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聯邦遠東發展部部長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加盧什卡
發展濱海邊疆區國際運輸走廊這一議題已經提出很久了,上世紀90年代起就有人提出了從中國東北省份經過納霍德卡、符拉迪沃斯託克、波西耶特港運輸貨物的設想。同時,儘管具有明顯的地緣優勢,但直至目前這一線路上的貨運還沒有發展起來。
如果想要國際運輸走廊能被滿負荷的使用起來,就必須讓貨主和承運人在使用過程中感到便捷且運費合理。目前,從運輸時間和價格上來看,國際運輸走廊還不是會被優先選擇的路線。牡丹江經大連港到上海,沿途需要85 小時,運輸價格為1185 美元。而經符拉迪沃斯託克港的線路比經大連港的線路短了兩倍,但到貨期限至少需要220 小時,運輸價格則高出5-15 %。此種情況下,時間主要浪費在通關這一環節上,貨物實際上在海關滯留至少100 小時。
對於當今的貨運行業,可預見性和準確性是至關重要的。在目前條件下,與貨物未按時送達目的地有關的風險是承運人在選擇線路時首要考慮的實際因素。
同時,我們注意到,中國東北省份 — 黑龍江和吉林的地區生產總值已接近萬億美元的水平。萬億經濟環境下的物流服務,這對於遠東南部港口來說是非常好的潛在市場。根據實際核算可以確認,在給予具體合理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有4500 萬噸的貨物轉為經俄羅斯港口運輸。也就是說,2015年濱海邊疆區主要港口的貨運量可以依託過境貨物增長1.5倍。在此情況下,濱海邊疆區的國際運輸走廊就不僅是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紐帶和優先發展遠東經濟的實例,同時還為俄羅斯遠東和中國東北經濟發展的做出了巨大貢獻。
成功發展運輸走廊的條件主要是:從實際上改變運輸參數。必須將貨物過境的時間控制在5 小時以內,並縮短港口的轉運時間(從以前的25 小時縮短為10 小時),同時過境貨物經鐵路和公路運輸的稅率降低50%。在這樣的條件下,貨物的運輸時間基本與上述最具競爭力的運輸線路相同,但價格方面還是高於其10-15%。
運輸走廊的財務-經濟模式已確定,根據俄羅斯聯邦遠東發展部的委託,McKinsey公司完成了相應工作。為完成相應工作聘請了國際大型諮詢公司,由該公司的中國公司負責設計,並完成了與中國和俄羅斯方面有關的財務-經濟模式的制定。國際運輸走廊發展的國際潛在參與方們採納了這一結果。
根據財務模式,做出了濱海邊疆區港口貨物不同到港線路方案的動態視圖。這是一個有趣的適用工具 — 可以根據貨運費率、貨物通行的行政管理條件修正主要參數,我們就能獲知可以使用新運輸線路的中國生產方的具體地址。例如,在納霍德卡港的業務覆蓋區域內填上牡丹江和佳木斯,在扎魯比諾港的業務覆蓋區域填上百萬人口省會城市哈爾濱和長春。
4500 萬噸可以轉經濱海邊疆區港口運輸的貨物,這只是經中國東北運輸到中國中南部地區貨物周轉量的1/6。根據貨運結構,這4500 萬噸貨物中有2200 萬噸為貨櫃運輸貨物和2300 萬噸農產品 — 穀物、玉米、大豆。
濱海邊疆區國際運輸走廊的發展有益於俄羅斯與中國。對於俄羅斯聯邦潛在國內生產總值為290億美元,稅收——57億美元每年。
符拉迪沃斯託克免稅港制度在運輸走廊的發展中發揮了關鍵性和決定性作用。根據免稅港法律,自2016年10月1日開始執行新的條件——口岸全天工作制度,「單一窗口」進行邊境檢查,產品電子預申報與對外經濟活動參與者「綠色通道」,僑民免稅區制度。所有的舉措都旨在取消貨物運輸的行政障礙,其中包括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到濱海邊疆區港口。
對於國際運輸通道發展框架下符拉迪沃斯託克免稅港口,計劃補充建設鐵路支線——琿春-扎魯比諾(按照中國鐵軌),以及許可中國運輸工具在邊境到港口的往返過境運輸。重要的是,當執行新的行政舉措時,不需要大規模的補充投資就可以使運輸走廊運轉。
納霍德卡港口或者符拉迪沃斯託克港口出口「濱海-1」走廊基礎設施現在已經準備好保障700萬噸的貨物過境運輸——對此,需擴建邊境口岸,改進格羅傑科沃車站,改造邊境—烏蘇里斯克區域公路。這些措施需要100億盧布的投資,並從今年開始實施。
國際運輸走廊的進一步發展將與「濱海-2」走廊專項投資相關——為保證貨物通行,應建設鐵路支線、公路和港口基礎設施。基礎設施投資總額——1700億盧布,該方向的貨物流為380億噸穀物和貨櫃。走廊啟動期限——202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省份運輸國際鑑定的分析和評估結果標明濱海邊疆區國際運輸走廊的發展有益於俄羅斯與中國。對於俄羅斯聯邦俄羅斯聯邦潛在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為290億盧布,稅收——57億盧布每年。在建設期間將創造不少於3000個新的工作崗位,而在已建基礎設施項目將創造不少於4000個新的工作崗位。
關於中方,對於東北省份貨主的運輸費用經濟效果,在初始階段數額每年可達到10億美元。該因素將提高黑龍江省和吉林省的經濟競爭能力,降低與其他省份收入的差距。
國際運輸走廊的發展對於基礎設施投資者將產生的較大的利益。根據製作的模型,所有走廊基礎設施——公路、鐵路段、換裝點和港口碼頭——將提供投資利益。計算表明了最小投資利潤率——年百分之十。顯而易見,這可以允許使用私人資金建設基礎設施,使運算財政最小化。
相關資料:
2015年12月,俄羅斯聯邦遠東發展部與中國改革與發展委員會在北京籤訂了旨在加強中俄區域性生產與投資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俄聯邦遠東發展部部長亞歷山大·加盧什卡與中國發改委主任徐紹史籤署文件。在備忘錄框架內就「濱海-1」和「濱海-2」國際交通走廊以及建立政府間聯合工作小組事宜達成共識。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加盧什卡
俄羅斯聯邦遠東發展部部長
1975年生於莫斯科州克林市。
2010-2012年任全俄社會組織「商業俄羅斯」主席。進入遠東、布裡亞特、跨貝加爾邊疆區和伊爾庫茨克州民族經濟發展問題國家委員會。
2013年9月11日起任遠東發展部部長。
俄羅斯聯邦總統領導下的經濟委員會委員,戰略計劃機構(ASI)監督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