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四大天文臺、站相繼跟蹤到嫦娥一號衛星信號

2020-12-18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上海10月25日電(記者 王蔚)我國上海佘山、北京密雲、雲南昆明和烏魯木齊南山四臺大型射電望遠鏡,通過VLBI聯網技術,25日凌晨相繼跟蹤到嫦娥一號衛星信號。

    25日,上海天文臺臺長、VLBI測軌分系統總指揮洪曉瑜接受新華社記者獨家採訪時說,上海、北京、昆明、烏魯木齊四地的射電望遠鏡先後在25日4時32分、5時05分、6時47分和7時28分跟蹤接收到嫦娥一號衛星發射信號,信號很強且穩定,說明衛星按預報軌道運行,狀態一切正常。

密雲和昆明地面站首次為嫦娥一號測量軌道

    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記者 吳晶)記者25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嫦娥一號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的地面站已於25日凌晨約4時啟動工作,為嫦娥一號進行第一次軌道測量,首次測量時間持續約5小時。

    據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李春來介紹,具體承擔測量工作的是嫦娥一號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的數據接收中心,由在北京密雲水庫北岸和雲南昆明鳳凰山分別架設的50米天線和40米天線組成。

    根據嫦娥一號衛星的飛行控制計劃,密雲和昆明的數據接收中心預計於26日上午9時左右開始進行第二次軌道測量。這些數據對於測控部門適時調整衛星運行起到作用。

    目前,地面應用系統根據數據接收中心獲得的飛行數據,可以了解衛星工作狀態。一旦設備出現異常,可以根據預案啟動其他的設備。目前,衛星有效載荷(科學探測儀器)都處於睡眠狀態。嫦娥一號衛星運轉正常。

    嫦娥一號衛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首個月球探測器,其地面應用系統設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據悉,25日19時左右,地面系統將發出指令,調動衛星部分有效載荷開始工作。

相關焦點

  • 我國成功發射嫦娥四號中繼衛星 「鵲橋」使命重大
    簡言之,「鵲橋」的使命猶如太空轉發站,負責把來自於地球的信息傳遞給位於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探測器,再接收嫦娥四號探測器搜集到的信息傳送回地球,從而繞過月球實現著陸器和巡視器與地面之間的通信。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鵲橋」衛星副總設計師張愛兵介紹:「在這3條鏈路中,對月反向鏈路的研製是最難的。因為我們必須在星上資源十分有限的情況下,解決信號高靈敏度接收和信號連續跟蹤等一系列難題。」  嫦娥四號探測器要在月球背面活動,而「鵲橋」則在圍繞拉格朗日L2點的軌道運轉,因此,嫦娥四號探測器和「鵲橋」之間有相對運動。
  • 嫦娥五號月面著陸點的精確坐標從何而來?離不開上海天文臺牽頭的這...
    在23天飛行中,嫦娥五號探測器歷經二十餘次軌道控制和數次分離,由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牽頭的中國甚長基線幹涉測量(VLBI)網與現有航天測控網,共同完成了嫦娥五號探測器各飛行段的測定軌及定位任務,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嫦娥」一號發現月球正面的「玉兔」火山
    東方網11月11日消息:自古以來,我國民間流傳著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許多關於月亮的動人神話故事。我國天文學家通過對2008年公布的「嫦娥」一號探測器高精度月球地形模型進行深入研究,成功發現了月球正面的「玉兔」火山、「吳剛」撞擊坑以及月球背面的撞擊盆地。
  • 「遠望5號」測量船將為「嫦娥」保駕護航(圖)
    昨日下午,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天文學家李竟做客詳解了「遠望5號」測量船近日交付使用意味著什麼、科學家是如何「遙控」遠在地球38萬公裡之外的「嫦娥一號」等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並表示「遠望5號」的投入使用可能是為「嫦娥一號」探月做好準備。  此外,自「嫦娥奔月」參觀預售票開售以來,售票方成都嫦娥奔月公司已給12人以特快專遞的方式寄送了門票,並提醒購票者近日注意查收。
  • 預報:西昌天氣有利於嫦娥一號衛星發射
    中廣網北京10月24日消息  中央氣象臺24日11時發布嫦娥一號衛星專項氣象預報顯示,24日17時至20時,西昌發射場區天氣多雲間晴,氣溫17℃至15℃,偏西風一二級,雲量四至七成。天氣情況有利於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的發射升空。
  • 嫦娥四號中繼衛星定名鵲橋 將關係到此次探月成敗
    來源:科技日報嫦娥四號中繼衛星有了一個詩意的名字「鵲橋」關係到此次探月任務成敗在4月24日舉行的2018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上,我國嫦娥四號中繼衛星的名字正式揭曉——「鵲橋」。它將在地面測控站與未來落在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探測器之間,搭建一座傳輸信號與數據的橋梁。「鵲橋」既能「看到」月球背面也能「看到」地球由於被地球潮汐鎖定,月球只能永遠以同一面朝向地球。人類在地球上不僅從未見過月球背面,通信信號也會被阻隔。
  • 我國鵲橋在150萬公裡外展3根天線,將收集130億年前信號
    趣味探索訊 在距離地球約150萬公裡外太空中,一直存在著一個人造物,它曾經為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與地面互通信號,為人類航天事業作出了顯著貢獻。近日,它接收地面指令,成功展開了三根天線,「蛻變」成一臺太空射電望遠鏡,成為世界上首個距離地球最遠的太空天文臺,再次創下一個新紀錄。
  • 我在衛星發射現場,見證歷史的一刻
    記者看到,與旁邊的2號塔不同的是,3號塔是全封閉的,發射塔上方是一部供火箭衛星吊裝、起豎、對接的橘黃色吊車。據介紹,「嫦娥一號」衛星已在12日被運送到3號發射塔架內,並與長徵3號甲運載火箭對接。在3號塔架側方可以看到裡面透出十餘盞白色小燈燈光,據了解,那是中心技術人員在緊張地進行發射前的最後準備工作。
  • 嫦娥五號今日啟程!紫金山天文臺專家揭秘我國探月史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探月三期收官之旅。交匯點記者專訪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吳昀昭,為大家介紹本次探月計劃和我國探月史。
  • 「鵲橋」中繼衛星發射升空,它將為月球背面的探索提供信號支持
    5 月 21 日凌晨 5 點 28 分,嫦娥四號任務的中繼衛星「鵲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鵲橋」的名字典出牛郎織女的神話。在此之前還沒有其它中繼衛星實現地球和月球背面的通信,鵲橋的升空也將成為 2018 年嫦娥四號月球背面探測任務的關鍵。
  • 熱帶氣旋即將影響香港 天文臺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中新社香港6月12日電 12日20時20分,香港天文臺發出一號戒備信號,表示有一熱帶氣旋,在香港約800公裡內,可能影響香港。香港天文臺發布的消息提醒,請市民在計劃活動時考慮天氣的轉變,並注意離岸海域可能有強風。
  • 科學大家| 地球月球間的鵲橋 嫦娥四號中繼衛星發射
    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搭乘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升空瞬間(趙聰 攝) 圖片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5月21日5點28分,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抓總研製的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
  • 新疆天文臺南山觀測站收到「量子衛星信號」
    新疆天文臺南山觀測站收到「量子衛星信號」 2016-09-07 12:27:05 來源:紅山網
  • 「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成功發射!
    「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成功發射!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 2007感動中國特別獎——嫦娥一號研發團隊
    這是一支不負眾望的團隊,11月7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當嫦娥一號衛星以超出設計預期的精準度進入環月工作軌道的那一刻,舉國歡慶、全民振奮。中國人千年奔月的願望終於夢想成真。「我們期盼成功,因為你們的衛星打多高,我們的頭就能昂多高」。中國航天人再一次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雄辯地向世人昭示,中國人民有志氣、有信心、有能力在攀登現代科技高峰的徵途上不斷譜寫新的華章。
  • 從東方紅一號到天問一號,中國航天用50年證明了自己走的路才靠得住
    從北鬥組網完成到在月球上種棉花,從微信啟動頁的風雲衛星圖到給黑洞拍照,從使用FAST望遠鏡尋找外星人到「天問一號」,再到利用航天技術增強國防力量…… 「飛向宇宙,浩瀚無垠!」
  • 「鵲橋」通天擇日架 「嫦娥」奔月待時飛
    這就意味著,在月球背面登陸的嫦娥四號與地球上的測控中心不僅相隔遙遠的地月距離,而且還要隔著月球球體進行通信聯繫。但通信信號無法穿透月球抵達其背面,這就需要中繼衛星的幫助來實現數據傳輸,完成地面測控任務。這是「嫦娥」此次發射奔月之前先發射「鵲橋」衛星的原因。  茫茫宇宙浩渺無垠,「鵲橋」發射升空後將架設在哪裡才能充分發揮其提供中繼服務的作用呢?這就必須提到一個概念:拉格朗日點。
  •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嫦娥四號凌晨赴月球之約,這些「神器」出自...
    【新民晚報·新民網】2018年是我國航天發射的大年,進入12月,中國航天又迎來一次高光時刻。今天凌晨,我國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這一次,「四姑娘」肩負的使命更艱巨、也更具創新——將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
  • 浪漫「鵲橋」:嫦娥四號成功著陸背後的重要「功臣」
    而月球背面的通信問題一直是困擾人類登陸月球背面不可逾越的「鴻溝」,因此,嫦娥四號探測器要到月球背面安家落戶,首先遇到的就是它與地球不僅相隔遙遠的地月距離,而且還要隔著通信信號無法穿透的月球球體。圖為嫦娥四號著陸器月面著陸效果圖。
  • 嫦娥二號探測衛星與拉格朗日L2點「共舞」
    這對我國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測具有怎樣的意義?嫦娥二號之後的命運將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新華社記者採訪了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吳志堅。    航天領域的又一個重大跨越    問:嫦娥二號飛到拉格朗日L2點,對我國意味著什麼,對我國深空探測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