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Penn先生,ID:impen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鋼琴家魯賓斯坦說過:「評價一座城市,要看它擁有多少書店。」
你生活的城市有多少書店呢?你又是否都曾去拜訪和駐足過?
我喜歡獨立書店,因為它獨立,自信和安靜,就在那,可愛得等待著你的漫步探索。時常下班後,去附近的書店轉悠,看到某些文字欣欣然,看到某位姑娘怦怦然,幾個小時就悄悄然過去了,也正好躲過了下班高峰擁擠的地鐵人群。
獨立書店和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精神靈魂所在。如果沒有,或者過少,則代表著一座城市的精神貧瘠和歷史單薄。貧瘠單薄意味著無趣無意義,自然是城不為城,人不為人。
「書店在一個社區,一座城市裡扮演的是「公共空間」的角色,不僅關聯起擁有共同志趣的人,更是整個社會新思潮、新文化、新價值的集散地。走進一家書店,說到底就是感受把浮華關在門外,專注於讀書的心情。」楊華在自己的著作《在書店》裡寫到。
走進一家書店,點杯茶飲,拿出還未看完的書籍,繼續閱讀;或者,隔了一段時間,再去這家書店,在浩瀚的書籍排櫃前,行走,搜索,徘徊,駐足,翻閱感興趣的書名;亦或者,思考構思很久的文章終於要動筆了,徑直走進書店最裡面的空位上,從背包裡掏出macbook,敲打文字。
獨立書店成了我的第四空間。住處過於舒適,人性的懶散亦顯露無疑;公司過於職場,功利的世界亦拘謹不輕鬆;星巴克類的第三空間,過於開放和多了些商業化的嘈雜;所以,我把獨立書店稱為自己的第四空間。
或者也是你的第四空間。它猶抱琵琶半遮面,鬆弛有度亦真誠。你在這個空間裡,讀書、喝茶、寫字,一人一世界,一字一乾坤。萬物忘我,我亦忘矣。
正如美國作家劉易斯布茲比的《書店的燈光》所說:書將我們與他人聯繫在一起,但這種聯繫建立於獨處之中:一個讀者獨處一隅傾聽一個作者的心聲。
城市的陌生人,你又在哪家獨立書店,傾聽著哪位作者的心聲?
廣州呆了三年多的時光裡,獨立書店成了永恆的記憶,編織了這段酸甜苦辣的青春歲月,我在這裡貢獻了大把的空閒時間,看了很多已經忘記了的書籍,寫下了幾十萬的晦澀文字,時至今日,它們仍在反哺並將繼續,反哺著,那個宇宙中微塵的我。
以下是自己經常去的一些獨立書店:
01.方所書店
「但願回到更多詩歌朗讀的年代:隨風合唱中隱晦了的抒情需要另外的聆聽。」在方所的門口玻璃上,印著詩人也斯的贈言。
廣州逛的第一家獨立書店,品牌名來自梁代文學家蕭統的「定是常住,便成方所」,書店坐落在廣州的高端購物中心——太古匯。周圍都是LV,Hermès,Prada等國際高端品牌,摸了摸自己的褲兜,就去了他們中間最便宜的方所消磨時光。
有人說,方所是大陸版的誠品書店。其聯合創始人之一便是臺灣誠品書店創建參與者,方所的很多管理層也是出身臺灣誠品書店,也自然會有誠品的風格存在。
不過,方所可能更偏向美學藝術,包括店鋪內有很多美學生活的商品。除了看書,也可以購買其它各種各樣美學商品。
店裡面有咖啡館和簡餐,也有專門的付費閱讀區卡座,環境是非常的好,畢竟是當初廣州為數不多的高端購物中心,不過會有很多人坐在書架或過道的臨時座位上看書,甚至很多人坐在地上,享受閱讀。
(這個空間經常會舉辦新書發布會作家見面會等活動)
書店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太古匯商場B1層
02.聯合書店
聯合書店是香港聯合出版集團在內地投資的書店,經營理念是:人文藝術和優質生活,裡面有非常多的港臺書籍,如果要看港臺書籍動態去這裡就對了。
我是之前去北京路,偶爾在繁華的購物街上看到了聯合書店入口,就進入逛了好久,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港臺書籍。這裡一共6層,每次都各有特色。
很多人來廣州都會去北京路千年古道逛街,據說這裡是歷史上最早建立廣州城的位置所在,街道上有一些古代道路遺址,透過玻璃可以看到,不過都太袖珍了。
後來,才知道在珠江新城也有一家聯合書店,因為平常比較方便就經常跑這裡,相比較北京路的聯合書店的久遠古樸,位於廣州CBD寫字樓聚集中心的這家聯合書店,更具現代化,甚至有點酷酷的感覺。
03.言幾又書店
這是一家發源於北京的獨立書店,品牌名取自」設「,言:語言溝通;幾:差異別致;又:多元遞進。書店的定義是一家創意生活體驗館。融合了書店文化、咖啡文化、文創生活、文化沙龍、主題餐廳、兒童樂園、文化互動、創客空間等內容。所以,很難用傳統的書店去定義它。
不過,因為很難簡單的稱之為獨立書店布局,所以這裡真正閱讀的氛圍會弱了很多,很多人只是來當做網紅地點拍照。但是裡面書的種類非常齊全,時常進來逛逛看看新書還是不錯的。
04.西西弗書店
誕生於貴州遵義,在全國60多個城市有160多家書店,是書店+咖啡模式的代表,西西弗書店內部的咖啡店叫做矢量咖啡,一般咖啡區和書店會分成相通的兩部分。
我經常去的是萬菱匯的店鋪,這裡主要是文學社科類經管類的比較多,可能是因為附近上班族比較多。內部的書籍分門別類很清晰,找到自己喜歡的書可以在角落的免費專區看,不過基本沒位置。
一直往書店裡面走到盡頭,就是矢量咖啡,有很多位置,不過周末人也會很多,來得晚也很難有位置坐。
05.1200bookshop
這是一家我最經常去的24小時不打烊獨立書店。
「白天是生意,晚上才是態度和溫情。」這是店老闆的希望。書店為背包客提供免費住宿,不過你也可以付費去住,價格非常便宜。白天也會有很多人付費在裡面,相當有了一個自己的小書房。
主要去過兩家店鋪,一家在天河體育東,不是經常去,另外一家是在中信負一樓后街,因為在公司附近,走幾步就到了,所以這裡基本上成了我上班工作外的第二去處。
中信店裡面的書籍不是特別多,我一般都是看看新書,大多數情況都是直接去卡座,看自己帶的書,或者碼字,這裡承載了我輸出的大部分文章。
節假日經常去,店裡的服務員都認識我了,有時候早上過去熟悉的店員會說,今天喝點什麼呢?我說,桂花烏龍吧。有時候,在付費閱讀區忘記點喝的了,店員看到也就沒說什麼。
這裡除了咖啡飲品外,還有深夜食堂,吃過這裡的喜喜水餃,也嘗過這裡的青梅酒,特別適合冬天喝,青梅酒口感真心不錯,是我在廣州喝到的最好的青梅酒。
「為一座城市點燃一盞深夜的燈」,門口寫著這句話。
以上5家獨立書店就是自己經常去的,特別是1200bookshop,這裡有太多的時間和記憶,也推薦大家多去轉一轉,瞅一瞅。
這些如城市點綴般存在的獨立書店,就像珠江邊上的小小橘燈,蜿蜒婀娜地,舒緩地流淌著,發著醉人而溫和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