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三院陳副院長,創造性的為一位糖尿病患者採用幹細胞移植治療。
這種治療方式有望使Ⅰ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劑量減半,甚至2-3年都不需要使用胰島素。
這位陳副院長已經和糖尿病打了27年的持久戰。
曾經一位35歲的準媽媽,也是糖尿病患者,有三次懷孕史,兩次流產史,一次死胎,第四次懷孕時血糖高居不下,陳副院長組織多方專家會診,最終迎來新生命的誕生。
前段時間,有"中國第一經紀人"之稱的楊天真做了切胃手術,因為在她29歲時就得了糖尿病,不得不切胃來控制病情。
糖尿病是一種被帶進棺材的病,一旦確診,幾乎無法治癒,只能儘可能的控制病情,否則會失明、截肢、腎衰竭……
你離糖尿病並不遠!
可怕的不是危險,而不是你根本不知道在冒險。
這屆的年輕人都以為糖尿病是老年病,離自己很遠。
其實,我國糖尿病患者已經逼近1.3億,每10個成年人就有一個糖尿病患者。
根據我國疾控中心在國際上發表的數據來看,成年人當中糖尿病的前期患者高達50.1%。
也就是說,每兩個成年人,就有一個可能是糖尿病的後備軍,
時間將會證明一切。
無法治癒的慢病之王
糖尿病的可怕之處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它就像一個潘多拉魔盒,有近100多種併發症。
患者稍不留意,就可能染上併發症,而這些併發症往往是最要命的。
早期毫無徵兆,患者在早期感覺不到身體有異常,總感覺沒問題。
即使確診了,也不在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注意就會加重病情,這個過程往往不容易引起重視。
糖尿病基本不可逆、無法治癒,一旦患上這輩子都得接受治療,所以又被稱為"慢病之王"。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被很多人忽視,不是身體疾病,而是精神打擊。
想想看就知道,這個病可以一直噁心你,不僅需要終身治療,還得遠離各種好吃的,每頓吃什麼都要計算好。
現實情況是,哪怕患者小心翼翼,病情也有可能會加重,簡直防不勝防。
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這場持久戰幾乎是沒有勝算的。
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也會中招?
Ⅰ型糖尿病主要是因為體內缺乏胰島素,Ⅱ型糖尿病主要是因為身體對胰島素失去反應。
打個比喻就明白了,身體血糖過高就像火災,而胰島素既能通風報信的,也能滅火。
如果發生火災,胰島素就會喊人體細胞來滅火,降低血糖,如果胰島素過少或人體對胰島素的信號不敏感,火災就會繼續,血糖也就居高不下。
所以小時候家族聚餐,會看到某些長輩在吃飯前拿個針頭往胳膊上打,這就是為了防止吃飯時血糖過高來注射胰島素,當然了現在胰島素注射已經高級多了。
Ⅰ型糖尿病跟遺傳、自身免疫系統發生異常有關,和年齡無關,小孩都有可能得。
而Ⅱ型糖尿病也有遺傳因素,但大部分都是作出來的,和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暴飲暴食等都有很大關係。
曾經一位知名視頻博主確診糖尿病,自己也反思跟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有關。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糖尿病潛在患者?
血糖一旦超過7.0mmol/L(毫摩爾每升),就有可能患糖尿病。
如果這些情況中了5項以上,就需要關注血糖問題,警惕糖尿病了。
飯後容易睏倦;體能較差,上樓都氣喘籲籲;喜歡吃甜食、喝飲料;餓了容易低血糖,會難受;腰上贅肉多;有過多次減肥又反彈的經歷;長期睡眠不足,低於6小時;
直系親屬中有糖尿病患者;有脂肪肝或甘油三酯問題;高血壓患者;高血脂患者;有動脈粥樣化心血管疾病;懷孕後體重升的快;
這些情況出現的越多,說明血糖出問題的可能性越大,需要趕緊關注血糖,儘早採取措施。
▼關注我,走進臨床醫生的生活!
-Dr.X-
一個醫學博士、外科醫生和三娃奶爸
《學會看病》作者
帶給你有態度、有溫度的健康乾貨和育兒錦囊~
關注我,每天多一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