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除掉了隆科多和年羹堯,為何沒有向老臣張廷玉下手?

2020-12-14 半島光度

雍正能順利即位,也是有幾個大臣穩住了局勢。外有年羹堯牽制十四爺,內有職位居高的隆科多穩定大局。可以說,雍正能順利繼位,他們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隆科多,年羹堯都被雍正除掉,只有留下張廷玉這文官大臣,這是為什麼呢?

一、年羹堯

年羹堯是雍正的包衣奴,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從包衣奴做到大將軍。在雍正奪嫡時也是為位大功臣,有了年羹堯幫助雍正牽制十四爺,雍正才能順利登上皇位。

在青海年羹堯平定叛亂後,在軍隊威望更高了。因此雍正也把年羹堯當成了恩人,年羹堯就此也是架子也越來越大,在雍正面前耍大牌,得意忘形,居功自傲。你想,哪個皇帝能容忍臣子對他不敬的,而且你年羹堯的一切是雍正皇帝給的,你再囂張也得看人啊。

當年羹堯手握重兵一點都不想得收斂之勢,囂張跋扈,赤裸裸威脅到了雍正皇權,當朝廷給他列出九十二條罪,所以雍正再也忍無可忍了,最後年羹堯淪為階下囚。

二、科隆多

在雍正繼位,隆科多作為隆科多是九門提督,擔任京城的防衛工作,他是唯一康熙授命宣讀繼位遺囑的大臣,作為遺囑的見證人,他想讓那個皇子當誰當皇帝,就讓誰當。不過後來隆科多倒帳向了八爺,因為他覺得皇帝不再信任他了,為了給自己重新找一條出路,目標轉向了八爺,所以也參與了選太子事件當中,觸犯了雍正的忌諱。

雍正對隆科多是欲除之而後快,首先把他官職罷免,然後才慢慢處理它,因為隆科多掌握雍正太多秘密,把他圈禁並過上坐井觀天的生活,抑鬱而終。

這兩位大功臣的結局也是他們的咎由自取,在雍正眼裡年羹堯,隆科多手握重兵,野心勃勃。對朝廷和雍正皇帝造成威脅和麻煩,除掉他們也並非偶然。

三、謹小慎微的張廷玉

張廷玉的進士是與年羹堯同一年考中的,當時年羹堯是靠父親才進入朝堂中,而張廷玉也是跟年羹堯情況類似,也是一樣靠父親張英的關係的。之後,張廷玉的文案能力逐漸得到康熙的賞識和重用。

在雍正繼位後,張廷玉更是深得雍正寵信。他的作用很明顯,始終是忠於皇帝。大量的公文都需要他來出來,這樣無形給雍正減輕了不了壓力。而且勤勉做事,從不多事,小心謹慎,張庭玉一心為雍正皇帝分擾,心繫天下蒼生!兩朝為相,位高權重,但不搬論是非,忠心耿耿為國家!皇帝喜歡都來不及,怎麼會去動他?

四、結語

年羹堯和隆科多手握兵權,兩人同樣野心勃勃,不但結黨私營,而且還對雍正皇權構成威脅,除掉他們絕對不是偶然。張廷玉謹小慎微的人,向著皇帝,理解皇帝,又有能力,一心為皇帝分憂,對雍正忠心耿耿,對於這樣的大臣,雍正哪裡捨得殺他?

—END—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雍正登基後除掉了年羹堯和隆科多,為什麼張廷玉沒事?
    憑藉現有的史料我們很難說隆科多什麼時候倒向了雍正皇帝的。最起碼隆科多加入雍正陣營的時間不會很早,隆科多之所以選擇幫助雍正的原因也不明確,可能因為隆科多覺得雍正比較容易控制吧,畢竟四阿哥在繼位之前是表現的很平庸的。康熙駕崩時,是隆科多陪伴左右的,並且隆科多是九門提督,掌握著京城的兵權,雍正皇帝繼位自然隆科多出力最大。
  • 雍正王朝:年羹堯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為何張廷玉卻安然無恙呢?
    《雍正王朝》中,雍正能夠在九子奪嫡中脫穎而出,靠的不僅僅是謀略,還有他的忍辱負重,最後之所以成功奪位,不可忽略他手下的年羹堯、隆科多和張廷玉等幾大重臣,在這次奪位之爭立下汗馬功勞。究竟為何,讓多謀善妒的雍正會行霹靂雷霆手段除掉了兩位權臣,唯獨留下了張廷玉呢?
  • 跟年羹堯地位差不多的隆科多,雍正為什麼沒有直接殺死
    而當年為雍正立下汗馬功勞的年羹堯和隆科多,這兩個人都是雍正的人,可以說他們兩個人為雍正能夠成功的當上皇帝付出了很多,如果沒有這兩個人,恐怕現如今的歷史就會要改寫。但是後來,就如我們看到的歷史那樣,由於年羹堯性格過於傲慢,到了晚年的時候,已經有點兒不服管了。雍正一直以來都想處心積慮的殺死他,因為當時年羹堯的地位已經威脅到了雍正。
  • 為什麼雍正一上臺,隆科多和年羹堯的結局就註定了?
    但真要說功成名就,那就要到雍正時代了。雍正的生母德妃,當時並不受皇帝寵愛。即使生了太子,她也無法保住撫養權,只能交給隆科多的妹妹佟佳氏。隆科多因此被雍正帝尊稱為「大叔」。即使後來雍正當了皇帝,這個年號也不能改。不僅如此,他還下達命令,凡是在政府一些重要文件中寫「隆科多」的,必須在前面加上「叔叔」二字。
  • 雍正王朝:張廷玉,為何能得康熙、雍正兩代帝王信任?哭出來的
    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病危,命張廷玉為「顧命大臣」並特賜「配享太廟」之權。有清一朝,漢臣能夠「配享太廟」者,僅此一例!《雍正王朝》對於張廷玉的仕途軌跡演繹雖有偏離,但對張廷玉的個人修為、政治智慧乃至所受雍正皇帝信任和倚重的程度,絕對沒有加工和誇張。
  • 雍正舅舅隆科多曾經是多麼得寵,為何被雍正圈禁而死?
    朝廷纂修《聖祖仁皇帝實錄》、《大清會典》,隆科多出任總裁官;修《明史》,由他充任監修總裁官。這時隆科多榮膺重任,身任總理事務大臣和吏部尚書,是在統領朝中要務之外,掌握使用官員的權力,並且仍然負責京師和皇宮的禁衛。
  • 隆科多幫助雍正奪皇位,為何慘遭幽禁而死?他觸犯了什麼職場禁地
    雍正的左膀右臂分別是年羹堯和隆科多。這兩位大爺早在雍正登基之前,其實就已經是康熙跟前的紅人了。年羹堯那就不用說了,進士出身,文武雙全。早在康熙還活著的時候,年羹堯就被康熙封為了陝甘總督。隆科多的起步比較晚,因為隆科多年輕的時候犯過錯誤,所以被踢出局了。
  • 雍正剛登基沒多久,九門提督隆科多,為何覺得自己即將遭逢大禍
    在級別上雖然有隆科多、胤祥、胤禩和他相提並論,但是這些人手裡的權力,已經比不上年羹堯了。所以年羹堯是個危險人物,而這個危險人物此後對雍正更是傲慢無禮。在雍正心裡早就宣判年羹堯死刑了,這個時候讓雍正查到了隆科多和年羹堯有過勾結,你覺得雍正能放過隆科多嗎?
  • 西北王年羹堯被雍正除掉冤枉嗎?
    他私下曾向九阿哥胤塘交待,京城和宮裡發生什麼情況,都要及時通知他。身在京師的四阿哥胤禛,則密切關注著西北十四阿哥胤禵的動向。到康熙末年,和四阿哥胤禛爭奪皇位的主要對手有兩個。在內廷是八阿哥胤禩,在外省則是十四阿哥胤禵。
  • 雍正王朝:年羹堯凱旋,隆科多改年熙為隆得柱,是拍年的馬屁嗎?
    雍正初年的時候,為了拉攏年羹堯和隆科多的關係,擅自做主將年熙過繼給隆科多為子。民間的說法是,雍正好算,年熙年少多病,雍正於是給年熙算了一名,說他年羹堯刑克長子,於是乎,在未徵得年羹堯同意是情況下,將年熙過繼給了當朝舅舅隆科多為子。不過,年熙之命並未好轉,25歲還是病逝了。
  • 為雍正登基立下大功的隆科多,為何最後又倒向八爺,選擇背叛雍正呢?
    但是,隆科多並沒有認清自己,私心開始膨脹,處處居功自傲,在朝中也專橫跋扈,每年的官吏考核升遷,隆科多越過雍正不匯報,利用職權貪贓枉法,包攬權勢,被人們稱為「佟選」,大臣們對他「莫敢仰視」,都是惟命是從。 隆科多此時的處境跟年羹堯之前一樣,野心勃勃的。隆科多此時權力已經威脅到了雍正的皇權,還高調的炫耀自己所掌權的九門提督的權力。
  • 《雍正王朝》裡的張廷玉死後配享太廟,能讓後代皇帝給他磕頭,憑什麼?
    01明清時期的太廟是皇帝家的祠堂,供奉的都是歷代的皇帝皇后,而「配享太廟」是指那些功高蓋世、沒有瑕疵的大臣死後可以以配角身份與帝後共享後世皇族的祭拜。古代的讀書人一貫視身後榮譽勝過生前功名。一個有功之臣死後通常能獲得賜諡號、封公伯、御賜碑匾、入賢良祠等政治榮譽,可都沒有「配享太廟」更能彪炳史冊、光耀門庭。
  • 為什麼剛繼位的新皇帝,都要除掉一些前朝權臣?看乾隆帝就知道了
    日常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各種歷史劇,裡面所扮演的歷朝皇帝,都給人一種高大、威嚴的感覺,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這三位皇帝。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今天,就從張廷玉和鄂爾泰的人生遭遇,開始講述當時的乾隆皇帝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 年羹堯和隆科多,誰的地位更高?《清史稿》兩句話給出明確答案
    時任大將軍王——胤禵 劇照立下擁立之功的隆科多和年羹堯,自然會得到雍正皇帝的重用;更重要的是,雍正皇帝繼位之初,立足未穩,需要像隆科多和年羹堯這等忠心耿耿、勢力龐大的朝臣支持。「太保」;2、雍正元年,雍正皇帝同時恩賜隆科多和年羹堯「雙眼花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
  • 甄嬛傳:為何舊事已過,雍正還不願放過隆科多?你看太后說了什麼
    甄嬛傳:為何舊事已過,雍正還不願放過隆科多?你看太后說了什麼 在雍正小時候就知道自己的母親和隆科多有關係,甄嬛傳中,雍正雖然盛寵華妃但隨著年羹堯越來越囂張,雍正也容不下年羹堯了,而隆科多不知原本雍正打算怎麼對待,可太后因為隆科多是她老情人的事情早就告訴雍正
  • 備受榮寵的隆科多,為何不得善終?此人身上三大缺陷值得警示
    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影響是比較大的,最後雍正獲得了皇帝位置,在雍正即位的過程中,隆科多幫助雍正穩定住了京師的局勢,此人功勞是非常大的。也因此,雍正在當上皇帝之後,隆科多備受榮寵。然而,此人身上三大缺陷,導致隆科多被雍正囚禁而死,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隆科多這個人物,也能給當下之人一些深思和警示。
  • 雍正殺「舅」:為什麼隆科多不得不死?
    雍正初年,在繼位過程中立下大功的隆科多備受恩寵,雍正不僅賜其雙眼孔雀花翎、四團龍補服、黃帶、鞍馬紫轡等,而且還親自下令,今後正式公文中凡遇到「隆科多」三字,前面都要加「舅舅」二字。年羹堯受寵時曾說隆科多是「極平常人」,話外之意,似乎認為後者靠的是裙帶關係,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與功績。
  • 雍正王朝:隆科多已位極人臣,為何還要背叛雍正?
    可謂是雍正帝初期的核心人員,就這樣的權利和官位,隆科多為何還要背叛雍正呢?下面咱們就來分析一下。大家看過整部劇以後,不知道有沒有發現,隆科多就一個投機分子,甚至說他們整個家族就是。拿隆科多的上位來說,整個就是和佟國維唱的「雙簧」,在劇中他們是叔侄,其實在歷史中他們是父子,在康熙帝和佟國維談過話以後,佟國維就深感老八胤禩是沒有機會榮登大會了,之前他們一家一直站在老八這一邊,經過康熙的敲打,佟國維完成了權力的交接,把自己的兒子推上高位,並且站在了老四胤禛一邊。由於佟國維被免職回家,同時也重創了老八集團。可能很多讀者要問皇帝有那麼大的權力,還需要這麼辦嗎?
  • 年羹堯和隆科多都曾顯赫一時,他們兩個相比,誰的朝堂地位更高?
    這兩人便是隆科多和年羹堯,前者是幫助雍正順利登基的「首功之臣」,後者則是率兵平定了青海蒙古貴族羅卜藏丹津的叛亂,讓雍正的皇位得以徹底穩固。既然都是雍正的寵臣,又是朝廷的重臣,那麼如果真的要將年羹堯和隆科多在巔峰時期的地位做一個比較的話,誰又將勝出呢?這裡我就來為大家做一個解讀和分析。
  • 雍正王朝:隆科多兵諫,十三爺為何還能接管兵權
    這一招頗為狠毒,由雍正的兒子弘時出面給予父親雍正最致命的一擊,還有什麼是比這樣更有傷害值的打擊! 以弘時的政治立場,註定要更改雍正已經初見成效的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納糧等新政。其結果,等於是將雍正辛辛苦苦的打拼,一炮轟回了解放前,從根子上終結了雍正的政治生命和施政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