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對於公號狗來說是怎樣的一天?
作為一隻公號狗,他們可能同時還兼具單身狗的身份,常年同手機「廝混」,日夜為10w+和漲粉苦思,深夜追熱點,心中還單戀著張小龍,種種因素,使他們很難不過「光棍節」。但在廣州,有一群公號狗卻因一種特殊的原因慶祝著今天。
早在半個月以前,「吃喝玩樂IN廣州」的創始人謝曉鵬就在朋友圈曬出後臺截圖,當天,其公眾號粉絲數正好達到1111111,他藉此提前預祝微信好友光棍節快樂。
111萬的粉絲量對於一個本地號而言是不俗佳績,但「吃喝玩樂IN廣州」運營了3年零10個月,連謝曉鵬自己都說「雖然增速不快,但一直很穩定。」
微信公眾號運營者和粉絲之間的關係有時也像戀人一樣,一方給予信任,另一方給予陪伴。懷揣著「只要你能來,慢點沒關係」的心態,「吃喝玩樂IN廣州」終於等來了第1111111位粉絲。
3年零10個月的時間裡,他們給予用戶怎樣的包容與耐心?又遭遇到了幾次信心的墜落才最終在那麼多個廣州本地垂直類公眾號裡長成為本地自媒體中的頭部帳號。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新榜與「吃喝玩樂IN廣州」創始人謝曉鵬一同探討地方類垂直自媒體的運營之道。
●● ●
本地垂直類公眾號「剩者為王 」
廣州,中國南部城市,季風海洋氣候使它即使在冬天也有暖和舒適的溫度。在天河區珠江新城的一座寫字樓內,冬日的陽光慢慢爬上了室內小盆栽的枝葉, 這個250多平的辦公室就是「吃喝玩樂IN廣州」的駐紮地,33人的團隊裡三分之二是90後,按粵語來說,都是「靚女」和「靚仔」。
定位於「提供廣州最新熱辣的吃喝玩樂諮詢消息」的本地帳號,「吃喝玩樂IN廣州」的運營團隊也是一群懂得玩樂、懂得生活的人。創始人謝曉鵬笑稱自己是「幸運地搭上了微信的末班車」,這個評價很真切,「吃喝玩樂IN廣州」創辦於2013年1月20日,恰逢微信紅利期。
在新榜涵蓋千萬級公眾號的總樣本庫中,名稱或介紹裡含有「廣州」的微信公眾號有近15萬個,以傳播廣州本地資訊為主旨的公眾號,實際上已形成龐大的市場,亦或者是戰場,要在本地垂直類帳號的中突出重圍,謝曉鵬的運營心得是四個字:剩者為王。
如何才能被完好的「剩」下來? 謝曉鵬歸納出以下三點:
一、明確定位:我們的內容主要是美食娛樂,而弱資訊,資訊類的信息碰的較少。雖然閱讀量很高,但是比較難把控內容的度,容易觸礁。在這幾年裡我們也看到許多的同行因為發布不恰當的資訊最後導致帳號被封,所以在最初,我們就給自己定位為吃喝玩樂,不去觸碰色情、暴力等信息。
二、不踩紅線:有很多帳號跟我們同時起步,有不少因為觸及政治或商業消息的「紅線」而沒能運營下去,少數幾個能走到現在,所以不要總想著如何成為百萬級大號,有時候對於帳號運營者來講,存活下去也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
▲因「觸礁」而被網信辦處理的本地公眾號
三、少做活動:我們的用戶粘性很高,因為在最初,我們並沒有太多好的漲粉方式,只懂得用內容吸引粉絲,雖然粉絲增長慢,但用戶粘性比用紅包或獎品等方式吸引來的要高很多。專注內容,自然增粉的方式也更利於帳號良性成長。
新榜:你對廣州人是怎樣的印象?
謝曉鵬:務實,包容。來廣州10年了,在這座城市生活很舒服,廣州人都很有想法,同時也很有創造力,思維很快,這個跟城市的經濟發展有關。
新榜:旗下還運營的其他類型帳號能不能列舉下?分別垂直哪些領域?
謝曉鵬:目前我們除了「吃喝玩IN廣州」外還運營著其他帳號,例如綜合資訊類:「soho廣州」,目前55萬粉絲;品質生活類:「慢活廣州」;還有校園,寵物,母嬰,旅遊類等。
新榜:「吃喝玩樂IN廣州」的運營團隊是如何分工的?
謝曉鵬:主要分為市場、編輯、內容、視頻、運營幾個部門,市場部門主要負責客戶的對接以及方案撰寫;編輯團隊主要負責所有商務合作的稿件撰寫與對接;內容部門主要負責日常內容以及平臺原創欄目的運作;視頻部門負責拍攝視頻內容;運營部門負責漲粉工作。
新榜:你們的辦公室很漂亮很居家,是自己布置的嗎?
謝曉鵬:一些小裝飾都是同事採購以及裝飾的。
●● ●
112萬用戶84%以上屬廣東省內
「雷猴,呢度系廣州」。作為服務廣州的本地號,「吃喝玩樂IN廣州」以粵語和生活切入,做和本地文化相關的內容。
在「吃喝玩樂IN廣州」用戶畫像中,廣東人佔據84%,其次是廣西人和湖南人,因為語言相近,還有澳門香港等地用戶。之所以能形成如此精準的受眾,得益於「吃喝玩樂IN廣州」的高度垂直的內容矩陣。
想要了解用戶,首先要變成用戶。相比於一般的本地公眾號只做信息的把關人, 「吃喝玩樂IN廣州」的小編更樂於當信息的創作者。在「美食分隊」欄目中,所有的內容都是編輯們親自踩點製作,哪個巷口小店裡的腸粉更好吃,哪家夜宵店的砂鍋粥更香,他們都用舌尖作答。「一味從網上搜集的信息,很難做出接地氣的內容」是謝曉鵬相信的理念。
除了簡單的圖文內容,「吃喝玩樂IN廣州」也在做短視頻。和圖文內容相比,視頻自帶品牌屬性,更容易產生傳播力。廣州版《南山南》在發出後,獲得了300多萬的點擊量,公眾號的名氣因此迅速打響。
新榜:為什麼每篇推文中都會鼓勵粉絲加主編微信?作用是什麼?
謝曉鵬:因為微信公眾平臺每天只能推送1次,有很多內容無法及時推出,我們希望我們的用戶可以在我們的主編微信裡接收到更及時的信息;另外就是通過主編微信,我們可以跟用戶做更好的交流以及互動;
還有就是搭建主編私人微信矩陣,對維持平臺活躍度有一定幫助,有很多內容用主編的微信轉發都能額外帶來不少的閱讀量,因為微信平臺很多,你不一定會天天看同一個平臺,但是只要你添加了微信,那麼我們轉發到朋友圈的微信內容,被閱讀的概率會高很多。
新榜:至今為止組織過幾次粉絲活動?效果如何?
謝曉鵬:到目前為止,能數的出來的大概8次左右吧,具體沒有統計過,效果方面,需要看你組織活動的目的是什麼,因為團隊人力問題,所以每次組織的都是比較小型的活動,相比我們112萬的人群,這個量是很小的,所以我們在最近幾個月是減少了粉絲活動的組織,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內容以及線上活動上面,因為這樣可以影響的人群更加地大。
●● ●
良好的本地影響力帶來商業收入
通過新榜帳號回採顯示,「吃喝玩樂IN廣州」截至目前已經生產了近300篇10w+爆文,其中不乏大量商業軟文。
在謝曉鵬的朋友圈裡,7月5號當天,他欣喜歡騰地更新了一條狀態「整理了一下6月份『吃喝玩樂IN廣州』的商家數據,6條閱讀數10w+、6條閱讀數8w+、最高的閱讀數達14w+,光是轉發次數就超過15000次。」如何能更好地使粉絲接受廣告,從「吃喝玩樂IN廣州」的帳號中能歸納出三點要義:
1. 動態圖片更生動
在「吃喝玩樂IN廣州」的頭條文章中,除常規表現形式,幾乎所有軟文都會添置精緻的動圖,比如正散發著熱氣的美食,對讀者而言,這比靜態圖文更有視覺衝擊,更能喚起就地去品嘗的欲望。
2. 少做貼片廣告
貼片廣告通常發布在推文尾部,或通過閱讀原文連結跳轉,本地號之所以深受本地用戶喜愛,在於它們呈現的內容足夠「接地氣」,然而貼片廣告作為較硬的微信廣告形式,通常是利用自身帳號影響力為其它品牌背書,會破壞內容營造出的「本地化」氛圍。
3. 福利合作送優惠
在「吃喝玩樂IN廣州」的軟文內容中,每條推廣都必送福利,相比其它公眾號,定位本地用戶的帳號更能發揮本地福利優勢,雖然優惠不大,但都觸手可及,這對本地用戶而言具有較大吸引力。
新榜:「吃喝玩樂IN廣州」目前主要營收來自於哪些方面?
謝曉鵬:目前大部分營收來自於平臺的廣告投放,佔比比較大,其他收入並不多。
新榜:地方號的發展空間很大,「吃喝玩樂IN廣州」接下來在商業化方面還有什麼計劃?
謝曉鵬:目前在這一塊還在不斷探索,目前的想法是想把廣告做好,畢竟現在微信閱讀以及效果下滑得很厲害,保持住效果已經很不容易了,在把廣告做好的前提下,想辦法為客戶以及用戶提供更多的服務,然後摸索新的盈利方式。
●● ●
團隊中三分之二不是廣州人
「廣州這座城市,很包容,也相對公平,給予了創業者相對公平競爭的環境」,謝曉鵬用包容這個詞定義了廣州,一部分原因源於他正在被這座城市包容著,很悖論,運營著「吃喝玩樂IN廣州」的他並不是廣州人,而團隊中近三分之二的人幾乎都不是。
▲他們記錄的廣州
大多情況下,編輯在撰文時都會在字裡行間滲入出自己的感受和經歷。正因「吃喝玩樂IN廣州」的編輯們大多不是廣州人本地人,在運營這個本地公眾號時,才能有更貼近受眾的視角。
他們明白,對於寄居在廣州這座城市的外來務工人而言,公號上的內容或許能使他們對自己付出青春的城市多一份認可;而對於在外漂泊的廣東人而言,又或許是離鄉生活的一針安慰劑。
2016的冬天,廣州下了100年來第一場雪,對於大多數廣州本地號而言,這或許是個10w+的熱點。
而在那一天,「吃喝玩樂IN廣州」沒有將過度的精力花在線上,他們發起了一個「暖夜羊城」的活動,給這個城市的流浪漢送棉被,讓他們能安然度過一個下雪的冬夜。
或許微信公眾號運營者和粉絲之間的關係真的同戀人一般,對於「吃喝玩樂IN廣州」的運營團隊而言,這個城市的每個人都是用戶,只是還沒來得及認識,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去等待。
正如謝曉鵬所說,「只要你能來,慢點沒關係。」
- The End -