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新動力 | 他們被評為中建集團「首席專家」(上)

2020-12-08 澎湃新聞

科創新動力 | 他們被評為中建集團「首席專家」(上)

2020-12-07 20: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十八大以來

中建集團

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18項

摘取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49項

獲得近三屆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優」220項

主編國家和行業標準43項

取得授權發明專利2524項

牽頭承擔了11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

站在歷史新起點

回首過去累累碩果

是無數中建人汗水與智慧的凝聚

其中,不乏大師和專家們的身影

他們在中建的勘察設計和科技研發領域

潛心創作和研究攻關數十年,持之以恆

為集團科技創新工作作出的重要貢獻

「首席專家」是集團高端人才的代表

目前全集團共有9位大師和專家獲此殊榮

今天,藍寶帶您領略

第一期四位「首席專家」的風採

01

- 張錦秋 -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7年獲評為勘察設計序列首席專家

1966年清華大學建築歷史與理論研究生畢業,現任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顧問總建築師,中國工程建設設計大師,曾任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十六大代表、第七屆、八屆全國政協委員和全國人大代表、亞太經合組織(APEC)建築師、中國中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總建築師、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清華大學雙聘教授,曾榮獲建設部勞動模範、陝西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張錦秋師從梁思成、莫宗江教授,始終堅持文化自信、自尊、自強,服務社會。長期不懈地進行建築創作探索,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環境觀、「和而不同」的建築觀、「和諧建築」的創作觀。為歷史文化名城,特別為古都西安的保護與發展,奉獻了許多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建築設計和城市設計,為現代建築的地域化與地域建築的現代化、為弘揚民族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張錦秋先後榮獲國家級金、銀、銅獎9項,入選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6項,獲首屆梁思成建築獎,2010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最高成就獎, 2010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015年國際編號為210232小行星命名為「張錦秋星」。

張錦秋主持設計了西安大雁塔景區的三唐工程、陝西歷史博物館、鐘鼓樓廣場、陝西省圖書館和美術館群、黃帝陵祭祀大殿工程、大唐芙蓉園、延安革命紀念館、天人長安塔、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等。

02

- 肖緒文-

201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7年獲評為科技研發序列首席專家

197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現任中建集團首席專家、中建技術中心顧問總工、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上海市科技創新領軍人物,曾獲「十一五」全國建築業優秀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肖緒文長期在設計施工一線工作,在超大平面混凝土結構施工、預應力鋼結構施工和綠色施工、綠色建造領域造詣深厚,是我國綠色施工、綠色建造方面的領軍人物。肖緒文院士累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省部級科技一等獎5項。

肖緒文先後主持了近百個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項目設計和施工,包括施組設計、施工方案編制、審批及科技攻關,其中有河南電視塔、廣州機場航站樓、鄭州會展中心、昆明國際機場等。主編或副主編完成了《建築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範》等6部國家和行業標準;主編出版了《建築施工手冊》(第五版)《體育場施工新技術》《汙水處理系統成套施工新技術》等9部著作。其中,《建築施工手冊》曾被譽為「推動著我國科技進步的十部著作」之一。

3

- 劉克良 -

1994年當選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2017年獲評為勘察設計序列首席專家

196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現任中建東北院顧問總建築師、遼寧省工程設計大師、遼寧省優秀專家。

劉克良大師繼承了北方建築傳統,創作出大量既有北方特色又有鮮明個性的新式建築。多年以來紮根遼河之濱的平川沃野,苦心耕耘北方建築特色,視野和足跡涉及國內外,建築創作融入南北大地。自上世紀60年代初至今其建築職業生涯已近六十年,現仍以80高齡站在建築創作的第一線,樂此不倦。建築作品獲省部級以上獎項10餘項,其中北京二中工程獲2009年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大獎。2005年獲第三屆「梁思成建築獎」提名獎。

劉克良先後主持並完成了瀋陽東湖度假村、滿洲裡國門、北京二中改擴建工程等多項具有代表性的規劃與建築設計。結合建築創作實踐,2003年出版的個人專著《地段·地域·文脈——我的創作方法與實踐》被選為遼寧省註冊建築師培訓教材,人手一冊,並有多篇論文相繼發表在全國性學術會議與《建築學報》。

04

- 馮遠 -

2017年當選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2017年獲評為勘察設計序列首席專家

1982年畢業於重慶建築工程學院,現任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馮遠從事結構設計38年,始終堅持建築結構設計與科學研究相結合,具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創作出諸多大型精品工程,在建築結構抗震、大跨空間結構設計與研究等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為國家建設和行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工程設計方面,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70餘項,其中全國優秀工程設計金獎1項、銅獎1項,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一等獎4項,中國建築學會及行業優秀建築結構設計一等獎9項;科研方面,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部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

馮遠主持、審定、參與完成工程設計100餘項,代表作品有常州體育會展中心,重慶袁家崗遊泳、跳水館,鄭州奧體中心,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航站樓等;主持或參與完成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近20項,主編專著3部,發表論文60餘篇,獲專利40項,參編國家、行業標準、圖集20餘部。

堅持創新引領

強化科技支撐

為實現「一創五強」戰略目標

而努力奮鬥!

歡迎轉載請註明來源!

內容來源:中國建築融媒體中心

素材來源:企業文化部,科技與設計管理部

原標題:《科創新動力 | 他們被評為中建集團「首席專家」(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科創新動力 | 他們被評為中建集團「首席專家」(下)
    科創新動力 | 他們被評為中建集團「首席專家」(下) 2020-12-09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建集團首席專家濱海新城開講
    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任董事長葉浩文圍繞「智能建造與裝配式建築」作專題講座。「發展智能建造是促進建築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葉浩文說,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是推動智能建造、推動建築工業化升級的重要切入點。
  • ...大巧不工——記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華南...
    在現場評審會上,向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等專家組成員介紹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一期)鋼結構工程施工情況的是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科工)華南大區總工程師、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一期)工程施工總承包項目部技術副總監兼鋼結構項目部總工程師陸建新。38年來,陸建新從一位普通的測量員幹起,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為建築鋼結構領域的知名專家、南京工業大學的兼職教授。
  • 紮根基層 大巧不工——記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中建科工集團有限...
    在現場評審會上,向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等專家組成員介紹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一期)鋼結構工程施工情況的是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科工)華南大區總工程師、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一期)工程施工總承包項目部技術副總監兼鋼結構項目部總工程師陸建新。38年來,陸建新從一位普通的測量員幹起,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為建築鋼結構領域的知名專家、南京工業大學的兼職教授。
  • 一汽-大眾動力總成規劃科,讓創新揚起夢想的船帆
    在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有這樣一支團隊,在自己的崗位上屢創佳績:他們實現了一汽-大眾扭矩200Nm和250Nm的2條手動變速箱生產線年產量58萬臺的規劃產能;從零起步成功研發AGV控制系統(自動導引運輸車),潛在價值超億元;他們在團隊領軍人的帶領下成立創新工作室,探索中國汽車領域智能製造的行業標準。
  • 中建科工「鋼結構+」 拓展智慧城市空間
    11月11日,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高交會」)在深圳開幕,本屆高交會的主題為「科技改變生活,創新驅動發展」。  建築科技創新展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深圳總部企業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攜多項科技創新成果精彩亮相,展出裝配式建築、智慧停車、智能製造、智慧工地、慢行系統等新產品新技術。
  • 中建科工集團金山橘園工業園區項目設置「茶水亭」
    在中建科工集團金山橘園工業園區項目工地的一個角 小茶亭,大用處,安全教育入人心     炎炎夏日送清涼在中建科工集團金山橘園工業園區項目工地的一個角落成為工友們最受歡迎的地方,不時地有三兩位工友滿臉笑容從這角落走出,這就是項目部為工友們新布置的「茶水亭」。
  • 中建三局兩項關鍵技術通過專家鑑定
    科技成果評價專家委員會成員包括:浙江大學濱海和城市巖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龔曉南,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總工程師工作委員會理事長、中建集團毛志兵總工,中國建築首席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肖緒文,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院長
  • 今年中國企業新媒體年會中建集團創新高
    今年中國企業新媒體年會中建集團創新高 2020-12-22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黑龍江省龍科種業集團有限公司
    黑龍江省龍科種業集團有限公司具有全國種子經營權,是集農作物種子科研、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實行種子專業化生產、標準化加工、集團化經營、規範化管理的大型種業公司,註冊資本1.05億元,是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重點打造的龍頭種業集團。2011年-2012年度銷售大豆、玉米、水稻等農作物種子3750萬公斤。
  • 改革創新進行時丨中建集團描繪改革三年行動施工圖(二)
    原創 中建集團 中國建築 收錄於話題#改革創新進行時2個2020年9月以來,中建集團召開多次會議,學習貫徹《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精神,研究部署落實舉措。各子企業推進集團「166」戰略舉措,將各項要求全面落實到三年行動方案編制和實施的全過程各方面。
  • 中建科工集團江蘇公司:嚴抓安全促生產
    「消除事故隱患,築牢安全防線」,在6月份安全月期間,中建科工集團江蘇公司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提前策劃,重在落實,組織開展「安康杯」知識競賽、應急演練、安全技能拉力賽等一系列活動,不斷提升安全管控能力,促進安全生產責任落實。
  • 中建科工集團江蘇公司後備項目安全總監競聘會在蘇州召開
    中建科工集團江蘇公司後備項目安全總監競聘會在蘇州召開 2020-12-21 16:21:00來源:消費日報網綜合
  • 聚焦丨龍衛國會見中建科工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宏
    7月3日,中建西南區域總部總經理,中建長江黨工委書記、董事長,中建西南院黨委書記、董事長龍衛國在中建西南院總部會見中建科工黨委書記
  • 今年中國企業新媒體年會中建集團創新高
    今年中國企業新媒體年會中建集團創新高 2020-12-22 2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建科工集團江蘇公司安全總監培訓班在蘇州舉辦
    11月27日,中建科工集團江蘇公司第二屆安全總監培訓班在蘇州舉辦,來自江蘇公司各在建項目的安全總監和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共計33人參加了本次培訓。中建科工華東大區安全總監劉繼周,江蘇公司副總經理王顯旺,江蘇公司安全總監肖贇出席了本次培訓活動。
  • 海科集團:堅持綠色發展創新至上 為東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本次大會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模式,主會場設在東營會堂,各個縣區、開發區設立分會場。會上,山東海科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楊曉宏作為突出貢獻企業家代表發言。  海科集團是集石化能源、特種化學品、新能源材料、網際網路物流、醫藥等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290位,成為中國民營煉化行業首個「國家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基地」。
  • 寶安區被評為深圳供應鏈金融創新示範區!
    信用創造未來:大變局下的供應鏈金融新使命近400位來自科技界、金融屆、產業界、法律界的專家學者匯聚深圳,超過156萬人線上參與,以「信用創造未來:大變局下的供應鏈金融新使命」;第二個供應鏈金融是推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數位化轉型的一個新動力;第三個供應鏈金融是推動公益創新,加快世界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新機會。
  • 深圳總部企業中建科工舉行黨務技能比賽
    「什麼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六穩』『六保』指的是哪些內容?」「黨員的黨齡,從什麼時間算起?」……日前,中建科工首屆「建證力量·紅色基石」「建證匠心·紅色先鋒」黨務技能比賽決賽在中建科工製造廠內舉行,6支代表隊,共計18名選手,帶來了一場活潑靈動、規範務實的黨務技能大比武。
  • 他們被評為2020年第二季度「廣東好人」
    一起來了解他們的好人事跡吧↓↓↓梁憶寧廣東省女子監獄一級警長當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衝鋒號吹響時,廣東省女子監獄一級警長梁憶寧,連夜寫下請戰書,火速奔赴湖北戰場,30個日夜,在逆行之路上忘我奮戰。由於成績突出,更是多次被評為省、市優秀共產黨員。其中,劉華傑在2011年榮獲司法部律師行業創先爭優活動指導小組「黨員律師標兵(創先爭優活動)」榮譽稱號;2017年5月被廣東省律師協會評為「2012-2016年全省優秀律師」「村居先進個人」;2017年12月被清遠市律協評為「清遠市律師行業管理突出貢獻獎」等稱號;2018年7月被中國共產黨全國律師行業委員會評為「全國律師行業優秀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