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叫麻櫟果,常見於西湖周邊群山 可拿來做豆腐

2020-12-12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10月20日訊 都說秋天的西湖邊,果實纍纍。昨天,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幫幫團後臺接到讀者的分享:「我在太子灣公園撿到一個奇怪的果子:毛毛的果實外殼,果實和慄子的外觀相似,圓滾滾的身體上有一個表面凸起的硬面。不知道叫什麼的時候,剛好遇到一位老人拿著袋子從山下走下來,袋子裡都是這種果子,他說這叫麻櫟果,可以拿回家做豆腐的!」

  讀者「去哪兒呢」最後求助:求科普麻櫟果是什麼?真的能做成豆腐嗎?杭州西湖還有哪裡能撿到秋果?

  昨天,記者去西湖邊轉了一圈。

  撿果子,做陀螺

  是老人們兒時的快樂

  「麻櫟果啊,我以前經常撿的!」昨天,錢報記者在寶石山上和市民高大叔聊了起來。他一說到這個名字,就露出懷念的神情,「小時候撿來玩嘛,果子後面插上個火柴,轉起來就像個陀螺。你得先找有一片片樹叢的草地,看看有沒有麻櫟樹。有的話,你就在樹邊上找,準能找著這果子。」

  另一位下山的奶奶給記者支了個招,她指了指腳下的石板路說,「路邊難找的!早二十年,寶石山上到處都是,現在得花點工夫了。」

  幸運的是,從葛嶺往上走個五分多鐘,記者在黃源舊居處一個題著「又入佳境」的亭子後頭,找到了好幾棵麻櫟樹。幾乎每一個路過的老杭州都認得它:「喏,這就是麻櫟果!」

  大夥都記得能做陀螺,但吃過它的很少,「我聽說過麻櫟果豆腐,做法也曉得,就是太麻煩了。」一位大叔停下來邊比劃邊說,「你得把它的果仁取出來,然後用水泡,一直泡到沒味道為止。這時候,再把果仁磨成粉,就能拿來做豆腐了。」

  準備上山的陳爺爺則說麻櫟果不能亂吃:「麻櫟果能榨油。但它和銀杏一樣,吃多了對身體不好。」

  撿果子,做豆腐

  有人喜歡把它放上餐桌

  太子灣公園入口,一個挎著個環保購物袋的老奶奶正在撿麻櫟果,袋子已經裝了三分之二,鼓鼓的。

  「麻櫟果是要找找的,落在地上容易被擋住。不過你看它的蓋,很好認。秋天來了,麻櫟果就熟了。我一大早過來,撿回去做豆腐。」奶奶說,在泥土上散落著毛絨絨的小蓋子,就是麻櫟果的殼,看起來像套上了一層軟刺的啤酒蓋。偶爾有那麼一兩個果子還嵌在蓋子上,穩穩噹噹地坐著。

  孤山公園的保安說,最近確實有比較多的人來撿這種果子,在保安指引下,記者走近孤山裡,在上山口遇到了大量的麻櫟果的殼子散落林間。「麻櫟果在西湖的群山上是很常見的。」杭州植物園工作人員胡夢宵說,麻櫟樹是本地樹種,屬於殼鬥科喬木,西湖邊種得比較多,樣子和板慄樹很像,屬於經濟樹種。一到秋天,一棵樹上能結幾百顆麻櫟果,噼裡啪啦掉落,它和大多數殼鬥科喬木果實一樣,澱粉含量高,以前是會拿來做食物吃的。比如麻櫟豆腐,它和一般豆腐不太一樣,豆腐大多是大豆蛋白凝固,而麻櫟豆腐則是澱粉居多,顏色不是晶瑩剔透的白色,而是類似於木薯粉絲的黃褐色,微透明的感覺。味道也偏向於涼粉的口感。但它的味道有一點苦,加工步驟比較複雜,慢慢地,做的人就少了,「現在,我們在平地上少見麻櫟樹,山上較多。」胡夢宵說。

  除了麻櫟果,秋天的西湖邊,還有哪些果子?歡迎進入小時新聞客戶端掃碼留言,和記者一起完善一張「西湖秋果圖」,出發尋果子去!

相關焦點

  • 像慄子還能做豆腐?西湖邊的這種果子,很多人一袋袋往家扛
    都說秋天的西湖邊果實纍纍,今天,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幫幫團後臺接到讀者的分享:「我在太子灣公園撿到一個奇怪的果子:頭髮樣的果實外殼,果實和慄子的外觀相似,圓滾滾的身體上有一個表面凸起的硬面。不知道叫什麼的時候剛好遇到一位老人拿著袋子從山下走下來,袋子裡都是這種果子,他說這叫麻櫟果,可以拿回家做豆腐的。」
  • 以前農村拿它做「豆腐」是農民的「救命果」,如今少有人知它能吃
    它果殼比較堅硬,剝開以后里面的果仁像極了花生米。但倘若您想把它當成花生米吃,一定會苦澀得讓您趕緊吐出來。這種野果很少有人吃過,即使吃過,可能也只是淺嘗輒止,不敢吞咽。可誰又知道,它曾是農民的「救命果」?它的名字叫櫟樹果。
  • ...藥用植物學 山寨 土話 豆腐 看著像板慄,是啥東東 這種 殼鬥科...
    果子叫法五花八門  「這叫『苦櫧』,我們富陽很多的,在富春桃園景區就有一個天成野櫧林,就盛產『苦櫧』。」  「這東西叫做榛子,我們東陽用它磨成粉後做榛子豆腐,裡面加些糖、薄荷,吃起來很清涼,能解暑。」
  • 它叫「豆腐樹」,不僅能做豆腐,還可以做涼粉,山裡很常見
    導讀:它叫「豆腐樹」,不僅能做豆腐,還可以做涼粉,山裡很常見白色的豆腐大家都吃過,綠色的豆腐有人吃過嗎?在南方有一種綠色的豆腐是由樹葉做成的,被稱為「神仙豆腐」,這種豆腐看起來晶瑩剔透,如翡翠一般,好看又好吃。
  • 它的果像板慄,以前農民用來做豆腐,現在掉地上沒人要,浪費了
    在這禁山上有一種樹,它生長得非常的緩慢,一年才長一點點,因此它的木材是非常的堅硬的,農村人常用它來製作一些工具,像犁田用的犁木,鋤頭把,刀把等。這種木材堅固耐用,受農民朋友的喜愛。這種櫟樹是一種落葉的喬木,到了秋天,葉子落盡後,它的果實也會隨之掉下,它的果實呈圓球形,有點像板慄,不過它的殼只有下端有,還有裡裡面的果實也是球形的,一顆果實裡面有一粒果粒。據爸爸說這種櫟樹上面結的果實叫櫟子,以前有人用來製作豆腐吃,那時糧食缺乏,非常好吃,只是製作工序有點麻煩。比製作黃豆豆腐麻煩多了。
  • 農村常見的一種植物青麻,你對它又了解多少呢
    大家好,我是鄉村布衣哥,今天給大家來說一說,在農村比較常見的一種植物青麻,它作為在農村家裡面常見的一種長勢比較高的植物,只要你在農村生活,你就會對它有特別深的印象。在農村是很多人種植的對象。如果你在是在鄉下農村長大的孩子,在你生活中都會見到它,可能當時你可能叫不上來它的名字。
  • 對三稜櫟你了解多少?三稜櫟知識大全
    殼鬥具長約2毫米的短柄,通常包著果1-3個,如包著1果,殼鬥淺裂為2枚遠軸的圓形裂片和十分退化的第三枚近軸的裂片,殼鬥直徑3-4毫米,高約2毫米;殼鬥內如包著3果時,殼鬥裂為4枚遠軸圓形裂片和十分退化的第五枚近軸裂片,徑向長3-4毫米,切向長7毫米,高約2毫米,外壁有橫列鱗片,密被鏽色顆粒狀毛。
  • 杭州有道 西湖周邊群山遊步道已建成200多公裡
    「杭州」之名,因西湖、大運河兩大「世界遺產」揚名天下,而鮮為遊客所知的群山遊步道,融合了旅遊和運動元素,它是杭州旅遊的另一種魅力。  10月17日,由杭州市旅遊委員會主辦的「愛旅遊、愛運動,杭州有(遊)道」活動在皋亭山舉行,活動迎來了數十位長三角各行各業的旅遊達人和媒體達人。
  • 農村常見的一種植物青麻,你對它又了解多少呢
    大家好,我是鄉村布衣哥,今天給大家來說一說,在農村比較常見的一種植物青麻,它作為在農村家裡面常見的一種長勢比較高的植物,只要你在農村生活,你就會對它有特別深的印象。在農村是很多人種植的對象。如果你在是在鄉下農村長大的孩子,在你生活中都會見到它,可能當時你可能叫不上來它的名字。
  • 西湖群山以西湖為中心,形成「重重疊疊西湖山水」的地貌奇特景觀
    地質地貌西湖南、西、北三面環山,東鄰城區,南部和錢塘江隔山相鄰,湖中白堤、蘇堤、楊公堤、趙公堤將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湖中有三島,西湖群山以西湖為中心,由近及遠可分為四個層次,海拔高度從50至400米依次抬升,形成「重重疊疊山」的地貌景觀。
  • 山寨板慄的土話叫「雜子」 想懷舊就去半山摘摘看
    果子叫法五花八門  「這叫『苦櫧』,我們富陽很多的,在富春桃園景區就有一個天成野櫧林,就盛產『苦櫧』。」  「這東西叫做榛子,我們東陽用它磨成粉後做榛子豆腐,裡面加些糖、薄荷,吃起來很清涼,能解暑。」
  • 「麻食」為什麼叫「麻食」?
    麻食,相信是大多數陝西人非常熟悉的家常飯。 但「麻食」為什麼叫「麻食」?則很費思量。有說是少數民族的「禿禿麻失」的音譯,但有存疑之處,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這樣描述其製法:「如水滑面和圓小彈劑,冷水浸,手掌按作小薄餅兒,下鍋煮熟,撈出過汁,煎炒酸肉,任意食之」。
  • 「果木志」橡、櫟、柞、槲、慄、榛,你們啥關係?
    (去年在蘇州新區花山拍到的橡子和蘿蔔苗)這個常見的堅果就是橡子。平時我們總是橡樹、櫟[lì]樹分不清,其實橡、櫟、柞[zuò]、槲[hú],全部都是殼[qiào]鬥科櫟屬植物,其種類將近600種,它們所結的堅果通稱為「橡子、橡果或橡實」。
  • 「果木志」橡、櫟、柞、槲、慄、榛,你們啥關係?
    (去年在蘇州新區花山拍到的橡子和蘿蔔苗)這個常見的堅果就是橡子。平時我們總是橡樹、櫟[lì]樹分不清,其實橡、櫟、柞[zuò]、槲[hú],全部都是殼[qiào]鬥科櫟屬植物,其種類將近600種,它們所結的堅果通稱為「橡子、橡果或橡實」。
  • 農村這種樹葉子如蝴蝶,果子還能做豆腐,大多數人都沒吃過
    農村這種樹葉子如蝴蝶,果子還能做豆腐,大多數人都沒吃過在農村地區,基本上家家戶戶的農民都會種植大豆,有的人家種植大豆是為了自己家裡人吃,有的人家則是為了拿到集市上面去賣,還有一部分比較特殊,是為了用來做豆腐。
  • 西湖群山的最高峰是哪一座 西湖登山地圖正式出爐啦
    西湖邊的山學問很多 了解群山的最佳方式是用腳丈量  今年的全國新年群眾登高健身活動主會場設在北京八達嶺,分會場則擴展到了全國9個省市,杭州是其中之一。  杭州分會場的活動主打的是西湖群山,由浙江省體育局、杭州市體育局、杭州市培育發展十大特色潛力行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
  • 燴麻食,燴麵片,燴菜,你更喜歡吃哪個
    燴麻食,燴麵片,燴菜,你更喜歡吃哪個陝西燴麻食陝西燴麻食是陝西關中的一種家庭小吃,尤其在西安及周邊地區十分的流行。材 料:麵粉、時令蔬菜;輔 料:西紅柿、黃豆。燴麻食是陝西關中的一種家庭小吃,尤其在西安及其周邊地區十分的流行。手工麻食口味筋道,湯料味道濃鬱,湯中配上自己喜歡的時令蔬菜,更是可以做出百變的花樣。雖說萬變不離其宗,它總歸是麻食,但可以盡著自己的性情變湯變菜,又能吃到特色的麻食,豈不快哉!
  • 西湖以西,群山之間藏著西湖龍井的主要產地!漫山遍野都是茶樹
    人人都知道」西湖龍井「,卻不知西湖龍井並非僅指西湖周邊的茶樹。作為西湖龍井的主要產地,梅花塢就在西湖群山的西邊,是一處山清水秀,茶鄉文化深厚的自然村落。梅花塢茶文化村位於西湖風景名勝區西部,梅靈隧道以南,在市區有公交車直達。
  • 西湖群山遊記:你見過沒見過的那些植物,冬天也有映山紅開放
    小時候我家後院也有一株枇杷樹,只不過那是株還沒我高的枇杷,開得了花,結不了果。我一直在想它什麼時候能結出枇杷來。枇杷是生命力很旺盛的,就算在臭水溝裡,只要丟個枇杷核出去,都能長出來。但感覺這應該是在人行道上常見的一種植物吧?總覺得莫名熟悉,只是不知道到底叫什麼。這個花,我剛開始以為是茶花。後來看到葉子不是。挺好看的。白白的一小朵一小朵。
  • 重慶特色淋汁豆腐,麻香嫩爽,能幹掉幾碗米飯!
    大家好,我是小鵝愛美食,今天來給大家分享一道淋汁豆腐的做法。之前在重慶旅遊時,偶然在一個旮旯角的小店裡吃到過這道菜,之後再也忘不了。這幾天又回憶起了那口香麻,實在心癢難耐,眼下又不可能跑到重慶去,只能自己試著做一下了。雖然不可能做得跟本地一樣,但也像模像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