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石山慘案」唯一健在倖存者講述當年突圍的英雄往事

2020-12-16 水母網

犧牲自己為群眾殺出一條血路

「馬石山慘案」唯一健在倖存者講述當年突圍的英雄往事

YMG記者 程鳳 攝影報導

馬石山,主峰海拔467.4米,乳山、海陽兩市交界處一處原本並不知名的膠東山脈,因了1942年駭人聽聞的「馬石山慘案」而走進全國視野。如今,聳立在馬石山主峰的革命烈士紀念塔,訴說著一段青山埋忠骨的英雄歷史。昨日,芝罘區所城裡一所老屋裡,慘案唯一健在倖存者於成向記者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馬石山慘案」,共同回憶了那段不忍回首的血色往事。

在包圍圈中,黨委決定:無論如何要把群眾帶出去

芝罘區所城裡西南關中街5號樓5單元3樓,一所建於80年代的住宅樓裡,於成和老伴一起生活。由於和建昌路小學僅一路之隔,透過窗戶,他還能看到孩子們端坐在教室裡學習文化知識。而75年前,年僅12歲的於成已經參加國民革命軍膠東第八路軍,隨軍轉戰膠東各地。「慘案對我刺激太大,一輩子也忘不了,眼睜睜看著戰士為了掩護群眾突圍,都犧牲了,連隊覆滅了。」昨日,於成憶起當年慘案場景,眼睛裡閃動著淚光,「可憐那些年輕的戰士,沒吃上飯,冬天冷啊,連件厚衣服也沒有。」

1942年冬,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糾集日軍1.5萬人、偽軍5000人,在飛機、軍艦配合下,對膠東抗日根據地進行了40多天的「拉網合圍」大掃蕩。

1942年11月22日,敵人「拉網合圍」到了馬石山腳下,將整個馬石山包圍得水洩不通。當時,於成和十六團戰士以及上千名群眾被困山上。「夜裡,我能清楚地看到山下每隔幾米都點著一堆篝火。」於成回憶,第一次突圍遭遇敵人重火力壓制之後,只好撤回包圍圈。

後來,十六團政委張煥旭、參謀長陳子英主持召開黨支部臨時會議。「後來會議決定往下傳,黨委決定,無論如何,要把群眾帶出去,保護好百姓,讓他們少受傷。」於成告訴記者,那時候吃不飽睡不好,但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就抱著一個信念「犧牲自己,也要為群眾殺出一條血路」。

一個連突圍後只剩五六人,我能活下來純屬命大

1942年11月23日凌晨,於成隨著十六團戰士開始第二次突圍。「那個突圍口是一片地瓜地,記得地瓜剛收過,土又松又軟。」於成回憶,「我當時沒有槍,只能跟著有槍的戰士往前跑,子彈從身子兩邊『嗖嗖嗖』射過來,眼睜睜看著一排排戰士倒下去。」據於成介紹,當時十六團僅有2挺機槍,但沒有子彈,根本沒法用,其餘武器多是「七九步」、「漢陽造」、「彈打一」。「三八大蓋都是從敵人那裡繳過來的,算是最好的武器。其他的槍,都是打一槍要裝一下子彈,有時候還卡殼。」於成說。「當時參謀長騎著馬突圍,還沒跑出去多遠,就被撂倒了。」於成回憶,到最後清點人數,一個連隊100來人,只剩五六人,「現在想起來,耳朵裡還是敵人機槍突突不停,我能活下來,純屬命大。」

昨日,於成透露,大掃蕩時,老百姓一直跟著八路軍走,由於敵人火力太猛,不少老百姓也都倒下了,光地瓜地那一片,至少有兩百人犧牲。

據史料記載,1942年11月24日晨,日軍向馬石山主峰發動總攻,後對被捕的500餘名手無寸鐵群眾,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在突圍戰中,膠東行署公安局警衛連三排18名戰士,先後掩護群眾1000餘人突圍,最後被敵人圍住,全部壯烈犧牲。膠東軍區第五旅十三團七連六班的10名戰士,掩護了近千名群眾轉移,最後在與敵人展開的遭遇戰中,10名戰士全部犧牲。

相關焦點

  •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⒃---我曾親歷馬石山慘案
    1942年11月23日,日本兵的「網」,合圍在馬石山。馬石山是膠東地區的一座大山,位於乳山和海陽之間。當時,周圍村莊的人們,紛紛到馬石山躲避日軍的「掃蕩」,約有數千人被困在馬石山上。  突圍  農曆十月十六日,天空陰沉沉的,不時地飄著雪花,日偽軍從四面八方向馬石山包圍過來。  民兵在這個時候發揮了作用。
  • 「梅花慘案」倖存者及後人講述「最黑暗的日子」
    近日,記者先後走訪了「梅花慘案」「正定岸下等十三村慘案」「趙縣豆腐莊慘案」「井陘老虎洞慘案」等的發生地,聽倖存者的講述,感受後人對遇難者的緬懷……「那一天我終生難忘,歷歷在目」雖然歲月塵封了當年的血腥,但血跡和記憶並未抹去,例例鐵證仍向後人講述那段悲慘歷史,講述梅花鎮歷史上最黑暗的幾日:鹼水坑、血井、三十六口墳……一處處遺址慘不忍睹;一幅幅充滿血淚的圖片,一件件沾滿血跡的實物,令人觸目驚心;一個個倖存者的證言筆錄資料,每一個人的血淚講述,無不刺痛著人們的心……
  • 神話的山,英雄的山——乳山市的馬石山
    馬石山位於乳山市崖子鎮(原馬石店鄉)境內,距離乳山市區大約有四十五公裡。傳說遠古時,馬石山有一個草肥水美的牧場,天上的一匹神馬經常偷偷到牧場吃草飲水。後來,天上下來一位天將要降服這匹神馬,神馬就地一滾,竟比大山還高。
  • 家國故事丨馬石山十勇士——「無名」英雄 譜寫壯歌
    1942年冬,日本侵略軍對膠東抗日根據地進行「拉網合圍大掃蕩」時,在這裡製造了駭人聽聞的「馬石山慘案」。被圍在內的10名八路軍戰士,為了人民群眾,捨生忘死,反覆衝殺,掩護大批群眾突出重圍,自己卻血灑馬石山,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壯歌。
  • 益陽往事:廠窖慘案倖存者說當年的事……
    1943年5月9日至11日, 在益陽一個60多平方公裡的小鎮上, 3天時間內,日軍屠殺了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 和手無寸鐵的無辜百姓3萬餘人, 製造了其侵華戰爭中僅次於南京大屠殺的第二大慘案
  • 聽倖存者訴說當年的梅花慘案,四天三夜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從倖存者那裡聽到了梅花慘案。發生了三天三夜的慘劇。在海南省的最後一次訴訟中,有消息說日本政府的「慰安婦」受害者懷恨而死。歷史性的慘案相繼發生。眾所周知的是南京大屠殺、九一八事件等。梅花慘案也是當年的慘案之一。梅花慘案發生在梅之町。位於河北省石家莊稻草城區南部。是經濟上很富裕的商業街。
  • 3000無辜百姓慘遭屠殺 平頂山慘案倖存者艱難訴訟
    當年全村有八百多間房屋,住著三千多口人、五百多戶人家。如今,人們對於這個村莊的認識,卻停留在了一場駭人聽聞的大屠殺。  1932年9月15日夜,正值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楊柏堡採炭所」等地被途經平頂山村的遼東民眾抗日自衛軍襲擊,日軍以平頂山村民沒有報告即「通匪」為名,於次日糾集日本守備隊、憲兵隊、警察署等200多名軍警,將全村三千餘名男女老幼驅趕到平頂山下,開始了滅絕人性的大屠殺。
  • 【紅動齊魯】馬石山十勇士:保衛人民 英雄無畏
    【紅動齊魯】馬石山十勇士:保衛人民 英雄無畏 2020-10-03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河北藁城:梅花慘案紀念館舉行活動銘記抗日歷史
    新華社石家莊9月3日電(記者閆起磊)9月3日,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梅花慘案紀念館舉行以「銘記抗日歷史,緬懷革命先烈」為主題的紀念活動。當地黨員幹部、群眾、學生自發前來參加紀念活動,參觀陳展大廳,聆聽先烈故事。  1937年,侵華日軍在石家莊市梅花鎮製造了駭人聽聞的「九·九梅花慘案」。
  • 「六·五」較場口大隧道窒息慘案74周年祭 憶當年倖存者心有餘悸
    首席記者 羅嘉 攝  華龍網6月5日17時30分訊(記者 張譯文)74年前的今天,侵華日軍殘暴地再一次發起對重慶的狂轟濫炸,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六·五」較場口大隧道窒息慘案,造成1115人死亡。74年後的今天,重慶各界人士,在大隧道慘案中的倖存者和死難者家屬,來到位於渝中區較場口的「六·五」隧道慘案舊址,向死難同胞敬獻花籃。
  • 威海馬石山紅色教育基地 「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揭牌儀式舉行
    周兵在講話中說,乳山是膠東早期抗戰根據地核心區,是黨政軍機構駐紮活動的穩固後方,是一片灑滿英雄熱血的紅色土地。威海馬石山紅色教育基地位於山東省乳山市西北部馬石山上。1942年侵華日軍在這裡製造了震驚全國的馬石山慘案,膠東軍區領導的馬石山突圍戰在這裡打響,八路軍戰士為掩護群眾轉移,冒著槍林彈雨四進三出日寇包圍圈,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歌。同一時期,在侵華日軍殘酷掃蕩的顛沛流離中,膠東育兒所在乳山市馬石山下秘密組建,300多位當地年輕媽媽冒著生命危險,哺乳了1223名八路軍後代和烈士遺孤,用偉大母愛書寫了一段人間奇蹟。
  • 南京大屠殺已知健在倖存者目前僅剩300餘人
    宋嶠 攝  本報訊 昨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畫像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開幕,30位倖存者的畫像躍然牆上,每張畫像右邊是紀念館館長朱成山的20行小詩,再現了每位倖存者的血淚經歷。  倖存者畫像是南京藝術學院畫家張玉彪教授創作的。此前,他曾經根據倖存者記憶的特徵,參照親人們的基本臉型,創作出33幅遇難者遺像,後來被紀念館收藏。
  • 融入血脈的紅色文化—威海馬石山紅色教育基地開放五周年(上)
    巍巍馬石山上,剛剛修建改造完成的馬石山十勇士紀念館和乳山革命紀念館面貌一新、莊嚴肅穆,見證了乳山人民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崢嶸歲月。五年來,乳山緬懷英雄事跡,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從革命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忠誠的力量、奮進的力量,更好地守初心擔使命,揚精神顯擔當,奮力譜寫現代化幸福乳山建設的新篇章。如今,紅色文化已融入馬石山的血脈,融入乳山人民的血脈,並得到不斷的傳承與弘揚。
  • 皖南事變的倖存者追憶當年的浴血奮戰
    本文摘自《開國英雄的紅色往事》,梅世雄 黃慶華 著,新華出版社一、1941年1月6日,國民黨製造了震驚世界的皖南事變。「突圍戰鬥打了7天7夜。」90多歲的開國少將、原昆明軍區司令員張銍秀,是目前唯一健在的從皖南事變中成功突圍出來的團職以上指揮員。皖南事變,與中央紅軍長徵途中的血戰湘江及後來的西路軍蒙難,並稱為我軍歷史上三大悲劇。
  • 慘案倖存者:千餘人被日軍逼進山洞,扒光衣服,讓人臉紅又怒恨
    熟讀中國抗戰歷史,全面抗戰爆發之後,八路軍深入敵後抗戰,建立很多抗日革命根據地,對日軍有著慘痛的打擊和破壞,從而導致日軍對華北、晉察冀等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大掃蕩」,尤其1943年這次的「大勺大」,其野蠻程度中外罕見,其殘忍兇暴令人髮指,其中最為典型的當屬井陘老虎洞、黑水坪慘案。
  • 百餘位重慶大轟炸倖存者紀念「六五大隧道慘案」76周年
    百餘位重慶大轟炸倖存者紀念「六五大隧道慘案」76周年 重慶大轟炸倖存者及志願者在「六五大隧道慘案」遺址前敬獻花圈並默哀。
  • 《平頂山慘案展》在南京舉行 健在親歷者逐漸減少
    中新網南京9月9日電 (記者 朱曉穎)9日上午,《平頂山慘案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開展。記者了解到,隨著時間推移,健在於世的、親歷見證平頂山慘案的倖存者逐漸減少。9日上午,《平頂山慘案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開展。 朱曉穎 攝  本次展覽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撫順平頂山慘案紀念館共同舉辦。
  • 年輕人正在遺忘「北町慘案」
    慘案發生10多年後,王利明這代人才出生,他們對上坂勝的恨源自上一輩。慘案經倖存者講述,在代際之間口口相傳,成功傳給了他們。梳理北町村的對日情緒史,不難發現,20世紀90年代以前,北町是一個被籠罩在「血債仇恨」中的村莊。忘不了的歷史目前北町村中,慘案的倖存者尚在人世的不足10人。
  • 除五三慘案,山東人還必須記住日軍製造的這8大慘案!
    日軍走後,他深夜連忙逃走,成為這次屠殺中唯一的倖存者。下午2點左右,日軍從路可讓家的地窖裡搜出他的兩個十幾歲的兒子,並將他們的衣服剝光,捆在大門前的棗樹上,讓狼狗撕咬。兩個孩子被撕咬得鮮血淋漓,發出一陣陣撕心裂肺的慘叫,不久就被咬死了,血肉模糊,腸子、心肝掛在屍外,血淋淋的腦袋耷拉著。日軍還在文廟一帶一次就打死了10多人,在南門外的黃河大堤下殺死了13人,在馬家灣南崖活埋了3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