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過去了,(抑鬱症)這個事是真的可以走出來的。
——王自健在《我就是演員》裡談自己走出抑鬱症的心路歷程
「我餘歡水是個沒什麼本事的人,這麼些年,也沒能照顧好你們閨女。」
「不過大家也都別往心裡去啊,就都過去了。」
「你挑個日子吧,民政局,我們把手續辦了。」
舞臺上,由王自健飾演的餘歡水,穿著被廉價紅酒淋透的襯衫,一屁股坐在孩子臥室的窗外,安靜地痛哭。
舞臺下,章子怡、張頌文、李誠儒、劉天池……一個個見慣了大風大浪的前輩,悄悄地抹著淚。
李誠儒:我現在已經是不太容易被感動的人了,(看了你的表演)剛才都在心裡「忽悠」一下子。
章子怡:我覺得這是今晚的一個巨大的驚喜,謝謝你們。
張頌文:我們這個時代,表演這個行業,要靠你們,把表演的尊嚴給找回來。
而隨著話題逐漸轉移到主演王自健身上,關於王自健曾因病退隱的事,也被主持人委婉地提了出來:通過這段表演,我們其實也可以看出你本人,也曾在痛苦的邊緣不斷地徘徊過。
出人意料的是,王自健並沒有對這件事有什麼避諱,而是重複了之前在臺上餘歡水的一句臺詞:
都過去了。
略顯憔悴的臉上沒有自怨自艾或怨天尤人,有的只是經歷了大風大雨之後的通透與坦然。
就仿佛,「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只是,王自健再也不會想到,就因為自己在臺上坦率講述了自己曾經身患抑鬱症的經歷,就成了無數網友質疑的對象。
01 「抑鬱症的人一般是飯吃得太飽了」
曾主持《今晚80後》的王自健,在事業的巔峰時期,突然消失在了舞臺之上。
有傳聞說他病了,還有傳聞說他被老婆家暴、財產遭轉移,一度落魄不堪。
王自健從未直接承認過自己真的曾被老婆家暴,只是在脫口秀節目上曾數次提及「家暴」,當時很多觀眾都以為只是為了節目效果,但隨著王自健抑鬱的消息傳出,逐漸有網友認為,這二者之間可能存在關聯。
甚至有人稱王自健妻子(現在已經是前妻)是散打冠軍,武力值要超過小王爺。
而他的前妻則表示自己不會散打,只是跆拳道白帶級別,轉移財產和家暴均是無稽之談。
當然無論是什麼原因,據王自健親口所述,他在那段時間確實陷入了深度抑鬱,情況一度很嚴重。
到了什麼程度呢?他回憶說,當時他每天都會刪掉一個微信好友,想著哪天人都刪沒了自己也就該(沒了)。
就連他每年都會去拜年的張國立也被他刪了,後來王自健再去張國立家拜年,不明真相的張國立對他愛理不理,直到王自健說出原因才釋懷。
在患病期間曾有個很好的演戲的機會找上門來,結果那是一齣悲劇,王自健看了劇情之後病情更嚴重了,從此再也不敢接觸悲劇和嚴肅文學。
當時的那種絕望與暗無天日可想而知,好在隨著藥物治療,王自健逐漸走了出來。
再後來,在《我就是演員》的舞臺上演「餘歡水」,王自健驚訝地發現,自己演這種憋屈的角色,也已經沒事兒了。
他在臺上動情地說:抑鬱症這個事兒,是真的可以走出來的。
還走下臺,同劉天池深情擁抱。
可是,並不是每一個觀眾,都對王自健的故事買帳。
有人問:讓你背上房貸、車貸,看看你還有時間抑鬱嗎?
還有人說:抑鬱的人,一般都是吃得太飽了。
在他們的眼裡,抑鬱症,儼然成了一種「富貴病」。
的確,從媒體上能看到的關於抑鬱症的報導,似乎大都是關於明星、名人的:張國榮、喬任梁、崔永元、馬思純……
這很容易給人帶來誤導,似乎抑鬱症是「富貴病」的代名詞,是那些大富大貴者「閒」出來的。
但根據《柳葉刀》的一篇科研論文數據,中國抑鬱症患者的比例是——6.1%。據此推斷,國內這一群體的數量為9000萬。
媒體更多會報導哪些名人罹患抑鬱症,但如果因此就認為「抑鬱症」屬於富貴者,那和看多了空難新聞就覺得飛機更加危險,沒有什麼區別。
目前關於抑鬱症的成因也沒有定論,有研究表明它和心理壓力指數有一定的關係。有不少抑鬱症患者是對自己人生的期望值過高的人,比如崔永元。有媒體報導:
雖說抑鬱症成因有待研究,但幾乎可以肯定,這和一個人有沒有錢,是何種職業,並沒有直接的聯繫。
所以,不要看到一個「有錢人」得了抑鬱症,就覺得它是「富貴病」。更何況這個所謂的「有錢人」王自健,還一度被傳出「財產轉移、淨身出戶」。
02 相信我,這並不好玩
王自健在舞臺上雲淡風輕地講述當年重度抑鬱的經歷,輕鬆得仿佛只是得了一場感冒。
但輕描淡寫的背後,是當年難以言說的痛苦。
他說自己得抑鬱症時會刪好友,有網友質疑他這個說法邏輯不通,得抑鬱症和刪好友有什麼關係?
其實,抑鬱症作為一種心理疾病,帶給患者的影響並不是簡單的「心情不好」,別說刪好友了,患者有很多在生無可戀的心境下的行為,都是常人無法理解的。
據某科的介紹,抑鬱症患者一般有五種發作的表現,其中有一種叫「心境低落」:
輕者悶悶不樂、無愉快感、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鬱心境有晨重夜輕的節律變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礎上,患者會出現自我評價降低,產生無用感、無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常伴有自責自罪,嚴重者出現罪惡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現幻覺。
崔永元當年在做節目時一度精神恍惚,無法集中注意力,數次請求嘉賓重複自己說過的話,也是抑鬱症的一種常見表現。
崔永元後來坦言:
「我得了很嚴重的抑鬱症,特別嚴重的那種。我很清楚對於這樣的患者來說,想到要離開人世的時候是特別快樂的,但這是兩年前的事情了。這兩年我一直在與醫生配合,接受治療。談這個問題其實應該很忌諱,這是個人隱私,但我注意到,社會上現在對這種病不了解,認為這沒什麼,就是小心眼、想不開,其實這的確是一種病。」
有次他睡在老父親旁邊,父親驚醒時他正在窗臺邊徘徊,兩眼疲憊無神地望著夜空。
要不是老父親驚醒,衝上去抱住他,或許那一晚,他就真的走了。
正如崔永元所說的那樣,抑鬱症是一種病,和癌症一樣,是一種病,它不是「矯情」。
如果有的選,誰會選擇這種「噩夢一般」的生活,連看搞笑節目都要掉眼淚?
別說因為不想社交而刪好友了,有的人甚至連洗澡,都是一件難事。
當然,抑鬱症也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並不是每一個抑鬱症患者都會這麼痛苦,但請相信我,就算是輕度患者,如果有的選,他們也不會選擇得這個病。
抑鬱症並不好玩,我想說出下面這番話的人,就是典型地對抑鬱症缺乏了解。
不知者不怪,我只希望如果這位網友能讀到這篇文章的話,可以明白,得抑鬱症不是患者自己的選擇。對他們,我們也當多一分理解和包容。
03 喜劇演員之殤
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喜劇演員裡,患抑鬱的人較其他類型的演員更多。
比如王自健,曾經的人氣脫口秀演員,李誕當年也只是他的後輩。
再比如羅賓·威廉士,代表作《死亡詩社》《加普的世界觀》,2014年因抑鬱症,在自己的加州寓所中自殺身亡。
再如,金凱瑞、卓別林、「憨豆」羅溫 阿特金森……
就連喜劇之王周星馳,也一度被傳出患有抑鬱症。雖說這只是網友傳言並不可信,但是星爺的心理狀況,確實引起了很多粉絲朋友的關心。
特別是在為《美人魚》作宣傳時,星爺在活動現場匆匆現身,滿頭白髮略顯憔悴,狀態一度引起熱議。
為什麼喜劇演員更容易出現情緒低落乃至抑鬱的情況?
我認為,這與喜劇演員職業的特殊性,有著不可或缺的關係。
目前關於抑鬱症的成因並無定論,但很多研究已經表明,抑鬱症和壓力過大、承受的負面情緒過多等都有一定的關係。
而作為喜劇演員,常常需要保持對生活的高度敏感,從生活的細節中,找到創作的素材。
他們把生活中那些有趣的東西放大了,呈現給觀眾去看,這就是喜劇。
可有些不怎麼有趣東西他們也放大了,只是不會讓觀眾看到,而是默默地在自己的心裏面淤積著。
時間久了,如果不能得到排解,獨自承受過多的負面情緒,難免會被擊倒。
再者,對喜劇演員來說,衡量自己成功與否的一個標準是,自己的作品夠不夠好笑,收視如何。
而這,無疑會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萬一作品失利,更會加重他們心理上的重量。
就如崔永元,自己後來分析,抑鬱症很大的一部分成因是收視下滑,多次嘗試均無法挽回收視。
最後,很多高水平喜劇演員,其實都體會著不被理解的悲哀。
比如星爺,我們總能從他身上看到一種孤獨與疏離感。
而這,正是因為那種無法得到真正的理解與認同的落寞。
記得星爺曾參加過兩位主持人的訪談,在楊瀾的節目上,主持人誇他作品有趣,讚揚他的無釐頭風格和後現代主義的表演,而星爺也放聲大笑。
到了另一個人的節目上,主持人CJ和星爺談論的是:拍戲NG多、把錢看的重、江郎才盡、回憶童年、跑龍套、英雄形象的喜劇表演……
整個節目中星爺都沒怎麼笑,但最後,他鄭重地向主持人說了兩遍「謝謝你」。
喜劇演員的最大苦悶,正是無法得到真正的認同與理解,因此,當有人能夠透過星爺無釐頭的表演看到他的人生時,他的那種喜悅是裝不出來的。
我想,以上就是喜劇演員一生很容易陷入「悲劇」的原因吧。
他們給觀眾帶來了笑聲,可自己的眼裡卻失去了那道光。
所以,對於觀眾來說,再聽到喜劇演員得抑鬱症的消息,也不要覺得很奇怪了,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喜劇演員確實是一個「高危職業」。
04 請心存善意,直至永遠
世界衛生組織曾預測過,不久後,抑鬱症會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
我想,無論是對於喜劇演員、其他名人還是我們普通人,若想預防抑鬱症,主要有以下幾種措施:
1、保持積極向上的思維模式;2、在遇到壓力時及時選擇傾訴、求助,必要時尋求醫生幫助;3、可以嚴於律己,但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狠。
如果抑鬱症找上門來,也要相信它是可以戰勝的,就像王自健那樣,就算重度抑鬱,只要積極治療,總會有走出來的那一天。
而對於從未經歷過抑鬱症的朋友來說,我希望本文能夠傳達一個道理:抑鬱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矯情,對於抑鬱症患者,請多一些理解與包容,他們經歷的困境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就像挪威劇《Skam》裡的那句臺詞:每個人都在經歷著你所不知道的戰鬥,請心存善意,直至永遠。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全文完,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