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給我們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歌德(德)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457字,閱讀約3分鐘
簡介:
我國自古以來幅員遼闊。元世祖忽必烈在元朝時期,有非常廣闊的領土管理能力,這也可以證明我們的土地之大。羅隱在《夏國塔》中寫道:萬裡山唐地,千年晉魂英雄,這句話雖然是在表達對英雄的敬意,但也可以看出中國疆域的遼闊,到了乾隆時期,我們的疆域劃分更加明確,此時我國已有1300多萬平方公裡的疆域。
當時的中國幅員遼闊。直到晚清時期,我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當時晚清政府開始割讓土地,許多國家趁亂侵佔我國土地,清政府還籤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導致我國土地一點一點喪失。但是當中國強大了以後,俄羅斯把土地還給了我們,俄羅斯已經四次歸還我們的土地了,但是它歸還的總面積是不可思議的。
晚清的無能導致了土地的喪失。
1760年,清政府成功鎮壓準噶爾,使我國國土面積達到頂峰。同時,在中國的東北部與俄羅斯有著明確的邊界:兩江一嶺。當時清政府管轄的臺灣、澎湖、海南島等地區,都要加在一起才有1316萬平方公裡,比今天的中國還要廣闊。這證明,從清朝到晚清,中國的疆域在不斷縮小。
其實,在這背後,是晚清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當時清朝實行一系列閉關鎖國的政策,使中外無法交流,國家的各種產業逐漸落後於世界其他國家。有外國飛機大炮的時候,清朝還處於封鎖狀態,所以在戰爭中,西方列強用洋槍洋炮打開了我們的國門,但當時清政府使用的還是冷兵器。
當冷兵器遭遇火炮,結果可想而知,清朝必然會敗下陣來。在如此落後的情況下,我們在大大小小的戰爭中屢戰屢敗,此時的清政府只能成為"餐桌上的羔羊",任由列強宰割,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國際條約。在這些條約中,有大大小小的割地賠款,使中國遼闊的疆土一點一滴地流失。在眾多侵略者中,俄羅斯首當其衝,割走了我們的許多土地。
俄羅斯四次重返中國的總面積是多少?
當然,在一系列地方規定中,俄羅斯也有自己的"套路"。在《璦琿條約》中,俄國首先要求清政府割讓領土。1858年,兩國籤訂條約,將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共60萬平方公裡割讓給俄國。
清政府的妥協讓俄國嘗到了甜頭,隨後俄國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迫使我們割讓了約84萬平方公裡的土地。自那時以來,俄羅斯從我國奪取了總共約161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據估計,俄羅斯和蘇聯總共從我國拿走了大約17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同時策動蒙古和外蒙古獨立,各種因素共使33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喪失。當中國強大後,俄羅斯開始多次向中國示好,先後四次將土地歸還中國。
俄羅斯"重返中國土地"的深意:中國強大了
俄羅斯打了一仗,四次歸還中國的土地,卻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當時,俄羅斯吞併了我國相當多的領土,當他們歸還時,數量之大令人難以置信,他們歸還給我國的還不到一個城鎮的大小,這與俄羅斯入侵中國的地下土地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杜甫在《入夜行》中寫道:草好風輕,舟險孤,星廣月壯,且不論杜甫此時的心情如何,但這兩句詩卻很大氣,可見當時我們的疆域是多麼遼闊。
隨著條約的相繼籤訂和過去的落後,我國失去了大量的土地。想到這裡,讓人很失望。但俄羅斯歸還我們的土地表明,我們今天已經足夠強大。一個國家只有不斷強大自信,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曾經,我們因為"落後"而割讓了大量土地。當我們強大的時候,俄羅斯為了與中國和平相處,不得不歸還曾經掠奪的土地。俄羅斯這四次沒有歸還我們多少土地,但他們的態度已經能夠表達"中國的強大"和對我們的認可。
參考資料:
羅隱《登霞樓》
杜甫《夜遊書》
這裡是《村民嶽峰》,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