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對日本的統一之後,權傾朝野的太閤豐臣秀吉開始徵伐朝鮮,想要角逐東亞,卻不想因病去世。而就在豐臣秀吉去世僅僅兩年內,豐臣家的家臣們就開始決裂,雙方組成東西兩軍在關原進行火拼,史稱「關原合戰」。最後武斷派的德川家康擊敗了家臣石田三成,從而開始逐漸蠶食豐臣家在1615年的大阪之戰後,豐臣秀吉之子秀賴自盡,天下權勢皆歸德川家康。
同時統治日本250年之久的德川幕府也開始建立。
和當年的大秦王朝很像,豐臣氏從統一日本到到二世而亡,僅僅不過的30年的時間,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豐臣家坐上了大起大落的過山車呢?
豐臣家先天不足
首先是,豐臣家缺乏譜代家臣。
豐臣秀吉應該算是的日本戰國中的一個異類,在改叫豐臣之前,他的名字叫木下藤吉郎、羽柴秀吉,對於豐臣秀吉而言他是勵志的,從一個小小的下級武士做到太閤可以說是上演鳳凰男逆襲。但不像人人平等的現代社會,對於在當時注重血統出身的日本社會,豐臣秀吉的出身太差了。
就好比是朱元璋來到了三國,雖然你能力很強,大家都很服你,但是你身後沒有強大的家族和家臣實力,說白了就是很多戰國大名服的是你豐臣秀吉這個人,不是豐臣家。
在日本每一個成功的幕府將軍或者大名都有自己的譜代家臣,這些家臣已經侍奉主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就比如德川家在河地區本身就是豪族和源氏貴族,身邊有一群跟著他的忠心家臣。而相反,豐臣秀吉的家臣都有哪些呢?自己以前的朋友前田利家、黑田官兵衛,姻親關係的親友福島正則和加藤清正、從下層提拔的石田三成、大谷吉繼等人。這些人本來就是半路跟隨豐臣秀吉的,說是豐臣秀吉的下屬更為合適,但因為跟隨豐臣家的時間很短,想要他們對的豐臣秀賴忠誠,或許會大打折扣。
大家本身就是想跟在秀吉身邊吃肉的,一旦秀吉不再,對於的很多家臣而言,他們是在是沒有多少義務要對豐臣家效忠。
其次,是在豐臣家血脈上。
豐臣秀吉雖然同輩的兄弟姐妹有四人,自己的哥哥木下秀長也是只生了兩女兒,雖然秀吉在秀賴之前有兩個兒子,但是大兒子石松丸和二兒子鶴松在很小的時候就夭折了,再加上豐臣秀吉離世的時候秀賴年僅6歲。「孤兒寡母」的豐臣家,根本就沒有強大的血脈能力來掌管豐臣家的龐大的基業。所以豐臣家造血能力弱的原因,也是豐臣秀吉離世後,天下動蕩,豐臣氏影響力迅速旁落的伏筆。
秀吉另類的性格
第一,豐臣秀吉喜歡妥協
如果用現在企業家的眼光來看的話,豐臣秀吉是一合格的BOSS和併購高手。他知道怎樣用他的方式來擴大自己實力的同時制衡對手的發展。在本能寺兵變的時候豐臣秀吉已經47歲了,而在織田信長手下,他甚至還不能的排到織田家的最核心圈子裡面,從本能寺到當上太閤,他只用了5年時間,但是為了能讓這些以前織田家和其他大名的勢力歸順他,豐臣秀吉也做了很多妥協。畢竟很多人的以前都是自己的同級或者上司,缺乏威望的豐臣秀吉的想要讓這些人支持自己的,就要進行妥協和媾和。
比如承諾將四國劃歸長宗我部管,對於前田家也是多次讓步,在對待德川家康的態度上,更是通過「質母嫁妹」的妥協手段,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德川,還讓年邁的母親去當人質,以換取將德川拉攏到自己的陣營中。也就是說豐臣秀吉這種沒沒下限的性格,讓他可以將這些勢力強拉進豐臣家陣營之中。
這也就造成了這些大名對豐臣家根本沒有絲毫忠誠度可言。
豐臣秀吉的綏靖和拉攏態度,以及朋友式的統治說短,造成了很多大名實際上都不是很聽豐臣秀吉的話,就連前田利家有時候也是敢和豐臣秀吉頂嘴,而豐臣秀吉當然也知道的德川、上杉、毛利這些人對自己陽奉陰違,因此在進攻朝鮮的時候,豐臣秀吉帶上了很多他的扶持起來的二代勢力(宇喜多秀家、島津義弘、小早川秀秋等)。想通過的加強和提拔這些二代勢力來的壓制那些老資格。但很遺憾,二代們在朝鮮拉胯的表現,讓豐臣家的實力受損很重。
以至於在關原合戰的時候沒能回過氣,讓德川家康擊敗。
因此,實際上豐臣秀吉通過各種手段生拉硬拽而來的所謂家臣們,實際上根本毫無任何忠誠度可言,甚至家臣們內部也是矛盾重重,德川家康武斷派和石田三成幕僚派的矛盾,賤嶽七本槍和石田三成的私人恩怨,加藤和島津家在九州的摩擦等等。毛利、上杉和德川這些動輒動員百萬石的大名,在豐臣秀吉離世後,紛紛出來挑事。這不正是當初豐臣秀吉為了早點統一日本進行妥協合縱造成的苦果嗎?
第二,鳳凰男性格劣根性
和很多鳳凰男很像,發達之後的就有點飄,在統一日本之後的他就開始築大阪城、納了很多妃子,雖然權傾日本,但骨子裡的那股俗氣還是沒法改變,晚年的秀吉貪慕虛榮,有事沒事經常喜歡和接髮妻子寧寧嘴炮(還是用晦澀的尾張話)。甚至連當年一起打天下的黑田也被疏遠。
人都得要服老,就算是豐臣秀吉也一樣,從戰火之中走過來的豐臣秀吉雖然善於妥協,但其本人也是有殺伐果斷的能力,但這種能力到晚年之後就會演變成一種殘暴的執政手段。在秀賴出生之後,有了兒子之後的秀吉不惜於自己的外甥、原法定只承認豐臣秀次是越看越不順眼,最後,甚至MF的罪名讓秀次自裁,對秀次的家臣和家人也是以斬草除根的方式。
所以秀吉身上的鳳凰男和DS性格,也註定了成功的僅僅只是他,而不是豐臣家。
雨田君說
關原合戰讓豐臣家大權旁落,而大阪之戰則昭示著豐臣家的敗亡,才僅僅不過兩代的時間,豐臣就消失在歷史的潮流中。其原因可以總結,豐臣家的造血能力弱、終於豐臣家的三成等人未完成豐臣家權力過渡等。
當然也有豐臣秀吉自己的原因,和他傳奇的一生一樣,豐臣秀吉身上的「俗」氣質如果說在現代還是一個人格魅力MAX的企業家,但是在講究門第的日本戰國社會,他就是一個另類,他註定不能成為織田信長那樣霸氣的大名,當然也不能成為家底殷實,源氏貴族出身的家康。
他的上位本身就是對當時日本戰國潛規則的挑戰,如果再讓豐臣家長久,那的就不是日本幕府了。再加上前期他為了快速上位的妥協,沒有根治那些大名,最終也導致他離去之後,豐臣氏的快速消亡。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