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科技論文賽博士,被撤銷榮譽的背後是更常見的科研夫妻檔

2020-12-15 高校網大秀

小學生科技論文被質疑

2020年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小學組三等獎獲獎項目「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遭受網絡質疑,該篇科技論文具有較高的專業性和學術性,遠遠超過了一名普通小學生應該擁有的水準,甚至有網友稱,這類的專業性的科技論文,水平甚至達到了博士畢業生的水準,而該項研究報告的附件中卻顯示這名小學生擁有獨立完成該項目的整體設計和撰寫,因此引發網絡的熱議。當網絡輿論開始發酵後,作為參賽作品推薦方的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迅速做出調查的決定,雲南省參賽組決定撤銷該名小學生,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項目(小學組)一等獎獎項,並收回獎牌和證書。而且該名小學生的父親,中科院陳勇彬研究員也在科學網發表聲明,表示虛心接受大家的監督與批評,向大賽組委會申請上交該項目獲得的獎項,並尊重和服從大賽組委會對該項目獎項的處理意見。

科研神童的背後

一名連基因的概念都不清楚的小學生,居然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PCR實驗技巧,並且可以寫出基因片段和癌症之間的關係,就像一名醫學研究生說的那樣:「僅僅式PCR實驗就需要超長的實驗時間,一名連基因概念都不清楚的小學生在短時間內會有如此的科研能力,並且寫出非常專業的項目報告書,簡直就是科研神童,中國科研的未來交給小學生吧!」醫學研究生能發出這樣的感慨,主要是這些研究生幾乎在實驗室過著7,11,11的日子,幾乎全年無休才可能搞懂這些複雜的生物醫學實驗,然而一名小學生卻可以在短時間內就有如此高的研究水準,也讓這些醫學研究生們深深地感到莫名的挫敗感,甚至很多研究生講出了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那就是中國普通存在的家庭式科研腐敗——科研夫妻檔!

考研要規避科研夫妻檔

該名小學生論文在遭受網絡公開質疑後,作為該名小學生父母的科研單位,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就"小學生研究癌症獲全國獎"一事做出聲明稱,該生的父母是研究所的研究員。而且該名小學生父母研究的領域也相同,屬於中國科研圈內普遍存在的科研夫妻檔,這也是很多網絡研究生感到非常想吐槽的事情,並且提醒今後報考研究生的學弟學妹們,如果想要未來做科研,那麼一定要規避這類科研夫妻檔,因為他們的論文成果很大概率可能被導師夫妻倆佔用。只要翻閱科研夫妻檔的論文,就會發現存在夫妻二人輪流當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的現象。這科研夫妻檔項目組,研究生的科研論文署名很難獲得第一作者。由於缺乏第一作者的論文,未來這些被佔用論文署名權的研究生很難獲得更好的發展機遇!

相關焦點

  • 小學生研究抗癌獲科研論文獎,虛榮讓教育公平又一次被打破
    作為一名小學生,無論怎樣都不可能會獲得這樣巨大的榮譽,在這背後,是拼爹的結果,是名利的作祟。小學生獲科研項目比賽一等獎,是學術界的悲哀近日,昆明小學生研究癌症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遭網友質疑。7月15日,該論文一等獎被撤銷,獲獎者父親其父道歉承認過度參與撰寫。
  • 通報:"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等獎被撤銷
    人民網昆明7月15日電 (程浩)近日,關於質疑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小學組三等獎獲獎項目《C10orf67 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網絡報導引發社會關注。7月15日,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發布通報稱,「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等獎被撤銷。
  • 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獲獎的背後
    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獲獎的背後 2020-07-15 10:09:26 參與互動   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獲獎的背後
  • ...科研「夫妻檔」刷新校史 成果被刊入世界頂尖雜誌《Nature》
    華農科學家馬靜雲、藍天夫婦在實驗室中進行科研。他們於1993年被調劑進該專業,從事禽病、豬病科研20多年。近日,他們攜手追蹤2萬餘仔豬因跨種感染來源於蝙蝠的SADS新型冠狀病毒致死的成果,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發表,刷新了華農以第一通訊單位登上世界頂尖雜誌的歷史。而這,並不是這對科研「夫妻檔」第一次刷新校史。
  • 論文造假潮背後:SCI 與中國科研三十年|大象公會
    直到 1985 年,《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對高等學校的辦學水平進行評估,對成績卓著的學校給予榮譽和物質上的重點支持,辦得不好的學校要整頓以至停辦。」響應這一要求,1987 年起,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等機構開始用 SCI(科學引文索引)、ISR(科學評論索引)、ISTP(科技會議索引)和 EI(工程論文索引)收錄的中國科技論文,排出各高校和科研單位的學術榜。不過,這些學術榜只是外部機構對高校業績的一個排名,對高校來說只關乎聲譽,並不影響高校內部的學術評價和獎勵。
  • 被撤銷的小學生抗癌論文僅獲三等獎,那些一等獎都是些啥?
    前幾天,小學生研究抗癌藥物論文獲獎一事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很快,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發布通報,稱經過評審委員會組織專家,對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小學組三等獎獲獎項目《C10orf67 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重審,認為該報告具有較高的專業性和學術水平,其專業程度超出了作者認知水平和寫作能力,項目研究報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獨立撰寫
  • 平邑縣舉行小學生科技「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評比活動
    平邑縣舉行小學生科技「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評比活動 發布日期:2020年10月16日 瀏覽次數:25為培養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動全縣小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深入開展,10月15日,平邑縣舉行小學生科技「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評比活動
  • 論文寫作中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但是許多作者對科技論文寫作的要求不甚了解,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往往「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以至於所寫的論文因質量不高而導致退稿或者多次返修,這不僅增大了編輯工作的難度也延長了論文的發表周期。科技期刊的報導內容雖然繁多,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均主要由摘要、前言、實驗部分、結果與討論和結論等部分構成。
  • 「拼爹科研」「默契腐敗」,科創大賽背後隱藏的利益江湖……
    一位科技指導老師坦言,他教的一些熱愛科學、刻苦學習的學生對科創大賽已失去興趣,有的學生甚至表示「再也不去參加這樣的比賽了」 原題《拼爹科研背後的利益江湖》 文丨《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謝櫻 蔡瀟瀟 孟含琪 繼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引發爭議後
  • 「兩碩士論文雷同」二人被撤銷學位,學術素養該如何培養?
    針對近日媒體報導天津大學與廈門大學「兩碩士論文雷同」的情況,兩所高校均於10日發布處理結果,分別認定兩名涉事學生存在學術不端行為,並撤銷其所獲碩士學位。7月10日,天津大學研究生院在其官方網站發布《關於撤銷劉宇宸碩士學位的公告》。公告稱,經學校調查認定,劉宇宸的碩士學位論文存在由他人代寫的事實,決定撤銷劉宇宸所獲碩士學位。
  • 小學生也畢業論文答辯:電子產品選題最為集中
    今年這屆畢業年級學生的論文明顯增加了對身邊實際問題的研究,更接地氣,研究的時間也比往年更長。由於場地有限,不能邀請所有家長前往現場觀看答辯情況,於是,學校便進行了網上直播,不料竟吸引了3萬多人圍觀。  據統計,194份論文中大約有24份論文與網路遊戲、手機等內容相關,比如網路遊戲對小學生的影響、小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研究與調查、手機的利與弊等。此外,孩子們還關注了抖音、二維碼、支付寶、微信紅包等問題。
  • 湖北兩名小學生研究抗癌獲獎!中國少年並不都是論文造假的孩子!
    繼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組織專家,對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小學組三等獎獲獎項目《C10orf67 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進行重審,決定撤銷該項目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項目(小學組)一等獎獎項,並收回獎牌和證書之後,武漢科協官網發布消息:武漢2名小學生研究茶多酚抗腫瘤這一重大課題,寫出了《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
  • 小學生寫出碩士級論文:科技創新大賽成「拼爹大賽」
    第三十四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結束於去年的七月份,但是在最近一段時間卻又引起了爭議。最大的原因便是該大賽的一些獲獎項目水平「過高」,完全超過了中小學生的能力範圍。更別說試驗中涉及的儀器的使用、試驗步驟的使用。同時我也不得不面臨的事實是,即使我懂這些東西,我也沒有條件去做實驗呀。最讓人不解的是,這種碩士論文級別的文章,最後卻只得了一個三等獎。想來評委對於人類的學習能力水平還是有一定的了解,也明白為什麼一個連生物都沒學過的小學生能寫出這樣的文章。
  • 變味的神童:小學生攻克癌症難題的背後,是瘋狂的精己主義者
    那陳同學怎麼知道此名詞,並對此做了研究,形成論文呢?他的父親解釋這全是因為「家學淵源」,自己從事該方面的研究,孩子對此非常感有興趣,並對攻克癌症醫學難題充滿熱情。然而陳同學在提交的科研過程中卻表示「2018年1月9日,老師們給了我一個基因,叫C10orf67。我上網搜了一下什麼叫基因。」
  • 經濟學人全球早報: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等獎被撤銷,全球人口將自...
    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等獎被撤銷7月15日,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就「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事發布調查和處理結果情況通報,專家組認定:項目研究報告的專業程度超出了作者認知水平和寫作能力
  • 逆天小學生,5天從0開始發碩博論文,這操作比學區房管用
    上圖出自《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在線展廳。除了項目介紹還有小朋友做實驗的照片和數據。是不是高大上到極點了?看不懂?沒關係,我也看不懂,不過有網友說這實驗已經達到了碩博科研水平了。如此一來,好像看不懂小學生的作品也沒什麼丟臉了?畢竟人家是跟咱不一樣的後浪。實驗數據、項目描述雖然看不懂,但是有些東西還是能看懂的。比如實驗日記。這位小朋友的實驗日記堪稱奇蹟。從2018年1月9日,完全不知道啥是基因,需要上網百度,到寫出碩博水平的論文,人家只用了5天!
  • 從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獲獎說起
    雲南一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不僅獲2019年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還獲得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一等獎。消息一出,即引發網友質疑。
  • 學術頭條:美國新冠疫苗試驗結果公布,小學生論文獲獎被撤銷,世界...
    雲南省組委會撤銷「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等獎7月15日,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發布通報稱,決定撤銷該項目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項目(小學組)一等獎獎項新軟體幫大學節省巨額期刊訂閱費今年4月,隨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取消與荷蘭出版巨頭愛思唯爾公司的大額訂閱協議,轉而採用更便宜的訂閱服務,大家都在關注這能為該校省下多少錢。答案是大約700萬美元。詳細的成本效益分析以及一款名為Unsub的軟體工具,幫助紐約州立大學解決了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訂閱費用的問題。
  • 搞科研,就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他的奮鬥人生充分詮釋了何謂「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科學研究不僅需要在書齋裡實驗室中窮經皓首,更需要在廣闊大地上幹一番事業,最終反哺社會、造福於民。一定意義上,那些轉化為現實成果、惠及蒼生的科學研究,才是最有價值的。
  • 醫學科研論文前置部分寫作中應注意的事項
    醫學科研論文寫作是一項嚴肅,意義重大的工作,是交流經驗、傳播醫學科技成果的重要方式。醫學科研論文的書寫格式一般分為前置部分、主體部分和附屬部分。其中前置部分包括題目、署名、摘要與關鍵詞等。達晉編譯以下就工作中的一些體會,重點探討一下在撰寫醫學科研論文前置部分中的一些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