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長三角後花園推進全域旅遊工作現場會舉行
琅琊新聞網訊 8月12日-13日,我市打造長三角後花園推進全域旅遊工作現場會舉行。
與會人員參觀了沂水、沂南、蒙陰等縣的部分旅遊景點,並聽取了我市近兩年全域旅遊發展工作情況。
會議指出,打造長三角後花園發展全域旅遊是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的硬任務,各級政府要把推進全域旅遊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要統一思想,提高站位,切實增強打造長三角後花園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強化措施,狠抓產品和服務提質升級,加快推動全域旅遊發展。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確保打造長三角後花園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儘快實現新突破。
會議還公布了全市首批文旅網紅打卡地和全市首批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名單。
副市長張玉蘭出席會議。
臨報融媒記者張曉
延伸閱讀:
加快全域旅遊發展,合力打造長三角後花園
打造長三角後花園,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以發展全域旅遊為主線,全力抓好對精品旅遊項目建設、基礎設施完善、旅遊市場營銷推介等工作,逐步將臨沂建設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發展示範區,並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將臨沂打造成長三角休閒旅遊後花園。
升級:加快旅遊產品、服務、管理升級
在沂南縣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沂蒙四季》項目現場,高品質的沂蒙鄉園生態體驗項目沂蒙四季項目正在進行建設。此外,沂南縣沂蒙紅嫂家鄉旅遊區5A提升工作也在有序進展。
發展全域旅遊,特色旅遊產品、旅遊管理、旅遊服務的升級是最基本的要求。紅色旅遊、鄉村旅遊、地質地貌旅遊、溫泉旅遊等特色旅遊產品的升級是重要一環;推進智慧旅遊建設,加快推動旅遊管理升級,交通設施建設、旅遊基礎設施、餐飲住宿設施的提升,讓臨沂成為遊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旅遊目的地。
孟良崮、沂蒙紅色影視基地、省政府暨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等紅色資源要積極整合,全力打造沂蒙精神紀念地旅遊區。「紅色+研學」旅遊,將臨沂打造成全國紅色研學旅遊高地。
要加強「生態沂蒙山、優質農產品」宣傳,深入實施旅遊後備箱工程,將更多的糧、油、果、菜、茶、道地中藥材等農產品轉化為旅遊商品,不僅成為長三角的「後花園」,還要成為長三角的「糧袋子、油瓶子、果籃子、菜園子」。
將網際網路思維運用到旅遊中,充分利用網絡、大數據和APP應用程式、二維碼等,積極開發建設集旅遊諮詢、門票預約、監控分流、導覽、導遊、導購、餐飲食宿和應急管理等於一體的智能化旅遊服務系統,為遊客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
在提升旅遊服務方面,要進一步加密與上海、杭州、寧波等長三角城市的航線,加快臨沂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網絡建設,為包括長三角等在內的遊客來臨旅遊提供便利交通條件。
在全域旅遊背景下,旅遊企業要積極修煉內功,豐富內涵,紮實落實各類旅遊標準,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加強旅遊景區內外道路、廁所、標識牌和公交線路、旅遊專線等的建設,加快市縣鄉三級旅遊集散中心提升改造,讓遊客進出景區和觀光遊覽更加便利。深入挖掘沂蒙傳統美食、老字號特色餐飲,積極發展各種旅遊飯店和旅遊民宿等,並完善布局,從吃住上留住遊客,全方位打造沂蒙全域旅遊品牌。
精品:按遊客需求、季節特點,打造精品旅遊線路
長三角廣義上包括滬江浙皖一市三省,人口2.25億,經濟發達,消費水平高,旅遊需求旺盛,屬於高端客源市場。臨沂如何精準對接長三角客源市場需求,需要在打造精品線路上下功夫。
春季重點推出賞花遊、踏春遊等,夏季重點推出暑期遊、研學遊等,秋季重點推出採摘遊、登高遊等,冬季重點推出溫泉遊、民俗遊等,按照不同季節打造精品旅遊線路。
針對大眾遊客,精心策劃打造觀光遊、休閒遊、鄉村遊等線路產品;針對小眾高端遊客群體需求,精心策劃打造運動、探險、康養等線路產品;針對黨員幹部、青少年群體,精心策劃打造紅色研學、黨性教育等線路產品;針對老年人群體,精心策劃度假遊、康養遊、文化遊等線路產品。區分不同群體打造旅遊線路。
另外,對接遊客實際需求打造線路。要根據遊客的個性化、多樣化出行選擇,精心策劃周末遊、假日遊和定製旅遊等。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工作思路,各景區要創新旅遊產品,豐富旅遊業態,提升遊客吸引力,拉動吃、住、遊、購、娛、商、學等,產生數倍的收入和經濟效益。
支撐:營銷+人才+疫情防控,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支撐體系
積極構建全域旅遊發展,需要著重加強營銷體系、人才體系等建設,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為全域旅遊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4月份開始,臨沂文化旅遊網絡推介會上線,共吸引40多萬全國網友雲遊「多彩沂蒙」,有效展示了我市豐富多彩的文化旅遊資源和特色文旅商品。特別是文旅局長加縣區領導為家長代言、帶貨的模式,有效擴大了臨沂各類特色文旅商品、農副產品、非遺產品的影響力。
打造長三角後花園,需進一步加大宣傳推廣和市場營銷力度,將旅遊客源市場重點轉向長三角城市,集中開展營銷宣傳和市場推廣。要注重加強與攜程、途牛等知名旅遊網站和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的營銷推廣合作,爭取用3—5年的時間,將旅遊客源市場拓展到600公裡以外,建立穩定的長三角城市客源市場。要立足長三角並跳出長三角,大力拓展京津冀等國內市場和日韓等國際市場。
同時,完善人才保障體系。依託臨沂大學、臨沂職業學院等大力培養技能型全域旅遊人才。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為臨沂全域旅遊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要繼續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旅遊業復工復產,確保全域旅遊工作積極穩妥有序推進。除此之外,還要抓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和文明素質等支撐體系建設。
各縣區要將加快全域旅遊發展、打造長三角後花園納入「十四五」旅遊專項規劃的重要內容,確保市縣區旅遊規劃目標方向一致,形成「上下一體、區域聯動、優勢互補」的整體發展格局。要強化政策引導扶持,堅持政策集成、資金集聚、資源整合,統籌各方面力量,支持旅遊業發展。
相關連結:
全市首批文旅網紅打卡地、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名單公布
根據《臨沂市文化和旅遊局關於推薦「文旅網紅打卡地」的通知》、《臨沂市文化和旅遊局關於評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的通知》,市文化和旅遊局組織專家對各縣區推薦申報的全市首批文旅網紅打卡地、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進行遴選,共評選出沂南竹泉村旅遊區等10家臨沂市首批文旅網紅打卡地,沂水縣彩虹文化運動休閒特色小鎮民俗商街等20家全市首批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附:臨沂市首批文旅網紅打卡地名單
1.沂南竹泉村旅遊區
2.費縣魯商•沂蒙山銀座天蒙景區
3.沂南朱家林田園綜合體
4.沂水螢火蟲水洞·山東地下大峽谷
5.河東觀唐溫泉
6.沂水天上王城景區
7.費縣紅雲小鎮雋蘭民宿
8.蒙山沂蒙山舍
9.蒙陰椿樹溝景區
10.臨沭夾谷關旅遊區
全市首批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名單
1.沂水縣彩虹文化運動休閒特色小鎮民俗商街
2.蘭陵縣「印象代村」
3.沂南縣竹泉村旅遊區麗水街
4.河東區龍園旅遊區古城文化街
5.莒南縣天佛風景區乾海星河步行街
6.蘭山區臨沂書聖文化城示範街區
7.費縣銀杏金街
8.羅莊區寶麗財富廣場文旅消費示範街區
9.莒南縣雞龍河城市溼地公園五洲廣場步行街
10.臨沭縣億龍水上風情園美食街
11.沂南縣諸葛亮文化廣場
12.蘭陵縣壓油溝旅遊區杏花街
13.平邑縣大殿汪水浥田園綜合體購物街
14.郯城縣郯國古城
15.蒙陰縣岱崮老街
16.沂水縣雪山風情街
17.河東區新城吾悅廣場文旅主題商業街
18.沂南縣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沂蒙古街
19.臨沭縣文旅商業步行街
20.蒙陰縣劉洪文化園休閒購物街
臨報融媒記者張曉 劉躍 胡雪瑩 郇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