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先看:重慶大溪溝三個老社區要變樣了

2020-12-25 慢新聞

重慶渝中區大溪溝片區因為地勢起伏,爬坡上坎、迂迴曲折的步道成為這個片區的特色。轄區內著名的步道,如張家花園步道(山城第三步道)、紅球壩步道、文化宮巷成為外地遊客感受重慶山地文化的首選。

今日(20日),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從渝中區大溪溝街道獲悉,作為渝中區打造的十個特色老社區,大溪溝轄區內的紅球壩社區、張家花園社區、人和街社區三個特色老社區目前正在打造之中,紅球壩特色老社區和張家花園特色老社區有望下月打造完成,人和街特色老社區主體工程預計下月完成。

打通節點統一建築風貌

今日,記者在大溪溝人和街看到,人和街社區目前正在進行外立面改造,而紅球壩社區的樓房外立面改造接近尾聲。打造後的紅球壩特色老社區,紅色的外牆,步道上鋪裝的青石板,潔淨的巷道,走在步道之上,高大的黃葛樹掩映之下,渝中老城味道油然而生。

寬敞、充滿文化氣息的步道

大溪溝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腳下的紅球壩步道延伸段兩周前正式打通,鋪裝完成,「大溪溝片區處於坡地之上,上接中山二路,下臨嘉濱路,轄區內步道街巷縱橫,不僅是居民出行的要道,也是近年來遊客體驗重慶文化的旅遊健身步道。」該負責人表示,紅球壩步道延伸道打通了片區內兩大步道,紅球壩步道和張家花園步道(山城第三步道),並延伸至濱江路。

居民區有了連接到多個方向區的道路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大溪溝轄區內老社區多,歷史悠久。特色老社區打造不僅要改善居民居住環境,完善基礎設施,統一街巷風貌,還要重點推進歷史建築修繕保護、社區文化展示、街巷肌理梳理等內容,「要保護和挖掘歷史文化,留住母城記憶,不斷提升社區品質。」

串聯文化感受特色社區

「通過步道,遊客不僅能健身,最主要步道連起了一串老重慶文化遺存。」該負責人介紹,紅球壩社區佔地面積10.9公頃,緊靠人民廣場,環抱大禮堂—馬鞍山傳統風貌區,地理位置優越,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以及山地特色風貌資源。「正在打造的馬鞍山傳統風貌區內,沈鈞儒等名人舊居群見證了抗戰風雲,內部的傳統街巷格局老重慶味道十足。再延伸過去就是大禮堂和三峽博物館。」

比如張家花園特色老社區,要整合社區內的文化資源,營造「書香文化」為主題的學習型社區,提升張家花園步道品質。張家花園步道又稱為山城第三步道,這條步道不僅在大溪溝轄區內,還延伸到了七星崗街道,它以串聯老重慶文化遺存著稱。大溪溝內的歷史遺存包括棫園(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遺址)、巴蜀中學舊校門遺址以及著重慶最早的發電廠之一的大溪溝電廠等。

像巴蜀中學舊校門和中華全國文藝抗敵協會這樣的遺址,大溪溝還有很多。「在大溪溝,看不到恢宏的現代建築,漫步其中,卻能夠充分感受到重慶老建築的滄桑氣息。」相關負責人表示。

多知道點》》

大溪溝真有「溝」

紅球壩因「球」得名

大溪溝得名,是因為這裡有條溝嗎?這可能很多人好奇,據《巴縣誌》記載:明洪武(1368 年),屬「附部二廂」之「內江廂」地帶。民國十九年(1930 年),由棗子嵐埡、學田灣、曾家巖等處流水於此,匯集成一較大溪溝注入嘉陵江,故得名並沿用至今。

據當地老居民回憶,以前站在枇杷山上看大溪溝,最少可以看見三條大的水溝:一條是由今天的觀音巖到少年宮、兒科醫院;第二條是文化宮;第三條是兩路口。

上世紀20 年代後期,重慶建市以後開始「新市區」建設,修建了一條從通遠門經觀音巖、兩路口、上清寺到曾家巖的馬(公)路。公路沿線開始修建街道,這些水溝沿線也了居民點,形成小街小巷。為了方便修路建房,這些水溝陸續由明溝改建成了暗溝,到了解放時已經基本看不到明溝了。

而紅球壩名字的由來,也與抗戰時防日機轟炸有關。大溪溝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抗戰時,日機來襲之前,防空部門要拉警報,掛紅球。掛紅球的地點,是在山城高處的鵝嶺、枇杷山等地,市民望見,紛紛扶老攜幼進入防空隧洞。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何浩 畢克勤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渝中區大溪溝三個特色老社區即將亮相 感受老重慶
    如今,渝中區又在打造十個特色老社區,重慶晚報記者從渝中區大溪溝街道獲悉,紅球壩特色老社區、張家花園特色老社區和人和街特色老社區主體工程有望下月打造完成。想感受老重慶的遊客,不妨到這裡逛逛。大溪溝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腳下的紅球壩步道延伸段兩周前正式打通,鋪裝也已完成,「大溪溝片區處於坡地之上,上接中山二路,下臨嘉濱路,轄區內步道街巷縱橫,不僅是居民出行的要道,也是近年來遊客體驗重慶文化的旅遊健身步道。」該負責人表示,紅球壩步道延伸道打通了片區內兩大步道,紅球壩步道和張家花園步道,並延伸至濱江路。該負責人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大溪溝轄區內老社區多,歷史悠久。
  • 感受重慶獨特的街巷 渝中區這三個特色老社區值得去
    原標題:感受重慶獨特的街巷 渝中區這三個特色老社區值得去但如果你想感受重慶獨特的街巷,藏在這片區域背後的三個特色老社區是個不錯的選擇。昨日,重慶晨報記者從渝中區大溪溝街道獲悉,渝中區打造的十個特色老社區中,位於大溪溝街道的紅球壩社區、張家花園社區有望下個月打造完成,人和街社區春節前主體完工。
  • 夜雨• 回顧丨秀外慧中大溪溝 - 賴永勤
    秀外慧中大溪溝賴永勤「大溪涓涓,溝壑交匯,清流潺潺,漫山碧透。得山水之靈氣,大溪溝街名沿襲至今,秀外慧中亦自古皆然矣!」4年前,我在《大溪溝賦》的開篇如此寫到,我一直認為「秀外慧中」四個字,不僅最能說明它的前世今生,也最能夠概括它的本質特點。還是在這篇《大溪溝賦》裡,我用這樣的語言為大溪溝的「秀外慧中」佐證,「秀在山水獨特,風姿綽約;慧在人文精華,底蘊豐厚。」
  • 大溪溝:老重慶的影子
    一、熟悉又陌生的大溪溝大溪溝位於重慶所謂的「下半城」,即便不常去,卻是一個道地重慶人的語言中不可或缺的地方。重慶人對大溪溝這個名字耳熟能詳,但除了住在那裡的人對它瞭然於胸,其他人可能就對之就有些印象模糊,儘管,常常要提起它。
  • 重慶渝中區傾力打造大溪溝創意產業園區
    當人們沿著重慶嘉陵江大橋濱江路走至大溪溝路段,路旁建築的復古、樹木蔥蔥、亭臺樓閣,小草依依,這裡就是重慶渝中區刻意打造的創意濱江走廊,作為重慶市第一代濱江路,嘉濱路將陸續打造成一條以創意設計為產業核心,創意休閒為配套服務,創意文化氛圍濃鬱、功能完善的創意濱江走廊,這也是重慶市渝中區打造的大溪溝創意產業園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 避開重慶所有網紅景點:探尋5大老社區的秘密,在鐵路村看老火車
    不是重慶旅遊沒有文化氣息,是來者給自己規劃的路線沒有歷史積澱。在此之前,為令大家更多地了解重慶,遊品旱獺君寫了遊覽大溪溝的攻略,在這篇文章裡,我們又將介紹重慶的最具特點的幾處老社區。假如你已經厭倦了打卡拍照的景點,不如按這篇文章的指示,去重慶的老社區裡逛逛。
  • 重慶人文畫卷 | 大溪溝步道群漫行記
    >大溪溝街道,位於渝中區中部偏北,因其地形特徵,在其大街小巷中,藏著6條山城步道。>這是最典型的重慶生活區。沿著步道兩旁,居民樓矗立,斑駁的牆壁、樓宇的造型無聲記錄著老社區走過的歲月煙雲。>從棗一巷步道的底部朝上看,階梯的立面構建出一幅幅標誌性風景畫:有人潮湧動的解放碑、穿樓而過的軌道交通、飛天一線牽的長江索道,更有千與千尋同款的洪崖洞以及重慶文化地標重慶人民大禮堂
  • 重慶軌道交通10號線施工 上清寺至大溪溝下穿道等道路將進行197天...
    為確保施工期間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渝中區公安分局交通巡邏警察支隊將按照「三路限行、備案通行、分流繞行」的原則,對人民路段(上清寺往大溪溝方向下穿道進口至大溪溝路口),三峽博物館下穿道段(重醫附一院第一分院路口至大禮堂北門)、人民支路採取交通限制措施。
  • 重慶大溪溝知名的小面!獨一無二的地道豌雜麵
    重慶大溪溝的「明星麵館」!藏在菜市場裡的經典美食!其實在很多年以前,大溪溝真的是一條水流湍急的溪流,後來伴隨著重慶城市的高速發展,如今大溪溝早已不復存在,唯有一些老建築群至今還保留著。如今在大溪溝最出名的麵館,非他們家莫屬!「梯坎面」依舊保持著老重慶的傳統味道,尤其是在佐料方面,完完全全是老重慶的風味!雖說我們不是重慶人,但是在重慶也算是吃過無數家小面,他們家的佐料味道很有記憶點,吃完以後你就會念念不忘。
  • 千與千尋時光碼頭,探尋大溪溝秘境
    大溪溝街道位於渝中區的中北部,下轄大溪溝、人民路、人和街、蒲草田、紅球壩、棗子嵐埡以及張家花園等23個社區。重慶 · 大溪溝電廠舊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的大溪溝電廠舊址,1932年國民重慶市政府籌建,1938年擴建投產,是當時西南地區最大的火力發電廠。現存的專家招待所舊址,為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 讓「渝爾代夫」們更養眼 渝中區大溪溝開展淨岸行動
    為持續保證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在雨季來臨之前清理掉江岸垃圾,今(20)日下午,渝中區大溪溝街道400餘名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來到嘉陵江大溪溝段江岸,開展淨岸行動,為嘉陵江「美容」。今日下午,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在嘉陵江大溪溝段的漁灣碼頭看到,大溪溝街道和社區的工作人員以及志願者拿著清潔工具,正沿著江岸清理包括飲料瓶、煙盒和菸頭、塑膠袋等常見垃圾,遇到夾在石縫間被泥沙包裹的尼龍袋子、廢布料等,工作人員和志願者還徒手上陣。
  • 【重慶記憶】山城步道的那些事兒之 大溪溝1925中法學校
    我們熟悉的大溪溝輕軌站,通常只是這座城市上班族走過路過或者停留的一個站點。對外地遊客而言不過是去打卡點---重慶市人民大禮堂的一個上下站點。而在1930年(民國十九年)前,這一帶其實是一片荒涼地方,居民並不多。由於棗子嵐埡、學田灣、曾家巖等幾處小河溝,於此匯成大的溪流,並注入嘉陵江,故得名大溪溝。
  • 重慶舉辦大溪文化主題展 展現大溪文化全貌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供圖   中新網重慶6月9日電(記者 唐楓)9日,《走進長江文明之大溪文化主題展》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開展。展覽從經濟生活、藝術信仰、族群聚落等方面系統展示了位於長江沿岸的大溪文化全貌。
  • 重慶人文畫卷 | 大溪溝步道群漫行記
    大溪溝街道,位於渝中區中部偏北,因其地形特徵,在其大街小巷中,藏著6條山城步道。這是最典型的重慶生活區。沿著步道兩旁,居民樓矗立,斑駁的牆壁、樓宇的造型無聲記錄著老社區走過的歲月煙雲。間或有一個小天橋從步道穿進旁邊的居民樓中,沿著步道而建的圍牆旁,間插著幾條暗紅色的長椅,供遊人或市民休憩。
  • 重慶渝中區大溪溝山城步道「美容」 五一不妨去走一走這幾條步道
    今日(5月1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在渝中區大溪溝片區採訪過程中發現,位於該片區內的張家花園步道、棗二巷步道等增設了不少景觀小品和文化創意。據悉,今年以來,大溪溝街道開展了山城步道管護專項行動,對轄區步道進行了「美容」。大溪溝片區處於坡地之上,上接中山二路,下臨嘉濱路,轄區內步道街巷縱橫。
  • 重慶軌道交通10號線施工 上清寺至大溪溝下穿道等道路將進行197天...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彭光瑞 實習生 嚴梓尹/文 警方供圖8月7日,記者從渝中區公安分局獲悉,重慶軌道交通10號線二期大禮堂至曾家巖站及區間隧道工程擬於2020年8月15日至2021年2月27日施工。
  • 渝中區大溪溝路口已被淹,這些路段將管制
    沙坪垻部分道路臨時交通管制,渝中區前往磁器口方向車輛禁止通行 8月20日早上7點30分,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渝中區警方獲悉,根據水情預判,長江5號洪峰、嘉陵江2號洪峰將於當日上午過境,渝中區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隊將繼續對長濱路菜園壩至朝天門段、嘉濱路朝天門至嘉陵江大橋南橋頭立交段雙向採取交通管制措施
  • 渝中區大溪溝街道整治12棟老舊住宅屋頂——屋頂美化扮靚城市空間
    1月12日中午,渝中區大溪溝街道大溪溝街55號的樓頂上,和鄰居一道前來曬太陽的志願者張太才沒有閒著,細心地為這裡新栽種的三角梅等植物澆著水。要是在以前,這個不到300平方米的老舊住宅屋頂上,就有近10戶人家「佔山為王」堆雜物、種菜、餵狗,又亂又髒又臭的環境讓其他住戶根本不願上樓來。
  • 重慶渝中:大溪溝街道「三級服務體系」關愛空巢老人
    ——大溪溝街道「三級服務體系」關愛空巢老人  「人的一生,蒼促短暫。人的價值,在於勤於耕耘,樂於奉獻。」這是大溪溝街道7000多名志願者的心聲。為提升地區老年服務工作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大溪溝街道構建了「街道、社區、社會組織」三級空巢老人服務體系,開展「鄰裡守望」志願服務,幫扶轄區老人,送去關愛和照顧。目前,街道已建成22個「鄰裡守望」志願服務工作站點,成立了45支志願服務隊伍,註冊志願者多達7000餘人,佔轄區常住人口的10%以上。大溪溝街道作為全國唯一的街道代表,在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第二期秘書長培訓班上發言。
  • 渝中區大溪溝街道:集中力量統籌資源 全力以赴應對洪峰過境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黃清嫻 雷強「還未撤離的群眾請儘快轉移……」19日16時許,記者趕赴渝中區大溪溝街道防洪救災現場採訪時,洶湧的嘉陵江水已經越過嘉濱路,倒灌到了大溪溝街23號月亮面莊的位置,一名拿著大喇叭的社區工作人員正在向沿途居民樓棟喊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