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養老服務床位數已超761萬張 養老機構超3.4萬個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全國養老服務床位數已超761萬張 養老機構超3.4萬個

2020-05-12 13:25: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駿 責任編輯:李駿

  中新網5月12日電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趙辰昕12日表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國養老服務床位數已經超過761萬張,養老機構超過3.4萬個,其中社會力量佔比超過50%。

5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2019年落實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情況。圖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趙辰昕出席會議。

中新社

記者 楊可佳 攝

  12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2019年落實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情況。

  會上有記者提問稱,在督查激勵機制推動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下一步還有哪些工作考慮?

  對此,趙辰昕回應稱,自督查激勵機制建立起來,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一直是激勵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這一激勵導向作用下,各地區、各部門不斷加大工作力度,推動各項支持政策落實落地,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全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概括起來有三個方面:

  一是投資力度在不斷加大。「十三五」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力度逐年加大,已經累計安排超過120億元,重點支持了補短板和促普惠兩方面工作。在補短板方面,落實政府保基本職責,支持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建設;在促普惠方面,針對大城市養老服務「一床難求」等問題,啟動實施了普惠養老城企聯動專項行動,引導地方政府、金融機構、養老企業多方聯動,為中低收入老年人提供越來越多的普惠養老服務。

  二是支持政策逐步完善。陸續出臺《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 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還有《關於推進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各地也因地制宜制定了符合地方實際需求的土地、規劃、報批建設、財稅補貼、醫養結合、消防、金融等一系列政策,養老服務發展的營商環境逐步改善。

  三是服務能力大幅提升。經過多方共同努力,我國養老行業規模不斷擴大,養老服務能力和質量大幅提升。截至去年年底,我國養老服務床位數已經超過761萬張,養老機構超過3.4萬個,其中社會力量佔比超過50%。同時,網際網路、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與養老服務也在快速融合發展,一大批機構在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等細分領域進行戰略性布局,為廣大老年人及其家庭帶來更多的養老服務選擇和更優質的服務體驗。

  趙辰昕進一步表示,投資力度不斷加大、支持政策逐步完善、服務能力大幅提升,是這幾年激勵措施帶動引導之下,養老服務領域最大改善和進展。

  關於下一步工作措施,趙辰昕表示,「考慮到激勵措施在國務院辦公廳發的通報上已經非常明確了,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細化,把它儘快落到實處。」

相關焦點

  • 2019年全國各省市每千老年人口養老床位數排行榜:浙江第一 內蒙古...
    中商情報網訊: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各類養老機構和設施20.4萬個,養老床位合計775.0萬張,比上年增長6.6%,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0.5張。民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印發《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提到,將增加養護型、醫護型養老床位,提高養老服務有效供給,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口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5-40張。從目前來看,每千名老年人口擁有養老床位數與目標尚有不小差距。
  • 2020年中國養老機構市場現狀分析:養老機構需求將持續提升
    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已難以滿足老年人長期護理需求,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已初步建立,從而促使養老服務產業迅速發展。2019年中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數量為20.4萬個,較2018年增加了3.6萬個;各類養老床位數量為775萬張,較2018年增加了47.9萬張。
  • 我市養老床位數30251張 居全區第一 千名老人享有28.7張養老床位...
    【桂林日報訊】(記者周文俊)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近日召開的桂林市養老服務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我市養老總床位數達到30251張,位居全區第一;每千名老年人口享有養老床位數達28.7張,創歷史新高。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在發布會上介紹,目前我市老年人口105.5萬,老齡化率19.5%。全市養老機構79家,社區養老和照料設施166家,社區互助型養老設施1013家,形成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和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相互融合、均衡發展的服務體系。今年,象山區翠西社區、凱風社區被命名為自治區老年人宜居社區。
  • 連雲港市建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141家
    近年來,我市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著力打造以家庭為核心、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信息化為輔助,醫養相結合發展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養老服務能力不斷增強。目前全市建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141家,農村老年集中居住區26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小型託老所、「關愛之家」1410個,擁有各類養老床位數3.8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39.4張。
  • 山東醫療衛生機構超8.3萬個,每千人口床位數達到6.25張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我省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穩步提升。山東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襲燕介紹,我省深入開展醫院標準化建設,持續提升診療服務能力,60家縣級綜合醫院達到國家推薦標準,總數居全國第一位。全省二級及以上醫院由2015年的603家增加到2019年的867家,增長43.78%。
  • 26省會養老機構建設運營補貼政策匯總
    在新增設的運營補貼和連鎖補貼中,瀋陽市對養老服務設施進行星級評定後,將根據結果給予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5萬至13萬元、社區養老服務站2萬至4萬元的運營補貼;對於連鎖化、品牌化運營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瀋陽也將給予一次性補貼。
  • 天津市紅橋區今年內將開工建設4個養老機構
    2019年09月05日10:59 來源:北方網 日前,記者從紅橋區民政局獲悉,今年,紅橋區將開工建設4個養老機構
  • 宿遷:養老答卷暖人心,98.8萬名老人從容「享老」
    宿遷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2019年底的數據顯示,宿遷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98.8萬人,佔該市戶籍人口的16.68%,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其中農村老年人口75.18萬人,佔77.5%,是全省農村老年人口佔比最多市;留守獨居老人5.3萬人,佔老年人總數的5.4%,是全省佔比最高市。
  • 2020年度養老服務和智慧養老民政民生工程任務順利完成
    我市通過落實責任、加強調度、創新試點,統籌推進2020年度養老服務和智慧養老民政民生工程,目前各項任務已順利完成。一是老年人補貼全覆蓋。截止11月底,全市81145名高齡老人累計發放高齡津貼2839.5135萬元,高齡津貼全覆蓋;22331名低收入老人累計發放養老服務補貼2543.873萬元,其中8193人以政府購買上門服務方式實現,補貼人數覆蓋率達71%,超額完成任務。涇縣、績溪縣、宣州區試點城鄉一體化開展政府購買上門服務,12月起政府購買上門服務人數將達到1.1萬多人。
  • 2019年全國每千老年人口養老床位數及各地區排行統計分析
    華經產業研究院顯示:2019年全國每千老年人口養老床位數為30.53張/千人,比2018年增長了1.38張/千人,同比增長4.73%。其中:排在第一名的地區是浙江,為53.75張/千人;其次是內蒙古,為53.25張/千人,比浙江少了0.50張/千人;緊接著為江蘇,為40.89張/千人,比內蒙古少了12.36張/千人。
  • 切實提升老人幸福指數 蒼南縣養老服務體系日臻完善
    據了解,目前全縣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有16.3萬,約佔總人口的17%,有養老服務機構44家,其中公辦養老機構15家,民辦養老機構29家,養老機構床位3792張。蒼南縣是全省最先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的縣份之一。
  • 樂享晚年 園區構建特色養老服務體系
    園區現有戶籍老人8.09萬,佔戶籍人口總數15.69%,其中80歲以上高齡老人1.07萬人,佔老年人口比例13.33%,百歲老人20人,在蘇州全市範圍內,老齡化程度相對較低。目前,園區已基本建立託底保障、中端養老、高端養生多元發展的機構養老體系,就近就便、醫養結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社區養老體系,全面覆蓋、內容多樣、依託網際網路+的居家養老體系。
  • 江漢區獲評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示範基地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公布了第四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名單。武漢市江漢區被評為第四批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示範基地。,推廣失能、半失能老人居家智能看護系統和服務,提升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加大服務網點信息化、智能化服務水平,加快智慧健康養老服務模式轉型等方面工作。
  • 北京1.5萬失能高齡老人公辦養老 失獨老人進五福
    原標題:北京1.5萬失能高齡老人公辦養老 失獨老人進五福   人民網北京3月4日電 (劉蘭)北京公辦養老機構將增加服務對象,14826位經濟困難失能或高齡老人可入住公辦公營養老院。北京第五社會福利院將改造成「失獨家庭失能老人」養老院,230張床位全部向失獨失能及70周歲以上老人開放。
  • 養老機構調查之四:廣西養老機構服務規範將出臺-廣西新聞網
    南寧養老機構調查之4 發展之策南寧養老機構已達876家,養老機構的大發展才剛剛開始廣西養老機構服務規範將出臺其中:市區60歲及其以上老年人口達47.3萬,六縣60歲及其以上老年人口達69.3萬。80以上老年人口為21.1萬。南寧市老年人口呈快速增長和高齡化發展趨勢。老年人口的增多,在養老機構的發展上也有所體現。2001年開辦康寧養老院,2005年開辦東海養老院,十幾年來,李玉蘭已經開辦了四五家中小型養老院。
  • 杭州首次誕生五星級養老機構
    另外一位老太太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上廁所,所以她直接把人從床上架到移動坐便器上……  對老人的個性化關愛和心理撫慰,已成為養老機構等級評定中側重的參考項目。  杭州市養老事業促進會秘書長楊立江介紹,杭州對養老機構的等級評定始於2015年,《杭州市養老機構等級評定與劃分》指標是在不斷修訂完善的,其中2017年發生了重大變化。
  • 朝陽幼兒入園普惠率將超80% 每千人有7張養老床位
    中新網北京新聞1月14日電 (記者 杜燕)「十四五」期間,北京市朝陽區幼兒入園普惠率將穩定在80%以上;新建養老機構12家,每千人擁有7張養老床位;朝陽醫院常營院區、安貞東方醫院建設竣工
  • 徐州啟動城企聯動普惠養老試點 打造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人民網徐州5月7日電 (閆峰)隨著九如城(泉山)養老綜合體首批276張普惠床位的即將投入使用,作為全國第一批專項行動試點城市,徐州市的城企聯動普惠養老試點工作正式啟動,7日上午,徐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了試點的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實施。
  • 2019年上海市人口老齡化現狀、人口預期壽命及養老服務產業現狀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三、上海市養老保險參保情況在人口預期壽命增加,及老齡化水平持續升高的態勢下,社會老年撫養比逐漸提高,養老金需求實現較快增長,目前,上海市已成為全國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最高的地區之一。
  • 重慶發布養老服務發展藍皮書 重慶老年人口已超總人口五分之一
    新華社重慶11月9日電(記者吳燕霞、伍鯤鵬)《重慶市養老服務發展藍皮書》在此間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重慶)老年產業博覽會暨2019美好生活嘉年華上發布。藍皮書顯示,2018年重慶市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達到719.55萬,佔總人口的21.13%,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516.24萬,佔比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