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室內插花的步驟
一、插花,就是把鮮花葉子枝條、果實等植物材料,經過構思設想,巧妙配置,水養在花瓶、淺水盆等容器中,是個富有生命的藝術品。
二、插花是一門藝術。據有關資料佐證,中國插花藝術起源於5世紀。唐宋時,插花、燒香、茶點、掛畫同稱「四藝」。當時上至顯赫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無不熱衷此道,可見風氣盛行已成為最高時尚。到了明代,插花藝術的發展已達登峰造極之地步,並有袁宏道(中郎)寫的《瓶史》專著問世,明代王象晉的《群芳譜》、清代的陳淏子《花鏡》中,對插花藝術也有專門記述,但到清朝後,便逐漸衰落。近幾十年來形成各自獨特風格及藝術流派,值此,鮮花已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
1、隨著我國人民物質生活、文化生活的普遍提高,插花也逐漸被人們所接受,愈來愈為人們所喜愛。的確,在家庭室內點綴幾枝鮮花,頓覺充滿生機,可以消除繁忙工作之餘的疲勞,改善室內環境,活躍家庭氣氛,實為樂事。但是,一般家庭並不熟悉插花的方法,從市場購買一把鮮花,回家只是隨意將它們往瓶中一塞了事,「有心採花無心戴」,這樣,並不能得到美的享受。學習插花,不能急於求成,需經反覆實踐,揣摩規律,慢慢地就會觸類旁通。目前,在一些園藝著作中也能找到關於插花藝術的專門論述,這裡僅將插花的基本常識及一般插法,奉獻給初學插花的朋友。
2、插花材料的選擇在五彩繽紛的「花卉世界」裡,一年四季,自然界賦予我們許多很好的插花材料,有草本的,也有木本的,有灌木的,也有喬木的,真是多姿多彩、琳琅滿目,美不勝收。然而,人們購買什麼花來插,卻各有喜愛,不盡相同,大凡可隨時序而變更。
3、春天,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百花盛開,萬紫千紅。宜選擇能表現朝氣蓮勃、熱情奔放、色彩鮮豔的花材。如桃花、碧桃、牡丹、芍藥、玉蘭、山茶、迎春、香石竹、馬蹄蓮、鬱金香、百合、鳶尾、白芨、鈴蘭、雛菊、金盞、紫羅蘭等。
4、夏天,氣候炎熱,用大紅大綠的顏色使人感到煩躁,一般家庭宜選擇能表現清新幽雅、恬靜怡情、鮮豔明快的花材。如唐菖蒲、晚香玉、大麗花、月季、銀星秋海棠、荷花、睡蓮、蕨類植物、文竹、霞草等。
5、秋天,也是收穫的季節,自然界給人們造就了更理想更豐富的色彩,宜選擇能表現寧靜剛勁、清香淡雅的花材。如紅楓、銀杏、烏柏、雁來紅、蠟瓣菊、桂花、千日紅、翠菊、早菊等。
6、冬天,天氣轉冷,萬卉凋零,人們在室內活動增多,又值新春佳節之際,宜選擇能表現歡樂飽滿、象徵豐收喜悅、萬事如意,色澤濃豔溫暖的花材。如金桔、四季桔、銀芽柳、蠟梅、水仙花、萬年青、珊瑚枝、香豌豆等。
二、怎樣選購插花材料選購插花材料,往往因個人喜愛不同,選購品種因之各異。但是,花美不美,不在於花本身名貴或價格高昂,美的標準體現在能表現自然形態美、充實飽滿、茁壯。質量好的花材才能耐插,開花持久通常選購鮮花,要求色澤鮮豔,花婆端莊,花蕾飽滿,花瓣不焦邊、不褪色、不鬆散。選購枝、葉花材時,要求葉片光亮、挺實無病、無蟲咬食缺口。木本花宜枝幹自然曲折粗大筆直者不取,果實要求充實飽滿,色澤純正、晶瑩誘人。比如,月季、牡丹、芍藥、鬱金香、香石竹要選含苞待放的,花已放足不可取;唐菖蒲選下面一朵花已開放,倒數第二朵微開的;曉香玉、水仙花、梅花、臘梅則選花蕾剛吐白的;菊花、一品紅、雁來紅、翠菊要選花瓣展開的;金桔、四季桔、南天竹、石榴等,要選已充分著色成熟的最為理想。
1、插花材料的處理鮮花一般比較嬌嫩,「弱不禁風」,最好在上午去花店選購,途中應適當加以保護,用報紙包好或裝入透明塑膠袋中,避免受春天幹風吹襲,夏天烈日曝曬,冬天寒冷凍傷。鮮花易萎蔫,插花前應對花材進行一番簡單處理以減少水分蒸發量。
2、唐菖蒲(劍蘭)、晚香玉(玉簪)、芍藥、牡丹、大麗花、桃花、月季等,買回家應立即將花莖基部浸插於冷水中,吸足水以補充蒸發掉的水分;一品紅、芍藥、牡丹、芙蓉等將花枝切口處用火燒片刻,避免因輸導組織被堵塞致使導管內汁液外溢,從而增強吸水能力,還能防止切口被細菌感染;蠟梅、梔子花等於切口末端槌碎,以增加吸水面積;草本、木本切花,都可以在插花容器中加入少量食鹽;荷花用泥土堵塞切口,再用頭髮纏繞,先插入空瓶而後灌水;如由野外採集的山花野草,象石蒜(俗稱螳螂花)、野菊、映山紅、蕨類植物等,事先應準備好一個透明塑膠袋、青苔或溼海綿等物,將收集的花材剪口處包裹,避免風吹日曬。
三、花材的整理和修剪剛買回的花材直接插入花器中,當然不會滿意。在著手插花前要對所購花材經過一番琢磨、整理,對初學插花者來說這點很重要。花材要與選用的花器大小、形狀、色彩等互相配合協調,才可動手修剪。這一步是插花技術水平高低、成敗的關鍵。首先,摘除花枝上枯萎、腐敗、殘損的枝葉,僵小的花蕾,然後,用乾淨的利剪,在保持不失花材自然優美形態的前提下,剪除病蟲枝、並生枝、交又枝、叢生枝,剪口要平滑,斜面要大,這樣能增加吸水面積,延長觀賞時間,通常剪取時最忌等長、一刀切的做法,最後用軟布蘸清水,擦去葉片上的灰塵,撢上清水,置陰涼處,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