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21日報導 據外媒報導,美國空軍4月17日宣布,原本針對潛在對手而在關島開展活動的B-52H戰略轟炸機今後將撤回本土,這一調整是美軍設想與大國糾紛等而制定的「動態武力運用」構想的一環。
日本《產經新聞》4月20日發表了黑瀨悅成的題為《美國B-52戰略轟炸機從關島撤回本土》的報導,稱5架B-52H「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4月16日從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起飛,轉移至美國北達科他州邁諾特空軍基地。
據美國空軍介紹,新的部署安排是美軍設想與大國糾紛等而制定的「動態武力運用」構想的一環。日媒認為,美國將由此與盟國和夥伴國家之間構築聯合運作態勢,提高集體作戰能力,防止被敵對勢力掌握作戰部署情況。
另據美國「戰爭地帶」網站4月17日報導,隨著轉向一種不易預測的作戰概念,美國空軍已經停止向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不間斷地輪流派駐戰略轟炸機的做法,此前這種做法自2004年後一直持續今年4月16日。
報導稱,5架B-52H戰略轟炸機4月16日在替換機型沒有到位的情況下離開,從而使美空軍曾經稱之為「轟炸機連續駐紮行動」的做法宣告終結。使此事令人矚目的是,數天前這些轟炸機曾參加了大規模的「大象漫步」戰備演習,一同參加演習的還有美空軍6架KC-135R空中加油機、1架RQ-4B「全球鷹」無人機以及美國海軍的1架MQ-4C「人魚海神」無人機和1架MH-60S「海鷹」反潛直升機。此次演習被視為美國把矛頭指向大國的決心的重要宣示。
美國戰略司令部女發言人、空軍少校凱特·阿塔納索夫在發給「戰爭地帶」網站的聲明中證實了這一消息。她說:「遵照《國防戰略報告》,美國已經轉向一種使戰略轟炸機能夠在需要時——以及擁有更大作業彈性的情況下——從更大範圍的一系列海外地點突前進入印度洋-太平洋(601099,股吧)地區執行任務,同時這些轟炸機將永久駐紮在美國。美國戰略轟炸機將繼續按照我們選擇的時機和節奏在印太地區活動,包括關島。」
資料圖片:美軍部署在關島的B-52H轟炸機群。(美空軍官網)
報導指出,從2004年起,美國空軍開始向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派出B-52H轟炸機、B-1B超音速轟炸機和B-2A隱身轟炸機,執行為期6個月的駐紮,作為「轟炸機連續駐紮行動」的一部分。顧名思義,這一作戰概念意在確保至少有一支遠程重型轟炸機特遣隊隨時駐守在這個極具戰略意義的基地,以應對太平洋地區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從那以後,駐紮關島的轟炸機一直是美國在該地區的力量投送和威懾能力的基石。
4月早些時候,美海軍曾表示有意縮短轟炸機在關島的駐紮時間。與此同時,整個美軍也已越來越多地採取了一種被稱為「動態武力運用」的作戰概念,其目的是使重大軍事部署變得不易預測,以便讓潛在對手——例如中國和俄羅斯——緊張不安。這也將有利於證明美國能夠在得到臨時通知以及幾乎不讓敵人獲得提前警告的情況下向世界各地投送力量。
報導稱, 作為這項努力的一部分,美國空軍一直在試驗向太平洋地區及歐洲的新的或過去不太常見的部署地點派遣轟炸機。2018年,在夏威夷瓦胡島珍珠港-希卡姆聯合基地的一段較長時間駐紮期間,B-2A隱身轟炸機曾引人注目地對威克島基地進行了首次——儘管是短暫的——造訪,並進行了「熱加油」(地面加油時,轟炸機的發動機不停機,便於快速出動——本網注)演練。
【延伸閱讀】美軍B-52結束16年進駐任務撤離關島 6天前還在「秀肌肉」
參考消息網4月19日報導 臺媒援引美國媒體報導稱,美軍將部署於關島的B-52轟炸機撤離,結束16年來的轟炸機持續進駐任務。
據臺灣「中央社」紐約4月17日報導,據美國「駕馭」網站和美國《星條旗報》披露,5架B-52H轟炸機16ri 在沒有替代機隊的情況下飛離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結束美國空軍自2004年起未間斷執行的「持續轟炸機進駐任務」。
報導稱,在這批B-52H轟炸機撤離前,它們13日才與6架KC-135R空中加油機、1架RQ-4B「全球鷹」無人機、1架海軍的MQ-4C「人魚海神」無人機和1架MH-60S「騎士鷹」直升機擺出「大象漫步」的大合照秀肌肉。
5架B-52H轟炸機13日參與「大象漫步」合照(美國空軍網站)
追蹤飛機動向的推特帳號「飛機關注」標出5架B-52H飛離關島,返回常駐地北達科他州邁諾特空軍基地。編隊還打出「再會」的呼號。
美軍戰略司令部發言人阿塔納索夫在一份聲明裡說:「為符合國家防衛戰略,美國已轉變做法。改為令轟炸機能在需要時,從更廣泛的海外據點前往印太地區執行任務。這些轟炸機的常駐地是在美國本土……美國戰略轟炸機會持續在印太地區運行,在我們所選擇的時機點出擊,包括前往關島。」
報導表示,自2004年起,美國空軍就開始將B-52轟炸機、B-1B超音速轟炸機與B-2A「幽靈」隱形轟炸機輪調關島安德森基地6個月,作為「持續轟炸機進駐任務」的一環。這個任務顧名思義,就是確保至少能保持一支遠程重型轟炸機部隊部署在安德森基地,以隨時因應太平洋地區潛在衝突。在關島的轟炸機早已成為美軍在該區域的力量投射。
(2020-04-19 09:14:08)
【延伸閱讀】「熱加油」!美B-2演練防中國飛彈襲擊
9月14日,隸屬於美空軍第509戰略轟炸機聯隊的2架B-2隱身轟炸機在位於夏威夷州的希卡姆空軍基地降落,並首次在該基地進行了「熱加油」(Hot-Pit Refueling)演練,頗有針對戰時防禦中國遠程飛彈打擊,縮短「暴露窗口」的意味,本圖集就此為您簡析。圖為2架B-2轟炸機依次在希卡姆空軍基地降落。
B-2轟炸機在夏威夷希卡姆基地演練「熱加油」動態圖。
「熱加油」是指戰機在保持發動機啟動狀態下,地勤人員使用加油設備為其補充燃料及彈藥,由於危險係數極高,通常只在戰鬥機和武直上進行。圖為進行「熱加油」作業的F-15E戰鬥轟炸機,注意飛行員還在座艙中待命。
與傳統的「冷加油」(戰機落地後將發動機關閉,飛行員出艙,地勤人員對機體進行詳細檢查,包括抽取燃油樣品進行檢測和下載機載計算機代碼等)相比,「熱加油」優勢在於可大幅縮短戰機從降落到二次起飛之間的時間間隔。圖為B-2正滑向加油區,發動機艙上翹起的「小辮」是發動機輔助進氣門,背景還能看到一架F-22戰機。
「熱加油」的最長時間通常不會超過30分鐘,可大幅提高單架戰機的出動效率。此次B-2進行「熱加油」演練,也是美空軍對自身戰機和地勤人員的自信表現。圖為搭載噴氣燃料的油車從發動機仍為開啟狀態的B-2前駛過。
地勤人員開啟加油區的地面加油設備,與油管相連接。
「熱加油」方式的危險係數極高,對地勤維護人員的訓練程度有極高要求。傳統的「冷加油」是關閉戰機的所有系統,而「熱加油」則需戰機的多個系統運行時進行加油,尤其是發動機還在運轉的情況下,工作環境十分危險,稍有差池就會釀成大禍。圖中B-2的地面加油口位於機腹彈艙附近,美軍地勤人員正將油管拉往加油口。
B-2「解鎖」了歷史上第一種投入實戰的飛翼隱身轟炸機的「成就」,其最大平飛速度0.95馬赫,最大航程1.1萬千米,還可以通過空中加油進一步擴展作戰半徑。
B-2進行空中加油動態圖,注意機背上可翻轉的受油口蓋,只有在使用時才會翻轉過來,不會破壞整體的隱身外形,十分科幻。
作為美空軍現役唯一的隱身轟炸機,B-2的2個內置彈艙可掛載23噸彈藥,例如80枚GBU-38「小直徑炸彈」(SDB)或16枚B-83氫彈,最大平飛速度0.95馬赫,最大航程1.1萬千米,具有相當強的戰略威懾能力。圖為1994年,一架B-2在一次實戰打靶演練中連續投放47枚Mk-82航彈,進行地毯式轟炸。
B-2連續投放數十枚航空炸彈進行「地毯式轟炸」動態圖。
圖為2017年1月,即將飛往利比亞轟炸IS營地的B-2轟炸機彈艙,可見密集排列的JDAM衛星制導炸彈。
此次B-2轟炸機進行「熱加油」演練,是近期美軍針對從「非對稱戰爭」向與中俄進行「大國對抗」轉變戰略的一部分,模擬的是一旦關島基地遭到敵軍飛彈襲擊,部署在美國本土或夏威夷基地的B-2轟炸機部隊可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轉場飛行,進行油彈補給後,迅速飛赴戰區, 實戰意味十分明顯。圖為B-2轟炸機進行地面「熱加油」作業。
美空軍戰略轟炸「三駕馬車」合影,依次為B-1B、B-2A和B-52H轟炸機。
圖為此次參演的2架B-2之一的「紐約幽靈」號,單機生產編號AV-3,美空軍編號82-1068,於1997年10月投入服役。
2017年8月在英國舉行的「戰機紋身會」上,美軍B-2轟炸機與一架F-15C戰鬥機編隊低空飛行,尺寸對比十分明顯。
參演的另一架B-2,「基蒂霍克幽靈」號,單機生產編號AV-19,美空軍編號93-1086,於1996年8月服役。
F-15C戰機與B-2轟炸機編隊飛行特寫照。
美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官網上放出的藝術圖,描繪了B-2隱身轟炸機與二戰著名B-29重型轟炸機比翼齊飛的畫面。
B-2在太平洋上空進行空中加油,攝於2006年。
(2018-10-12 08:50:00)
【延伸閱讀】外媒:美軍前沿基地關島成為美海軍疫情「震中」
參考消息網4月13日報導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4月11日刊文稱,在美國各地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際,關島成為美國海軍疫情的「震中」。原文編譯如下:
今年1月和2月新冠病毒在亞洲傳播時,關島總督洛德絲·萊昂·格雷羅看到了其所在小島的機會。她和她的副手在旅遊廣告中現身,宣傳關島是一個「無新冠病毒的島嶼天堂」。這段視頻發布在了當地政府的官方旅遊網站上。自2019年1月起執掌關島的萊昂·格雷羅對著鏡頭說:「溫暖的天氣和溫暖的笑容在這裡等著你。」
美軍前哨寧靜不再
然而很快,這座小島便寧靜不再。到3月中旬,關島的海灘和公園關閉,酒店空空蕩蕩,居民被勒令待在家裡。
關島距離美國本土約1.16萬公裡。從許多方面來看,它代表著「美利堅帝國」的邊緣,恰好位於美國對亞太地區實施威懾戰略的前沿。這個面積約550平方公裡的島嶼是美軍馬裡亞納群島聯合區所在地。聯合區下轄關島北部的安德森空軍基地和南部的關島海軍基地。前者能支持隱形轟炸機的輪換部署,後者駐紮著4艘核動力攻擊潛艇。
同時,關島現在也是「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的大本營。3月27日抵達關島的該航母不大可能很快重新部署。
關島的一家酒店成為了「西奧多·羅斯福」號航母的艦員接受隔離的場所,酒店外豎起了禁止平民進入有關區域的標識。(法新社)
在接受《紐約時報》記者採訪時,當地民眾和「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官兵及其親屬描述了一個複雜的局面:關島向美海軍提供後勤支持,同時還試圖保護當地民眾免受新冠病毒感染,這種病毒可能很快讓關島脆弱的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3月14日,萊昂·格雷羅宣布全島進入緊急狀態——此前不久,美國總統川普剛剛宣布美國進入緊急狀態。僅僅24小時後,關島就有3人的檢測結果呈陽性,其中2人是2月底從菲律賓馬尼拉入境的。在全島,學校和老年中心均已關閉。海灘、公園和非必要企業關門歇業。來自受新冠病毒影響國家和地區的旅客必須接受強制隔離。
萊昂·格雷羅在談及島上首批陽性病例時說:「我並不感到震驚或意外。從我們所在地區發生的事情來看,這是預料之中的。我關注到了中國、韓國和日本發生的一切。」
關島當地政府的行動在最初幾天阻止了大範圍暴發。截至3月底,關島病例不足70例。就在關島似乎可以避免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遭受的災難之際,萊昂·格雷羅即將捲入一場可能徹底改變局勢的危機。
航母到來危機加重
在宣布緊急狀態11天後,萊昂·格雷羅接到了馬裡亞納群島聯合區指揮官約翰·梅諾尼海軍少將的電話。「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上幾名艦員正被送往美國關島海軍醫院。
當時,這艘大型軍艦正在前往關島的路上。它載有4800名艦員,且艦上病毒迅速蔓延。萊昂·格雷羅沒有權力阻止它。起初,美海軍告訴她,「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所有艦員會被限制在基地內。很快就變得顯而易見的是,美海軍需要更多空間。
由於世界各地醫護人員面臨同樣的問題,包括個人防護設備、醫院床位和呼吸機供應有限,關島政府現在不得不在設法保護本地民眾的同時支援美海軍。
萊昂·格雷羅說,美海軍已經向她保證,「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的存在不會損害關島的醫療系統。她還說,海軍協助進行檢測和供應,還向關島增配了35臺呼吸機。
在美軍基地周邊以外,居民們正為可能壓倒當地資源供給的疫情做準備。截至10日,關島共有130例病例,其中4人死亡。萊昂·格雷羅的醫生顧問小組成員費利克斯·卡布雷拉說,到目前為止,醫院還能夠應付,但到6月,該島可能需要多達6000張病床。
在美國本土,「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艦員家屬感到絕望。一名19歲艦員的母親說,她的兒子和其他被感染的艦員一起被轉移到基地內的公寓。她說,在抵達關島前,他在艦上病了大約5天。隨著越來越多的艦員生病,他們被迫爭奪空間。她的兒子告訴她,被感染的廚師越來越多,飯菜供應也減少了。這位母親說:「人們要排好幾個小時的隊才能吃上東西。」
美國海軍11日稱,美國航母「西奧多·羅斯福」號上又有103名艦員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使這艘航母上確診病例總數升至550例。
在其網站上發表的一份聲明中,美國海軍表示,這艘航母上92%的艦員已接受了病毒檢測,共550人檢測結果呈陽性,3673人呈陰性。它說3696名艦員已上岸。
美國海軍10日報告艦上確診病例447例,9日報告416例。
這艘核動力航母上的疫情,導致託馬斯·莫德利7日辭去代理海軍部長職務。此前,他嘲諷該艦艦長並解除其職務,原因是這位艦長請求外界幫助解決航母上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莫德利的言行引起了強烈反應。
這艘航母上的一名水兵上月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9日被送進了關島的一家重症監護病房救治。
(2020-04-13 10:21:02)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