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瑞士人們想到更多的是蘇黎世,日內瓦或者洛桑、也許你走遍全世界也找不到第二個國家的首都會像伯爾尼那樣與世無爭、這座小巧凝練的歐洲古城、充滿著中世紀的神秘情調,漫步於城市的舊城區、那老式的房屋、狹窄的街道、尖尖的塔樓、帶著拱廊的商店,街心的彩色石刻噴泉無一不顯示出古老典雅的風貌。伯爾尼(Bern) 是瑞士的首都和伯爾尼州的首府,位於瑞士的中西部、是瑞士第四大城市、面積約230多平方千米、海拔550米,人口不足20萬、它位於萊茵河支流阿爾河的一個天然彎曲處、湍急的河水從三面環繞伯爾尼老城而過,形成了一個半島。伯爾尼城始建於12世紀,至18世紀建成現在的規模、已有800年的歷史、1191年、柴林根家族利用阿勒河形成的半島狀地帶、創建了伯爾尼城,這個美麗的舊城區於198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傳說當年在給城市命名的時候,城市的統治者扎靈根公爵決定以打到的第一隻獵物作為城市名、結果出城以後他打死了一頭熊、於是便以「熊」為該城命名、伯爾尼這一名稱就是從德語「熊」這個詞演繹而來、德語中這個詞的發音是「拜爾」,後漸變為「伯爾尼」。因此「熊」也自然成為了伯爾尼的城徽,進而又變為伯爾尼州的標誌、伯爾尼市一些古建築上至今仍留有熊的雕塑、在阿爾河東岸山岡尼德大橋附近還有一座熊苑、餵養著一些熊,供遊人觀賞。伯爾尼老城原來的一些木質結構建築在中世紀的多次大火中都被燒毀了,後來重建時改為石頭結構、現仍保存完好、城中有碎石鋪成的馬車道、街道兩旁是彼此相連的漫長拱廊和紅瓦白牆相映生輝的古老房屋,街道交匯處還有各具典故的街心噴泉彩柱。
鐘樓是伯爾尼最古老的建築物,13世紀建造伯爾尼城時、它是作為連接伯爾尼城和外界的一個出入口、是伯爾尼城的門戶、稱得上是瑞士首都伯爾尼的城市象徵,這座巨型鐘樓原來是伯爾尼老城牆的一部分、並曾經作為監獄、1405年,鐘樓上安裝上了巨大的鐘、當時還需要靠人去敲響、1530年改成了瑞士最古老的機械大鐘、同時安裝了鐘樓上最有特色的部分:鳴叫3次的金公雞,旋轉沙漏的男人和鐘樓頂部手執小錘敲鐘報時的金色騎士。1610年,又加上了身著伯爾尼城市顏色的旋轉小熊、它們有的拿著樂器演奏樂曲、有的攜帶著武器、代表著城市的力量,1642年、鐘樓上又加上了一個小丑、每當公雞鳴叫時、他就會敲鐘踢腿,如今這座具有歷史性意義的鐘塔是伯爾尼對公眾開放參觀的文化遺產中最有名的一個景點、塔中的小人會在每個整點的前4分鐘旋轉著從華美的鐘塔中出來報時、這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大的鐘表木偶表演、在「喔喔」的雞啼聲中,機械熊家族開始遊行、小丑和皇帝在一起穿街走市、童趣的表演、讓你感覺重回了童年時光。從復活節到10月末的旅遊旺季,晚上會有燈光照映著鐘樓、另有一番與白天不同的情趣、漂亮非凡、鐘樓的外觀主要受到巴洛克晚期風格的影響,大錶盤上的繪畫是這一時期開始的代表作、報時小人、兩個鐘樓大鐘、小熊小丑和天文鐘都由同一機械驅動,天文時鐘鐘面的設計相當複雜、除報時之外、還可看出季節、月份、日期、星期、月圓以及月缺、非常科學。相傳,這個古老的大鐘曾引發了相對論的誕生、當年、住在鐘樓附近的愛因斯坦常常觀察巴士如何駛過鐘樓、他曾設想如果這些巴士以光速行駛、將會出現怎麼樣的情景,每年的夏季伯爾尼旅遊局還會組織遊客進入鐘樓內部參觀。
伯爾尼熊洞:熊對於瑞士首都伯爾尼來說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它是伯爾尼的象徵、無論是當地居民還是前來伯爾尼旅遊的遊客都對熊疼愛有加、伯爾尼也獲得了「熊之城」的美譽。最能代表伯爾尼「熊之城」這個稱號的當屬位於阿勒河東岸的熊洞,熊洞位於伯爾尼舊城區東部、是個小公園、這裡的人們從1513年就開始養熊、建起熊場,除了法國統治的16年外、從未間斷、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熊洞裡共有3個獸坑,3.5米深的壕溝中飼養著20多頭熊、來到這裡除了可以參觀到狗熊、遊客還可以從公園內的官方出售點買些胡蘿蔔仍到熊洞中、喂喂憨厚可愛的狗熊、幾乎在每年的復活節之後,這裡都能看見剛出生的小熊崽。伯爾尼大教堂是瑞士境內最高的教堂,高100米、它的最高處是有羽毛狀尖頂的鐘塔、站在塔上遙望四周、伯爾尼的老城區的景象一覽無餘,這座最具後哥德式建築風格的大教堂、因為歷史久遠而有著詭秘陰沉的內部氣氛、連同那個神秘而高聳的尖頂、都使人對這座教堂心生敬畏。據記載,伯爾尼大教堂原址上的第一座小禮拜堂建於1224年和伯爾尼的建城時間是一致的、1421年3月11日、一位來自斯特拉斯堡的設計師馬特烏斯.恩欣格開始主持用當地綠色的砂石來建造這座新的大教堂、建造工作一直持續到16世紀中葉才告一段落、並在此之後的3個世紀斷斷續續地施工,直到1893年連同附加的尖頂才全部完工。在進入內堂之前,教堂正面大門上的浮雕《最後的審判》是由15世紀的名師創作的是非常珍貴的藝術珍品、大教堂的中央入口擺放的是歐洲唯一完整保留的後歌特式雕塑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170座小的雕像是15世紀的原作、而那些47座大的雕像是於1964年根據原雕塑複製的作品,真品則保存在伯爾尼歷史博物館裡。
步入大教堂,一種寧靜而神聖的氛圍立刻籠罩全身、此外教堂內的管風琴建造於1726年、有5404根銅管、為瑞士境內最大的管風琴,相當引人注目、在定期的音樂會或聖誕節時、人們能聽到這架18世紀的管風琴奏出的美妙音樂、教堂的鐘塔也有著獨有的魅力,鐘塔周身的雕塑精彩絕倫、引人注目、形態各異的動物面目猙獰地注視著遠方、不知是妖魔鬼怪還是保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