替購買」,聽上去這是一樁成本挺高的生意。但它在試營業期間,單日的平均客流量就超過1000人,人均停留時間超過2小時,這是不是一個好生意,它的運營模式又是什麼樣的?今天(8月16日),在南京百家湖商圈的這家寵物店正式開業,記者前往一探究竟。
走進門店,就如同走進了一個「寵物王國」。整棟樓7層,每一層都對應著不同的養寵內容,既有一般的貓犬商品,也有異寵活體;既有寵物洗護美容,也有專業的寵物醫院,同時還給前來逛逛的消費者提供了咖啡休閒區域。相關負責人表示, 就像汽車行業的4S店涵蓋了從汽車銷售、零配件到服務反饋等產業鏈條一樣,該門店的定位就是寵物行業的4S店。
已經養了多隻寵物狗,這天在現場又領養了一隻雪納瑞的沈先生說,這種一條龍的服務可以解決以往他一些寄養、狗主人之間的交流等問題:「比如說我在一個店可以看很多品種,解決了醫療的問題、買東西的問題,而且還可以帶朋友來,以狗會友。它這個門診還沒有開放夜間門診,其實如果開放的話,夜門診的需求是很大的。」
「領養」也是該寵物店極力推行的概念。記者了解到,所謂「領養代替購買」,不是說消費者可以免費領走,而是需要花同等價格的錢來充值,充值的錢用於這隻寵物後期的疫苗、商品、美容洗護等。不過,在後期用充值卡消費時沒有額外條件,相當於「買一送一」,買的是服務,送的是寵物本身。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疫苗、驅蟲、換糧套餐都在裡面,貓的話包括它的絕育都在裡面,我們的貨源都是來自貓狗舍,到我們這有一個21天的隔離期,觀察期來確保它的健康。」
這也是該寵物店看中的盈利模式。聯合創始人秦華介紹說,雖然現階段致力於在寵物行業發展的公司很多,但市場良莠不齊,同時他們將目標放在了寵物增量市場上,通過領養的形式降低養寵新手的準入門檻,這將直接推動寵物行業的規模增長:「寵物不同於別的業態,它的增量市場是遠大於它的存量市場的。10個人可能只有1個人有寵物,但是有9個人是喜歡寵物的,2、3個是未來有養寵計劃的。但寵物的銷售和領養過程中,市場極度不透明、活體的質量和健康有相當大的問題,我的這個店這麼大的規模就是一個強的品牌力和強的背書。」
另外,養寵的過程也是寵物融入一個家庭的漫長的時間過程,秦華提到,「領養」的時候,會要求領養人籤訂一定的協議,比如寵物後期的疫苗、驅蟲等需要回到該寵物店完成。這一方面是他們的市場所在,另一方面也能與領養人不定期聯繫,防止寵物被隨意拋棄等:「所有被領養的寵物都會有客服做跟進回訪,以及定時回來做體檢等。」
資料顯示,去年寵物市場規模就已達1722億元。不少機構預測,未來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老齡化問題的進一步加劇,國內寵物市場將會迎來新一輪的爆發。該寵物店正式開業之前,試營業一個多月裡,成功吸引了上萬名愛寵人士的光顧。在南京已經成功拓展了20多萬的粉絲,建立了400多個寵主社群,還有不少外地顧客慕名而來。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丁鳳雲 編輯/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