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最近的國家科技領軍人物清單,還是美國列的大學實體清單,都將中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一時間口誅筆伐。而同樣作為「C9聯盟」的中國科技大學卻因有4位科技領軍人物,賺足了眼球,得到眾多網友點讚。然而,凡事有因必有果,清華大學作為中國工科第一高校,近年來工科越來越不受考生青睞,也是不爭的事實。本文也通過比較這兩所高校在2019年主要就業籤約單位,來進一步說明其根本原因。
清華大學畢業生主要就業去向
據清華大學發布的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清華大學在本年度共有畢業生6965人(全為當年在大陸統招學生),其中選擇就業的有3657人,佔比53.9%,這個比例之所以較低,是因為只有17.3%的本科生選擇就業,從而拉低了數值。在就業群體中,有2674人籤三方協議,其中超過30人以上的就業單位有如下10家,總人數558人,排名第一的是華為,達189人。其它既有科技公司,也有很多事業單位或政府機構等,但真正意義上的科技公司很少,只有華為和上海汽車集團,這有點顛覆我的三觀。
中國科技大學畢業生主要就業去向
與清華大學相比,中國科技大學2019屆畢業生人數要少些,為5955人,和清華大學一樣,中科大本科生就業的比例也很低,只有17.7%。在2019屆中國科技大學畢業生中就業人數2668人,佔比44.8%,籤三方協議的有2464人。儘管就業人數比清華大學略少,但中科大畢業生前十就業單位總人數有704人,其中前三名就多達428人,都是科技公司或科研單位。而後7名也主要集中在科技公司或科研單位,沒有政府機關或事業單位的,作為一所理工科強校,這樣的畢業生去向才是合理的。
綜上數據對比,相信很多朋友大致能夠明白了吧。為什麼前不久網上熱議的國家科技領軍人物,中國科技大學獨佔4名,而清華大學僅1名,從2019屆畢業生就業單位就能看出端倪。原因出在哪裡,即畢業生中從事科技工作的人數,清華大學就已經輸給中國科技大學了,並且相差很大,這也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去反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