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
重慶旅遊對外的超級窗口
於2006年建成開街
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
憑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
傳統巴渝吊腳樓建築
璀璨的夜景燈飾
以及極具巴渝特色的美食
每年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
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19年
突破1700萬人次的全年遊客量
讓洪崖洞成為山城旅遊的流量擔當
今天
小編就帶你深入了解一下洪崖洞
前世
位於現今洪崖洞的懸崖,曾經叫洪崖,從嘉陵江邊到崖上相對高度七八十米,兩個拱形的懸崖中間有個縫隙,縫隙中間形成了巖廈,巖廈形成了洞,就叫洪崖洞。
從前的上半城大梁子,也就是現在的新華路一帶,是片原始森林,一條河溝從那裡發源,流經大陽溝、會仙橋,一直到洪崖邊,水流從懸崖跌下,水量時大時小,直洩嘉陵江,當時山崖上長了很多青草、黃葛樹、小樹木,夕陽下面就像滴翠。這就是古巴渝十二景之一"洪崖滴翠"的由來。
伴隨著重慶城市向上半城發展,森林被砍伐一空,"洪崖滴翠"美景不再,不過,另一番獨特的景致卻因此應運而生。
隨著人口增多,吊腳樓這種巴渝古建築開始在洪崖洞生根。每年漲水,不少吊腳樓被衝垮衝歪,洪水一過,頑強的重慶人又把它建起來,就這樣年復一年,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時,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的吊腳樓爬滿了整壁懸崖。一條寬約三四米的青石板路,貫穿洪崖洞上下,連接城內外,街道兩旁熱鬧非凡,酒館、煙館、飯館,吆喝聲不絕。
洪崖洞的居民,解放前大都做著洗衣工、挑水工、船夫等和碼頭息息相關的工作。碼頭沒落後,這些人的工作沒了著落,洪崖洞一度成了重慶城中的貧民窟,吊腳樓也成了危房。1993年修建嘉濱路時,洪崖洞居民被整體搬遷,2002年洪崖洞片區開工建設,2006年洪崖洞民俗風貌區落成開業……
今生
如今,在原址的基礎上,洪崖洞以最具巴渝傳統建築特色的吊腳樓為主體,依山就勢,沿江而建,打造出了別具一格的"立體式空中步行街"。
現在的洪崖洞共有13層,-1F、-2F為車庫,11F和1F為平街層——底層和頂層出口都是馬路,可謂不折不扣的8D魔幻建築。
不多的幾層樓,就匯聚了餐飲、娛樂、休閒、特色文化購物等六大行業,一時間華燈璀璨,風光無限,成為當之無愧的最具層次和質感的城市景區商業中心。
走到洪崖洞裡面,隨處可見的美食,想方設法地勾引著你的胃。熱鬧的火鍋串串,文藝復古的咖啡廳和清吧,清涼感十足的冰粉涼蝦……都在洪崖洞遍地開花,給人多種美食體驗。
除了美食,這裡的文創產品也琳琅滿目。洪崖洞的文創產品兼具民俗特色和現代手工藝,別的景區有的洪崖洞都有,但洪崖洞有的,別的景區不一定有。古玩、衣服、首飾、玩具、茶葉……種類齊全,價格不貴。
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洪崖洞都有著持續爆棚的人氣和魅力,這是其他景點都很難望其項背的。
煥新
今年是洪崖洞開業14周年,為謀求更好發展,景區投入資金4580萬元,進行全面改造和提檔升級,加快打造景區2.0版本。
其中,"重逢1980•重慶80年代生活情境街區"(以下簡稱"重逢1980")項目已於近日開放,"夢遊巴渝十二景·光影互動藝術館"科技文旅項目、"未來重慶"賽博朋客體驗區、主題餐廳等互動景點,也在緊鑼密鼓建設中。
"重逢1980"位於洪崖洞五樓。該項目以"故城•故事、重慶•重逢"為主題,打造重慶八十年代生活情境街區。除了打卡拍照,遊客還能在這裡享受美食飲品、體驗沉浸式互動遊戲等。
夢遊巴渝十二景·光影互動藝術館總建築面積約1800平方米,由體驗區和商業區兩部分構成。其中,體驗區近800平方米,可容納200餘人同時參觀,旨在打造國內首個重塑山水經典互動科技沉浸式空間,以全新的遊山玩水方式,賦能洪崖洞煥發更多"年輕態"。
(夢遊巴渝十二景 動態體驗效果圖)
洪崖洞
它保留了市井生活那份獨特的自然悠哉
也凸顯出山城的獨特魅力
通明透亮的魅力夜景
也體現著渝中歡迎遠方來客的熱情
而提檔升級後的2.0版本
更是值得期待與打卡
10月1日晚8點
"雙曬"渝中專場
渝中區人民政府區長左永祥
將做客"雙曬"直播間
帶你一同遊覽洪崖洞
向國內外遊客推介這張
華燈璀璨的山城旅遊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