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鈷鋰行業信息
SMM 12月27日訊:
2016年與2017年鈷價的暴漲以及其供應本身的不確定性,吸引了大量投資,並進行資源開發。2018年,鈷供過於求的預期逐步發酵,國內冶煉廠對於海外礦山的強硬定價模式多數選擇拒絕與觀望。進入2019年,國內冶煉廠仍以零單及國內庫存為主要原材料採購方式。
2019年1季度,外媒報價加速下跌,國內投機市場也情緒高昂,做空力度較大,內外價格雙雙下跌,出口窗口臨時打開,國內消費不足交易十分有限,生產商主要活躍於出口市場。雖在四月底,存在下遊低庫存補貨行情支撐價格,鈷價短暫反彈,進口窗口臨時打開,但有價無市實際交易不佳。隨後至季末國內投機市場領跌,現貨市場亦悲觀跟跌,外媒開始走弱跟進國內行情。三季度市場再度炒漲剛需補庫邏輯,外媒拉漲,國內跟進。國慶假期歸來後下遊觀望情緒較重,採購意願不佳,投機市場加速下跌,疊加加拿大鈷流入市場衝擊供應,現貨市場逐步下滑。11月,鈷鹽類產品在剛需疲軟的情況下率先領跌,電解鈷價格對鹽類產品溢價持續存在,外盤逐步向國內價格靠攏,出口窗口短暫打開隨後隨著價差修復關閉。
》點擊查看SMM電解鈷現貨歷史價格
鈷鹽方面,2017年起,硫酸鈷和氯化鈷之間價差變大,主要是由於硫酸鈷市場擴張迅猛,較氯化鈷相比市場競爭格局更激烈,漲跌時反應更加靈敏,價格堅挺度不如氯化鈷。2019年下半年尤為明顯,新能源市場表現不佳,以氯化鈷為主要消費品的傳統3C市場表現良好,對硫酸鈷產生升水。SMM預計該趨勢或持續至2020年上半年。
2018年鈷價經歷了一場劇烈的過山車,至年底,電解鈷價格較年內最高點腰斬。2019年鈷價整體亦呈現震蕩下行的趨勢。回首2019年,鈷產品價格波動主要受到以下三點因素影響:鈷資源供應變化,終端實際消費情況,產業鏈一體化趨勢對鈷資源定價模式的影響。
鈷資源供應變化:自年初以來,鈷價一路下行,各大礦山公司披露營收虧損,剛果金收礦顯著減少,年中嘉能可宣布關停Mutanda礦山,並修正產量預期,市場對鈷資源顯著供過於求的預期得到修復,支撐鈷價三季度反彈。
終端實際消費情況:中國鈷消費超八成流向鋰電池行業,其中數碼鋰電對鈷的需求是動力鋰電的兩倍。2019年5G潮流興起伊始,廠家紛紛備貨,下半年數碼市場表現良好,而動力市場則在年中補貼過渡期過後一路頹靡,拖累鈷價。市場預期2020年新能源市場將有復甦,數碼市場亦處於換機潮初始階段,預期積極。
產業鏈一體化趨勢對鈷資源定價模式的影響:2019年,寶馬,SKI等終端車廠電池廠相繼發布與鈷礦供應商籤署鈷原料採購協議消息,隨著產業鏈一體化程度加深,傳統的冶煉廠與礦商根據金屬價格談判折扣定價原料的模式已不再能滿足市場需求。計價模式的博弈反應了市場供需強弱的變化,未來隨著鈷市供需逐步達到均衡,鈷價震蕩幅度將會逐步收窄。
基於對中國2020年至2022年供需平衡的基本面判斷,以及上述三點因素的考量評估,SMM預測:2020年電解鈷年均價約29萬元/噸,四氧化三鈷、硫酸鈷、氯化鈷2020年均價分別為22萬元/噸,5.3萬元/噸及6.5萬元/噸。
SMM電池材料研究團隊
洪璐 021-51666814
覃晶晶 021-51666828
梅王沁 021-51666759
吳陽 021-51666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