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平山縣轉角溝村駐村第一書記宋佔修

2020-12-11 青年河北

中國大地上,「脫貧攻堅」的偉大事業此刻正步履鏗鏘,追夢正忙。放眼燕趙,脫貧攻堅事業蔥蘢。今起,由河北省委網信辦、河北省扶貧辦主辦,河青新聞網、騰訊廣告區域發展部河北站承辦的「決勝2020:我們村裡最熟悉的『陌生人』」主題宣傳活動正式啟動,如果您身邊有令人感動的最熟悉的「陌生人」,一起添加話題詞#決勝2020#,講述您身邊駐村第一書記的感人故事。今天讓我們走進平山縣轉角溝村,了解駐村第一書記宋佔修的故事。

平山縣轉角溝村駐村第一書記宋佔修——

雷厲風行葆本色 扶貧「心」路勇擔當

2018年3月,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宋佔修以駐村第一書記的身份來到平山縣轉角溝村。面對貧瘠的土地、髒亂差的村容村貌、期盼的眼神,內心久久無法平靜。從那一刻起,宋佔修就下定決心,一定要盡最大的努力想方設法讓鄉親們的生活好起來,一定要徹底摘掉貧困村的帽子。

一年零三個月的堅守與努力,換來了「轉角溝村整村脫貧、13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退出」的喜訊與成果。全村沸騰了,鄉親們的笑容舒展了,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特色產業已見雛形。

1

忠孝難兩全,初心擔使命

宋佔修(左一)

2018年初,春節剛過,學院組宣部找宋佔修談話,希望宋佔修能夠擔負起脫貧攻堅期駐村第一書記的職責。之前宋佔修確實多次向組織申請過到扶貧一線工作,但都未能如願。而這一次的組織談話,正趕上母親病危住院之際,宋佔修當時坐在沙發上默默不語,而心裡卻是翻江倒海。接受組織的安排,就意味著不能侍奉母親左右,無法盡孝。面對責任與義務,宋佔修深知「自古忠孝難兩全」的道理,宋佔修更深知母親從小的教誨,是絕對不允許宋佔修向組織提任何要求的。縱使心中有擔心、惦記與不舍,宋佔修還是接受了組織的安排。回到醫院,宋佔修抱著白髮蒼蒼的母親說:「娘,我得跟您說個事兒。」母親說:「這是遇到啥事兒了?」宋佔修把要去駐村扶貧的事兒和心裡的真實想法全都講給她聽,母親很平靜,她拉著宋佔修的手說:「部隊培養你這麼多年,現在出息了,不能忘了部隊的培養,咱也是從窮日子過來的。去吧,我沒事!記住一點,辦實事!」

就這樣,宋佔修踏上了去往轉角溝村的路。7天後,正當宋佔修與村幹部謀劃著未來的脫貧工作時,妻子打來電話說:「娘走了。讓你好好幹。」宋佔修一下子無法接受,整個人癱在椅子上。回想著母親的點點滴滴,宋佔修知道她對宋佔修是有所期望的,母親樸實的話語和她的離開,也化作宋佔修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強大動力。

2

萬事開頭難,真心聚人心

要想快速有效凝聚民心,提升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就必須從群眾最關心的現實問題入手。轉角溝村位於平山縣北部低山丘陵區,民居依河溝分布。村內水資源匱乏,基本靠天吃飯。村中心河道成為名副其實的臭水溝,夏天蚊蠅滋生,惡臭撲鼻,山洪到來險象叢生。惡臭的河溝一直是鄉親們的「心病」,這裡面有缺資金的原因,但主要是修葺一條河道要牽繫到15戶村民的個人利益,人心不齊,阻力大,致使多年來一直得不到解決。

既然村情複雜,修河道也是村民最關心的事情,宋佔修就首先將修河道作為切入點,通過修葺河道來了解民情,化解恩怨,凝心聚力。目標確定後,宋佔修就開始多方協調,申請了46萬元環境改造資金,專門用於修建河道和安裝太陽能路燈。起初,先由村幹部到沿河道而居的村民家裡做工作,15戶人家,都表示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這種情況下,宋佔修就帶著楊璐、杜學恆再去挨家挨戶「敲門」,一看到「二進宮」的他們,啥也不說,鄉親們也知道是來幹啥的,基本上都是留他們在門洞或是院子裡說話。鄉親們的不理解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們窮怕了,所以為了地頭巷尾巴掌大的地方或是自家門前的一棵樹、一塊石頭討個說法。為了不耽誤工期,宋佔修只好一趟趟地往村民家裡跑,一遍遍地講修河道的好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各個「擊破」。經過半個多月的努力,終於,15戶的工作都做通了。時間不等人。兩個多月過去了,河道修葺完工,文化牆建好了,25盞太陽能路燈也安裝完畢正常使用。整齊乾淨的河道讓人出門敞亮了許多,一盞盞路燈照亮了他們出行的路,也照亮了他們的心。這樣的變化,讓轉角溝村鬆散多年的民心逐漸聚攏起來了,鄉親們也感受到了駐村工作隊的真心與實幹,漸漸地跟他們的話也多起來了,脫貧攻堅逐漸成為村民熱議的話題。

3

敢當探路者,產業治「窮根」。

扶貧開發成敗繫於精準,要找準「窮根」、明確靶向,量身定做、對症下藥,真正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發展產業如何破題?為此,駐村工作隊專門組織召開了一次村民座談會。會上,鄉親們滿腹牢騷和質疑:「咱們村要人沒人,要物沒物,能發展什麼?」村子的現實情況證實了鄉親們的顧慮,如何破解發展產業的難題成了脫貧的現實問題。

想辦法,找出路。宋佔修帶著村幹部到省林科院、市林業局「問路取經」,希望他們能夠在專業上給出科學合理的指導性意見。在全面了解了轉角溝村的基本情況後,省、市林業部門給出了「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近期見效,遠近結合,穩步推進」的產業脫貧建議。回到村裡,就立馬確定了「因地制宜,發展核桃規模種植為主,綿羊規模養殖、農戶特色種植養殖為輔的『一主兩輔』」的產業發展思路。

在發展核桃種植方面,經村「兩委」研究,整合了200畝土地種植核桃樹,建立了核桃產業園,成立了厚樸合作社集中管護3年,覆蓋了全村52戶。由於種植區域多為旱地,水資源嚴重匱乏,為確保苗木成活率,解決水的問題才是根本。經過多方論證,決定修建蓄水池,引水上山,實施節水灌溉。為此,宋佔修通過個人關係多方「化緣」籌措資金。宋佔修先是從原所在部隊爭取幫扶資金10.2萬元修建了一座蓄水池,又向縣財政局、水務局、扶貧辦爭取幫扶資金19.98萬元配套了節水灌溉管網。目前,核桃產業園區實現了微灌全覆蓋,苗木成活率到達95%。

在特色種植養殖方面,駐村工作隊利用工作經費為貧困戶購買了豬崽、羊羔、雞仔,鼓勵農戶種植紅薯和養殖笨雞、生態豬、蜜蜂,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同時,宋佔修又緊緊依靠學院做後盾,動員教職工消費扶貧,利用網絡信息為農戶拓寬銷售渠道。2018年為農戶銷售紅薯10000斤,雞蛋2000斤,豬肉9000斤,蜂蜜500斤,核桃3000斤。

在養殖產業方面,2019年初,宋佔修又向上級申請10萬元資金新建小型標準化養殖場,扶持養殖產業。目前,養殖場正在籌劃建設中。

4

一幫一「走親」,「暖心工程」心暖

精準扶貧,不僅要解決鄉親們錢袋子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重視情感支持,給予貧困群眾更多人文關懷。針對村裡老弱病殘比重大的現狀,宋佔修和楊璐、杜學恆兩名隊員開始謀劃開展「暖心工程」。

學院每名黨委委員、紀委委員帶領黨總支與貧困戶「一幫一」結對子,定期開展「走親」活動。每個月都會深入到村民家中,為他們送去綠豆、米麵油、月餅、衣物等生活用品,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2018年底,貧困戶王豔萍的丈夫突然去世,駐村工作隊主動幫助其料理後事,幫助她解決就業的問題,讓她自力更生,自食其力,重拾起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得知孩子在市裡上學,駐村工作隊還多次驅車往返市裡和村裡,幫助孩子申請辦理了每年3000元的「雨露計劃」幫扶資金。

此外,還幫助個別貧困戶辦理了殘疾證、申報了戶口、完善了金融扶貧手續。這些舉動,讓村民感受溫暖,提升幸福感。

5

授人以漁,扶智先行

「治貧先治愚,扶貧必扶智」。教育扶貧是扶貧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教育扶貧恰恰是單位的優勢。駐村工作隊及時反饋信息,整合資源,通過三種途徑大力開展智力幫扶。

一是新建農家書屋。駐村工作隊向單位申請2.8萬元修建了農家書屋,積極發動學院各部門捐贈圖書,充實農家書屋「館藏」。目前,藏書涵蓋了農業、科技、衛生、人文等四大類近1萬冊,豐富村民業餘生活,提升村民文化水平。

二是開展知識下鄉。聘請專家為村民傳授果樹種植知識,邀請專業老師普及法律常識、真假幣識別方法,匯演文藝節目。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知識。

三是提供教育諮詢服務。村裡家長為孩子中考和高考後選擇學校而發愁,宋佔修及時發揮學校教育系統優勢,為孩子上學做詳細規劃,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路漫漫修其遠,吾將上下而求索,扶貧任重道遠,更需腳踏實地,真情付出,砥礪前行,勇於擔當。這是宋佔修的初心也是他的使命。

來源:河北共產黨員融媒期刊

相關焦點

  • ――海南「第一書記」駐村扶貧記
    ――海南「第一書記」駐村扶貧記&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記者柳昌林、趙葉蘋&nbsp&nbsp&nbsp&nbsp海南島不大,但貧困人口分布點多面廣。
  • 記枝江市七星臺鎮馬羊洲村駐村第一書記孔彥紅
    記枝江市七星臺鎮馬羊洲村駐村第一書記孔彥紅髮布時間:2019年06月20日 11:26 來源:三峽日報 >  在武警部隊服役26年後,孔彥紅轉業到宜昌市人防辦工作,僅僅3個月後,他主動請纓到扶貧一線,從2018年3月開始,成為枝江市七星臺鎮馬羊洲村駐村第一書記。
  • 記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東門鎮佑洞村駐村第一書記吳建平
    中新網廣西新聞5月5日電 題:以村為家 不負韶華  ——記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東門鎮佑洞村駐村第一書記吳建平  作者 蒙增師 廖光福 韋嬋  2018年3月,他被組織推薦為駐村第一書記
  • 記湯陰縣五陵鎮南小章村駐村第一書記杜文波甘於奉獻為群眾
    抓黨建促脫貧 第一書記在行動——記湯陰縣五陵鎮南小章村駐村第一書記杜文波甘於奉獻為群眾 (通訊員 劉保華)「自從來了杜書記這位『擺渡人』,俺村變化可真不小!路平了,燈亮了,生活汙水也不再到處亂流了,貧困戶生活得到明顯改善了。想想今後的好日子,俺真是越過越有勁兒。」
  • 記泌陽縣下碑寺鄉和邵莊駐村第一書記朱華偉
    真心真情真幫扶  做好扶貧路上「四員」工作——記泌陽縣下碑寺鄉人大代表、和邵莊駐村第一書記朱華偉
  • 「撤不走的扶貧書記」 ——記延吉市三道灣鎮東溝村駐村第一書記李...
    「撤不走的扶貧書記」 ——記延吉市三道灣鎮東溝村駐村第一書記李祥才 作者:張偉國 實習記者 馬春雪    編輯:李雨楠    來源:吉林日報
  • 用真心換真情——記南召縣南河店鎮龍王廟村駐村第一書記馬龍
    央廣網南陽12月17日消息(記者 李凡 通訊員 廖濤 李姿穎)近日,2020年河南省社會扶貧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揭曉,南召縣自然資源局辦公室主任、駐龍王廟村第一書記馬龍斬獲桂冠,喜獲全省社會扶貧先進個人。
  • 愛心播撒扶貧路 ——記莽張鎮蔡店村駐村第一書記許金柱
    莽張鎮蔡店村駐村第一書記許金柱任職以來,緊緊圍繞「以高質量黨建促進高質量脫貧攻堅」這一主線,狠抓基層組織建設,團結帶領全村廣大黨員和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推動全村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2017年11月,雞公山管理區辦公室主任許金柱來到莽張鎮蔡店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在經過充分了解村情和入戶走訪後提出,建強基層組織,為脫貧提供堅強保障。
  • ​「貼心女書記」 駐村留美名——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大北村駐村...
    「貼心女書記」 駐村留美名——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大北村駐村第一書記王鑫她,是一名人民教師;她,又是一名扶貧幹部。2017年3月,響應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號召,察右中旗二中物理教師王鑫離開三尺講臺,投身到脫貧攻堅一線,擔負起黃羊城鎮大北行政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的重任。重任在肩,初心不改。在大北村駐村幫扶以來,王鑫認真學習貫徹扶貧政策,走村入戶訪貧問苦,把自己的一片真情灑向鄉間。
  • 電影《駐村第一書記》首映式在鄭州舉行
    電影《駐村第一書記》首映式上,影片拍攝地村民代表向駐村第一書記們送上本村的農特產。趙暉 攝  中新網河南新聞11月23日電 (趙暉 李明明)「每一位駐村第一書記的故事都是一部很好的電影題材,所以我把所有的故事融合到這部電影之中,記錄他們為脫貧攻堅付出的努力。」
  • 北京來的駐村第一書記在畢節山村開網店
    李洋是從北京來到畢節山區的駐村第一書記他還是村裡的淘寶店主他在網店裡推銷地方特色農產品讓消費成為扶貧的一種方式讓村裡的產業調整有了方向這家店鋪的主人叫李洋,是全國工商聯辦公廳幹部,也是中組部選派到當地掛職的脫貧攻堅駐村第一書記。
  • ...記「河南省優秀駐村第一書記」盧氏縣林業局派駐下莊科村楊松茂
    「我在和陝西兩省三縣交界的玉皇山下莊科村擔任第一書記已經5年多,妻子在熊耳山橫澗鄉擔任人大主席一直管扶貧,相距90多公裡聚少離多……」在盧氏縣組織的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全縣巡迴宣講中,「河南省優秀駐村第一書記」、縣林業局派駐獅子坪鄉下莊科村第一書記楊松茂樸實的話語、感人的事跡一次次打動了幹部群眾
  • 律令村召開2020年度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述職評議會
    內容提要: ​12月1日,律令村召開2020年度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述職評議會。會議由第一書記王平主持 12月1日,律令村召開2020年度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述職評議會。會議由第一書記王平主持,鄉黨委組織委員,掛村領導羅宇出席會議,村「兩委」成員、組幹、本村「兩代表一委員」、黨員代表、群眾代表及有較高威望的寨老、族老、貧困戶代表、同步小康工作組全體成員等60餘人參加會議。
  • 寧鄉:駐村第一書記的「硬核」擔當
    面對疫情,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他們沒有防護服、沒有隔離衣,只有一個普通的口罩,一張村民都熟悉的面孔;他們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偉業,只是看好自己的村、守好自己的人;他們沒有誓師會、沒有請戰書,只是義無反顧地去排查、去宣傳。他們完成了從「外來戶」到「主心骨」角色的轉變,成為疫情面前最美的「逆行者」。
  • 「扶貧故事」情灑扶貧路——記竹山上庸鎮桃子灣村駐村第一書記
    情灑扶貧路——記上庸鎮桃子灣村駐村第一書記 賀華 看到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們看在眼裡、甜在心頭,紛紛誇讚有這樣一位「好書記」、「女豪傑」,她就是縣人防中心駐上庸鎮桃子灣村第一書記賀華。不怕困難勇挑扶貧重擔桃子灣村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自然條件惡劣。
  • 【駐村記】「脫貧路上我們一個也不能少!」聽聽這位第一書記的心裡話
    【駐村記】「脫貧路上我們一個也不能少!」聽聽這位第一書記的心裡話 2020-12-11 14: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百色田陽縣巴浪村駐村第一書記孫峰成典型
    田陽縣巴浪村駐村第一書記孫峰成典型  百色新聞網田陽7月3日訊(通訊員 黃國順 何流)7月2日,澎湃新聞派出記者千裡迢迢專程趕到百色市田陽縣五村鎮巴浪村,對廣西典型90後駐村第一書記、廣西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孫峰進行實地採訪,把其「紮根基層攻堅脫貧無怨、奉獻青春振興鄉村無悔」的「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事跡推薦給全國青年讀者。
  • 情系扶貧 餘熱生輝—記冊亨縣雙江鎮雙江村駐村第一書記劉森林
    在全省脫貧攻堅戰場上,有這樣一位「黃大髮式」的「年份英雄」,他就是來自貴陽中醫學院基礎醫學院59歲的駐村幹部——全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冊亨縣雙江鎮雙江村第一書記劉森林老師。
  • 工作感動鄉鄰,周口太康農民寫詩誇讚駐村第一書記
    「帶著春天溫暖的風,你從城市走向鄉村……」10月21日上午,周口市太康縣楊廟鄉村民陳純新和芝麻窪鄉教師花豔萍乘車40多公裡,來到該縣老冢鎮婁莊村,見到了婁莊村駐村第一書記李國華。漂亮的漫畫牆,寬敞潔淨的村路,文化廣場、圖書館、民俗農耕館、電子商務平臺……每一處,都讓他們流連忘返,嘖嘖讚嘆。李國華是太康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一名幹部。2018年3月,他主動請纓,來到老冢鎮婁莊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長。2017年,他曾在太康縣高賢鄉王莊村駐村任職一年,讓王莊村煥然一新。「駐村能讓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我感到比做任何事情都值得。」李國華這樣解釋二度駐村的初衷。
  • 記駐豐寧選將營鄉三道營村第一書記魏萬江
    #決勝2020#,講述您身邊駐村第一書記的感人故事今天讓我們走進豐寧選將營鄉三道營村,了解駐村第一書記魏萬江的故事。駐豐寧選將營鄉三道營村第一書記魏萬江:一網打通信息路 千人奔向新生活第一書記畫像魏萬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