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已經塵埃落定。雖然川普提出了訴訟,但要改變大選結果非常困難。美國總統通常會任兩屆,而任一屆意味著失敗,在過去四年裡川普的承諾或做過的事,相信基本都會被推翻。
按照美國憲法和大選安排,白宮權力交接將在2021年1月20日中午舉行,即時新總統宣誓就職,川普應在此之前離開白宮。從現在起到那個時刻,還有兩個多月,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拜登會做什麼?
在對外政策上。拜登會廢除川普的移民政策,終止其頒布的歧視性的旅行和移民禁令,結束邊境的「國家緊急狀態」;停止執行並取消非美國移民的財富測試;為數百萬計的無證工人、看護人員、學生和兒童提供公民身份,消除不公平的入籍障礙;會藉助國際舞臺來實現美國的外交政策和目標。
在對內政策上。面對美國患新冠肺炎確診已超過1千萬、死亡人數超過24萬的現實,拜登會採取強力措施進行防疫和救治;會禁止各種苛刻言論和過激行動,讓美國的社會局勢降溫;會全力以赴迎戰川普的法律訴訟;會對川普政府的各種遺留問題進行逐一清算。但他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出臺完善的新政策。
在對華政策上。拜登認為對中國直接對抗並不可取,應通過防範、塑造和選擇性來對華施壓,提出要從新的視角來考慮和規劃中美關係。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十個方面:
一是在人權上對中國增大打壓力度,特別在新疆、西藏、香港問題上;二是繼續以強硬措施阻止中國主導未來的技術和產業發展;三是會繼續奉行「重返亞太」和「亞洲再平衡」戰略,聯合日、韓、印、澳等盟國增強對中國的戰略圍堵和軍事威懾;四是會要求中國購買美國更多產品;五是將在氣候變化、防核擴散、衛生安全等領域與中國合作,同時放棄就疫情問題向中國甩鍋;六是與其盟國聯合,重新構建金融貿易、科學技術等領域規則,支持美國商會、美國零售業聯盟等與中國合作;七是緩和中美經貿糾紛,將通過世貿組織或雙邊仲裁解決,會取消部分對華加徵的關稅;八是將降低對華為等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打壓,允許兩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合作、競爭、構建合作機制和開展戰略對話;九是將推進中美人文交流,重點在文化教育及青年領域,但會加強監督和限制;十是對待臺灣問題的立場不會改變,但與川普的方式不同。總之,在對待中國立場上,拜登是聯合盟友圍剿中國,而川普是運用實力掠奪中國。
川普會做什麼?
川普的性格決定了他不會束手就擒和坐以待斃,他已經橫下心來企圖連任,但如果到期他堅持不離開白宮,將會被特勤局掃地出門。
他會竭力製造意外事件。川普9號宣布撤銷國防部長埃斯珀的職務,以加強對軍方的控制;面對大選失利,川普團隊募集了6000萬美元資金,發起了對「大選結果不公或存在舞弊」的訴訟;竭力尋找投票和計票差錯和「選舉作弊」證據,還為此設立了舉報熱線;9日凌晨,川普連發帖文,堅稱媒體無權宣布誰是下任總統,轉發支持他的媒體指控投票造假問題;並煽動支持者拿起武器走上街頭,製造社會動亂。
川普這樣做,也是為了保護自己免受牢獄之災:他自入主白宮四年來,一直都被各種訴訟纏繞,在其總統豁免權消失後,這些訴訟和調查將成為他惡夢的開始。關於刑事問題,曼哈頓地區正在調查川普的婚外情及封口費事件;關於稅收問題,正在調查川普8年來的漏稅情況;關於欺詐問題,正在調查川普通過誇大集團資產價值而獲得貸款和稅收優惠;關於家庭糾紛問題,川普侄女瑪麗指責將她擠出家族企業時,騙取了她數百萬美元的遺產;關於濫用非營利資金問題,華盛頓特區正在調查川普的兩個實體公司利用就職委員會資金中飽私囊案件。
為此,川普已經陷入「最後的瘋狂」,這是因為:他對美國疫情的蔓延負有不可饒恕的罪責;他並沒有拜登選舉舞弊的證據;川普負債纍纍,雖然他以前破產過6次,但這次完全沒有了東山再起的條件;他的偷稅漏稅及經濟行為深度違背了美國法律;他提拔重用的人都是其親信、金主等;他身邊的人已經看到大勢已去,都在消極怠工,他們並不想繼續違法。
川普目前他仍然在位,權力依然很大:如可以赦免罪犯、開除公職人員、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等。近來,川普正在加緊製造事端:10日,宣布制裁了香港官員。從9日起,派出海軍陸戰隊赴臺幫助臺軍進行軍事訓練;川普近日完全可能在我南海、臺海製造軍事衝突,以造成其國家進入戰爭狀態而達到合法連任的目的。
臺灣當局會做什麼?
可悲的是,這次蔡英文又押錯了寶:她原以為川普能連任,沒想到拜登上臺。相信此刻她一定很後悔為川普投入了太多的財力和精力。
但蔡英文仍然不思悔改,最近居然再次鋌而走險、引狼入室、狼狽為奸:據臺海軍總部證實,其海軍陸戰隊在桃子園海灘操演時,膠舟傾覆造成臺軍3死1傷,為此邀請了美國海軍陸戰隊從9日起連續4周,來臺指導訓練,再次挑戰大陸對臺動武底線。
蔡英文的行動,是在迫使國家為實現祖國統一早下決心並儘早行動。
我們將怎麼做?
川普企圖獲得連任的可能性近乎為零。因此我們要做好和拜登打交道的各種準備。對拜登新政府我們既要沉著應對,但也要摒棄不切實際的幻想。對於拜登的勝選,相信國家將在正式宣布後予以承認並祝賀。
對於川普的「垂死掙扎」,我們絕不可掉以輕心,要從各個方面、特別是在軍事上做好應對準備,雖然我們不能隨美起舞、要保持戰略定力,但在涉及國家形象及核心利益上絕不能有任何協商和談判的空間。
我國有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群體4億以上,是世界最大的市場,發展前景光明遠大。我國將繼續推進多邊主義政策,並努力應對各種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威脅;我們將堅決按照黨中央的部署,把提高綜合國力、軍力和人民福祉,把實現祖國的統一作為堅定的奮鬥目標。(本文作者楊承軍教授系博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本文系作者授權《祖國》雜誌社祖國網發表,轉載請註明來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