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張加榮、羅維英
文:江峰
「定燃萬載感召日月,光焰千秋普渡眾生」這是海峽兩岸客家人對定光古佛的讚譽。「定光文化,連接兩岸」又是福建省客家研究院院長林開欽先生的矚咐和海峽兩岸客家人的期盼。
10月18日下午,清流客家聯誼會組織13人的客家代表團,在廖祥初為團長,李興榮、李志明為副團長的帶領下一起參訪臺灣彰化縣定光寺,定光寺黃安盛主委和黃逸政、呂兆宗、盧鼎雄等委員們熱情接待他們。雙方就舉辦海峽兩岸定光文化旅遊節活動進行商談和真誠交流。彰化定光寺黃安盛主委表示會組團到清流開展定光文儀交流互訪,增進友誼。代表團一行祥細了解了該寺的歷史,感悟定光文化的博大精深。
參訪期間,清流客家代表團與彰化定光寺舉行定光佛像入寺交接儀式。據了解,彰化寺定光佛文化信仰由武平巖前傳入,至今二百六十多年歷史,信眾頗多,與當地的信眾和諧相融,被奉為保護神。清流客家代表團恭請入住彰化定光寺定光佛像,來自清流客家祖山的定光佛造像。又稱客家大佛。客家大佛座落於福建省清流縣的長校境內靈臺山上,大佛所在位置屬客家世代景仰的祖山上又名中華客家祖山文化園,故名客家大佛,屬客家民間信仰,是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據《臨汀志》載:定光佛俗姓鄭,名自嚴,泉州府同安人,生於五代應順元年(934年)。11歲時出家修行,17歲雲遊四方。在閩浙贛周邊留下除蛟伏虎,疏通航道,祈雨求陽,賜福送子等護國佑民的傳奇故事。因「大師生前樂為善舉,有求必應且法力無邊」,故其過世後,百姓「收舍利遺骸骼塑為真像」尊奉為佛,香火旺盛。自宋熙寧八年(1075年)被號為「定應大師」,而後朝廷曾5次敕封,最終敕賜「定光圓應普慈通聖大師」,實現了由僧人向人格神的轉化,與佛教中相傳的過去佛定光佛號相同,客家人將其合二為一,尊稱為客家人的保護神、吉祥神。
清流靈臺山客家大佛
客家大佛造像,慈顏微笑;雙手相握,右手握左手,右手四指朝外,兩拇指翅起,此為佛教禪定印手法。意為,大地為證,不再雲遊。願在此處坐禪安定,法耀千秋,護佑客家信眾,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人民幸福,萬事如意。
在彰化期間,清流代表團團長廖祥初先生走進永靖鄉永西村,參觀公路苗木景觀美化綠化,拜會村長張光雄先生,溝通探討鄉村結對,文化和產業聯誼,促進民間交流。
回復以下 關鍵詞查看對應內容:
1-10丨縣歌丨招聘丨求職丨路痴丨美食丨特產丨二手丨租房丨景點丨快遞丨天芳悅潭丨龍津丨賴坊丨東坑丨交友丨婚俗丨定光古佛丨攻略丨微社區丨福利丨活動
投稿:58252673@qq.com
合作熱線:13515996405
點擊「閱讀原文」參與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