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旅遊網】浴火重生譜新篇|8·8九寨溝地震兩周年重建紀實

2021-02-18 阿壩旅遊網
      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46秒,是所有九寨溝人都難忘的一刻。7.0級的地震,讓九寨溝景區這個美麗的童話世界飽經考驗:地震震級大,達到了7.0級;震源偏深,有20千米;諾日朗瀑布、火花海等景觀和景區內旅遊基礎設施造成了較嚴重破壞,對景區內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也造成了較大影響。現在,距離8·8九寨地震已經2年了,在過去的2年裡,九寨溝景區重建的步伐一刻未停,探索出了一套獨有的「九寨重建模式」。

大家想了解九寨重建進度的心情小編也非常理解。因此,今天我們將給大家詳細介紹九寨溝的災後重建進度,讓大家清楚了解景區的重建狀態。

在《「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中九寨溝景區道路、綜合管溝和觀光車停車場是3個同類和同步實施項目,其中綜合管溝和停車場為景區道路的附屬工程。按照項目實施的難易程度將道路、管溝和停車場項目打捆後又解捆為三個項目,即九寨溝景區道路及配套設施恢復重建項目(溝口至長海段、荷尖路、扎如至納得路)、九寨溝景區道路及配套設施恢復重建項目(諾日朗至五花海段)和九寨溝景區道路及配套設施恢復重建項目(五花海至原始森林、黑角寨道路),並分別細化為一、二、三期工程建設項目。

    由於是在世界自然遺產地進行施工建設,所以道路施工者也必須要本著「保護九寨青山綠水」的理念,施工期間,對噪音、震動、廢水、廢氣、固體廢物、漂浮物等汙染物進行全面控制,將「綠色施工」的原則貫徹到工程的每一個具體細節,達到綠色重建,環保重建的要求。

   另外九寨溝地處高原,天氣變化的不確定性會給整個工程進度帶來非常大的影響,為了項目的如期完工,一線的施工人員只能加班加點往前趕工。為了最大限度的節約時間,工人們吃住都在工地,24小時日以繼夜的施工,對他們來說更是常事。

2018年9月 景區道路建設施工現場

截止7月30日

九寨溝景區道路及配套設施恢復重建項目(一期)項目

道路二期項目

景區交通道路建設完成後,不僅能給遊客帶來更為舒適的旅遊體驗,還能方便景區居民的生產生活。

2019年4月 樹正溝道路瀝青路面鋪設現場

2019年7月 已完工的景區道路 桑吉拍攝

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努力走上「國際範」。

     此次棧道的修建絕大部分是在原址上的改造升級,整體設計採取「恢復重建、局部調整、分段開放、保護培育」的方式,集安全性、舒適性、生態性、科普性、觀光性為一體。

2018年7月 建設中的生態棧道

2018年9月 建設中的生態棧道

為有效保護生態環境,改造升級棧道採用與景區自然環境相協調的H型鋼和美國南方松等環保材料和新技術;

為確保遊客使用安全,升級棧道設計首先強化棧道使用安全性、穩定性及耐久性;

為體現觀光棧道的觀賞性,棧道根據地形設計為單邊欄杆、雙邊欄杆和無欄,在棧道梯步兩側皆設置扶手,為遊客提供多樣化的景區旅遊體驗;

為提升遊客的整體遊覽品質,改造升級後的棧道在每個景點上都建有休息亭和觀景平臺,在棧道上每200—300米就設有供遊人休閒的2乘4米的休息平臺、坐椅等,欄杆扶手等,以緩解老人、兒童等體弱者旅途疲勞,使棧道使用更加人性、合理、舒適。

截止7月30日,九寨溝景區遊覽基礎設施棧道及休息亭恢復重建項目(溝口至長海段)基本完工,九寨溝景區遊覽基礎設施棧道及休息亭恢復重建項目(諾日朗至原始森林段)正在建設中。

有效緩解了管理壓力,讓遊覽更加安全。

2019年7月 鋪設完畢的全新生態棧道

2019年8月 鋪設完畢的全新生態棧道

【浴火重生譜新篇】8·8九寨溝地震兩周年重建紀實之「國際範兒的棧道篇」

2018年12月29日 溝口立體式遊客服務設施建設項目正式開工全新的九寨溝景區溝口立體式遊客服務設施建設項目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兼總建築師莊惟敏大師擔任總設計。


溝口西北向鳥瞰圖 

項目立意與九寨溝自然山水形態呼應,建築內外充分體現藏文化內涵,造型舒展流暢,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風格,是富有深厚文化底蘊、集各項管理服務功能於一體的「環境建築」,建成後將極大改善提升景區溝口的交通功能和服務功能。

九寨溝景區溝口立體式遊客服務設施由展示中心、智慧管理中心、遊客集散中心,國際交流中心4大功能區組成,總建築面積 26600 ㎡,多為非線性異形結構,鋼結構施工量大,施工難度高。

2019年6月22日

溝口立體式遊客服務設施建設項鋼結構開弔儀式

2019年8月

溝口立體式遊客服務設施正在建設中

看了效果圖後,大家是不是和小編一樣,非常期待這座佔地30000多平米、匯遊客集散、人防應急避難、文化科普展示、國際學術交流、景區智慧管理和景觀化、功能化等於一體的建築群落成呢?

溝口東南向鳥瞰圖

更多詳情請點擊:

【浴火重生譜新篇】8·8九寨溝地震兩周年重建紀實之「溝口立體式遊客服務設施篇」

九寨溝景區旅遊環保廁所恢復重建項目

(溝口到長海段)

廁所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標誌,旅遊廁所是遊客出行必備的生活設施,是旅遊公共服務水平高低的直接體現,更是反映旅遊業文明進步程度的重要標誌。

九寨溝景區新建的生態環保廁所非常人性化,在每個隔間裡,都有一個紅色的「緊急求助」按鈕,按下後隔間門上方的警報就會響起,一些老年遊客或遇到身體不適、難以起身的遊客,可及時獲得工作人員的幫助。

和景區常見的廁所不同,九寨的生態環保廁所還設有專門的小便間和第三衛生間。設立小便間,能夠將更多隔間提供給女性遊客使用。第三衛生間是一個多功能衛生間,設有成人和兒童兩種坐便器和大小兩種洗手臺,還配備了嬰兒護理臺、嬰兒安全座椅,方便帶有小嬰兒的遊客使用。打開洗手臺,流出的水只比體溫略低,溫熱的水流十分舒適。

每個廁所隔間門上方,還裝備了醒目的顯示器,入廁鎖好門後,衛生間的燈會自動亮起,同時顯示器上的文字會自動從綠色的「無人」變為紅色的「有人」。關門以後,還會自動計時,一旦發現有人在隔間內時間過長,可能遇到身體不適等各類問題,工作人員可以及時處理。

除了每間隔間都配有衛生紙外,廁所外部還配備有一個「刷臉」抽紙機。對著頂部的攝像頭「刷臉」,底部就會自動出紙。不過每位遊客在一臺機器上只能連續使用兩次。

除了人性化外,「生態環保」的理念也處處體現。景區的所有生態環保廁所均採用真空負壓衝洗,和飛機上衛生間的衝洗方式一樣。不僅用水量少,還能減少異味。糞便會隨著這些黑色的管道進入處理裝置,經過沉澱處理後,再進入市政管網。不僅如此,衛生間還配有實時監控系統,隨時監控這裡的溫度、溼度、氨和硫化氫濃度以及煙霧情況。

截止2019年7月30日,

九寨溝景區旅遊環保廁所恢復重建項目

(溝口至長海段)

項目已基本完工。

九寨溝景區旅遊環保廁所恢復重建項目

(諾日朗至原始森林段)

佔總投資的31.76%。

九寨溝是中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森林覆蓋率超過80%,藤本植物有38種,名貴中藥有冬蟲夏草、雪蓮、雪茶、川貝母、天麻等。有74種國家保護珍稀植物,18種國家保護動物。

九寨溝景區一直以來都努力保護自然環境的秀麗和純淨,最大限度保留大自然原生態資源。堅持以自然旅遊資源的科學開發為出發點,以生態旅遊為核心理念,全力向大家展現一個原始古樸、神奇夢幻的人間仙境。 

建設中的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站業務用房建設項目

建設中的九寨溝景區溝外備用汙水處理站

九寨溝景區溝外備用汙水處理站(糞汙處理)項目

2019年8月 諾日朗瀑布 川報觀察攝

由於在世界自然遺產地進行災後保護和恢復,全世界都沒有先例,因此九寨溝景區管理局遵循尊重自然、適度幹預、綠色修復的原則,突出自然修復、生態修復,並建立了九寨溝災後恢復重建專家庫,邀請了包括7名院士在內的27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為景區保護與恢復獻計獻策。

管理局擬在震後三年內,達到自然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逐步恢復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治理生態環境總體質量基本達到震前水平、珍稀瀕危動植物得到有效保護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重新展現獨特魅力的重建目標

2019年8月 五花海 梁峰攝影


2018年8月9日 

世界自然遺產景觀及生態保護國家級綜合觀測站項目進行中

2018年8月9日 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項目進行中

截止2019年7月30日,

中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

對於頭頂無數光環的九寨溝來說,

2019年7月25日 五花海 蘭成君攝

這裡的景色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

2019年8月 九寨美景 梁峰攝

九寨溝是世界自然遺產,也是國家AAAAA級景區,根據九寨溝景區治理要求,在地災治理項目在保障安全的同時,必須兼顧生態保護和自然景觀完整性。一般的地災治理項目施工如同廢墟中重建,而在九寨溝景區施工則像在珍寶上雕刻。

2018年10月 工人在下季節海搭建棚洞

圖1:2018年10月老虎海樁板攔石牆施工  

圖2:2018年10月下季節海棚洞工程  

圖3:2018年10月景區施工現場 

圖4:2018年10月重建道路上的施工車輛

為保障人民財產安全,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下季節海子公路邊坡上部崩塌危害的坡腳長約700m的景區公路進行治理。下季節海子公路邊坡上部崩塌治理點主要採用「棚洞及樁板攔石牆」治理措施,棚洞工程總長為390米。

下季節海棚洞

樹正群海樁板攔石牆

累計完成投資5283.34萬元,

佔估算總投資的56.53%。

微官網:http://m.abatour.com/點擊閱讀原文即可進入

【阿壩旅遊網】是九寨溝、黃龍、四姑娘山、達古冰川等景區官方旅遊電子商務平臺,面向遊客發布阿壩州旅遊資訊,提供預訂門票/觀光車/索道/酒店/晚會/租車服務,全國免費服務電話:400-088-6969。

相關焦點

  •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唐山大地震44周年
    世界上從來沒有哪個城市像唐山這樣飽受災難重擊後毅然崛起如鳳凰涅槃 浴火重生也從來沒有哪個城市的人民像唐山人民這般堅強經歷地震浩劫 身心俱創卻在廢墟上構築起物質和精神的美好家園今天是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
  • 生態文明貫穿始終 浴火重生的九寨溝探索高質量發展的重建新路
    地震後恢復的諾日朗瀑布。圖片由九寨溝縣委宣傳部提供11月7日,立冬,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8⋅8」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漳扎小學竣工儀式舉行。從學校到景區再到隧道,看似並不相關的場景,都在述說著一個共同的主題:浴火重生。一年多前,一場突如其來的7.0級地震讓人間仙境、童話世界九寨溝深受「內傷」。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地和全球著名景區,九寨溝何時「補妝」歸來,牽動著全世界的關切目光。這是一道世界自然遺產如何在保護中修復的創新題。如此重量級景區遭受地震破壞在國內尚屬首次,沒有成熟的重建經驗可以借鑑。
  • 8.8九寨溝地震三周年_淨土阿壩_專題__中國網·錦繡天府
    > 專題 > 淨土阿壩 > 8.8九寨溝地震三周年 > 列表 「諾日朗瀑布顯得更加氣勢磅礴」6月18日,站在九寨溝景區諾日朗瀑布前,由二十多家中央、省、州級媒體組成的採風團目睹了這飛流直下的壯美畫面,不禁發出感嘆:「九寨溝太美了,真是人間仙境!」
  • 8.8九寨溝地震兩周年探訪:九寨溝有望2019年啟動試營業
    九寨溝地震是什麼時候幾級地震?8月8日,四川九寨溝地震兩周年。經過兩年的恢復修整,九寨溝景區已煥發新顏,宛若仙境。位於阿壩州松潘縣的九黃機場已恢復航班運行,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九寨溝景區有望今年啟動試營業。
  • 美麗九寨「安全」歸來——紀念2017年「8·8」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3周年
    此次地震波及四川、甘肅兩省4個市(州)8個縣,災區城鄉住房及交通、通訊、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受到了不同程度破壞。從2017年8月9日起,往日熱情好客的九寨溝停止了遊客接待。歷經艱苦卓絕的努力,在取得抗震救災的階段性成果之後,2017年11月8日,四川印發《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和5個專項實施方案,標誌著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全面啟動,並明確提出了「力爭用三年時間基本完成災後恢復重建任務,在安全評估基礎上力爭早日實現景區開放
  • 【九寨溝7.0級地震災後重建三周年】「補妝」歸來 全域旅遊格局...
    央視網消息:2017年8月8日,四川阿壩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地震造成29人死亡、1人失蹤、525人受傷,12個鄉鎮130個村社不同程度受災。
  • 九寨溝地震兩周年:美麗新九寨加速「生長」
    九寨溝地震兩周年,本報記者走進九寨溝縣實地回訪——  □本報記者 徐中成 程文雯  還沒下車,耳畔就傳來譁譁的水流聲。走近細看,多道瀑布水流如銀河瀉下,蔚為壯觀。8月6日,九寨溝景區,記者眼前的諾日朗瀑布,比震前更加壯美。  景區外,連接漳扎鎮和九寨溝縣城的川九路正加快重建。
  • 九寨溝重建三周年,補妝歸來依然是童話世界!
    梁楓 四川日報記者  尹鋼 攝影報導2020年11月8日,是「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三周年。
  • 美麗九寨「安全」歸來——紀念2017年「8·8」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
    從2017年8月9日起,往日熱情好客的九寨溝停止了遊客接待。歷經艱苦卓絕的努力,在取得抗震救災的階段性成果之後,2017年11月8日,四川印發《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和5個專項實施方案,標誌著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全面啟動,並明確提出了「力爭用三年時間基本完成災後恢復重建任務,在安全評估基礎上力爭早日實現景區開放」的重建目標。
  • 阿壩州「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任務全面完成
    截至11月8日,由阿壩州自然資源系統牽頭的「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任務全面完成。阿壩州「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專項共有應急排查、詳細調查與風險評估、重大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排危除險、能力建設等3大類37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4.34億元。【來源: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自然資源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四川九寨溝地震3周年:建立「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2020年8月8日是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3周年紀念日。來自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四川省地震局的最新消息說,歷經近3年的災後恢復重建,世界自然遺產地九寨溝不僅全面恢復往昔美麗,再現迷人光彩,而且建立起防震減災「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 「8·8」九寨溝地震已致19人死亡247人受傷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阿壩州政府應急辦,截至9日13時10分,經初步核查,「8·8」九寨溝地震已致19人死亡,247人受傷(40人重傷,其中7人已轉院,其餘已全部轉移到九寨溝縣人民醫院和縣中藏醫院;207人輕傷)。死亡和受傷情況主要發生在漳扎鎮轄區內。經核查已排除火花海有堰塞湖情況。
  • 九寨溝7級地震3周年:建立「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8月8日是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3周年紀念日。來自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四川省地震局的最新消息說,歷經近3年的災後恢復重建,世界自然遺產地九寨溝不僅全面恢復往昔美麗,再現迷人光彩,而且建立起防震減災「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 九寨溝7級地震3周年:建立「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8月8日是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3周年紀念日。來自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四川省地震局的最新消息說,歷經近3年的災後恢復重建,世界自然遺產地九寨溝不僅全面恢復往昔美麗,再現迷人光彩,而且建立起防震減災「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 九寨溝景區8月22日起恢復開園!阿壩旅遊網恢復景區門車票預訂!
    九寨溝景區恢復開園通告廣大遊客及旅行社: 根據氣象信息,本輪強降雨已結束 ,通往九寨溝景區環線道路陸續搶通,已具備通行條件。九寨溝景區擬定於2020年8月22日起恢復開園。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 特此通告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2020年8月21日阿壩旅遊網溫馨提示
  • 四川:力爭三年時間基本完成九寨溝地震災後重建 《「8·8」九寨溝...
    功能布局示意圖規劃範圍示意圖重建分區示意圖封面新聞記者 李媛莉「8·8」九寨溝地震發生3個月後的11月8日,《「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下稱《規劃》)經省政府官方網站公布,作為九寨溝站在新起點再出發的指南,《規劃》將帶大家看到更美的九寨溝
  • 「8.8」震後,九寨溝遊客物資退款、遺留填報系統開通
    四川在線消息(楊藝茂 記者 李晉平)據阿壩文旅消息,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九寨溝縣境內發生7.0級地震,阿壩文旅與九寨溝管理局(成都辦事處)立即在阿壩文旅辦公室(成都)成立了遊客退票服務中心,辦理遊客退票事宜,隨後阿壩文旅和九寨溝縣旅遊發展局又緊急開發了——「8・8」九寨溝地震-九寨溝酒店旅客房費、押金退款及遺留物品填報系統,於8
  • 九寨溝地震災後重建三周年:「傷痕」已抹平 地災防控插上「科技...
    九寨溝地震災後重建三周年:「傷痕」已抹平 地災防控插上「科技翅膀」 2020-11-08 10:25:2911月8日電 題:九寨溝地震災後重建三周年:「傷痕」已抹平 地災防控插上「科技翅膀」  記者 嶽依桐  碧藍的海子如明鏡般鑲嵌在大地上,不時有鳥類掠過水麵,蕩起一片漣漪。
  • 【災後重建】四川日報頭條聚焦九寨災後重建:震後浴火重生 九寨綠色崛起
    九寨溝官方發布繼續推出【災後重建】系列報導:四川日報頭條聚焦九寨災後重建:震後浴火重生 九寨綠色崛起8月3日,九寨溝風景區諾日朗瀑布風採依舊
  • 九寨溝地震災後"重生" 加速補齊"短板"提升改造
    九寨溝地震災後"重生" 加速補齊"短板"提升改造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