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5家獨立書店紀實報告

2020-12-18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Penn先生,ID:impen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鋼琴家魯賓斯坦說過:「評價一座城市,要看它擁有多少書店。」

你生活的城市有多少書店呢?你又是否都曾去拜訪和駐足過?

我喜歡獨立書店,因為它獨立,自信和安靜,就在那,可愛得等待著你的漫步探索。時常下班後,去附近的書店轉悠,看到某些文字欣欣然,看到某位姑娘怦怦然,幾個小時就悄悄然過去了,也正好躲過了下班高峰擁擠的地鐵人群。

獨立書店和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精神靈魂所在。如果沒有,或者過少,則代表著一座城市的精神貧瘠和歷史單薄。貧瘠單薄意味著無趣無意義,自然是城不為城,人不為人。

「書店在一個社區,一座城市裡扮演的是「公共空間」的角色,不僅關聯起擁有共同志趣的人,更是整個社會新思潮、新文化、新價值的集散地。走進一家書店,說到底就是感受把浮華關在門外,專注於讀書的心情。」楊華在自己的著作《在書店》裡寫到。

走進一家書店,點杯茶飲,拿出還未看完的書籍,繼續閱讀;或者,隔了一段時間,再去這家書店,在浩瀚的書籍排櫃前,行走,搜索,徘徊,駐足,翻閱感興趣的書名;亦或者,思考構思很久的文章終於要動筆了,徑直走進書店最裡面的空位上,從背包裡掏出macbook,敲打文字。

獨立書店成了我的第四空間。住處過於舒適,人性的懶散亦顯露無疑;公司過於職場,功利的世界亦拘謹不輕鬆;星巴克類的第三空間,過於開放和多了些商業化的嘈雜;所以,我把獨立書店稱為自己的第四空間。

或者也是你的第四空間。它猶抱琵琶半遮面,鬆弛有度亦真誠。你在這個空間裡,讀書、喝茶、寫字,一人一世界,一字一乾坤。萬物忘我,我亦忘矣。

正如美國作家劉易斯布茲比的《書店的燈光》所說:書將我們與他人聯繫在一起,但這種聯繫建立於獨處之中:一個讀者獨處一隅傾聽一個作者的心聲。

城市的陌生人,你又在哪家獨立書店,傾聽著哪位作者的心聲?

廣州呆了三年多的時光裡,獨立書店成了永恆的記憶,編織了這段酸甜苦辣的青春歲月,我在這裡貢獻了大把的空閒時間,看了很多已經忘記了的書籍,寫下了幾十萬的晦澀文字,時至今日,它們仍在反哺並將繼續,反哺著,那個宇宙中微塵的我。

以下是自己經常去的一些獨立書店:

01.方所書店

「但願回到更多詩歌朗讀的年代:隨風合唱中隱晦了的抒情需要另外的聆聽。」在方所的門口玻璃上,印著詩人也斯的贈言。

廣州逛的第一家獨立書店,品牌名來自梁代文學家蕭統的「定是常住,便成方所」,書店坐落在廣州的高端購物中心——太古匯。周圍都是LV,Hermès,Prada等國際高端品牌,摸了摸自己的褲兜,就去了他們中間最便宜的方所消磨時光。

有人說,方所是大陸版的誠品書店。其聯合創始人之一便是臺灣誠品書店創建參與者,方所的很多管理層也是出身臺灣誠品書店,也自然會有誠品的風格存在。

不過,方所可能更偏向美學藝術,包括店鋪內有很多美學生活的商品。除了看書,也可以購買其它各種各樣美學商品。

店裡面有咖啡館和簡餐,也有專門的付費閱讀區卡座,環境是非常的好,畢竟是當初廣州為數不多的高端購物中心,不過會有很多人坐在書架或過道的臨時座位上看書,甚至很多人坐在地上,享受閱讀。

(這個空間經常會舉辦新書發布會作家見面會等活動)

書店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太古匯商場B1層

02.聯合書店

聯合書店是香港聯合出版集團在內地投資的書店,經營理念是:人文藝術和優質生活,裡面有非常多的港臺書籍,如果要看港臺書籍動態去這裡就對了。

我是之前去北京路,偶爾在繁華的購物街上看到了聯合書店入口,就進入逛了好久,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港臺書籍。這裡一共6層,每次都各有特色。

很多人來廣州都會去北京路千年古道逛街,據說這裡是歷史上最早建立廣州城的位置所在,街道上有一些古代道路遺址,透過玻璃可以看到,不過都太袖珍了。

後來,才知道在珠江新城也有一家聯合書店,因為平常比較方便就經常跑這裡,相比較北京路的聯合書店的久遠古樸,位於廣州CBD寫字樓聚集中心的這家聯合書店,更具現代化,甚至有點酷酷的感覺。

03.言幾又書店

這是一家發源於北京的獨立書店,品牌名取自」設「,言:語言溝通;幾:差異別致;又:多元遞進。書店的定義是一家創意生活體驗館。融合了書店文化、咖啡文化、文創生活、文化沙龍、主題餐廳、兒童樂園、文化互動、創客空間等內容。所以,很難用傳統的書店去定義它。

不過,因為很難簡單的稱之為獨立書店布局,所以這裡真正閱讀的氛圍會弱了很多,很多人只是來當做網紅地點拍照。但是裡面書的種類非常齊全,時常進來逛逛看看新書還是不錯的。

04.西西弗書店

誕生於貴州遵義,在全國60多個城市有160多家書店,是書店+咖啡模式的代表,西西弗書店內部的咖啡店叫做矢量咖啡,一般咖啡區和書店會分成相通的兩部分。

我經常去的是萬菱匯的店鋪,這裡主要是文學社科類經管類的比較多,可能是因為附近上班族比較多。內部的書籍分門別類很清晰,找到自己喜歡的書可以在角落的免費專區看,不過基本沒位置。

一直往書店裡面走到盡頭,就是矢量咖啡,有很多位置,不過周末人也會很多,來得晚也很難有位置坐。

05.1200bookshop

這是一家我最經常去的24小時不打烊獨立書店。

「白天是生意,晚上才是態度和溫情。」這是店老闆的希望。書店為背包客提供免費住宿,不過你也可以付費去住,價格非常便宜。白天也會有很多人付費在裡面,相當有了一個自己的小書房。

主要去過兩家店鋪,一家在天河體育東,不是經常去,另外一家是在中信負一樓后街,因為在公司附近,走幾步就到了,所以這裡基本上成了我上班工作外的第二去處。

中信店裡面的書籍不是特別多,我一般都是看看新書,大多數情況都是直接去卡座,看自己帶的書,或者碼字,這裡承載了我輸出的大部分文章。

節假日經常去,店裡的服務員都認識我了,有時候早上過去熟悉的店員會說,今天喝點什麼呢?我說,桂花烏龍吧。有時候,在付費閱讀區忘記點喝的了,店員看到也就沒說什麼。

這裡除了咖啡飲品外,還有深夜食堂,吃過這裡的喜喜水餃,也嘗過這裡的青梅酒,特別適合冬天喝,青梅酒口感真心不錯,是我在廣州喝到的最好的青梅酒。

「為一座城市點燃一盞深夜的燈」,門口寫著這句話。

以上5家獨立書店就是自己經常去的,特別是1200bookshop,這裡有太多的時間和記憶,也推薦大家多去轉一轉,瞅一瞅。

這些如城市點綴般存在的獨立書店,就像珠江邊上的小小橘燈,蜿蜒婀娜地,舒緩地流淌著,發著醉人而溫和的光芒……

相關焦點

  • 廣州文藝氣息濃厚環境舒適的獨立書店
    序看一座城市的文化,就去看它的書店。廣州,中國南方的文化中心,有著悠久的歷史沉澱,使這裡的人文、風情、歷史和生活散發著獨特的文化氣息,特別是獨立書店更是她的文化地標之一。我特別喜歡獨立書店,因為我喜歡它那讓人有閱讀欲望的氛圍的舒適空間。接下來就讓我介紹我喜歡的幾家廣州市內不一樣的獨立書店。
  • 5萬人告別誠品書店,國內獨立書店真的要落幕了?21年的誠品書局
    5萬人告別誠品書店,國內獨立書店真的要落幕了?21年的誠品書局宣告閉店,這些獨立書店仍在與世界對抗2020年5月31日,一代精神象徵、臺北文化地標——誠品書店敦南店在開業21年後正式閉店,當晚,超過5萬名讀者來到現場,告別這個陪伴了他們21年青春的記憶。
  • 書香氤氳走近大臺北最美的5家獨立書店
    2002年,老闆蔡謨利、戴莉珍夫妻在臺大公館商圈開了茉莉二手書店第一間店,並且借鏡統一超商和誠品書店的經營模式,轉型相當成功,逐漸打響了茉莉二手書店的名號。書店以『敬天.愛人.惜物』為經營理念,以『環保.公益.閱讀』為實踐目標,店內氣氛棒棒噠!
  • 廣州第三家24小時書店靠什麼生存
  • 廣州24小時書店有哪些?廣州不打烊書店地址信息一覽
    獨立書店的定義,一般指的是在傳統書店中獨樹一格,特點有三:無所依附,人文關照,持之以恆。當今對於這類「獨立書店」的範疇,更準確的應該是:除購書中心之外的小眾的有特色的書店。  在廣州有這樣一家用溫度堆砌而成的情懷書店,可以讓腳步匆忙的你帶著一份從容不迫,坐在窗明几淨的沿街座位,俯瞰車水馬龍華燈初上,感受塵囂中的一抹溫情。
  • 廣州1200書店能睡覺嗎?廣州1200書店怎麼收費?
    一家上線小豬短租平臺的實體書店。信息時報記者 李杉 攝廣州1200書店能睡覺嗎?廣州1200書店怎麼收費?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小豬短租宣布推出「城市之光」住宿計劃2.0,全國16城17家書店將全新上線。
  • 8家全世界最酷書店,獨立出版小眾雜誌愛好者的天堂
    8家最酷書店必須朝聖。文、圖 / 編號223去一個地方旅行,吸引我的行程除了自由觀光之外,在地美食、設計酒店、藝術畫廊、跳蚤市場都是我的心頭好,當然,還有藝術書店。因為長期關注和製作獨立出版和小眾雜誌,到一個城市裡,這類書店是我必須拜訪的去處之一,收集下那一本本有關設計、藝術、攝影、創意、時尚、生活方式、美食類型的讀本。早年住在廣州的時候,頻頻去香港,幾乎每次都是為了買雜誌,從 page one 到書得起,再到早就閉門了的捷刊雜誌店,小眾的藝術書和雜誌成為我閱讀習慣的一部分,不可捨棄。
  • 你去過的那家書店,還好嗎?
    這家書店自帶廣府基因,生於廣州、發於廣州。它的關閉,對於讀者而言,有惋惜、有不舍、有愕然。近些年,每當一個標杆性的獨立書店「關閉」,便會引發一陣感慨。引發大眾關於理想主義在經濟洪流中,如何留存的探討。實際上,受到疫情影響,各個行業的發展都受阻。而實體書店,更是遭遇重擊。
  • 東京擁有1300家獨立書店,這家書店與眾不同!
    如果你喜愛熱鬧,可以在銀座感受繁華的商業氣息;對於二次元愛好者來說,秋葉原就是天堂;潮男潮女們,出沒於澀谷、原宿的大街小巷;文藝範的打卡聖地,新宿御苑、天空樹、東京鐵塔……當然,東京還是一座擁有1300家獨立書店的城市,擁有著豐富多彩的書店文化。
  • 17座城市最後的50間獨立書店
    荒島發願為愛書的島民們提供一個歇腳洗心的角落。除了營造實體書店的寧靜氛圍外,荒島還為島民提供訂購新書、代淘稀缺老書的服務。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天河路383號太古匯商場B1樓MU35號(地鐵3號線/石碑橋站D出口)電話:020-38682327聯合書店 人文、藝術、優質生活廣州聯合書店是香港聯合出版集團(香港最大的綜合性出版集團之一
  • 東京值得一去的5間獨立書店
    東京值得一去的5間獨立書店 Jing 2016-02-26 14:04 來源:澎湃新聞
  • 香港三聯書店退出廣州 倒閉潮中大書店轉型求生
    隨著兩家書店的集體關門,在廣州紮根17年的香港三聯書店正式退出廣州市場。1988年,從老牌的三聯書店獨立出來後,香港三聯成為香港聯合出版集團成員,陸續在內地布局,高峰時期,曾在廣州開設5家店,上海和北京各一家。如今廣州5店已全部關閉,而其在上海的書店也傳出經營困難的消息。
  • 創新「書店+」|廣州第一家紅色書店三元裡開張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李靜研圖/主辦方提供12月11日,適逢廣州起義93周年紀念日,「紅棉花照三元裡,書香傳頌新華情」廣州新華書店(三元裡書店)暨三元裡旅遊文化服務中心開業儀式在廣州市三元裡抗英大街三元裡書店舉行
  • 溫羅汀讀書夜--臺北獨立書店巡禮(15家)
    在臺北,由溫州街、羅斯福路和汀州路交織而成的「溫羅汀」,有少見的高密度書店群和名人故居,已成為書迷到訪臺北時必去之地。一般提到臺灣書店,大多數人想到的大概是誠品這樣聲名在外的連鎖書店,然而對於這些散落在街巷間的小書店,亦是不可忽略的。蓋這些小店各自獨立,各有各的經營理念,其所代表的不僅是臺灣獨特的書店風景,更是難得的獨立的人文精神。
  • 獨立書店 臺灣的獨特風景
    「獨立書店不能消失」眾所周知,臺灣的「文化部長」龍應臺本身是一位作家,她深知獨立書店對於啟發民智的作用。上任伊始,龍應臺辦了多場「國是論壇」,第一場,就是從獨立書店的生存研究起。她認為,大人、小孩固定到社區書店看書、買書,生活的情感很強烈,「但是透過網絡買書,就少了背後的人際網絡關係!」
  • 單向空間:一家「不務正業」的獨立書店
    ■ 數據來源:數據品牌榜■ 時間窗口:2019年10月26日-2019年11月7日一時間,關於獨立書店的討論進入了公眾的視野,人們迫切地想知道「是什麼殺死了書店?」然而獨立書店的生存現狀真的有這麼糟糕嗎?事實上,中國實體書店的銷售額雖然呈現下降趨勢,但開店速度反而越來越快。
  • 深圳不缺誠品書店
    2011年7月,創辦17年的北京獨立書店風入松停業;9月,廣州最後兩家三聯書店宣布停業……直到2013年,財政部、國家國家稅務總局頒布通知,免徵圖書批發、零售環節增值稅,情況才有所好轉。率先突圍的實體書店主要有兩種,一種在書店基礎上不斷做加法,引入服飾、文創、咖啡飲料,形成複合型空間。
  • 《書店裡的影像詩》:臺灣獨立書店一覽
    夜色中,樂伯穿梭巷弄收書,之後一路轉搭捷運、火車、客運,再回到其位於九份的書店中,細心為每本書擦拭清潔;電梯公寓裡,愛唱聲樂的阿維住在書店裡,只有開店時才和人說話……這些有個性的書店老闆及其手下書店,是臺灣最獨特的一道風景。
  • 臺北小調|閱讀主義:串聯街區的獨立書店
    「溫羅汀」指的是臺大附近溫州街、羅斯福路、汀州路構成的區域,鄰近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大學、世新大學,方圓不到一公裡範圍內,共有三四十家不同主題的獨立書店。「溫羅汀」街區靠近學校「溫羅汀」街區的夜市商圈,十分熱鬧2017年,臺北市政府舉辦的「走讀大安文化節」,就以「春遊大安,走讀溫羅汀」為主題,走訪溫羅汀上的獨立書店;臺灣導演侯季然拍攝的《獨立書店裡的影像詩》,記錄了全臺灣極具代表性的40家小書店;同時,諸如
  • 廣州最值得的去的這十家書店,拍照看書兩不誤!
    博爾赫斯書店——簡單、乾淨、純粹 地址:昌興街7號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11:00-21:00 北京路的繁華在外,步行街旁的小巷內走不遠,就能見到博爾赫斯書店。 這是廣州早期的獨立書店,成立於上世紀9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