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疫情防控呈現積極向好態勢,企業復工復產正在加速推進。內蒙古銀行作為自治區政府戰略性投資入股的銀行,堅持以「疫情防控不放鬆,金融服務不間斷」為目標,強化金融服務和使命擔當,統籌整合各類金融資源,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全力支持自治區實體經濟發展。
一、積極擔當,加大信貸投放力度
一是加強實體經濟支持。堅守「客戶信賴的精品銀行、服務政府的貼心銀行、助力小微的夥伴銀行、普惠城鄉的責任銀行」的戰略定位,進一步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確保到2020年末新增貸款70億元,增速不低於去年水平,持續加大對自治區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積極參加全區金融支持復工復產政金企對接推進會,成功籤約10個項目金額達12.32億元。
二是做好防疫期間授信保障。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實施名單制管理,按照自治區發改委確定的重點醫用物品及生活物資企業名單,精準對接有效需求,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在貸款發起、審批、發放等各環節開闢綠色通道,加大應急貸款、專項貸款投放力度,構建快速反應、快速決策、快速放款機制,單列信貸額度,保障即時發放,充分滿足疫情防控金融需求。疫情期間,全行支持企業客戶140餘戶,金額達8.55億元。
三是確保存量業務金融需求。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農產品生產加工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企業,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創新運用「非接觸式」遠程工作機制,靈活運用變更還款計劃、延後分期還款計劃、無還本續貸等方式,幫助存量客戶應對疫情影響,累計涉及信貸資金26億元,做到應續盡續、能續快續。
二、踐行責任,支持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一是加強重點行業支持。對存量授信客戶相關聯的上下遊企業進行梳理,有針對性地做好金融服務,特別是對衣食住行、公共醫療衛生、物資儲備等與日常生活相關行業的客戶進行重點支持。積極與自治區農牧業廳、工信廳、商務廳、稅務局、扶貧辦、市場監督管理局、金融辦等部門對接,利用好第三方機構的客戶資源優勢,不斷拓寬小微業務服務範圍。近期以來,內蒙古銀行支持小微和普惠業務123戶,金額超過3.8億元,有力支持了小微企業復工復產。
二是推動惠企措施落地。內蒙古銀行按照分支機構2019年末普惠金融貸款餘額的一定比例,確定分行再貸款資金投放額度。對再貸款額度在1000萬元(含)以下的貸款利率最高為4.55%,再貸款額度在1000-3000萬元貸款利率原則上不高於4.75%,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三是幫扶受困企業脫困。充分發揮「金夥伴」項下所有產品及模式,加快創新步伐,採用差異化、特色化金融服務方案,積極支持當地特色領域小微企業。下發《內蒙古銀行小微企業貸款盡職免責實施細則》,保護基層信貸員和授信審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確保信貸人員「敢貸、願貸、能貸」。加快與內蒙古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開展紓困資金業務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
三、創新驅動,提高金融服務質量
一是全力保障春耕備耕。面對疫情影響,為確保春耕備耕期間農牧民的信貸資金需求,內蒙古銀行把保障春耕備耕作為服務「三農三牧」的重點工作來抓,要求各分支機構主動加強與農牧業企業、農牧民的溝通聯繫,確保春耕期間信貸需求。主發起的各村鎮銀行紮根縣域,堅持支農、支牧、支小,結合農牧民生產消費特點,開發「易農貸」「馳援貸」「及時貸」等信貸產品,形成多樣化新型融資模式,有效滿足農牧民足不出戶申請貸款的金融需求。
二是做好線上金融服務。鼓勵客戶使用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微信銀行等線上渠道辦理業務,充分保障客戶帳戶查詢、大額轉帳、在線理財以及各類行動支付需求,為客戶提供全天候在線服務。將手機銀行轉帳額度提高至100萬元,網上銀行轉帳額度提高至1000萬元,為客戶提供便捷有效的金融服務。面向受疫情影響延期開工或企業復工初期暫無收入來源的客戶,推出信用卡合理延期還款、免息還款等服務,涉及金額超過200萬元。
三是延伸金融供給範圍。成功發行「20內蒙古銀行(防疫專項)CD043」同業存單,總額1億元,是自治區首單防疫專項同業存單業務,發行利率低於同期水平約20BP,有效解決了疫情防控醫療企業和保障型企業的貸款需求,切實保障企業的正常生產與經營。各分支機構加大科技智能設備和軟體的運用推廣,通過微銀行、微群聊、微視頻等多種形式,廣泛向客戶提供諮詢、查詢、營銷等便捷優質的金融服務。
目前,全區生產生活秩序正在加快恢復,內蒙古銀行將牢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全面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決策部署,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務,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全力支持自治區經濟社會持續平穩健康發展。(蒙銀軒)
(註: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